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其中工程技術難題含一個涉及制氫領域問題:如何在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電解水制氫生產中實現「大規模」「低能耗」「高穩定性」三者的統一?
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網站消息,經過網絡初評投票、覆審評議和終審評議,8月15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
10個前沿科學問題為:
冠狀病毒跨種傳播的生態學機制是什麼?
引力波將如何揭示宇宙奧秘?
地球物質是如何演化與循環的?
第五代核能系統會是什麼樣子?
特種能場輔助製造的科學原理是什麼?
數字交通基礎設施如何推動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發展?
調節人體免疫功能的中醫藥機制是什麼?
植物無融合生殖的生物學基礎是什麼?
如何優化變化環境下我國水資源承載力,實現健康的區域水平衡狀態?
如何建立虛擬孿生理論和技術基礎並開展示範應用?
10個工程技術難題為:
如何開發新型免疫細胞在腫瘤治療中的新途徑與新技術?
水平起降組合動力運載器一體化設計為何成為空天技術新焦點?
如何實現農業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風險預警和實時控制?
信息化條件下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如何防範重大電磁威脅?
矽光技術能否促成光電子和微電子的融合?
如何解決集成電路製造工藝中缺陷在線檢測難題?
無人車如何實現在衛星不可用條件下的高精度智能導航?
如何在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電解水制氫生產中實現「大規模」「低能耗」「高穩定性」三者的統一?
發展高效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和氫能技術是對國家重大需求的及時響應,也是全球減少碳排放和減緩氣候變化的優質解決方案。但當前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發展水平限制了可再生能源轉為化學能的轉化效率及產業化進程。突破高效、低成本、規模化電解水制氫技術可極大地促進可再生能源、氫能的利用和發展。
如何突破進藏高速公路智能建造及工程健康保障技術?
如何突破光刻技術難題?
自2018年以來,中國科協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研判未來科技發展趨勢,前瞻謀劃和布局前沿科技領域與方向,組織全國學會及學會聯合體開展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徵集活動並向公眾發布,三年共評選、發布了100個難題。
今年的徵集發布活動共徵集到103家全國學會、學會聯合體、企業科協提交的490個問題難題,1.88萬餘名院士、專家、一線科技工作者參與。活動從3月啟動至今,經過網絡初評投票、覆審評議和終審評議,最終遴選出20個問題難題。(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