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保網訊:2019年,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總體運行平穩,產量同比降低6.73%。相比整個建材行業的銷售增加,絕熱行業銷售收入基本持平,行業的效益水平小幅下降,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略有增加。
同時,絕熱節能材料行業面臨著:巖棉行業局部產能過剩,企業經營難度增加;產業升級緩慢,企業產品技術同質化嚴重;行業存在要素生產率低、產品質量、人才缺乏等行業共性問題;企業規模小、集中化程度低,領軍企業較少等亟需解決的問題。
絕熱節能材料近幾年產量及增速
全國巖棉生產線分布圖
國內熱熔渣棉生產線概況表
2019年,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總體運行平穩,產量同比降低6.73%。相比整個建材行業的銷售增加,絕熱行業銷售收入基本持平,行業的效益水平小幅下降,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略有增加。
巖 棉
2019年全國新建巖棉生產線約10條,我國巖礦棉產能合計超過750萬噸,巖礦棉生產線超過320條,產量約280萬噸,預計全年產量超過320萬噸,低於2018年產量水平,價格水平處於低位,多數企業效益不是很理想。產能超過30萬噸的省份達到9個,主要集中在華北及華東地區,山東、安徽、河南三省的產能增長較快;河北省佔全國產能的28%,其產能下降幅度加大。
華東、華北地區由於產能過剩,2019年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由於焦炭價格、樹脂價格穩定在較高位置,提高了生產成本,加之價格下降,企業的利潤水平下降幅度較大,一般企業的國標巖棉低於3000元,大企業有品牌影響力的產品價格能夠達到3500元左右,品牌影響力明顯提升。
2019年產能仍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明顯放緩;單線大產能已成趨勢,新增生產線中電爐比例明顯增加;雖然產能擴張的趨勢有所放緩,但市場需求並沒有明顯擴大,供需關係仍處於供大於求的失衡狀態,導致產業產能無法滿負荷釋放,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供大於求的格局仍將持續。這是建材各個產業發展必經的過程,絕熱節能材料也未能倖免,希望行業儘快度過此關。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環保形勢不斷加碼的大背景下,巖棉產業只有堅持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不斷豐富產品應用,注重產業鏈的協調,才能驅動產業發展,促進轉型升級。
巖棉產品研發注意差異化發展,研發不同密度產品複合生產,開發工程應用纖維,農業應用巖棉,在大家努力下,作為絕熱材料行業產能最大的產業巖棉會有美好的前景。
礦 棉
近幾年,冶煉鐵合金企業為消除冶煉的廢渣並實現對其綜合利用的目的,通過技術創新和研發實現了利用液態熱熔渣(1400℃~1450℃左右)採用電爐生產工藝,應用巖棉後續生產線組織生產鐵合金熱熔渣礦棉和製品,鐵合金熱熔渣礦棉相比冷礦渣生產可節省能源40%~60%。
目前的行業發展現狀,在短短5年~6年的時間,產能達到65萬~70萬噸的能力,其中,礦渣棉產能達到40萬噸左右;粒狀棉產能25萬~30萬噸左右。利用鐵合金熱熔渣生產礦棉的企業主要分布在山西、山東、雲南、河北、寧夏、內蒙古、上海等地區。
市場情況:粒狀棉質量達標且可滿足市場需求,有一定成本優勢。板材類製品多用於彩鋼夾芯板。按照GB/T23932-2009建築用金屬面絕熱夾芯板的規定,巖棉、礦渣棉除熱荷重收縮溫度外,應符合GB/T11835的規定,密度應大於100kg/m3;玻璃棉除熱荷重收縮溫度外,應符合GB/T13350的規定,並且密度不可小於64kg/m3。
趨勢展望:鐵合金熱熔渣礦棉的生產企業應在提高生產技術工藝水平和完善配套設備的基礎上,一是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發,可通過對原料的調製提升礦棉質量,力爭達到有關巖棉的國家標準滿足其物化指標。二是在現有產品物化指標的前提下,研發並推廣其他應用市場和領域。如:開發用於種植、水土保持的巖棉產品;礦渣微晶玻璃;砂石骨料、廣場磚等。
國內液態熱熔熔渣企業位置分布狀況主要分布情況(見下表)。
玻璃棉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國共有玻璃棉生產線近106條,產量近115萬噸,其中無甲醛玻璃棉1萬噸,企業數量約40家。(註:北美產銷量約220萬噸)受限於玻璃棉市場產能過剩、市場不景氣、環保壓力、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玻璃棉企業的利潤率水平出現進一步下滑,開工率進一步降低。
河北省大城縣仍然有全國約47%以上的產能,然而,受限於環保壓力的影響,河北地區企業開始布局向省外市場如江西、四川等地轉移,其中江西2019年新引入產能約12萬噸,躍居全國第二大玻璃棉生產基地,引起業內廣泛關注,目前全國玻璃棉產能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西,湖北、山東、四川等地區。
2019年全國玻璃棉產量及價格比2018年同期略低,鑑於2019年的玻璃棉產能嚴重過剩、京津冀地區環保壓力持續增大和宏觀經濟發展放緩,全國現有生產線開工嚴重不足,預計2020年全國玻璃棉價格和產量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為此,一些企業正在積極轉型升級或產能轉移,河北的企業一方面在本地區持續加大環保投入,同時在江西、四川和廣東布局玻璃棉生產基地;另外一些企業聚焦於特殊應用,謀求向高端多元化發展。
