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談古史有現實關懷(圖)

2020-12-07 中國新聞網

《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談古史有現實關懷(圖)

  ■《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全三冊)/尼爾·麥格雷戈著/新星出版社/定價:108元

  關於世界史的書很多,不好選擇:入門級別的,你可能嫌它太普通,不權威,沒有格調;專家級別的,你又可能嫌它深奧,難看懂。既要有格調,又要有權威性,還要好讀,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依我的淺見,終究還是有這樣的書,《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即是其中之一。

  如果按原書名直譯,這部著作應該叫「100件物品中的世界史」。它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首先,由大英博物館和英國廣播公司(BBC)選出100件博物館藏品,然後由現任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格雷戈撰寫文稿,在BBC播出,最後配以相關藏品的高清照片,集結出書。這100件藏品,5件為一組,共20組;世界史從起源到當前,被分成20個階段來講述。藏品中,最早的一件是發現於坦尚尼亞奧杜威峽谷的奧杜威石制砍砸器,是180萬—200萬年前留下的東西,最晚的一件是2010年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出產的太陽能燈具與充電器。幾百年或幾十年後,它也可能成為一件文物。這100件藏品中,絕大部分是我們平時難得一見的珍品,包括霍尼吉提夫大祭司木乃伊、大洪水記錄板、莫爾德黃金披肩、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女史箴圖》,等等。其中,中國文物與英國文物最多,各佔10件。

  除擔任大英博物館館長,麥格雷戈也是倫敦文物學會成員、藝術史學者。因為文稿是要在電臺中播出,所以這本書寫得很生動,沒有一般學術文章的晦澀感,卻有優秀學術文章的質量保證,很像央視《百家講壇》的風格。比如說,《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開篇第一件文物是霍尼吉提夫大祭司木乃伊,麥格雷戈講自己8歲時第一次邁進大英博物館,首先要看的就是木乃伊。霍尼吉提夫大祭司木乃伊並非大英博物館最老的藏品,但它是一般人最感興趣的藏品之一,因此,麥格雷戈將它擺在開篇。由此可見,讓普通人產生興趣,是《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的首要目標。

  當然,它也沒有為迎合而迎合——這樣做只會顯得低俗。讓人喜歡但決不迎合,要同時做到這兩點很困難,《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可謂絕佳的範例。

  「通過文物看世界史」的一大好處是:避免成為單個國家的歷史集合成一部世界史,因為文物本身自有其「流傳史」,這種「流傳」是一條極好的穿起整個世界的線索。比如說,通過書中收錄的歷史最悠久的藏品奧杜威石制砍砸器,講到人類起源於非洲東部某地,「我們都是這些非洲祖先的後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非洲人的後裔,我們的DNA裡包含著非洲因子,所有的文化都從這裡起步」,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我們中國人。

  又比如,談及出土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有1.1萬年歷史的克洛維斯矛尖時,作者說:「考學、DNA和大量學術研究都證明,美洲最早的居民約在一萬五千年前從亞洲東北部來到了阿拉斯加。」怪不得,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印第安人長得跟我們有點像。

  中國,是《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重點描述的對象。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第72節「明代紙幣」。這本書收錄了一張早期的紙幣——明朝的「飛錢」。作者寫道:「很明顯,它是一張紙,比A4紙略大,質地柔軟,呈現天鵝絨般的灰色……最頂端是6個醒目的大字『大明通行寶鈔』,這行字下方是繞著紙張邊緣的一圈龍紋花欄。龍是中國的傳統標誌,也是中國皇帝的象徵。龍紋花欄內有兩列文字,右列再次強調這是『大明寶鈔』,左列則寫著『天下通行』。這聲明真是好大的口氣。天下能被掌控多久?將這樣的承諾印在每一張紙幣上,明王朝似乎認定自己能萬長存,並保證此幣的價值。」

  對於大明王朝這種「大膽的斷言」,麥格雷戈請來了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髮表意見。默文·金說:「這只是一張紙,本身不具有任何內在價值,它的價值是由其背後的發行機構的穩定性決定的。民眾一旦相信這一機構能夠延續,認為官府所做的保值承諾值得信任,他們就能夠接受並使用紙幣,紙幣也就成了流通中的普通一環。而當政權在戰爭或革命中被推翻——這一幕屢屢上演,貨幣系統也就隨之崩潰。」大明王朝還沒迎來革命,就因為通貨膨脹,不得不再次用上銀子。

  引用這麼一段,是想提示一下《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的另一個特點:雖然書中談的大部分是古史,但都有當下的現實關懷。每一節中,麥格雷戈都會請當代一些專家、名人就當節涉及的主題發表意見,默文·金只是其中的一位。 □陳安錚

