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這裡有大英博物館的「貓頭鷹」,也有上海博物館的「董其昌」

2020-12-06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圖說:滬上首個「海上文創」店明在中華藝術宮開業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全國第一家匯聚幾十家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以及世界級別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專業文創店——海上文創,明天就要在中華藝術宮開幕了!在並不大的160平方米店鋪內,既可以看到來自大英博物館的貓頭鷹鑰匙圈,也有上海圖書館的九成宮醴泉銘筆記本、上海博物館的董其昌山水擺件,這些經典展覽的藝術衍生品,還有多種來自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西安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中華熊貓的活潑憨態形象與上海白玉蘭的典雅素淨元素相映成趣。

圖說:兔子掛件與機器人冰箱貼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海上文創」整個店堂以海波紋環繞,意喻「海上」文創,詮釋著水滴匯聚成海,大海開放、進取,包容的姿態。店堂內大致分為海派薈萃、華夏生輝及世界博覽三大板塊,首批籤約入駐文化文博單位、文創企業62家,不僅僅包括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中共一大會址、上海交響樂團、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等等人們耳熟能詳的國營大型文化機構,還有昊美術館這樣有具有特色的民營美術館。800種上架產品擠擠挨挨,有些產品讓觀眾深入了解了出處之後往往在會心一笑之餘,購物慾大動。上海東方網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陶寅琰透露,還有800種產品正在積極準備露臉,讓文博會在此「永不落幕」。

圖說:文創傘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進門首先看到的便是中國紅色元素的主題展櫃,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開店的首場活動是「中國紅、初心紅」為主題,展示了紅色文化及紅色的文創產品,視覺上給人以喜慶之感,同時也與即將拉開序幕的「紅色文化設計大賽」相呼應。文創開發中也有科技的應用。記者發現,中共一大代表 「起點」浮雕筆筒和「本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白銅迷你群雕都採用了3D列印技術再現展館中的經典展項。尤其是後者,做到了當時3D列印技術能做到的體積最小,但臉部尚且清晰的程度,且群雕可作為鎮紙和名片夾,也是其實用性的體現。

圖說:「海上文創」店內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世界那麼大,我很想到上海來看看」,來中華藝術宮參觀,帶走的還有上海文化。在文旅區,擺放了各類關於上海故事、城市文化、風土人情的小故事的文創產品,有類似筆記本,封面上還印著「上車請買票,月票請出示」這樣曾經在公交車上日日耳聞的提醒、「香菸牌子弄堂裡的遊戲」的介紹,但趨近之後,打開一看,卻是一盞冊頁照明燈,溫馨有趣,讓海上文創店可閱讀、又有了真實生活的溫度。

圖說:各種材質手袋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在海派薈萃區域,文創產品主題是上海市花白玉蘭,白玉蘭絲巾、遮陽傘、拎包,淺藍色的底色上綻開著朵朵墨線描繪出的白玉蘭,令人聯想到梵谷的繪畫作品,也頗有點日本浮世繪的意味,這些能夠與普通人生活相關的文創產品,使藝術宮裡的遊客了解在欣賞藝術之餘,也增進了解花白玉蘭所象徵的開路先鋒、奮發向上的精神。據介紹,上海最年長的白玉蘭生長在陳雲故居,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初春花開時節,這棵白玉蘭便成了陳雲紀念館及青浦練塘古鎮的一大美景。

據悉,繼「海上文創」中華藝術宮首店開幕之後,這樣「海納百川」形式的文創店,還將會在旅遊景點、重點商圈、交通樞紐等地開設專賣店或代售點。屆時,大世界、浦東機場、虹橋機場、高鐵站、豫園等等都將有可以買到各種文創產品。(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圖說:文創杯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記者手記】

記者想到,曾經在舊金山機場候機時發現,舊金山藝術博物館在此設有文創衍生品分店,幾乎涵蓋了博物館商店內絕大多數的產品,讓沒有時間去博物館或者在博物館商店沒有買夠的旅客能在此繼續釋放「博物館購物慾」,帶著藝術飛躍太平洋,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如今,上海在旅客的各大必經之處也有了富有自己文化特色的文創商店,文博會天天都有,藝術之美時刻相隨。(徐翌晟)

