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展木乃伊新發現:公元700年女人有文身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大英博物館展木乃伊新發現:公元700年女人有文身

  英國大英博物館將舉辦一場名為「古代生活:新發現」的木乃伊展覽。與先前木乃伊展不同,這次展覽讓觀眾更了解了古人的生活——他們和現代人一樣會患高血壓和心臟病,也有各種口腔問題,甚至還有非常時髦的文身。展覽將從5月22日持續到11月30日。

  展覽共展出8具木乃伊。這些木乃伊中最古老的曾生活在5500年前,最新的距今也有1300年。最「年輕」的去世時只有2歲,而最老的活到50多歲。

  展覽主辦方說,不要以為把屍體製作成木乃伊是法老的「專利」,各個社會階層的人都可以這樣做。這次展覽就特別證明了這一點。

  主辦方曾在夜間把這些木乃伊送進醫院,用電腦斷層掃描技術繪製出木乃伊厚厚裹屍布下的圖像。一些木乃伊保存得十分完好,部分大腦和重要器官仍然保持完整。

  大英博物館負責古埃及與蘇丹展區的約翰·泰勒說:「我們想要調查這8名來自過去的人的生活。我們想向大眾傳達這樣一個理念,即他們(木乃伊)不是一種物品,而是真正的人。」

  泰勒和同事的努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英國《每日郵報》23日引述他的話報導:「我們捕捉到一些令人驚嘆的圖像,發現了有關他們的更多秘密。」掃描顯示,這些尼羅河流域的古老居民也有心臟病和牙病,還有一具木乃伊身上有神秘的文身符號。這是一具女性木乃伊,曾經生活在尼羅河流域一個基督教社區中,生前年齡在20歲至35歲之間。她死於公元700年,死後被用亞麻布和羊毛織物包裹起來,屍體在乾熱的氣候下變成了木乃伊,一直保存完好。研究人員用肉眼就能看到她的右大腿內側皮膚上有一小塊文身。在電腦斷層掃描技術的幫助下,研究人員繪製出了這幅文身的清晰圖像。它是一個符號,代表大天使米迦勒。這個符號曾經出現在古代教堂中,但人們從未以文身的形式見過它。

