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高科技重現木乃伊背後的故事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倫敦5月21日電(記者夏曉)大英博物館將從22日起展出8具木乃伊,通過高科技為參觀者講述木乃伊背後的故事,包括他們的生與死。

  持續至11月30日的這一展覽,題為「古老生命,全新發現」。博物館科學家利用CT掃描與先進的3D成像電腦技術,將這些古老木乃伊重新展示給觀眾,包括他們內部的3D圖像,以及利用3D技術複製的陪葬物品。

  利用高科技手段,科學家從層層包裹的木乃伊得到很多新發現,比如一具木乃伊頭顱內還殘留著用於防腐處理的工具。

  大英博物館古埃及與蘇丹館負責人約翰·泰勒說:「我們因此可以了解這些木乃伊的年齡和健康狀況,以及他們是怎麼被製作成木乃伊的。以前很多沒有答案卻很有意思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這些木乃伊得到解釋。」

  泰勒表示,此次展覽旨在向觀眾傳達一個理念:木乃伊不僅僅是一件文物,更是一個真正的人。

  據悉,成為這些木乃伊的個人曾經生活在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700年間的古埃及或蘇丹,他們年齡不同,社會身份各異,其中有祭司的女兒、寺廟女歌手、寺廟守門人等。

  博物館科學家丹尼爾·安託萬說:「這個展覽為觀眾提供了深刻的視角和震撼的畫面以直面幾千年前的生命,讓人們發現現在的我們和他們是多麼相似。即使已經逝去千年,他們也曾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某個家庭的成員。木乃伊展讓我們有機會見證遙遠的過去。」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世界四大博物館,沉睡的木乃伊和中國《女史箴圖》!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共有近八百萬件藏品,精品眾多。從埃及的木乃伊到中國的古董,大英帝國最鼎盛時在世界各地搜羅來的寶貝,全都可以免費參觀,還有比這更好的事嗎?如果你有時間,在這裡泡上一天也不會覺得無聊,如果你只有10分鐘,就直殺木乃伊的展室吧!
  • 11月,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將來到臺北故宮博物院
    古埃及的木乃伊堪稱大英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展品。
  • 公元前1500年的亞曼蕊公主木乃伊, 大英博物館都震不住?碰過的全悲劇!
    在古埃及神秘的面紗中,除了壁畫上的一些資訊可以透露給現代人一些當時生活、想法的還原之外,再來就是倚靠日漸大量被發現的木乃伊,然而藏在繁複過程下的木乃伊
  • 大英博物館工作人員,藉助高科技,在木乃伊身上找到最古老的紋身
    在先秦時期,刺青帶有明顯的懲罰性色彩,即黥刑,在犯人的臉上刺上文字以做記錄,但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刺青的懲罰性色彩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藝術性和言志性,還出現了一些其他的名稱,比如點青和雕青,比如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嶽母給嶽飛刺字的故事。
  • 大英博物館工作人員,藉助高科技,竟在木乃伊身上找到最古老的紋身
    在先秦時期,刺青帶有明顯的懲罰性色彩,即黥刑,在犯人的臉上刺上文字以做記錄,但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刺青的懲罰性色彩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藝術性和言志性,還出現了一些其他的名稱,比如點青和雕青,比如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嶽母給嶽飛刺字的故事。
  • 去倫敦旅遊,少不了去大英博物館,很值得一去
    世界上許多的博物館不勝其數,但是要說最神奇的還是大英博物館,其實我們都知道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一個重量級的藏品,可以使它在眾多博物館之間脫穎而出,大英博物館的重要藏品就是木乃伊。大英博物館有十個分館,木乃伊就是其中埃及文物館的,文物館裡擁有古埃及數十萬件的文物,木乃伊是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提到木乃伊,所有人都會想到詛咒,那麼真正的木乃伊真的是那樣的嗎?真的會一碰就會得到詛咒,那樣讓人害怕的嗎?
  • 《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談古史有現實關懷(圖)
    它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首先,由大英博物館和英國廣播公司(BBC)選出100件博物館藏品,然後由現任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格雷戈撰寫文稿,在BBC播出,最後配以相關藏品的高清照片,集結出書。這100件藏品,5件為一組,共20組;世界史從起源到當前,被分成20個階段來講述。
  • 木乃伊的棺材用來裝文具?大英博物館帶著一批漂洋過海的世界級網紅...
    二十一世紀的博物館不僅是一座嚴肅的藝術殿堂更是一位圈心又圈錢的世界級網紅遠在大洋彼岸的大英博物館也坐不住了等有貨時,一起毫無顧忌的剁剁剁01古埃及元素系列大英博物館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擁有800萬件藏品的它不得不將自己的寶貝們分館展示
