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文創發展趨勢淺見

2020-12-13 文博在線平臺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我國博物館文創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當下,博物館對觀眾來說不單單是一個參觀、學習的場所機構,更是提高自身審美情趣和生活品質的藝術殿堂。博物館已從學習層面過渡到了生活消費層面,而博物館文創的市場認可度也已經成為考量一個館綜合實力的重要依據之一。

面對當下的機遇與挑戰,博物館文創該如何發展也成為博物館從業人員必須考慮的問題。結合市場和觀眾的消費需求,筆者認為我國博物館文創的發展將呈現如下趨勢:


更注重生活化、實用化

實用性一直是設計領域所追尋的第一目標,消費者在購買一件商品時往往更注重這件商品的實用性,或者是考慮在日後生活中會不會使用到。相較之前各大博物館推出的旅遊紀念品、文物複製品等紀念類、觀賞類文創產品,未來的文創產品要盡力實現生活化,同時儘可能滿足實用性和功能性,這樣的文創產品才會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不至於成為單純的藝術品或擺設。

目前,這種文創設計原則在國外知名博物館得到了較好的運用,比如受到全球追捧的大英博物館文創。金字塔、法老王、木乃伊等神秘的古埃及文化有一種令人心馳神往的魔力,而藏有7萬多件古埃及文物的埃及館也成了大英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場館之一。從實用性原則出發,大英博物館衍生出了「神秘埃及系列」文創產品,如木乃伊棺材形象的鉛筆盒、神秘祭祀書籤、埃及壁畫元素雨傘、「法老和他的朋友們」手機殼、蓋爾安德森貓冰箱貼掛鈎軟磁鐵、羅賽塔石碑馬克杯、羅賽塔石碑滑鼠墊等。


更傾向女性和學生市場

近幾年相關消費數據報告顯示,女性對於文創產品的購買力更強,幾乎佔整體比重的76%,而從職業層面來看,學生是消費的潛力股,所以未來的博物館文創產品應儘可能針對他們進行產品規劃設計和定向宣傳。

陝西歷史博物館結合館藏文物,從女性視角、形象出發,打造了「唐妞」卡通人物形象,衍生了筆記本、公仔、帆布包、冰箱貼等30餘款文創產品,與此同時推出了微信表情包、快閃店、原創動漫、主題公園以及2019年抖音大火的「不倒翁小姐姐」等線上線下互動體驗,成功使這一文創走紅中國、走向世界。

青少年本來就是博物館的主要觀眾群體,近年來各大博物館推出的少兒漫畫書、故事繪本以及夏令營、學生體驗課程等都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由此可見博物館文創的學生市場不可或缺。


更需要跨界合作與多渠道運營

當前形勢下,僅憑藉博物館自身力量進行文創設計和銷售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藉助更大的平臺和更廣闊的市場環境,跨界合作並與知名企業、網紅品牌強強聯合,線上線下多渠道運營,將為文創產品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通過跨界合作,博物館可以提供更多領域的文化服務,而品牌產品也注入了相應的文化內涵,可謂是一箭雙鵰。諸如敦煌博物館與百雀羚跨界合作推出眼影盤,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歐萊雅合作推出限定款唇膏,故宮博物院與Kindel合作推出限量版電子閱讀器、與北京稻香村聯合推出月餅糕點等。

博物館裡的文創商店也不再是唯一售賣文創的地方,天貓、京東、淘寶、微店等網絡平臺以及機場、商場、步行街等各大實體店也將成為博物館文創的重要傳播和運營渠道。


更期待高科技手段的應用

伴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5G、VR、多媒體交互、立體影像互動等高科技手段相應出現,未來文創產品也將迎合市場需求,讓消費者感受全新的視聽藝術盛宴。上海博物館研發的一款少兒手繪書,可以對照文物實體,為線描稿上色,上色後可以通過手機軟體掃描圖片呈現三維可視效果。故宮博物院聯合「奇蹟暖暖」換裝手遊,推出故宮珍藏華服特集,讓藏品還原到遊戲人物身上。故宮博物院和騰訊聯合舉辦「傳統文化×未來想像」數字藝術展,通過全息投影的形式展現人物定製Look,用戶還可以通過天天P圖給自己穿上華服,穿越變身為古代美人。


故宮換裝手遊頁面


總之,文創產品作為博物館文化的延續,不僅有利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期待博物館人秉承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精神,開拓屬於自己的文創天地。


