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CO2濃度飆升給人類帶來嚴重挑戰

2021-01-18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6月7日電 (記者張夢然)當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達到很長時間以來的最高值。據近日發表在《地質學》期刊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科學家發現當今大氣CO2濃度超過了過去2300萬年的最高紀錄,且其飆升的速度也前所未有。

自從工業化以來,人類不斷升級發展需求,溫室氣體的排放越來越強勁。長期研究表明,從19世紀初開始,CO2濃度急劇上升,這一時間點就在工業革命的前後。目前,CO2被認為是溫室效應最強的汙染物之一,而CO2濃度升高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目前,已有的直接記錄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但在這之前,情況就非常模糊了。科學家們鑽出的冰芯,可以讓人們「看」到遠在270萬年前的情景——當時的CO2濃度還不到300ppm。

此次最新研究中,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時間,追溯到2300萬年前。團隊通過研究古代植物的化石遺骸來實現這一目標。因為當植物生長時,它們會從大氣中吸收CO2,植物的組織會保留某些穩定的碳同位素,尤其是碳-12和碳-13。當這些植物變成化石後,科學家們就可以研究同位素的含量,以確定植物生長時的CO2濃度。

研究團隊通過這一方法發現,在整個2300萬年的時間裡,CO2濃度大多在230ppm到350ppm左右波動。這遠遠低於現代水平。研究同時發現,在過去的漫長歲月裡,CO2濃度從未像我們現在所經歷的這樣,如此劇烈地攀升。

研究人員指出,在過去2300萬年中,變暖事件都與CO2濃度的上升幅度有關,其中包括發生在1500萬到1700萬年前的中新世中期,以及300萬到500萬年前的上新世中期。

去年5月,夏威夷的莫納羅阿天文臺測量的數據顯示,CO2濃度創下了415.26ppm的新高,該濃度也是人類歷史上最高。如今這項最新研究,進一步證明了當前人類所面臨挑戰的嚴重性。

總編輯圈點

與新冠肺炎疫情一樣,氣候變化是全球面臨的另一個重大挑戰。此類難題有個共同點:它們並非僅影響某個地區、某一群人,而將影響全人類的命運;同時,解決它們又需要每一個人觀念的改變以及付諸行動。可以說,它們是對人類智慧的真正考驗。要想破題,必須從短期利己主義中跳脫出來,用長遠目光和大局意識去審視現狀,尋找應對策略,在合作之中推進問題的解決。