矽酸鋁纖維
目前國內陶瓷纖維生產線230多條,產能在100萬噸左右,2019年前三季度產量40萬噸。總的產能有所增長,產量有所下滑,標準型產品價格3000元左右,企業標準型品種價格低位運行,高端產品銷售較好。產能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北、內蒙古、河南等地區。
矽酸鋁纖維的生產採用電爐熔融,所以耗電量較高,產能布局在電量豐富且電價便宜的省份比較合適。
泡沫玻璃
2019年泡沫玻璃產能近70萬立方米,產量60萬立方米,目前泡沫玻璃價格範圍在2000元~3000元/立方米(美國標準),國標價格750元~1300元/立方米,產能分布主要在河北、浙江、江蘇。行業發展情況較好。
泡沫玻璃產品質量雖然符合ASTM標準,但非關鍵指標較國外產品還有差距,泡沫玻璃生產加工過程中高能耗、多粉塵的環保壓力,生產線長,產能低,價格高於同類保溫產品,不能滿足建築市場大面積需求,需要企業聯合科研機構在資金、環保技術投入力量進行優化改進,將好產品能夠更親民,才能使行業走的更健康、更遠,成為一個真正的綠色、環保行業。
酚 醛
2019年全年改性酚醛板銷售65萬立方米左右。預計2019年上半年酚醛銷量近30萬立方米左右,銷售價格與2018年持平。無機板市場逐步擴大規模,但是伴隨著各地質檢部門加大監察力度,大量的劣質無機板被查處,無機板的質量管控還是比較棘手的問題。隨著政府的行業去產能及供給側改革政策的影響,高品質的酚醛保溫板發展態勢良好,低質量的產品產量受到抑制。
我國酚醛樹脂產量約300萬噸,共有生產企業近200家,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尤其是產量較大的廠家集中在江蘇、浙江、福建、上海四省市,主要有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太爾、上海歐亞合成材料公司、上海雙樹塑料廠、山東宇世巨、聖萊克特等。
橡 塑
橡塑保溫製品全國產能960萬立方米,近188條生產線,正在生產的生產基地有57個。產能主要集中在河北、廣東、江蘇,河北省大城縣的橡塑產能佔全國總產量的近80%,主要集中在華美集團、神舟保溫公司、華能中天、金威等公司。橡塑產業缺少總體產業布局,企業們注意投資的風險,防止產能過快布局,而產生過剩產能風險。
保溫裝飾一體板
保溫裝飾一體板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行業發展步入快速發展軌道。2019年行業發展勢頭好於2018年,受制於環保壓力,一些小企業的產能受到擬制,大企業產量增長較快。
企業數量變化不大,行業產能發揮率由40%提高至50%。受綠色建築(節能)政策及產品技術優勢(相對薄抹灰體系)驅動,2019年行業增速較快,產量及應用量約7000萬平方米以上。
預計2020年房屋建築的外牆外保溫市場對一體板的需求量在約1億平方米,2025年有望提高至約3億平方米左右,一體板行業未來將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
氣凝膠材料
2018年我國氣凝膠行業規模約18.57億元,其中氣凝膠材料規模約5.42億元,氣凝膠製品市場規模約13.15億元。2018年我國氣凝膠產業細分結構佔比中,氣凝膠製品佔比超過70%,佔有市場份額最大。2018年我國氣凝膠材料國內市場需求總量為3.82萬立方米,氣凝膠製品消費量從2014年的3.10萬噸增長至2018年的6.85萬噸。目前,我國氣凝膠行業下遊主要集中在建築材料、軍工航天領域,2018年我國建築材料行業氣凝膠需求量佔比高達43.7%,軍工航天領域佔比37.5%。
2019年11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氣凝膠節能材料被列為絕熱節能材料行業鼓勵類項,對行業發展將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真空絕熱板(VIP)
2019年我國VIP企業數量20餘家,年產能5000萬平方米,實際銷量約4000萬平方米,產值約40億元,受益於綠色節能建築相關政策,與2018年相比快速增長,增長率達到60%。其中冷鏈銷售相對穩定,增長幅度較小,約15億元,80%用於出口,年增長率50%。2018年以來VIP利潤率有了大幅度提升,2019年新增VIP企業5家,產能預計1000萬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原材料/芯材/膜材/複合產業鏈穩定的生產和銷售企業,專業化細分格局逐步形成。
真空絕熱板國家標準在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相關企業的聯合努力下,於2019年9月開始發布實施,有利促進了真空絕熱板的產業,提高了市場認可度,形成新的投資領域,預計到2020年投資規模達20億元以上。2018年和201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連續兩年舉行以中國VIP企業為主超級絕熱材料論壇,著眼VIP國際領先技術,聚焦VIP產業發展,以冷鏈和建築為引導,大力培養我國VIP技術人才。
真空絕熱板下遊應用領域廣泛,隨著我國向高質量發展經濟模式轉變,真空絕熱板的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以上數據來源:中國絕熱節能材料協會)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