  【多知道一點】

  倫敦大英博物館: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成立於1753年,目前藏品1300多萬件,中國文物2.3萬餘件。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人類簡史》:站在上帝視角,欣賞人類文明!
    所以大英博物館出書也很有特色。比如咱們很熟悉的《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用100件展現了人類200萬年文明史,濃縮、易讀、深刻。 今天我們推薦大英博物館最新推出的一套藝術作品:《大英博物館人類簡史》《大英博物館動物簡史》。它有很多非常顯著的優點,值得去細細品讀。
  • 在大英博物館做雙語解說員!51Talk小學員輕鬆勝任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之一,位於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但,如果無法看懂展品的英文標註,未嘗不是一件憾事。黃今的媽媽則笑稱英國行身邊有了「免費的全程翻譯」,還非常像模像樣,專業指數不斷攀升。
  • 大英博物館:世界四大博物館,沉睡的木乃伊和中國《女史箴圖》!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共有近八百萬件藏品,精品眾多。從埃及的木乃伊到中國的古董,大英帝國最鼎盛時在世界各地搜羅來的寶貝,全都可以免費參觀,還有比這更好的事嗎?如果你有時間,在這裡泡上一天也不會覺得無聊,如果你只有10分鐘,就直殺木乃伊的展室吧!
  • 世界博物館日,推薦給你20件大英博物館藏品
    點擊以上封面圖一鍵下單「看懂大英博物館」>國際博物館日(5月18日)今天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本刊推薦給你20件大英博物館藏品。40號展廳劉易斯西洋棋一共有78枚,發現於赫布裡底群島中的劉易斯島,一間掩埋在沙丘中的小石屋中。如今,其中67枚藏於大英博物館,其餘11枚藏於蘇格蘭國家博物館。這套棋子由殘缺的幾套拼湊而成,比常見的棋子略大,大部分用海象牙雕成,少數為鯨齒。其中有一些顏色一度為紅色,日久褪色為淺棕色。
  • 大英博物館百件文物今日開展 康侯簋等展品首次回國「省親」
    本報記者 吳鏑攝 從砍砸動物骨頭的石器,到產自中國的太陽能充電燈,100件大英博物館藏品今起在國家博物館為參觀者講述200萬年世界史。包括西周青銅重器康侯簋在內的9件中國展品首次回國「省親」,中國製造的太陽能燈具與充電器則擊敗iPad,入選展品,以展示人類的創造力。
  • 大英博物館:行走於百科全書的多重迷宮中
    它原本是一個三層高的建築物,有六分儀、水平度盤和象限儀等精密的天文儀器,但當它重見天日時,卻只剩下巨大的大理石六分儀,被安裝在地面下11米深、2米寬的斜坑道裡,供人們參觀。坑道上面是新建的天文臺博物館。博物館裡有一張烏魯格·貝格曾經使用過的天球儀的圖片,文字註明實物陳列在大英博物館裡。當我在大英博物館尋找那個從孕育它的遺址被帶離的天球儀時,發現與烏魯格·貝格最緊密相連的那個伊朗天球儀並未展覽出來。
  • 探訪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秀英語,51Talk學員靠什麼?
    在大英博物館時,這群51Talk小使者們更是賺足了眼球!他們搖身一變,成了館內的小小解說員。大英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館藏十分豐富,匯聚了來自東西方的各類文物,其中中國的文物就多達2.3萬件。大英博物館所有展館展品包括中國館,全部為英文介紹,小使者們一面參觀,一面用雙語為中外遊客翻譯、講解珍貴文物的由來,可見平時用心做足了功課!
  • 大英博物館官方上淘寶直播!
    大英博物館始建於1753年,至今館藏已達800多萬件,涵蓋了200多萬年的人類歷史。館內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其豐富度在全世界博物館裡都是數一數二的。如果要看完館內的藏品,可能花上整整一個月都不夠。因此在這次直播中,大英博物館方面安排了2個小時的定製觀賞線路,特別拿出了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
  • 國際博物館日|關於博物館的文學隱喻和現實
    亞當愛坡比是一位二十五歲卻已經有三個孩子的研究生,這一年是他享受獎學金資助的最後一年,幾乎整天泡在大英博物館,撰寫「完成的可能性很小」的畢業論文(題目居然叫作《三部現代英國小說中的長句結構》)。作為一個天主教徒,亞當愛坡比遵循天主教不允許墮胎的教義,只採用天主教允許的「節律避孕法」避孕,但他此時卻發現妻子有第四次懷孕的可能。
  • 大英博物館有對青銅羊燈,為何羊頭上只有一隻角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博物館。根據相關統計,大英博物館中約有藏品800多萬件。在展出的文物中,我們會看到一對造型奇特的青銅羊燈,為何它們的頭上有一隻角呢?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大英博物館的展臺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對青銅燈座。這對青銅燈座以山羊為造型,它們套著韁繩,鋪著鞍韉,背部馱著花瓶。但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對銅羊有些不對勁,銅山羊的頭上竟有一隻角。封建社會時期,青銅燈座是很常見的物品,工匠為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便會設計出不同樣式的燈座。山羊是很常見的兩隻犄角的家畜,所以工匠不會出現設計上的錯誤。
