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峰值!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 地球熱循環失衡+極端天氣頻現

2020-11-29 前瞻網

史上峰值!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 地球熱循環失衡+極端天氣頻現

 Evelyn Zhang • 2019-05-15 14:19:33 來源:前瞻網 E1349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二氧化碳濃度達到歷史峰值。當地時間11日上午,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莫納羅亞氣象臺的傳感器監測數據顯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已經達到415.26ppm,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氣象學家埃裡克·霍爾薩斯在社交網站「推特」上表示,人類歷史上地球大氣中的CO2濃度首次超過415ppm。「這不僅是有記錄的歷史中的第一次,也不僅是一萬年前農業文明出現後的第一次,而是數百萬年前人類出現後的第一次。我們從未見識過這樣的地球。」

早在4月,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威利特等人就在《科學》雜誌上撰文指出,大氣中CO2濃度已經達到了300萬年前水平。而直立行走的人類,200萬年前才剛剛出現。

近年來,大氣中的CO2濃度仍在迅速上升。今年與去年相比增長了3ppm,而近些年的平均增長率為每年2.5ppm。密西根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到下世紀中葉,大氣中的CO2濃度或飆升至5600萬年前的水平。

大氣中過量的CO2等溫室氣體將吸收陸地和海洋散發的熱量,使地球的熱量循環失去了平衡,平均氣溫上升。隨著氣溫升高,溫室氣體導致的氣候變化將使地球表面的大氣波動更為劇烈,高溫、乾旱、酷寒等極端天氣的出現將更加頻繁。

