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500萬年前的今天,地球上的生物正在經歷著歷史上第二大生物滅絕。在這一次白堊紀末期的滅絕中,地球上大約80%的物種就此消失,包括著名的恐龍。隨著時間流逝,在滅絕之後又有著非常多的新物種出現,但是隨著文明的碰撞和各種複雜的環境,滅絕現象還是在世界上出現著。譬如在1876年,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去世,這也意味著一個種族的滅絕。她曾留下遺言說到:「不要展覽我」,但最終卻還是被送進博物館72年。
在澳大利亞最南邊有一個呈現為心形的小島,它就是塔斯馬尼亞島,也被稱為「世界的盡頭」。相傳早在25000年前就已有澳大利亞本土住民前往了這座島嶼,在11000年前巴斯海峽淹沒後這座島嶼也徹底失去了和大陸的聯繫。
1642年,荷蘭航海家塔斯曼第一次登陸了這裡,並發現了這些本地土著人的存在。他給這裡命名為範迪門地,豐富的資源和科技原始的本地住民讓他發現了非常大的商機。很快,來自歐洲各國的船隊蜂擁而至。
1803年,英國人和法國人都看上了這一片原始的土地,並且為此展開了爭奪,最終塔斯馬尼亞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而這時的塔斯馬尼亞人,還處於原始公社制早期階段,僅有6000餘人共20個部落,面對已經開始工業化的英國人哪裡是對手。
這次英國人的殖民在澳大利亞歷史上都是十分灰暗的一章。殖民者對與當地住民採取了完全隨意的態度,毫不在乎的破壞他們的一切。在1835年的時候,塔斯馬尼亞人僅剩下了不到200人,其餘全部在殖民者手下失去了生命,非常慘烈。
1835年,塔斯馬尼亞人和英國人達成講和協議,英國人把這些倖存者遷移去了弗林德斯島,塔斯馬尼亞島全權交給了英國。這剩餘的不到兩百位原住民,儘管沒有了殖民者的迫害,但是由於疾病和惡劣的陌生環境,很快他們也已經死傷殆盡。
楚格尼尼是最後的純種塔斯馬尼亞人,她出生在1812年,是布魯尼島酋長的女兒。在她18歲時母親就被捕鯨人害死了,在把她從木材商的綁架中救出來時她的未婚夫也因此犧牲,並且1828年她的兩個妹妹也都被綁架賣成了努力,從小就飽受苦痛。
在不斷地尋求生存機會的路程裡,楚格尼尼的同胞們每天都在產生死亡。除了恐怖的殖民者和動物以外,最為致命的是大規模瘟疫的爆發。1839年,疾病的倖存者僅僅只有15人,而到了1871年,最後一位塔斯馬尼亞男人威廉·連恩也去世了,楚格尼尼成為了世界上最後一個純血塔斯馬尼亞人。
1876年,已經顛沛了一生的楚格尼尼在臨終前立下遺囑,希望自己死後能夠不被解剖不被展覽。她的一生已經經歷了太多的不幸,唯一的心願就是在死後能夠不被打擾了。只可惜,她低估了自己對科學家們的吸引力,直到1976年,楚格尼尼的遺囑才得到了尊重,已經被解剖展覽一個世紀的她終於塵歸塵土歸土。
每年在地球上都有著物種在消失,它們或是因為被人類捕殺,亦或是由於惡劣的環境而淘汰。像塔斯馬尼亞人這種悲劇,在歷史上是非常多見的,它們作為了西方資本累積的墊腳石,最終慘遭滅絕。
在每個國家都提倡平等的今天,這簡直是一個莫大的悲劇。西方的船隻帶著平等的旗幟破浪而來,卻收割了塔斯馬尼亞人全部的結晶,這種「平等」難道不是一種諷刺嗎?外國的人們信仰「人性本惡」,但無論善惡,我們都應當保護每個生命,這才是真正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