相關焦點

  • 現如今二氧化碳濃度刷新紀錄,並且持續飆升
    科學家發現大氣CO2濃度嚴重飆升根據《科技日報》6月份的報導,有研究人員發現,當下地球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已經達到了2300萬年以來的最高值。這是經由《地質學》期刊的一項科學研究而得到的結論,其中指出,在當今大氣的CO2濃度上,已經遠遠超過了過去2300萬年前的最高紀錄,更為嚴重的是,CO2濃度似乎還沒有減緩,可能還會持續上升。
  • 2300萬年以來最高紀錄,二氧化碳濃度刷新紀錄,如今還在飆升
    科學家發現大氣CO2濃度嚴重飆升根據《科技日報>》6月份的報導,有研究人員發現,當下地球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已經達到了2300萬年以來的最高值。這是經由《地質學》期刊的一項科學研究而得到的結論,其中指出,在當今大氣的CO2濃度上,已經遠遠超過了過去2300萬年前的最高紀錄,更為嚴重的是,CO2濃度似乎還沒有減緩,可能還會持續上升。
  •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人類史上最高
    日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莫納羅亞氣象臺的傳感器監測到一個驚人數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已經超過415ppm,即CO2質量超過整個大氣質量的萬分之4.15,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 大氣中CO2濃度突破400ppm的啟示
    位於美國夏威夷的莫納羅亞觀象臺對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的觀測顯示,CO2濃度的時均值在過去幾個月內已多次突破400ppm(百萬分之400)。這是人類歷史上CO2濃度首次突破這一數值,在工業革命前的人類歷史上,地球大氣的上CO2濃度從未超過300ppm,上一次超過400ppm的時間至少在300萬年以前。
  • 全球大氣監測站多個站點CO2濃度超400ppm閾值
    中國氣象報記者孔巖報導 據世界氣象組織網站消息,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大氣監測網的多個監測站日前測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均已超過了百萬分之400(400ppm)這一閾值。這再一次向人們敲響了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警鐘。
  • 二氧化碳濃度史上最高,會帶來什麼
    ▲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日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莫納羅亞氣象臺的傳感器監測到一個驚人數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已經超過415ppm,即二氧化碳質量超過整個大氣質量的41.5%,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 CO2濃度上升將導致主要作物營養素劇減
    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27日在線發布的一項報告中,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團隊警告稱,未來大氣二氧化碳(CO2)濃度上升將使許多主要作物的營養素劇減,可能影響世界多地人口的營養狀況。 CO2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
  • 二氧化碳濃度史上最高,會帶來什麼|新京報專欄
    現在探測到二氧化碳的濃度,已經達到人類出現後的最高點。這一事實,已足以讓所有人警覺。在生產和運輸上減排,倡導和堅持綠色生活,已經刻不容緩。
  •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 科學家:人類歷史首見
    中新網5月1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科學家探測到地球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15ppm,氣象學家稱,這是人類有史以來首見。地球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首度突破415ppm。(圖片來源:「基林曲線」社交網站帳號截圖)報導稱,當地時間11日上午,夏威夷莫納羅亞天文臺探測到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15.26ppm,是該數據首次突破415ppm。在該天文臺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科學家一起負責觀測每日大氣CO2濃度的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通過社交網站「推特」帳號宣布了這一數據。
  • 報告: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人類歷史最高記錄水平
    當前全球溫室效應越來越顯著,這跟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升高有關。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一份報告,2018年溫室氣體濃度繼續上升,二氧化碳水平創下了百萬分之407.8的歷史新高。這份報告發生在12月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召開前幾天,報告強調了人類活動導致三種溫室氣體水平上升,這些氣體助長了全球變暖。
  • 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人類誕生以來最高值
    氣象學家埃裡克·霍索斯在推特上表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氣二氧化碳的濃度突破415ppm。」他說:「這還並不僅僅局限於有記錄以來的歷史,也不是農業文明開始出現以來的1萬年左右,而是數百萬年前現代人類的祖先誕生以來都從來沒有過這麼高的濃度。」
  •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0415%,憂心嗎丨光明時評
    儘管在氣候變化上有不同的觀點,但是二氧化碳是數百萬年前人類出現後的第一新高這一事實,也足以讓所有人警覺。日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莫納羅亞氣象臺的傳感器監測到一個驚人數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已經超過415ppm,即二氧化碳質量超過整個大氣質量的萬分之4.15,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 2300萬年前的二氧化碳濃度有多高?人類出現後,頻繁打破紀錄
    全球變暖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其中最嚴重的就海平面上升,在未來的十幾年間,海平面將會上升1.5米,不少沿海地區的海岸線將會減少。值得一提的是,科學家研究發現,當今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遠遠超過了2300萬年前的紀錄。也就是說人類的出現,破壞了地球的絕大一部分平衡。
  • CO2濃度降低到大氣水平以下,C4和C3植物之間的CO2需要量的差異
    三、CO2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圖3-36表明增加空氣中CO2的濃度,在3種不同的光照強度下提高C3植物的光合作用。較高的CO2濃度,通過增加Rubisco的羧化反應降低光呼吸。隨著CO2與O2的比例增加,光呼吸下降,導致淨光合作用加強。
  • 年前二氧化碳的濃度有多高?人類出現後,記錄經常被打破
    全球變暖將帶來一系列影響,其中最嚴重的是海平面的崛起,在接下來的十年左右,海平面將上升1.5米,沿海地區中的海岸線將減少。值得一提的是,科學家研究發現,二氧化碳的濃度遠高於2300萬年前的記錄。換句話說,人類的出現破壞了地球的大部分平衡。的二氧化碳濃度遠高於2300萬年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化石來研究遠古的歷史。
  • ...大氣汙染 濃度 不僅僅 粒徑 沉積 課題組 大氣 危害 表面積...
    東方網記者杜麗華10月27日:隨著PM2.5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不少人已經知道其對人帶來的影響。然而,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對人健康的影響更大卻乏人知曉。近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上海市大氣顆粒物汙染防治重點實驗室闞海東教授課題組在大氣顆粒物汙染與健康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相關論文已發表於公共衛生領域權威期刊《環境與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空氣動力學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PM2.5)被認為是大氣汙染的罪魁禍首。
  • 人類為什麼喜歡探測火星,不喜歡探測金星?CO2的溫室效應
    水星離太陽最近,沒有大氣,白天氣溫很高,晚上很低。金星的大氣很厚,主要成分是CO2,白天氣溫很高。火星上大氣稀薄,主要成分是CO2,白天氣溫很高,晚上氣溫很低。地球有大氣層,大氣的主要成分是N2 、O2和CO2。太陽的大部分短波輻射被大氣層反射和吸收,少部分熱量被地表吸收,所以白天地表氣溫沒那麼熱。晚上地表的長波輻射被大氣層反射了一些回來,所以晚上氣溫沒那麼低。
  • 超臨界co2流體解析各零件的影響
    超臨界co2流體解析各零件的影響 ,「12vugqc」超臨界co2流體,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超臨界co2流體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二氧化碳還在飆升,已超2300萬年前的含量,未來人類該怎麼辦
    地球大氣的質量情況在近一百年來幾乎一直都在走下坡路。如果要準確地追溯大氣質量下降的起源點,那應該是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這次工業革命開始出現了第一批生產機器,這意味著人類文明提升到了另一個境界,但同時也開始對大氣質量造成影響。
  • 日本研究:疫情期間東京周邊CO2濃度的增速減緩
    日本研究:疫情期間東京周邊CO2濃度的增速減緩(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6月28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近日公布了一項數據:溫室氣體觀測技術衛星「ibuki」的觀測結果顯示,雖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的濃度不斷增加,但在今年1月-4月期間,東京周邊CO2濃度的增速卻有所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