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用鐵碳微電解聯合過硫酸鹽深度處理造紙廢水,考察了反應時間、初始pH、鐵碳質量比、鐵碳總投加量、過硫酸鹽(PS)投加量等因素對處理效果的影響,並對不同體系下的廢水處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表明:鐵碳微電解聯合過硫酸鹽工藝能夠有效深度處理造紙廢水,在反應時間為150min、pH=5、m(Fe0):m(AC)=2:3、鐵碳總投加量為0.15g、PS投加量為7.5mmol/L的條件下,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別在63%、95%左右,出水水質滿足造紙工業排放標準要求(GB3544—2008)。
製漿造紙廢水成分複雜、排放量大、處理困難,經一級物化和二級生化處理後,仍存在COD高、色度深、難以達標排放等問題,需進一步處理,即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常見的深度處理方法有物化法、生化法和高級氧化法。其中高級氧化法因氧化能力強、反應徹底、反應時間短、佔地面積小而得到廣泛應用。
基於硫酸根自由基(SO4-·)的高級氧化技術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過硫酸鹽(PS)經過UV、超聲、熱及過渡金屬等活化後能夠產生有極強氧化能力的SO4-·。零價鐵(Fe0)活化PS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萬小嬌等用Fe0活化PS深度處理垃圾滲濾液膜濃縮液,在pH<3、溫度>45℃、n(K2S2O8):n(Fe0)>10條件下,COD去除率穩定保持在80%以上。X.Y.Wei等用零價鐵活化過硫酸鹽去除水中的苯達松,初始pH(≤7)條件下,零價鐵為4.477mmol/L、PS為0.262mmol/L時,0.021mmol/L的苯達松全部降解完全。但有研究表明,Fe0劑量低時會降低體系的氧化效率。且Fe0極易被氧化,在表面形成一層「氧化膜」,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
鐵碳微電解是一種廣泛用於染料廢水、石化廢水、垃圾滲濾液、醫藥廢水與焦化廢水的處理技術,其原理是基於原電池的氧化還原反應,鐵陽極為電化學腐蝕提供電子。當鐵、活性炭與廢水接觸時形成大量微觀原電池。
本研究採用鐵碳微電解聯合過硫酸鹽深度處理造紙廢水,不僅減少鐵碳用量,避免鐵屑結塊、反應床堵塞等問題,還可促進生成更多的SO4-·,高效降解有機物。
1 材料與方法
01 實驗水樣
實驗水樣取自陝西某造紙廠汙水處理站二沉池出水,主要水質指標如表1所示。
表1主要水質指標
02 試劑與儀器
試劑:零價鐵粉(Fe0,100目,0.15mm);顆粒活性炭(AC,0.9~3mm),使用前在原廢水中反覆吸附,減小吸附作用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過硫酸鉀、碘化鉀、碳酸氫鈉、乙醇、叔丁醇、硫酸、氫氧化鈉,均為分析純。
儀器:JJ-4六聯攪拌器,金壇國華電器有限公司;SP-UV1100紫外分光光度計,大龍興創實驗儀器股份公司;5B-6C多參數水質測定儀,連華科技;EPS-3D色度測定儀,合肥恩帆儀器設備有限公司;Vertex70紅外光譜儀,德國布魯克;Lambda25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PerkinElmer;TD4N離心機,長沙英泰儀器有限公司;AR223CN分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
03 實驗方法
在100mL廢水中依次加入活性炭、Fe0、PS,置於六聯攪拌器上進行反應,轉速為240r/min,反應溫度為室溫,溶液pH由0.1mol/L的H2SO4溶液和NaOH溶液調節。反應一定時間後取適量溶液調節pH至9~9.5,在3500r/min轉速下離心30min,取上清液進行檢測。
04 分析方法
S2O82-測定方法:配製一定濃度的K2S2O8儲備液,將不同體積的儲備液移入50mL比色管,用蒸餾水稀釋後依次加入0.2gNaHCO3、4gKI,使其充分溶解,再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線,搖勻後靜置顯色15min,在352nm處以純水作參比測定其吸光度,繪製濃度-吸光度標準曲線。按上述步驟測定待測溶液中K2S2O8的吸光度,用標準曲線求得濃度。
COD採用多參數水質測定儀測定;色度用精密色度儀測定。
取處理前後的廢水在40℃下烘乾,殘留物用溴化鉀壓片法進行紅外光譜掃描。
取處理前後的廢水,以純水作參比進行紫外-可見全波長掃描,掃描範圍200~700nm。
用分光光度法鑑定自由基類型。以0.2mmol/L甲基紫為反應底物,分別在體系中加入乙醇或叔丁醇(TBA),在最佳反應條件下每隔5min取樣,在580nm處測定吸光度。
2 結果與討論
01 反應時間對廢水深度處理效果的影響
在pH為5、PS投加量為7.5mmol/L、m(Fe0): m(AC)為2:3、鐵碳總投加量為0.15g的條件下,考察反應時間對造紙廢水深度處理效果的影響。由實驗結果可知,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均逐漸升高後趨於平緩。150min時COD與色度的去除率均達到最大,分別為62.6%、94.7%。隨著反應時間增加,體系中不斷有SO4-·產生,表現為COD和色度去除率不斷升高;150min後去除率趨於平緩,原因在於體系中的PS消耗殆盡。因此,確定150min為最佳反應時間。
02 初始pH對廢水深度處理效果的影響
在反應時間為150min、PS投加量為7.5mmol/L、m(Fe0):m(AC)為2:3、鐵碳總投加量為0.15g的條件下,考察初始pH對造紙廢水深度處理效果的影響。
由實驗結果可知,pH<7時,隨著pH的升高,COD去除率逐漸升高,pH為5時達到最高值,為63.3%,可能是由於pH過低抑制了PS分解;pH<7時對色度去除率的影響不大,基本保持在93%。當pH≥7時,隨pH的升高COD和色度去除率均逐漸降低,且PS的利用率也較低。
可見酸性條件更利於反應的進行,這可能是因為鐵碳在酸性條件下更易形成原電池,生成的高活性Fe2+和[H]不僅能與廢水中的有機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破壞其發色或助色基團,還能促進SO4-·的產生。綜上,確定最佳pH為5。
03 m(Fe0):m(AC)對廢水深度處理效果的影響
在反應時間為150min、pH=5、PS投加量為7.5mmol/L、鐵碳總投加量為0.15g的條件下,考察m(Fe0):m(AC)對造紙廢水深度處理效果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m(Fe0):m(AC)對廢水深度處理效果的影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