本文轉自2020年9月1日

《中國文物報》第5版

作者|郭穎

編輯|毛豆

相關焦點

  • 【VR融媒體|奮鬥路上】「走心」文創讓博物館「走紅」
    一時間,打卡博物館成了潮流。藉助著火熱的文創產品,傳統文化獲得了新生。但就在這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博物館文創也並非一帆風順,同樣面臨著「成長的煩惱」。  從故宮的朝珠耳機、行李牌到2018年上線的彩妝,故宮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爆款不斷;蘇州博物館根據鎮館之寶秘色蓮花瓷器衍生而來的秘色蓮花曲奇餅乾,讓很多人體驗了「舌尖上的國貨」;甘肅省博物館的金屬鏤空書籤、異形和紙膠帶等敦煌系列文創產品被譽為最美文創……  文創,成了很多博物館的「圈粉」利器,不少博物館開始通過文創IP賦能的形式,創造研發出一系列符合自身風格定位的文創產品
  • 海南省博物館文創新品好看實用還能吃
    11月18日晚,海南省博物館在12周年館慶來臨之際,舉辦葭月之夜·歡樂小陽春—海南省博物館文創之夜活動,並在活動現場發布「南溟奇甸之南溟泛舸」、熱島、三羊開泰等多個系列的文創新品。其中,「南溟奇甸之南溟泛舸」和熱島系列是可以吃的文創小甜點,別具一格,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品嘗。精緻甜點組成了「南溟奇甸之南溟泛舸 華光礁Ι號海鹽巧克力福船。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起航。會上,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麋鹿文創聯盟」。麋鹿文創聯盟成員和業內相關專家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報告廳匯聚一堂,圍繞文創領域前沿話題、熱門熱點,深度挖掘麋鹿文化,共同探討麋鹿文創的未來,著力打造麋鹿文創品牌。傳統文化正成為「活」在當下的潮流文化,以麋鹿IP構建為核心,繼而打造中國文化符號的全新文化產業方式是文創發展的新趨勢。
  • 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 「魯博手禮」 山東博物館文創智造雲平臺...
    我比較認同南京博物院龔良院長的理念——展覽活動、教育活動、文創產品都歸屬於『大文創』的範疇,這種大綜合的理念應該是未來文創產業的發展方向。」而具體到文創產品這一細分領域,「現在的問題在於,很多文創作品要麼『死』在供應鏈上,要麼『死』在營銷環節,文創產品供應鏈是制約行業發展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
  • 西南博物館聯盟2020年年會暨「區域博物館創新發展」學術交流活動...
    如今的「西南博物館聯盟」不僅成為了西南地區博物館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也為促進西南地區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更為中國區域博物館的協同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會議指出,展覽是博物館工作的龍頭,龍頭昂起來,文物保護與利用、科研工作、社會教育、文創工作才能跟進。
  • 南京禮道 | 跟著這些奇思妙想的古生物文創,一起來逛逛這個博物館吧!
    南京禮道 | 跟著這些奇思妙想的古生物文創,一起來逛逛這個博物館吧!化石本是沉睡在冰冷巖層的遠古生命,化石文創將之變成具有活力的文化元素,讓我們觸摸到億萬年前的場景。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設計師根據化石設計了曾經的海洋霸主「奇蝦」書籤。 ▲ 奇蝦化石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還可以看到奇蝦的真身哦。
  • 青島博物館人解讀博物館日主題 新定義下的博物館更加多元包容
    ,近年來青島博物館的發展正和這一主題相契合,在數量方面,去年青島市註冊的博物館已突破百家,位居全國計劃單列市前列。據市文化和旅遊局統計,截止2019年底,我市博物館數量達104家,一大批非國有博物館健康快速發展,成為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發布「麋鹿IP」 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中國網財經11月20日訊 「麋鹿IP繽紛未來」北京麋鹿文創大會11月20日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舉辦。眾籌+文創 開啟文創產業發展新業態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和北京國際科技服務中心就「一鹿有你,祥鹿送福」文創產品的眾籌營銷方案進行現場籤約,將眾籌這一全新的營銷理念引入文創行業,讓眾籌為文創行業發展打開了一個窗口,這是一個在促進金融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為文化領域解決後顧之憂、提供產業支持的窗口。
  • 2020北京文創大賽紅色文化主題賽區啟動 首推「紅色文創」概念
    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梅松表示,「紅色文創」是中國文創市場中的重要門類,北京文化創意大賽設立紅色文創主題賽區,將有助於優秀項目進入市場,傳播紅色文化,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正向的社會效益。
