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深空立方衛星回望地球,拍下一張驚人圖像

2021-01-08 三體迷

2018年5月5日,NASA的洞察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將前往火星對其內部開展首次深入探測。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洞察號探測器一起升空的還有兩顆立方衛星——火星立方衛星1號(MarCO)。這是首次發射到深空的立方衛星,旨在對未來深空探測任務的通信和導航做一次全新嘗試。

據介紹,在洞察號著陸火星期間,火星立方衛星1號將嘗試著為洞察號與地球的通信提供中繼服務。

此舉一旦取得成功,將大大提高未來火星探測器與地球通信的便捷性與經濟性;而就算失敗,也不會有損於洞察號任務,因為洞察號還可利用火星偵察軌道器與地球通信。

本月底,火星立方衛星1號將進行首次軌道修正,朝著火星進發。2018年5月8日,火星立方衛星1號飛行至距離地球100萬千米的深空,創造了一項新紀錄。

隨後,其中一顆立方衛星(MarCO-B)在上百萬千米之外回望地球,用魚眼相機為地球和月球拍攝了一張驚人的合影。

沒錯,這張圖像中的兩個微弱亮點正是地球和月球。在無垠的太空中,地球的渺小又一次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區區一個小點囊括了眾生百態,人類所有的一切幾乎都盡在其中。

這算是暗淡藍點的新版本,類似的圖像著實不少,最著名的要數旅行者1號的傑作。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號正越過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朝著太陽系外飛奔而去。在64億千米之外,旅行者1號調轉相機,拍下了下面這張不可思議的圖像。

細心再看,你會發現一個小光點,這個毫不起眼的暗淡藍點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除此之外,卡西尼號版的暗淡藍點在土星的映襯下顯得別具一格。