  • 大英博物館官方上淘寶直播!
    繼凡爾賽宮首次淘寶直播後,大英博物館也來了!6月30日北京時間下午4點,備受期待的大英博物館,將聯合飛豬在淘寶直播進行官方全球首播!這也是大英博物館因疫情閉館100多天後,首次對公眾亮相,包括羅塞塔石碑、木乃伊在內的眾多館藏文物都將在淘寶直播間裡一一亮相。
  • 大英博物館展出美人魚化石,打撈地點就在日本
    大英博物館非常大。你至少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去參觀和了解它的8萬件展品。但如果你不是倫敦人,又不能在每天午餐時後都去參觀一下,那你就要好好計劃了,確保自己能看到大英博物館裡著名埃及木乃伊和美人魚化石(等不及的朋友可以直接翻到最後)和5件最重要的文物,雖然大部分都是英國從世界各地搶來的。
  • IMAX<博物館奇妙夜3>更刺激 大英博物館首復活
    大英博物館首復活  搜狐娛樂訊 (上海站 駱俊澎/圖文)昨日,IMAX公司與上影永華電影城共同舉辦了「永華IMAX啟動儀式」暨《博物館奇妙夜3》看片會。這部由肖恩-利維執導,本-斯蒂勒、羅賓-威廉士、丹-斯蒂文斯、本-金斯利等好萊塢明星主演IMAX版《博物館奇妙夜3》,作為這一全球賣座的奇幻冒險系列的完結篇,也將是 「博物館」系列的粉絲們最後一次在IMAX大銀幕上領略到精彩刺激的「復活夜「。
  • 大英博物館展木乃伊新發現:公元700年女人有文身
    大英博物館展木乃伊新發現:公元700年女人有文身   英國大英博物館將舉辦一場名為「古代生活:新發現」的木乃伊展覽。與先前木乃伊展不同,這次展覽讓觀眾更了解了古人的生活——他們和現代人一樣會患高血壓和心臟病,也有各種口腔問題,甚至還有非常時髦的文身。展覽將從5月22日持續到11月30日。  展覽共展出8具木乃伊。這些木乃伊中最古老的曾生活在5500年前,最新的距今也有1300年。最「年輕」的去世時只有2歲,而最老的活到50多歲。
  • 大英博物館上淘寶直播「開館」 羅塞塔石碑等館藏文物將亮相
    【TechWeb】6月30日消息,今天下午4點,備受期待的大英博物館,將聯合飛豬在淘寶直播進行官方全球首播。據悉,這是大英博物館因疫情閉館100多天後,首次對公眾亮相,包括羅塞塔石碑、木乃伊在內的眾多館藏文物都將在淘寶直播間裡一一亮相。
  • 直擊大英博物館體驗店 40件1:1複製品講述三大古文明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汪偉秋9月22日報導:去年曾在上博引來人山人海的大英博物館展覽今天再次空降上海,正逢中秋假期,上海市民在家門口又能再一次領略大英文物的風採。記者了解到,此次大英博物館《亙古奧秘》流動體驗館為全國首站,除了展出40件鎮館之寶的1:1復刻品,還有VR體驗及各種文物周邊。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據統計,流失到國外的中國文物達164萬件,被全球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收藏最多的是大英博物館,高達2萬3千多件,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文物涵蓋了中國各個藝術類別,跨越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藏品包括陶器、青銅器、飾品、玉器書畫、刻本等。
  • 大英博物館:行走於百科全書的多重迷宮中
    大英博物館展廳內,正在聽導展員講解公元前3500年基波林人自然形成的木乃伊乾屍,與公元前240年霍尼吉提夫大祭司的木乃伊相距並不遠,兩者之間卻有3000多年的時間悄然流逝。這位不知名的導展員講述故事的新角度,給了這段旅行新的靈感。大英博物館的物品講述著不同的故事。有的物品講述著權力運作和統治術的故事,比如遍及羅馬帝國疆域的帝王雕塑和鑄幣上的頭像。這種權力造像術,直到現代仍然被希特勒、墨索裡尼和史達林所借鑑。
  • 大英國博物館專家解密,木乃伊是有味道的,它嗅起來像是一種水果
    大英博物館的考古專家曾向外宣布,在他們整理古埃及木乃伊時,意外地發現木乃伊身上散發著一種特殊的香氣,它居然是一種水果的味道。至於這種味道究竟類似於哪種水果?1881年7月5日,一隊考古學家在埃及德爾巴哈裡附近的一座墓室中,首次發現了40多具木乃伊,從此,木乃伊便成為了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標誌,令全世界為之矚目。在此後的百年中,古埃及各處金字塔內,都出土了數量巨大的木乃伊,並且它們都保存得十分完整。從目前木乃伊的收藏情況來看,埃及博物館中收藏的木乃伊數量最多,佔據世界首位,其次便是英國的大英博物館。
  • 埃及故事-關於木乃伊的那些事兒4:3000歲埃及祭司被復活的聲音
    據信,這是第一個通過人工手段成功重現死者聲音的項目。在未來,研究人員希望利用計算機模型來重現內薩蒙聲音中的完整句子。呃……不知道為什麼有種脊背發涼的感覺,因為人類總是在不知不覺中以科學的名義打開了很多番朵拉的盒子。
  • 一座博物館看遍人類200萬年歷史,館藏800萬件,木乃伊是鎮館之寶
    我們在外旅遊,很多地方的博物館肯定會成為一些遊客的首選。為什麼?因為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和風俗,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參觀當地的博物館,博物館保留著當地特色的古老文化和歷史。但是你能想像一個博物館,在那裡你可以了解人類200萬年的歷史嗎?
  • 博物館文創發展趨勢淺見
    當下,博物館對觀眾來說不單單是一個參觀、學習的場所機構,更是提高自身審美情趣和生活品質的藝術殿堂。博物館已從學習層面過渡到了生活消費層面,而博物館文創的市場認可度也已經成為考量一個館綜合實力的重要依據之一。面對當下的機遇與挑戰,博物館文創該如何發展也成為博物館從業人員必須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