  • 快來,這裡有大英博物館的「貓頭鷹」,也有上海博物館的「董其昌」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圖說:滬上首個「海上文創」店明在中華藝術宮開業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全國第一家匯聚幾十家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以及世界級別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專業文創店——海上文創,明天就要在中華藝術宮開幕了
  • 服貿會上大興集中展示近300件特色文創產品
    現場融合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設計元素和南海子文化、麋鹿文化特色的展廳風格倍受關注,大興區文化產業發展成果、政策優勢營商環境和未來願景集中展示推介,南海子德壽寺模型亮相,30多家文化企業,近300件特色文創產品集中展示。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IP」正式發布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同時,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的「麋鹿文創聯盟」也將開啟第一次理事會,這是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聯盟。
  • 上海交通大學解讀未來的文創教育:整合全球資源,助力好創意煥發光彩
    11月20日-22日,由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主辦的第三屆全球文化創意產業合作與發展國際會議——科技、藝術與新興文化創意產業(後文簡稱大會)在上海舉行。大會邀請來自文創教育界、產業界的中外嘉賓和師生學子100餘人,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展開雲端對話,聚焦文化創意產業的前沿動態與最新發展,共同探索教育部大力推動「新文科」建設背景下未來文創教育的發展趨勢。
  • 「蘇州元素」成為文創「帶貨王」
    蘇報訊(記者 張葉)蘇州園林「化身」鑰匙扣,蘇州博物館「變成」冰箱貼,姑蘇繁華圖「折成」明信片……國慶假期過半,蘇州旅遊消費市場熱度不減。昨天,記者隨著熙熙攘攘的遊客,走進平江路上的一家文創店,店內「文創+蘇州」旅遊紀念品種類多樣、創意十足,不少遊客「挑選、拍照、發朋友圈、掃碼付款」一氣呵氣,心滿意足去下一家店掃貨。
  • 300件特色文創產品籤約額超40億 大興文化產業亮相服貿會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大興區了解到,整個展區融合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設計元素和南海子文化、麋鹿文化特色的展廳風格倍受關注,大興區文化產業發展成果、政策優勢營商環境和未來願景集中展示推介,南海子德壽寺模型亮相,30多家文化企業,近300件特色文創產品集中展示。
  • 文創美食,從味蕾深入心靈
    國家博物館的「如意糕」「四羊方尊」巧克力,頤和園的「頤和一盒」月餅禮盒,圓明園荷花雪糕,玉淵潭櫻花雪糕,四川的「青銅面具餅乾」,上海的「董其昌下午茶」,廣東的「粵光寶盒」……在近年來不斷升溫的「文創熱」中,文創美食是最引人注目的內容之一。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 有維娜:為文創產業貢獻青春力量
    他們先後參與了日照劉家灣趕海園、榮寶齋、銀座集團等多個大型項目的文創產業建設,以藝術的手段將傳統文化元素熔鑄到現代化項目建設之中。但是,自幼在青州的生活經歷讓有維娜對這片文史豐饒的土地情有獨鍾,博物館、範公亭公園、偶園、雲門山、古城等景區濃鬱的文化氣息早已浸潤了她的靈魂。「這些文化遺蹟對我影響很深,哪怕我出去求學那麼多年,依然對我有深深的吸引力。」
  • 數數那些帶給我們美好生活的文具(跨界文創篇)
    故宮博物院×文具600歲的故宮卻成了文創上潮流指標,曾經一支故宮口紅將小眾的博物館文創帶到大眾視野中來,一年創收15億。而在去年《上新了·故宮》第二季開播後,故宮的跨界再接再厲推出了專門的故宮文具官方旗艦店,入駐各大線上平臺。
  • 畢業作品走上市場 大學生文創設計閃亮工美博覽會
    今天,我們秉承'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理念,匯聚全國工藝美術大師和青島文化旅遊商品的精品力作,創新性地將工藝美術與文化旅遊商品結合,就是要讓傳統與現代碰撞、文化與時尚交融,將青島打造成為面向世界的開放之城,蓬勃發展的現代之城,鍾靈毓秀的時尚之城,富有夢想的活力之城!
  • 空體沸騰生活節,屬於成都文創的盛會
    ,智慧城區」的戰略定位, 產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戰略機遇期。空體沸騰生活節沸騰生活節定位於年度全球文創大賞,打造全世界範圍內的文創圈盛會,包含文創園區、知名文創 IP、文創品牌、文創主理人等。這是是一場聚焦於18-35歲青年群體的大型線下聚集盛會,內容主要分為主論壇、市集、工作坊和表演四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