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有對青銅羊燈,為何羊頭上只有一隻角

2021-01-08 歷史大解秘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博物館。根據相關統計,大英博物館中約有藏品800多萬件。在展出的文物中,我們會看到一對造型奇特的青銅羊燈,為何它們的頭上有一隻角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大英博物館的展臺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對青銅燈座。這對青銅燈座以山羊為造型,它們套著韁繩,鋪著鞍韉,背部馱著花瓶。但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對銅羊有些不對勁,銅山羊的頭上竟有一隻角。

封建社會時期,青銅燈座是很常見的物品,工匠為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便會設計出不同樣式的燈座。山羊是很常見的兩隻犄角的家畜,所以工匠不會出現設計上的錯誤。正因如此,很有遊客猜測,這對青銅燈座並不以山羊為原型。

提到「一隻角」的生物,大家會想到獨角天馬。在神話中,獨角天馬存在幾千年,它額前有一個螺旋形狀的角,全體通白,肋生雙翅,形如白馬,代表著聖潔、美好和勇氣。

除了獨角天馬之外,部分讀者還會想到「獬豸」。根據《後漢書輿服志下》記載:「獬豸,神羊,能辨別曲直,楚王嘗獲之……」

通過這句記載,我們可以得知,獬豸是一種神獸,類似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的黑毛,看上去非常威嚴,額頭上有一個角。無論是獨角天馬,還是獬豸,這兩種生物都是虛擬的,並不存在現實生活中。

但事實上,真的有獨角羊嗎?我們先看看河北武安磁山鎮的動物園,有一群「招牌」動物——綿羊,遊客到此處遊玩時,必定會去看看它們。而讓遊客感覺神奇的是,這裡的綿羊竟有四隻角。動物園園長告訴大家,羊長出四隻角是基因變異引起的,正因如此,他們的存活率不足百萬分之一。

世界上既然有四隻角的羊,會不會也存在一隻角的羊呢?在我國古代,一隻羊角「獬羊」。

相傳,獬羊出現在帝堯時期,距離堯都平陽一箭之地有個周府村。一戶村民家母羊竟生出一隻奇怪的小羊,大家覺得這隻羊長得奇怪,並未放在心上。這隻羊大長大後,村中出現糾紛,它竟跑去現場,用自己的一隻羊角頂無理取鬧之人,直到對方承認錯誤,它才停止進攻。

從此以後,獬羊成為村民口中的神獸,因為這隻神獸的到來,周府村的村民相處融洽。村中的長者提議,將獬羊送給法官皋陶,幫助帝堯分辨忠臣和姦臣。而皋陶帶著獬羊幫助民眾辨善懲惡,讓百姓幸福生活。

周府村的村民為紀念獬羊,就將村名改為「獬羊村」,如今「獬羊村」依舊存在,名字也未改動。

通過河北武安磁山鎮動物園的四角綿羊,我們可以推測,獨角羊也可以有,它的出現,應該也是基因變異的結果,出現的概率非常小。但小編認為,獨角羊也就是獬羊,真的應該在歷史上出現過。

古人非常喜歡祥瑞之物,而獬羊出現後,他們認為獨角羊是吉祥的象徵,正因如此,工匠才會將燈座做成獨角羊的形狀。如果大家對青銅燈座感興趣,可以去大英博物館看一看,近距離感受它獨有的魅力。