科學界就何為二氧化碳濃度水平「安全線」有不同看法,一個較為流行的共識是控制在350ppm以下可以有效減緩全球變暖速度,20世紀80年代末已突破這一水平。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 科學家:人類歷史首見
    中新網5月1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科學家探測到地球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氣象學家稱,這是人類有史以來首見。地球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首度突破415ppm。(圖片來源:「基林曲線」社交網站帳號截圖)報導稱,當地時間11日上午,夏威夷莫納羅亞天文臺探測到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15.26ppm,是該數據首次突破415ppm。在該天文臺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科學家一起負責觀測每日大氣CO2濃度的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通過社交網站「推特」帳號宣布了這一數據。
  •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刷新歷史,全球變暖會加劇到什麼程度
    2020年5月下旬,一則新聞轟動了全世界,美國的科學家探測到地球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首度突破415ppm,這是有紀錄以來最高的。氣象學家霍特豪斯(Eric Holthaus)稱:「這是人類史上地球大氣層CO2濃度首度突破415ppm。」
  •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人類史上最高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已經超過415ppm,即CO2質量超過整個大氣質量的萬分之4.15,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圖片來自網絡)當地時間11日上午,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位於夏威夷的莫納羅亞氣象臺記錄下這一歷史性數據415.26ppm。
  • 二氧化碳濃度達百萬年前峰值,科學家預言:今年「聖嬰」現象再現
    5月11日上午,美國長期監測地球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的研究人員宣布,當日觀測到的二氧化碳濃度到415.22 ppm,重新達到三百多萬年前的歷史最高紀錄。夏威夷州莫納羅亞天文臺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就開始對地球的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進行監測,繪製濃度變化記錄等曲線。
  • 二氧化碳濃度再創新高,其實地質史上它的濃度總趨勢是下降
    2019年5月,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又創新高,達到415ppm(百萬分之415,即0.0415%),為1400萬年以來的最大值,這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現在一提到二氧化碳,大眾都知道它是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有人據此認為它是無用的廢氣,甚至有害的毒氣,與「滋養之氣」氧氣正好相反。
  • 二氧化碳日均濃度值突破400ppm意味著什麼
    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布消息稱,該組織全球大氣監測網的多個監測站數據顯示,地球大氣的二氧化碳日均濃度值已突破400ppm關口,而上一次超過這一數值至少在300萬年前——這再一次向人們敲響了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警鐘。  那麼,二氧化碳日均濃度值突破400ppm意味著什麼?如果繼續升高將會怎樣?
  • 二氧化碳濃度衝破了410PPM閾值
    當地時間4月18日,美國夏威夷冒納羅亞觀測站記錄了二氧化碳濃度首次超過410ppm閾值的時刻(410.28ppm)。近二百年來,二氧化碳濃度從未達到過這個高度。
  • 二氧化碳濃度史上最高,會帶來什麼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已經超過415ppm,即二氧化碳質量超過整個大氣質量的41.5%,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對此,氣象學家埃裡克·霍爾薩斯表示,「這不僅是有記錄的歷史中的第一次,也不僅是一萬年前農業文明出現後的第一次,而是數百萬年前人類出現後的第一次。我們從未見識過這樣的地球。」
  • 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全球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組圖)
    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尤其是高溫事件頻發。世界氣象組織(WMO)預測,2015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可能達歷史最高。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也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且創歷史新高。期間,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尤其是高溫事件頻發。  「種種破記錄的事件將讓歷史記住2015年的全球氣候狀況。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突破歷史記錄,在北半球春季,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首次超過40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2015年可能是歷史上最暖年份,海洋表面溫度也達到監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2015年極有可能超出1℃的臨界值。」WMO秘書長米歇爾·雅羅說。
  • 地球上二氧化碳濃度多少才科學?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製造二氧化碳的速度就越來越快。工業革命之前,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濃度是280PPM;2013年,這個數字上升到400PPM;今年的5月份,這個數值突破到了415PPM。人類正以每年2%的增長率提升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而415PPM已經達到了1400萬年以來的峰值,並且按照這個速度,200年之後將達到760PPM,這與3400萬年前始新世—漸新世物種大滅絕時代的二氧化碳濃度是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下,全球人類擔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升高和對二氧化碳本身的厭惡與日俱增,二氧化碳幾乎被稱為毒殺人類和人類文明的一顆毒藥彈。
  • 大氣中CO2濃度突破400ppm的啟示
    位於美國夏威夷的莫納羅亞觀象臺對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的觀測顯示,CO2濃度的時均值在過去幾個月內已多次突破400ppm(百萬分之400)。這是人類歷史上CO2濃度首次突破這一數值,在工業革命前的人類歷史上,地球大氣的上CO2濃度從未超過300ppm,上一次超過400ppm的時間至少在300萬年以前。
  • 二氧化碳濃度史上最高,會帶來什麼|新京報專欄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已經超過415ppm,即二氧化碳質量超過整個大氣質量的41.5%,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對此,氣象學家埃裡克·霍爾薩斯表示,「這不僅是有記錄的歷史中的第一次,也不僅是一萬年前農業文明出現後的第一次,而是數百萬年前人類出現後的第一次。我們從未見識過這樣的地球。」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的最主要的成分,對於全球變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 【你知道嗎】二氧化碳濃度達歷史最高值
    當地時間2019年5月11日上午,美國夏威夷莫納羅亞天文臺監測到,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創紀錄的415.26ppm(百萬分比濃度)。這一數值比冰芯中過去80萬年的任何時間都高至少100ppm以上,這是人類有史以來,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首次突破415ppm,也是地球百萬年來二氧化碳的最高濃度。
  • 現如今二氧化碳濃度刷新紀錄,並且持續飆升
    眾所周知,地球大氣成分中,佔據最多分量的是氮氣,其在大氣層中約為78%,而氧氣大約為21%,剩下的1%是其它各種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水蒸氣等等。讓地球形成了溫室效應,據資料顯示,二氧化碳氣體有吸熱和隔熱的效果,當這種氣體在大氣中佔據的含量越多,它們會覆蓋在地球的表面,如同一個無形的保護罩一樣。
  • 全球高溫極端天氣頻發,德國媒體:都怪川普!
    而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充滿地球大氣層,而且人類工業化使這個現象加劇,海洋及陸地上的熱能無法釋放,整個地球都在升溫。近年來溫度變化來源:NOAA全球升溫直接可以從每年持續的高溫看出,「這個夏天,氣候變化正以前所未見的熱浪、洪水、乾旱和野火等形式,在全球各地上演」。
  • 極端天氣全球頻發 專家稱此現象可能「常態化」
    讓人越來越難捉摸的天氣不獨颱風。去冬今春北半球的冰凍低溫和持續乾旱還讓我們記憶猶新,今夏熱浪、乾旱、洪澇又在全球各地上演。而今,極端天氣可謂是一波接一波,讓人目不暇接。人們不禁發問,全球氣候怎麼了?我們的地球怎麼了?
  • 全球極端天氣高溫事件頻發 今年創最暖年紀錄
    期間,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尤其是高溫事件頻發。「種種破紀錄的事件將讓歷史記住2015年的全球氣候狀況。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突破歷史紀錄,在北半球春季,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首次超過40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2015年可能是歷史上最暖年份,海洋表面溫度也達到監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2015年極有可能超出1℃的臨界值。」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米歇爾·雅羅稱。
  • 五年後,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將攀升至330萬年來最高值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近日在《自然:科學報導》上刊文認為,2025年地球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將比330萬年來的所有時期都高。研究人員對採集自加勒比海底的微化石化學成分進行了分析,並以此為基礎重建了大約330萬年前「上新世」時期的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
  • 全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人類恐將面臨更極端的天氣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人類大量燃燒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從而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人類對於能夠通過光合作用的綠色植被,特別是森林資源進行大規模開發利用,特別是對被譽為「地球之肺」的熱帶雨林的破壞。由於以上原因,導致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增加,從而增加了對於地面輻射的吸收,使得地球平均氣溫升高。
  • 現在CO₂濃度有多高?2300萬年來都沒這麼高過,會有何種後果
    那麼如今的二氧化碳濃度有多高呢?2019年5月份的時候,美國夏威夷的莫納羅亞天文臺所測量的數據揭示,二氧化碳濃度創下了415.26ppm的新高,是人類進行二氧化碳濃度值測量以來最高的數值。科學家們通過長期的研究表明,從19世紀初開始,地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急劇上升,而這個時間恰巧就是人類的工業革命開始的時間,通過不斷的測量發現從那個時期以來,二氧化碳濃度值就一直處於升高中,而目前恰恰是其最高的階段,科學家認為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值還會繼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