  • 「簡史」出版熱 | 人見人愛的「簡史」,真的靠譜嗎?
    在《人類簡史》中,赫氏認為,整個人類世界已轉變為全球帝國,因此世界和平也就能得到有效的維持。可在《今日簡史》中,他又改口稱,「一心認為戰爭不可能發生也過於天真。」於是,在左右搖擺之間,赫氏只好承認,「我們還不知道自己會朝向哪一個方向。」早在20多年前,亨廷頓就在《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文明的衝突將成為未來世界的主流,並將愈演愈烈。如今,現實情況已經證明了他的觀點。
  • 直擊大英博物館體驗店 40件1:1複製品講述三大古文明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汪偉秋9月22日報導:去年曾在上博引來人山人海的大英博物館展覽今天再次空降上海,正逢中秋假期,上海市民在家門口又能再一次領略大英文物的風採。記者了解到,此次大英博物館《亙古奧秘》流動體驗館為全國首站,除了展出40件鎮館之寶的1:1復刻品,還有VR體驗及各種文物周邊。
  •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揭秘古埃及密碼,這才是真正的象形字!
    問題來了,被法軍發現的羅塞塔石碑,為何會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三寶之一呢? 有個法國人發現埃及象形文字不僅能表意還能表音,打破了人們的傳統認知。 在最後的埃及神廟祭司們被時光湮沒之後,時隔千年,古埃及象形文字終於被破譯,這塊碑也因此成為世界四大名碑之一,和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墨西哥國家博物館的阿茲特克授時碑、羅浮宮的摩押碑並稱。
  • 關於大英博物館你(可能)不知道的19件事
    這些藏品在1753年爵士去世後被全部捐贈給國家,大英博物館也正是以此批藏品為基礎得以建立。兩個半世紀以來,博物館的策展人和專家團隊從未停止在世界範圍內積極搜集,為博物館補充更多的新鮮藏品。去過大英博物館的人都知道,要想在一天的時間裡參觀完博物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對許多博物館迷來說,也許你對大英博物館已經知之甚多,但除了那些數量驚人的藏品,它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等你發現。
  • 大英博物館:高科技重現木乃伊背後的故事
    新華網倫敦5月21日電(記者夏曉)大英博物館將從22日起展出8具木乃伊,通過高科技為參觀者講述木乃伊背後的故事,包括他們的生與死。  持續至11月30日的這一展覽,題為「古老生命,全新發現」。博物館科學家利用CT掃描與先進的3D成像電腦技術,將這些古老木乃伊重新展示給觀眾,包括他們內部的3D圖像,以及利用3D技術複製的陪葬物品。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大英博物館對中國文物的介紹第一句話是這樣寫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沒錯中國人絕對擔當得起這樣的評價,從中國流傳的出土的各種文物也快也看出,在文明的延續、歷史的文化積澱方面,中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豐富的文物藝術一直在展示中華文明的強大,我們來看看大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中的三件中國文物。
  • 11月,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將來到臺北故宮博物院
    古埃及的木乃伊堪稱大英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展品。
  • 大英博物館蟬聯英國最受歡迎旅遊景點
    人民網倫敦3月16日電 沒有參觀大英博物館,就好像沒有到過英國一樣——根據英國主要旅遊景點協會公布的排名,大英博物館繼續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除了旅遊和不斷更新的文化活動之外,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也是大英博物館持續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小學生們每一年都會根據不同的學習主題組織前往大英博物館參觀。
  • 大英博物館展出美人魚化石,打撈地點就在日本
    帶你看不一樣的世界!大英博物館非常大。你至少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去參觀和了解它的8萬件展品。但如果你不是倫敦人,又不能在每天午餐時後都去參觀一下,那你就要好好計劃了,確保自己能看到大英博物館裡著名埃及木乃伊和美人魚化石(等不及的朋友可以直接翻到最後)和5件最重要的文物,雖然大部分都是英國從世界各地搶來的。
  • 去倫敦旅遊,少不了去大英博物館,很值得一去
    世界上許多的博物館不勝其數,但是要說最神奇的還是大英博物館,其實我們都知道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一個重量級的藏品,可以使它在眾多博物館之間脫穎而出,大英博物館的重要藏品就是木乃伊。大英博物館有十個分館,木乃伊就是其中埃及文物館的,文物館裡擁有古埃及數十萬件的文物,木乃伊是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提到木乃伊,所有人都會想到詛咒,那麼真正的木乃伊真的是那樣的嗎?真的會一碰就會得到詛咒,那樣讓人害怕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