相關焦點

  • 青銅饕餮及其羊圖騰符號的歷史扭曲
    本文試就「青銅饕餮及其羊圖騰符號的歷史扭曲」問題略談一己管見, 以進一步還原被歷史遮蔽了的真相。 一、青銅饕餮及其綿羊卷角紋的誤識 許多饕餮腦袋猙獰, 雙目炯炯, 赫然有神, 鼻梁凸出;首部往往有一雙彎曲的獸角或足, 其彎曲的方向內勾似羊角, 巨嘴大張, 利齒如鋸;有些「獸面紋下卷角是一對呈兩端捲曲的半環形角, 一端是角的根部, 置於獸面紋的中間, 然後向上平轉, 再向外側彎曲內旋, 形成尖銳的角端, 粗看起來像一平置的扁半環形。在下卷角中有些艇角捲曲的弧度尤其是角端旋轉的弧度相當大, 它很有可能是從綿羊角的形狀發展而來。
  • 國家博物館不僅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這20件文物也都是鎮國之寶
    中國國家博物館司母戊鼎,又稱「后母戊鼎」,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重832.84千克,司母戊鼎也是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商后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
  • 珍寶背後的故事:青銅美器四羊方尊
    年代:商 方位: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廳(地下一層)   國博君   羊年在即,盤點中國最知名的「羊文物」,無論怎麼選,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四羊方尊都會名列前茅。   方尊上最引人注目的裝飾,當屬位於肩部四角的卷角羊頭,「四羊方尊」便是由此得名。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則附著於方尊腹部及圈足上。方尊上裝飾著精美的紋飾,羊的前胸及頸背部布滿鱗紋,兩側飾有長冠鳳紋,圈足上是夔紋。方尊雄渾厚重,卻又不失端莊典雅,是輝煌青銅時代的傑出代表。   「尊」是中國古代的盛酒器。在商、周時期,青銅尊經常作為禮器出現在祭祀儀式上。
  • 世界博物館日,推薦給你20件大英博物館藏品
    >國際博物館日(5月18日)今天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本刊推薦給你20件大英博物館藏品。4號展廳這件貓雕塑出土於埃及古代大型墓地薩卡拉,材質為青銅,高42釐米,寬13釐米,由蓋爾·安德森(Gayer Anderson)少校捐贈給大英博物館。它看上去靈動而高貴,佩戴著金耳環、鼻環,胸前所刻銀色荷魯斯之眼,在古埃及具有神聖的含義,代表重生的可能性和神明的庇佑。
  • 世界上最悲慘的羊,即將被自己頭上的角活活戳死
    世界上羊的種類除了根據羊生活的地區和個體的大小還有它身上的毛色來區分以外,還一個最重要的區分標誌,那就是公羊頭上的羊角,而公羊頭上的羊角是它們的標誌同時那也是公羊的自信來源,而公羊在互相爭奪配偶和劃分領地的時候,都是通過頭上的兩隻羊角互相撞擊來進行的。
  • 大英博物館這隻怪獸杯站都站不住,為啥這麼多人來看?
    杯子的把手是鑲嵌在嵌版上一隻獅子頭,它有兩隻前腿(右腳抬起),張開的嘴,捲曲的舌頭和尖尖的耳朵。其餘的七塊嵌板分別裝飾著穿著中亞服飾的人物紋飾,配著串珠和圓環等裝飾。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館便藏有三彩和青瓷材質的來通杯,卡佩洛曾經也藏有一隻類似的青瓷來通杯。在國內的很多貴族墓裡,也發現過一些三彩來通杯,比如西安南郊唐墓中出土了一隻三彩的來通杯,湖北鄖縣唐李徽墓中也有發現一隻三彩來通杯。
  • 第一隻被自己的角「戳」死的羊,網友:這死法太尷尬了
    世界上的動物有很多種,而且有一些動物真的是非常奇怪,就拿羊這種動物來說吧,它的羊角本身就是保護自己抵抗外敵的。但是世界上卻有一隻羊被自己的角給戳死。所以對於羊來說,頭上的腳太大也未必是好事。這種羊的頭上有一對兒非常大的羊角,他的名字就叫做盤羊。公羊甚至可以達到120釐米高。
  • 大英博物館:行走於百科全書的多重迷宮中
    作為大英博物館的理事,他告訴我,大英博物館正準備對展廳的空間做出調整,更好地讓不同展廳之間、不同樓層的展廳之間,可以相互看到,打破地區的界限,「或許可以站在古希臘望向波斯帝國,或站在中國展廳看到日本」。物的敘述:一隻玉杯裡的乾坤2017年,大英博物館「百物中的世界史」巡展到了北京的國家博物館,然後又到了上海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百件文物今日開展 康侯簋等展品首次回國「省親」
    本報記者 吳鏑攝 從砍砸動物骨頭的石器,到產自中國的太陽能充電燈,100件大英博物館藏品今起在國家博物館為參觀者講述200萬年世界史。包括西周青銅重器康侯簋在內的9件中國展品首次回國「省親」,中國製造的太陽能燈具與充電器則擊敗iPad,入選展品,以展示人類的創造力。
  • IMAX<博物館奇妙夜3>更刺激 大英博物館首復活
    這部由肖恩-利維執導,本-斯蒂勒、羅賓-威廉士、丹-斯蒂文斯、本-金斯利等好萊塢明星主演IMAX版《博物館奇妙夜3》,作為這一全球賣座的奇幻冒險系列的完結篇,也將是 「博物館」系列的粉絲們最後一次在IMAX大銀幕上領略到精彩刺激的「復活夜「。
  • 漢代神獸︱為什麼平平無奇的羊能夠成為神獸?
    在漢代藝術中,羊的造型更是紛繁多姿,它既可以被塑作燈座的造型,如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的青銅羊燈;也可以被雕作神道石獸,放置於墓園,如陝西興平霍去病墓前的石羊雕塑;而刻畫羊題材最豐富、數量最多的作品,還是畫像石。畫像石上的羊既出現在現實生活場景中,也以神獸的形態出現在仙境中。前者不難理解,因為大量畫像石圖像就是時人現實生活的寫照;但在後者中,為何原本平平無奇的羊成為了神獸?