用卡爾·薩根的話說,地球就是一粒懸浮在陽光中的微塵。

相關焦點

  • 立方衛星首次遠走深空,拍下第一張火星照!
    火星立方衛星一號是NASA的一次開創性嘗試,旨在測驗立方衛星在深空探測中的可行性。這是立方衛星技術在地球軌道外的首次關鍵測試。在此之前,立方衛星還從未經受過深空輻射,以及使用過推進技術。    如果火星立方衛星一號能夠順利抵達火星,那麼將為洞察號與地球的通信提供中繼服務。這將可能大大提高未來火星探測器與地球通信的便捷性與經濟性。倘若失敗,也不打緊,並不會影響洞察號任務。
  • 在火星仰望星空,好奇號拍下一張驚人照片
    比如,2020年6月5日,在日落後大約75分鐘,好奇號抬頭望向天空,拍下一張驚人照片——照片中兩個微弱的小亮點分別是地球和金星。好奇號用火星版暗淡藍點再次告訴我們,即便在太陽系中,我們的地球也不過是一粒不起眼的微塵,更不用說放眼浩瀚無垠的宇宙了。
  • 歐南臺拍下一張驚人圖像
    沒錯,圖像中的每一個亮點幾乎都是一個星系,其中總共囊括了大約10000個星系,而最深遠星系的星光竟來自130億年前。誰能想到,在一片看似死寂的狹小天區背後,居然隱藏著如此的星漢燦爛。然而,宇宙的神奇遠遠不止於此。
  • 帕克太陽探測器與太陽初相會,拍下一張驚人圖像!
    由於受到太陽的強烈幹擾,帕克太陽探測器在飛掠太陽的過程中被迫中斷與地球的聯繫,幾周之後才開始將數據傳回地球。目前,這批寶貴的數據正逐漸流入科學家手中。近日,NASA給公布了帕克太陽探測器與太陽初相會期間拍攝的一張驚人圖像。據介紹,這張圖像拍攝於2018年11月8日,當時帕克太陽探測器距離太陽表面約2720萬千米。
  • 火星探測器回望家園,在兩億公裡外拍下神奇的地月合照!
    因為HiRISE以超高的解析度拍下了大量驚人的圖像,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給我們普通吃瓜群眾以最直觀的感受。NASA在今年1月7號發布了一張由HiRISE拍攝的神奇圖像。不過,這次的並不是火星照,而是HiRISE回望家園時拍下的地月合照。看著這樣的一幅圖像,心中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 在其它天體上回望地球是怎樣的感受?為什麼令人恐懼不安?
    在一次課堂上,畢達哥拉斯闡述了他對這個世界的觀點,認為地球是球形而非平板,他的同學站起來反駁道:如果地球是球形的,那麼另外一半的人豈不是頭朝下腳朝上,那麼為什麼不會掉下去哪?但最著名的一張照片並非是他們拍攝,而是來自於阿波羅八號,1968年的12月24日,阿波羅八號上的太空人威廉·安德拍攝下了這張美麗的地球照片「地出(Earthrise)」。38萬公裡之外回望地球在那裡它就像是一個美麗的瓷盤,高懸空中。
  • 「天問一號」拍了拍地球月亮!盤點那些來自各國的經典地月合影
    啟動多臺相機對月球、地球進行多次拍攝,獲取了清晰的地月合影圖像。「龍江二號」,並通過上面安裝的微型CMOS相機拍下了這張照片。▼2019年2月28日 龍江二號 ▼-03-1977年9月18日,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1號」(Voyager 1 )拍下了下面這張月牙形的地球和月球的照片,照片拍攝時,「旅行者1號」就在珠穆朗瑪峰的正上方。
  • 「天問一號」拍了拍地球月亮!盤點那些來自各國的經典地月合影
    啟動多臺相機對月球、地球進行多次拍攝,獲取了清晰的地月合影圖像。-04-2007年10月,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勘測軌道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MRO)通過HiRISE相機拍攝了一張地球和月球圖像
  • 哈勃望遠鏡拍得迄今最深邃宇宙深空圖像(多圖)
    近日科學家們獲得了迄今最深邃的宇宙深空圖像。在距地球40億光年的Abell 2744星系照片中,可以看到120億光年遠處的暗弱星系的星光。在近期於美國華盛頓召開的美國天文學會第223次會議上,科學家們發布了所謂「哈勃邊疆場」(Hubble Frontier Fields)照片,展示了Abell 2744星系群令人窒息的壯美景象。
  • 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目前距離地球約2940萬千米
    10月9日,在飛行控制團隊的指揮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截至10月9日23時,天問一號的飛行距離已達2.1億千米,目前距離地球約2940萬千米。在此之前,天問一號已經進行了兩次中途修正,完成深空機動後將在當前軌道繼續飛行4個月,然後與火星交會,期間還會進行三次中途修正,其中最後兩次會在接近火星時進行。
  • 天問一號如何拍下「地月同框」?專家解讀來了
    今天是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離開地球的第6天,距離地球已超百萬公裡。7月28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一張照片,這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的光學導航敏感器7月27日在離地球120萬公裡處拍攝的,以此向地月家園說再見。在這幅黑白合影圖像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茫茫宇宙中相互陪伴。「地月」同框,一大一小像極了兩個笑臉。
  • 地月合影怎麼拍?揭秘合影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記者胡喆)一張由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奔火途中回眸拍攝的地月合影火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團隊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試驗隊密切配合,控制「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國家航天局對外正式發布了這一影像。這麼遠的距離、這麼快的速度,地月合影的拍攝難度可想而知。
  • 太空探測器遠離地球幾億公裡,距離那麼遠人們如何能遙控?
    太空無人探測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深空探測的需要,人們將目光逐漸從地球轉移向了茫茫宇宙,為了探知地球外圍空間環境、天體物理、生命科學等諸多前沿領域的第一手資料,同時又解決現有技術條件下載人深空探測的瓶頸問題,無人太空探測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發展,無論是月球、近地行星,還是太陽
  • 太空探測器與地球相隔幾億公裡,距離那麼遠人們如何能遙控?
    太空無人探測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深空探測的需要,人們將目光逐漸從地球轉移向了茫茫宇宙,為了探知地球外圍空間環境、天體物理、生命科學等諸多前沿領域的第一手資料,同時又解決現有技術條件下載人深空探測的瓶頸問題,無人太空探測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發展,無論是月球、近地行星,還是太陽、太陽系邊緣行星和行星帶的軌道內
  • 旅行者號已接近太陽系邊緣,拍下這張照片,無法相信地球竟是這樣
    是旅行者1號在1990年情人節,距離地球60億公裡,回望地球時為地球拍攝,你所看到那個位於黃帶中,很不起眼的小亮點就是我們的地球,而我們的家人、朋友、生命中所有都只是在這個小亮點中度過。旅行者號已接近太陽系邊緣,拍下這張照片,無法相信地球竟是這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就是這張照片帶給我們的震撼,而這僅僅只是在60億公裡之外拍攝的一張照片,要是再往深處的宇宙呢?旅行者號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照片?讓我們看到怎麼樣的不可思議。但是很遺憾,雖然旅行者一號和二號是人類目前發射最遙遠的探測器。
  • 相隔120萬公裡回望地球,天問一號拍了一張地月合影
    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飛離地球超過150萬公裡。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記者:馮華本期編輯:胡洪江、石磊
  • 飛行200億公裡,旅行者號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什麼引人深思?
    許多離開地球十分遙遠的探測器都會不約而同地回望地球,並且拍下彌足珍貴的照片。1972年12月7號,美國阿波羅17號的太空人正在前往太空的途中,這時他們回望我們的家園地球,看到了十分震撼的場面,並且拍下了一張著名的照片
  • 「好奇號」第一次從火星回望地球,從宇宙不同位置看地球!
    10月24日,一枚改裝後的V-2飛到了104千米的高度,超過了公認的卡門線,到達了太空,而裝載的相機則拍下了一連串的地球照片。地球標準定妝照1972年12月7日,太空人在飛向月球的的阿波羅17號飛船上,用一臺80mm鏡頭的哈蘇相機,拍下了著名的藍色彈珠照片,這是一張幾乎完整的地球朝陽面的照片,後來成為了地球的標準照,當然各位熟悉的微信登錄照中的地球,也是這張照片。
  • 「天問一號」探火丨地月合影怎麼拍?揭秘合影背後的故事
    一張由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奔火途中回眸拍攝的地月合影火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團隊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試驗隊密切配合,控制「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國家航天局對外正式發布了這一影像。這麼遠的距離、這麼快的速度,地月合影的拍攝難度可想而知。
  • 天問一號首張深空「自拍」,沒自拍杆是咋拍的?
    這是我國天問一號探測器首次深空「自拍」,以此向祖國報告平安,表達生日祝福。據介紹,此次飛行圖像由天問一號攜帶的分離測量傳感器拍攝。傳感器安裝於探測器外側壁,在地面控制下與探測器本體分離,利用自身兩側安裝的兩個廣角鏡頭,每秒拍攝一張圖像,通過WIFI通信方式將圖像傳送給探測器,再由探測器轉發給地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