大氣中CO2濃度突破400ppm的啟示

2020-11-29 人民網

位於美國夏威夷的莫納羅亞觀象臺對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的觀測顯示,CO2濃度的時均值在過去幾個月內已多次突破400ppm(百萬分之400)。這是人類歷史上CO2濃度首次突破這一數值,在工業革命前的人類歷史上,地球大氣的上CO2濃度從未超過300ppm,上一次超過400ppm的時間至少在300萬年以前。

針對大氣中CO2的濃度逼近或超過400ppm這一現象,各種議論不期而至。一些學者認為,400ppm是一個令人畏懼的「標誌性關口」,突破這一關口會導致人們更大的擔憂,甚至認為400ppm是標誌氣候災難的「臨界點」,給人類亮了紅燈;另一些科研人員認為,儘管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超過400ppm並不是標誌氣候災難的臨界點,但這是地球變暖過程中「一個具有非常重要象徵意義的事件」;還有些人失望地表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持續上升可能會是災難性的,這意味著人類在控制氣候變成人類無法忍受的程度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了,表明人們雖然為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做出了努力,可是沒有成效等等。

那麼,400ppm是不是大氣中CO2濃度變化的「臨界點」?大氣中CO2的濃度逼近或超過400ppm是否應被稱為一個「事件」的發生?

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是全球性趨勢。到目前為止,大氣中的CO2濃度每年都在創新高。當然,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大氣中CO2濃度每年的增加量會有所不同,近兩年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幅與過去十年的平均增幅基本持平。可見,大氣中CO2濃度會超過400ppm是早已意料之中的事,實在稱不上什麼「事件」。大氣中的CO2濃度的持續上升無疑會使其溫室效應增強,但就目前已有的研究結果而言,並不能說明400ppm就是大氣中CO2濃度增加過程中的「標誌性關口」或「災難的臨界點」。因此,人們大可不必為這個400ppm而過分擔憂或失望,更不必畏懼或驚慌。

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00ppm倒是再一次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它提醒我們:人類在減少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方面應當更有所作為。大氣中CO2濃度的持續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的增強,結果會使氣候變暖,進而影響人們的生存環境和社會、生產活動。有研究結果顯示,按照目前的碳排放勢頭,到2080年半數以上的普通植物和三分之一的動物的生存空間將減少一半。大氣中CO2濃度的增加會加速全球氣候變暖的進程,而且會使暴風雨、乾旱、洪水和蟲災等其他氣候變暖的表現形式更加突出。世界各國都有責任和義務減少CO2的排放,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下,各國要科學調整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共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暖。(王庚辰)