  • 陝西出土一物,同類品僅存於大英博物館,專家:漢朝強大奧秘在此
    由於屈辱的近代史,中國很多國寶級文物流失到海外,尤其是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一些國寶恐怕是獨一無二的,其中就有一件「秦劍之星」,國內一直也沒有類似的藏品。 這件「秦劍之星」是春秋時期的文物,學名叫「春秋透雕蟠龍紋金劍柄」。
  • 原來羊羊的角是它
    之前我發了一個手工製作的三種植物的羊羊。我叫它喜羊羊,也喜歡稱它為鹿。鹿鹿鹿,福祿福祿。好兆頭。但是他頭上的兩隻角我不知道。後來幸虧當時錄了音回來反覆的聽了聽,才發現是四川話的,爬巖姜。也就是俗稱的巖姜。書面的名稱為:骨脆補。今天終於弄清楚了。最喜劇的是原來它就是蕨類植物的一種。其實我們經常在山上可以看見,只是我從來沒有挖出它的根部。所以不太明白,原來是它。只緣身在此山中,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恍悟。
  • 大英博物館官方上淘寶直播!
    繼凡爾賽宮首次淘寶直播後,大英博物館也來了!6月30日北京時間下午4點,備受期待的大英博物館,將聯合飛豬在淘寶直播進行官方全球首播!這也是大英博物館因疫情閉館100多天後,首次對公眾亮相,包括羅塞塔石碑、木乃伊在內的眾多館藏文物都將在淘寶直播間裡一一亮相。
  • 《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談古史有現實關懷(圖)
    既要有格調,又要有權威性,還要好讀,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依我的淺見,終究還是有這樣的書,《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即是其中之一。  如果按原書名直譯,這部著作應該叫「100件物品中的世界史」。它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首先,由大英博物館和英國廣播公司(BBC)選出100件博物館藏品,然後由現任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格雷戈撰寫文稿,在BBC播出,最後配以相關藏品的高清照片,集結出書。這100件藏品,5件為一組,共20組;世界史從起源到當前,被分成20個階段來講述。
  • 大英博物館:世界四大博物館,沉睡的木乃伊和中國《女史箴圖》!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共有近八百萬件藏品,精品眾多。從埃及的木乃伊到中國的古董,大英帝國最鼎盛時在世界各地搜羅來的寶貝,全都可以免費參觀,還有比這更好的事嗎?如果你有時間,在這裡泡上一天也不會覺得無聊,如果你只有10分鐘,就直殺木乃伊的展室吧!
  • 關於大英博物館你(可能)不知道的19件事
    大英博物館地鐵站於1900年開始運行,1933年9月新Holborn車站(距離原先的車站僅100多米)開通時關閉,整整運行了33年。3.博物館「看門人」——一隻名叫「Mike」的貓西恩·託古德(Sian Toogood)在電影中擔任廣播經理,他曾回憶說:「大英博物館內部有很多限制,所以福克斯公司只在這裡拍攝了三個晚上,從博物館每天關閉到次日7時向公眾開放之前。攝製團隊在現場有200名工作人員,一臺40噸重的起重機,巨大的氦氣球燈,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燈、攝像機和支架。特效組還對博物館空間和很多展品進行了3D掃描,補充電影的視覺素材。當時博物館外面有很多馬,裡面還有猴子。」
  • 大英博物館龐貝展影片開放:他們沒看到災難來臨,我們也沒有
    2013年,大英博物館推出「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生與死」大展,將兩千年前的那場令人毛骨悚然的災難以實物的方式呈現,啟發公眾遙想,身處兩千年前的羅馬家庭和街道的感受。2020年,因為疫情閉館的大英博物館將當時所拍攝的展覽紀錄片放到網上。以史為鏡,不禁讓身處2020的我們,反觀當下。
  • 新疆阿勒泰現「四角」怪羊 上下各兩角長相喜感(圖)
    2017年1月8日,新疆阿勒泰邊防支隊吉木乃大隊警官江波拉提在轄區薩爾烏楞村走訪過程中,在牧民巴合提江家中羊圈中無意間發現一隻長著四隻羊角的怪羊。這隻羊除了和普通羊頭上有兩個大角以外,在耳朵前側長著兩個稍微小一些的角,這些長角有40釐米左右,短的也有20釐米左右,從正面看上去比較喜感。據牧民了解,羊出現4個犄角確實比較少見,一般會出現在與羚羊、別的品種羊雜交後才會出現。專家表示,這可能是遺傳過程中的基因變異引起的,基因突變所產生的外形突變,特別是在三元雜交過程中容易出現。
  • 在大英博物館做雙語解說員!51Talk小學員輕鬆勝任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之一,位於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但,如果無法看懂展品的英文標註,未嘗不是一件憾事。圖為8位51Talk小學員大英博物館中的所有文物均沒有中文介紹,詞彙也較為複雜,這對於8位平均年齡只有9歲的51Talk學員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然而他們不僅舉重若輕,輕鬆勝任,為來來往往的中外遊人娓娓道來講解各珍貴文物,他們的英語口語和翻譯的專業度更是賺足了中外遊客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