  安託萬說:「這是人們所知的那個年代的第一幅文身,非常罕見。我們現在只能猜測她為什麼會文身,可能是為了尋求神庇護。」

  工作人員說,因為不知道公元700年時的時尚是什麼,也就無法得知當時女性的裙子有多長,因此不能確定這幅文身到底是留給自己欣賞還是展示給外人。

  荊晶

相關焦點

  • 世界博物館日,推薦給你20件大英博物館藏品
    當時,許多考古學家認為它們並非文物,但是大英博物館的館員卻認為,它們代表歐洲史上一個尚未被發現的記憶,以在當時看來價格高昂的5000英鎊買了下來。研究證明,這對酒壺的確是目前已知最重要也最古老的兩件凱爾特文物。
  • 大英博物館:高科技重現木乃伊背後的故事
    新華網倫敦5月21日電(記者夏曉)大英博物館將從22日起展出8具木乃伊,通過高科技為參觀者講述木乃伊背後的故事,包括他們的生與死。  持續至11月30日的這一展覽,題為「古老生命,全新發現」。博物館科學家利用CT掃描與先進的3D成像電腦技術,將這些古老木乃伊重新展示給觀眾,包括他們內部的3D圖像,以及利用3D技術複製的陪葬物品。
  • 大英博物館:行走於百科全書的多重迷宮中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大英博物館,大概非「浩瀚」莫屬。這座百科全書式的博物館建立於1753年,館內有700萬件藏品,覆蓋地球七大洲的文明和人類200萬年的歷史。它的館牆構成了容納漫長歷史和遼闊地理的容器邊界。如何穿越這迷宮般的被彎曲的時間和錯落的空間?
  • 讀圖|「大英百物展」時間軸:從兩百萬年前的砍砸器開始
    > 6月29日,「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在上海博物館二樓對外開放。
  • 大英博物館龐貝展影片開放:他們沒看到災難來臨,我們也沒有
    「私人視角」體驗展覽,以及公元79年龐貝的日常。2013年,大英博物館推出「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生與死」大展,將兩千年前的那場令人毛骨悚然的災難以實物的方式呈現,啟發公眾遙想,身處兩千年前的羅馬家庭和街道的感受。2020年,因為疫情閉館的大英博物館將當時所拍攝的展覽紀錄片放到網上。以史為鏡,不禁讓身處2020的我們,反觀當下。
  • 大英博物館展出美人魚化石,打撈地點就在日本
    大英博物館的後門注意:下文提到的所有內容都出現在尼爾·麥格雷戈(Neil MacGregor)的「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中。在尼爾·麥格雷戈在2002年至2015年期間擔任大英博物館館長。這些棋子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150年到1200年之間,因為是1831年在蘇格蘭的劉易斯島上發現的,所有被稱為劉易斯棋子。2019年6月,愛丁堡的一個家庭在抽屜裡發現了一件他們在1964年以不到10美元的價格購買的物品。這枚罕見、失傳已久的棋子,是一套珍貴棋子中失蹤的一塊,去年7月以近10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
  • 11月,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將來到臺北故宮博物院
    古埃及的木乃伊堪稱大英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展品。
  • 大英博物館裡有塊帶字的石板,上面寫一句話,讓它成為難得的寶貝
    黑石板上整整齊齊的粉筆字跡,是每一個人同學時代的記憶,但在大英博物館中,有一塊比我們上學用的黑色石板,還普通的黑石板,上面寫滿了特殊的字跡,它被館內工作人員稱為是「難得的珍寶」,而它之所以能如此珍貴,只因為三個緣由,究竟是何緣故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 《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談古史有現實關懷(圖)
    既要有格調,又要有權威性,還要好讀,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依我的淺見,終究還是有這樣的書,《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即是其中之一。  如果按原書名直譯,這部著作應該叫「100件物品中的世界史」。藏品中,最早的一件是發現於坦尚尼亞奧杜威峽谷的奧杜威石制砍砸器,是180萬—200萬年前留下的東西,最晚的一件是2010年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出產的太陽能燈具與充電器。幾百年或幾十年後,它也可能成為一件文物。這100件藏品中,絕大部分是我們平時難得一見的珍品,包括霍尼吉提夫大祭司木乃伊、大洪水記錄板、莫爾德黃金披肩、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女史箴圖》,等等。其中,中國文物與英國文物最多,各佔10件。
  • 大英博物館官方上淘寶直播!
    繼凡爾賽宮首次淘寶直播後,大英博物館也來了!6月30日北京時間下午4點,備受期待的大英博物館,將聯合飛豬在淘寶直播進行官方全球首播!這也是大英博物館因疫情閉館100多天後,首次對公眾亮相,包括羅塞塔石碑、木乃伊在內的眾多館藏文物都將在淘寶直播間裡一一亮相。
  • 關於大英博物館你(可能)不知道的19件事