相關焦點

  • 全球大氣監測站多個站點CO2濃度超400ppm閾值
    中國氣象報記者孔巖報導 據世界氣象組織網站消息,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大氣監測網的多個監測站日前測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均已超過了百萬分之400(400ppm)這一閾值。這再一次向人們敲響了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警鐘。
  • 二氧化碳日均濃度值突破400ppm意味著什麼
    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布消息稱,該組織全球大氣監測網的多個監測站數據顯示,地球大氣的二氧化碳日均濃度值已突破400ppm關口,而上一次超過這一數值至少在300萬年前——這再一次向人們敲響了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警鐘。  那麼,二氧化碳日均濃度值突破400ppm意味著什麼?如果繼續升高將會怎樣?
  •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 科學家:人類歷史首見
    中新網5月1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科學家探測到地球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氣象學家稱,這是人類有史以來首見。地球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首度突破415ppm。(圖片來源:「基林曲線」社交網站帳號截圖)報導稱,當地時間11日上午,夏威夷莫納羅亞天文臺探測到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15.26ppm,是該數據首次突破415ppm。在該天文臺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科學家一起負責觀測每日大氣CO2濃度的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通過社交網站「推特」帳號宣布了這一數據。
  • 二氧化碳濃度衝破了410PPM閾值
    當地時間4月18日,美國夏威夷冒納羅亞觀測站記錄了二氧化碳濃度首次超過410ppm閾值的時刻(410.28ppm)。近二百年來,二氧化碳濃度從未達到過這個高度。
  •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刷新歷史,全球變暖會加劇到什麼程度
    2020年5月下旬,一則新聞轟動了全世界,美國的科學家探測到地球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首度突破415ppm,這是有紀錄以來最高的。氣象學家霍特豪斯(Eric Holthaus)稱:「這是人類史上地球大氣層CO2濃度首度突破415ppm。」
  • 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 地球熱循環失衡+極端天氣頻現
    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 地球熱循環失衡+極端天氣頻現  Evelyn Zhang • 2019-05-15 14:19:33 來源:前瞻網
  • 大氣CO2濃度飆升給人類帶來嚴重挑戰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6月7日電 (記者張夢然)當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達到很長時間以來的最高值。據近日發表在《地質學》期刊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科學家發現當今大氣CO2濃度超過了過去2300萬年的最高紀錄,且其飆升的速度也前所未有。
  • 世界氣象組織稱2015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躍升
    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報導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網站3月10日消息,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觀測數據,2015年間,夏威夷莫納羅亞天文臺測量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躍升了3.05ppm (1ppm指百萬分之一),在56年的同比研究中
  • 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人類誕生以來最高值
    氣象學家埃裡克·霍索斯在推特上表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氣二氧化碳的濃度突破415ppm。」他說:「這還並不僅僅局限於有記錄以來的歷史,也不是農業文明開始出現以來的1萬年左右,而是數百萬年前現代人類的祖先誕生以來都從來沒有過這麼高的濃度。」
  • 常用的葉面肥料噴施適宜濃度(附ppm濃度介紹)
    葉面追肥經濟高效、增產效果明顯,科學掌握葉面肥的噴施濃度十分重要,濃度過高,造成肥害,而濃度過低,則肥效不明顯。所以應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對症配製。注意,尿素中的縮二脲的含量超過1%時,對作物有毒害作用,不能進行葉面噴施。二、磷酸二氫鉀常用的噴施濃度為0.3%左右;配製的方法是取300克 磷酸二氫鉀加100千克水,充分溶解後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可以隨用隨配。三、硫酸鋅常用的噴施濃度為0.1%-0.2%;在溶液中加少量石灰液後進行噴施。
  • 【原創】煙氣中氮氧化物體積分數(ppm)與質量濃度(mg/m³)的換算
    在分析評價鍋爐房煙氣氮氧化物排放量時,工程人員大多採用ppm作為氮氧化物體積分數的單位。
  • 濃度單位ppm與mg/m3的換算公式
    按下式計算:質量濃度mg/m3=M氣體分子量/22.4*ppm數值*[273/(273+T氣體溫度)]*(Ba壓力/101325)M為氣體分子量,ppm為測定的體積濃度值,T為溫度、Ba為壓力。標準溫度標準壓力下:mg/m3質量濃度=M氣體分子量/22.4*ppm數值ppm數值=質量濃度mg/m3*22.4÷M氣體分子量比如氟化氫的氣體分子量為20,採購的10ppm量程的HF換算為mg/m3如下:HF:  10 (mg/m3)=  20 ÷ 22.4 * 10(ppm) ≈   8.93(ppm)山東新澤儀器有限公司
  • 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中國氣象網訊 11月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溫室氣體公報》 (報告全文見文末),2014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再次突破記錄,其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97.7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與水汽互相作用放大溫室效應。
  • 世界氣象組織: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創新高 首次達到400ppm
    此前,二氧化碳濃度曾在某些月份和地區達到過400ppm,但全年平均值從未達到這一水平。據預測,2016年的二氧化碳濃度將全年保持在400ppm以上,且未來幾代人時間都不會低於這一水平。始於2015年的強厄爾尼諾現象也加速了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並在2016年造成嚴重影響,引發熱帶地區乾旱,降低了森林、植被和海洋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此外,強厄爾尼諾還導致森林火災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
  • 英國PPM-400ST讓其無所遁形
    甲醛在工業中有很多用途,室內裝修常用的板材、油漆、地毯、壁紙等多含有並釋放甲醛。長期暴露於甲醛可降低身體機能,對身體免疫系統等造成不利的影響。隨著不斷的對此方面得到相關的重視,甲醛檢測也越發火熱。下面聚創宏業通過多年氣體檢測經驗來介紹一下英國PPM-400ST 甲醛分析儀。英國PPM-400ST 甲醛分析儀是目前優良的甲醛分析儀,檢測儀採用電壓型擴散電化學傳感器,儀器線性穩定,結果準確,精度高,抗幹擾性強,使用壽命,操作簡單。電化學傳感器:採用優良的電化學傳感器技術來確定大氣中甲醛的濃度。
  • 怎麼快速檢測出CO2濃度
    那麼在有二氧化碳存在的場合,我們常常出於工藝或者安全的角度,需要對二氧化碳濃度進行檢測。而且有些場合需要很低濃度的CO2也能檢測到,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檢測CO2含量呢? 第一種:如果您是要檢測一個壓縮氣體中的CO2,那麼就不能使用一般的儀表或者檢測管了。
  • 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再創新高 疫情也無法阻止上升趨勢
    科學家自1958年以來,在夏威夷毛納羅阿天文臺監測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並繪製了一條穩步加速上升的曲線。kodda/Depositphotos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以百萬分之幾(ppm)來衡量,專家認為的安全警戒線是濃度低於350ppm。不過監測站的數據顯示,當前已經遠遠超出了這根線。
  • 日本研究:疫情期間東京周邊CO2濃度的增速減緩
    日本研究:疫情期間東京周邊CO2濃度的增速減緩(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6月28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近日公布了一項數據:溫室氣體觀測技術衛星「ibuki」的觀測結果顯示,雖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的濃度不斷增加,但在今年1月-4月期間,東京周邊CO2濃度的增速卻有所減緩。
  •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人類史上最高
    日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莫納羅亞氣象臺的傳感器監測到一個驚人數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已經超過415ppm,即CO2質量超過整個大氣質量的萬分之4.15,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 《2013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發布 溫室氣體濃度持續上升
    原標題:溫室氣體濃度持續上升(人與自然·數據)   本報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劉毅)根據中國氣象局9日發布的《2013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2013年青海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監測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3種主要溫室氣體年平均濃度分別升至397.3ppm(ppm為濃度單位,即每百萬個幹空氣氣體分子中所含該種氣體分子數)、1886p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