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鷹的學名是白頭海雕,主要分布於北美洲的湖沼、海岸和河流附近,以水中的一些大型魚類和一些水鳥以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它的外形看起來雄勁有力,從頭部到頸部都生長了白色的羽毛,並且是在成年後才會逐漸長成的。
它的鳥喙上部呈圓弧狀向下凸起的彎鉤,非常適合撕啄獵物;它的翅膀強健有力,展開時伸展面廣,線條流暢有利於飛行;禿鷹的腳長有四個足趾,三前一後,趾上長有彎爪,幫助它在捕捉獵物的時候準確而有力地刺穿獵物的身體;
最後是眼部,禿鷹的眼睛視力很好,可以很好地聚焦到獵物的所在地,以此確認獵物的位置進行捕捉。
可以說,禿鷹是個很好的獵手,北美洲又是它特有的生長地,因此,1782年美國國會通過議案,正式確立白頭海雕作為美國的國鳥,且美國的錢幣上都印有它的標誌。
在美國,關於禿鷹的故事案例還真不少,最早的一例就是我們今天要提到的進入軍營的一隻禿鷹——阿貝。
在19世紀60年代美國的南北戰爭期間,威斯康星州北部成立了一隻第八步兵團,兵團裡的士兵有一次在集市上見到了一隻雄壯的禿鷹,都被它昂揚的身姿給吸引住了,直接從豢養它的印第安人手中,將這隻禿鷹買了下來,帶回了他們所在的軍營。
他們想了好幾天,最終給這隻霸氣的禿鷹取了一個名字:阿貝,其寓意是對曾經平叛的林肯總統表示敬意和感念(阿貝是林肯總統的暱稱),也希望軍隊能像這隻禿鷹一樣充滿戰無不勝的勇氣。
戰爭發起的初年,這支兵團的士兵們帶著阿貝趕回自己所屬的軍營,當隊伍行進到營帳門口時,阿貝突然飛躍起來,抓住了旗兵舉著的,但是旗面垂下來了的旗子的一角,將整面旗子大大地拉開,像是一種標示,更像是一種宣誓,宣誓這支軍隊的力量。
所有人都被這隻禿鷹的舉動震驚了,第八兵團的士兵更是士氣大振,他們將阿貝視為兵團的力量中心和吉祥的象徵,第八兵團由此而得名「禿鷹步兵團」。
隨後的幾年裡,阿貝跟著步兵團的士兵四方徵戰。每當士兵們在戰鬥的時候,他們將阿貝放置在一根特殊的木樁上,在漫天的炮火中,阿貝無所畏懼,更沒有被驚嚇得飛走,反而在一旁撲騰起翅膀,做出欲飛起的姿態,發出尖聲的號角,像是在為步兵團鼓勁兒、加油,期盼著他們能夠快點勝利地結束戰爭。
在這次戰爭期間,阿貝被帶上戰場參加了大大小小共17次戰鬥,每一次都是英勇無比,從頭至尾高傲地站著。
戰爭勝利後,第八步兵團回到了威斯康星洲的首府接受嘉獎,禿鷹阿貝也因為在戰鬥中體現出的「無懼精神」而出名,它也成立威斯康星洲的英雄,被作為象徵移交給了政府看顧,還受到了英雄該有的「待遇」,有專門的居住房間,請注意不是籠子,是房間,每天還有專人進行打掃、飲食和健康方面的照顧。
當然這樣的待遇是有交換條件的,它曾多次被送出去參加老兵聯誼會和義展,展覽會上,很多見過阿貝的人都被它雄健的「身姿」所折服,絲毫沒有人會質疑這是一隻參加過戰役的雄鷹,還有,展會期間阿貝所「掙得」的八萬美元都捐獻給了戰後需要照顧的老殘弱士兵。
1881年,年老的阿貝去世,它死後的屍體被做成了標本安放在博物館中供後世參觀,但是由於21世紀初,大樓遭遇大火焚毀,老阿貝的屍身也因此損毀於一旦,只留下它的英姿盤旋在人們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