    這些藏品在1753年爵士去世後被全部捐贈給國家,大英博物館也正是以此批藏品為基礎得以建立。兩個半世紀以來,博物館的策展人和專家團隊從未停止在世界範圍內積極搜集,為博物館補充更多的新鮮藏品。去過大英博物館的人都知道,要想在一天的時間裡參觀完博物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對許多博物館迷來說,也許你對大英博物館已經知之甚多,但除了那些數量驚人的藏品,它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等你發現。
  • 探訪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秀英語,51Talk學員靠什麼?
    圖為小使者徐璿雨在大英博物館作文物解說圖為小使者黃今在大英博物館作文物解說51Talk小使者們流暢、有趣的雙語翻譯解讀讓中外遊客們不禁連連稱讚。有外國遊客表示,因為世界語言的聯結,讓文化能夠跨越國界,簡直太棒了。
  • 公元前1500年的亞曼蕊公主木乃伊, 大英博物館都震不住?碰過的全悲劇!
    ,其實都有個自己的故事,甚至不少開挖、發現的人都藏親身經歷過不可言喻的神秘現象。在埃及木乃伊中,著名的有很多個,不管是保存完全,或是覆蓋著神秘詛咒面紗的,現在跟大家介紹這位「不幸的木乃伊」亞曼蕊公主。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埃及,出現一名叫為亞曼蕊(Amen-RA)的公主,她在歷史上不算太有名,三千多年前過世後就被製成木乃伊放在王室的墓穴中,直到1890年末期,4位英國人到了埃及,發現了亞曼蕊的木乃伊,決定買下來帶回去,就此開啟來悲慘命運
  • 《大英博物館人類簡史》:站在上帝視角,欣賞人類文明!
    所以大英博物館出書也很有特色。比如咱們很熟悉的《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用100件展現了人類200萬年文明史,濃縮、易讀、深刻。 今天我們推薦大英博物館最新推出的一套藝術作品:《大英博物館人類簡史》《大英博物館動物簡史》。它有很多非常顯著的優點,值得去細細品讀。
  • Topic:Banksy 被收入大英博物館,不過進這兒倒不是第一次
    大英博物館首次收藏了著名英國街頭藝術家 Banksy 的作品,一張 10 英鎊的偽鈔。2004 年,Banksy 印製了價值 100 萬英鎊的 10 英鎊面額偽鈔,他將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頭像換成已故的黛安娜王妃,而後在諾丁山狂歡節和雷丁音樂節上把錢撒向了人群。
  • 大英博物館「北極」特展 探索北極原住民的文化與創造力
    大英博物館新展「北極:文化與氣候」是該館首次舉辦以「北極及其土著居民歷史」為主題,通過出土文物、攝影作品、當代藝術作品等,呈現英國收藏的與北極相關的藏品,揭示當地土著居民如何適應氣候變化。在藝術評論家喬納森·瓊斯看來,這是一場激動人心的展覽,讚揚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北極地區的文化與藝術創造力,也批判了斥責現代工業對北極地區生態影響。
  • 大英博物館:世界四大博物館,沉睡的木乃伊和中國《女史箴圖》!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共有近八百萬件藏品,精品眾多。從埃及的木乃伊到中國的古董,大英帝國最鼎盛時在世界各地搜羅來的寶貝,全都可以免費參觀,還有比這更好的事嗎?如果你有時間,在這裡泡上一天也不會覺得無聊,如果你只有10分鐘,就直殺木乃伊的展室吧!
  • 大英博物館有對青銅羊燈,為何羊頭上只有一隻角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博物館。根據相關統計,大英博物館中約有藏品800多萬件。在展出的文物中,我們會看到一對造型奇特的青銅羊燈,為何它們的頭上有一隻角呢?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大英博物館的展臺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對青銅燈座。這對青銅燈座以山羊為造型,它們套著韁繩,鋪著鞍韉,背部馱著花瓶。但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對銅羊有些不對勁,銅山羊的頭上竟有一隻角。封建社會時期,青銅燈座是很常見的物品,工匠為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便會設計出不同樣式的燈座。山羊是很常見的兩隻犄角的家畜,所以工匠不會出現設計上的錯誤。
  • 在大英博物館做雙語解說員!51Talk小學員輕鬆勝任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之一,位於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但,如果無法看懂展品的英文標註,未嘗不是一件憾事。9月2日,作為中華少年說文化小使者來到倫敦的8位51Talk小學員,在歷史感厚重的大英博物館,變身小小的雙語解說員,為來往的中外遊人做通俗、有趣的展品翻譯和解說。
  • 國際博物館日|關於博物館的文學隱喻和現實
    1965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三部小說,就像書名《大英博物館在倒塌(The British Museum is falling down)》所顯示的那樣,這一次「躺著中槍」的是赫赫有名的大英博物館。亞當愛坡比是一位二十五歲卻已經有三個孩子的研究生,這一年是他享受獎學金資助的最後一年,幾乎整天泡在大英博物館,撰寫「完成的可能性很小」的畢業論文(題目居然叫作《三部現代英國小說中的長句結構》)。作為一個天主教徒,亞當愛坡比遵循天主教不允許墮胎的教義,只採用天主教允許的「節律避孕法」避孕,但他此時卻發現妻子有第四次懷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