相關焦點

  • 上海博物館董其昌大展開門迎客!
    12月7日,上海博物館「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面向公眾開放,這是大陸舉辦規模最大的董其昌藝術大展。為期三月的展覽以上博館藏為主,同時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等海內外15家重要收藏機構商借藏品,遴選董其昌及相關作品共計154 件(組)。
  • 上海博物館 「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圓滿落幕
    觀眾在上海博物館南門排成長龍等待進入。 殷立勤 攝觀眾在認真欣賞董其昌書畫藝術,其中有不少是孩子。 殷立勤 攝觀眾在認真欣賞董其昌書畫藝術。 殷立勤 攝觀眾在認真欣賞董其昌書畫藝術,其中有不少是孩子。
  • 上海昆蟲博物館,曾有亞洲大英博物館之稱,收藏百萬珍稀昆蟲標本
    上海昆蟲博物館,現收藏全國各地昆蟲標本100多萬號,保藏著一大批瀕危珍稀昆蟲標本及國際和國內的危險性檢疫害蟲標本,是我國大型的專業昆蟲館。收費為7元/小時體驗遊記上海昆蟲博物館,其前身是法國神父韓伯祿(P.Heude)1868年籌建的上海震旦博物館(MuseeHeude)昆虫部,1883年在徐家匯建成,後因標本眾多,無法儲藏,於1930年在呂班路(今重慶南路)興建新的震旦博物院。當時儲藏中國所產的動植物標本為遠東第一,有「亞洲的大英博物館」之美稱。1953年歸屬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
  • 董其昌大展 上海揭開面紗
    臺北故宮博物院、東京國立博物館近幾年均曾舉辦董其昌書畫展,二十多年前的美國納爾遜-史金斯藝術館(1992年)、十多年前的澳門藝術博物館(2005年)也曾先後舉辦董其昌書畫大展,而中國大陸此前從未舉辦過一次真正意義的面對公眾的董其昌大展,此前有觀點認為,上海作為董其昌的家鄉與收藏董其昌作品的重鎮,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然而上海博物館籌備甚久的這一大展無疑會了卻所有這些遺憾
  • 大英博物館:世界四大博物館,沉睡的木乃伊和中國《女史箴圖》!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共有近八百萬件藏品,精品眾多。從埃及的木乃伊到中國的古董,大英帝國最鼎盛時在世界各地搜羅來的寶貝,全都可以免費參觀,還有比這更好的事嗎?如果你有時間,在這裡泡上一天也不會覺得無聊,如果你只有10分鐘,就直殺木乃伊的展室吧!
  • 《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談古史有現實關懷(圖)
    既要有格調,又要有權威性,還要好讀,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依我的淺見,終究還是有這樣的書,《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即是其中之一。  如果按原書名直譯,這部著作應該叫「100件物品中的世界史」。它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首先,由大英博物館和英國廣播公司(BBC)選出100件博物館藏品,然後由現任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格雷戈撰寫文稿,在BBC播出,最後配以相關藏品的高清照片,集結出書。這100件藏品,5件為一組,共20組;世界史從起源到當前,被分成20個階段來講述。
  • 大英博物館官方上淘寶直播!
    繼凡爾賽宮首次淘寶直播後,大英博物館也來了!6月30日北京時間下午4點,備受期待的大英博物館,將聯合飛豬在淘寶直播進行官方全球首播!這也是大英博物館因疫情閉館100多天後,首次對公眾亮相,包括羅塞塔石碑、木乃伊在內的眾多館藏文物都將在淘寶直播間裡一一亮相。
  • IMAX<博物館奇妙夜3>更刺激 大英博物館首復活
    這部由肖恩-利維執導,本-斯蒂勒、羅賓-威廉士、丹-斯蒂文斯、本-金斯利等好萊塢明星主演IMAX版《博物館奇妙夜3》,作為這一全球賣座的奇幻冒險系列的完結篇,也將是 「博物館」系列的粉絲們最後一次在IMAX大銀幕上領略到精彩刺激的「復活夜「。
  • 直擊大英博物館體驗店 40件1:1複製品講述三大古文明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汪偉秋9月22日報導:去年曾在上博引來人山人海的大英博物館展覽今天再次空降上海,正逢中秋假期,上海市民在家門口又能再一次領略大英文物的風採。記者了解到,此次大英博物館《亙古奧秘》流動體驗館為全國首站,除了展出40件鎮館之寶的1:1復刻品,還有VR體驗及各種文物周邊。
  • 《大英博物館人類簡史》:站在上帝視角,欣賞人類文明!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大英博物館,大概非「浩瀚」莫屬。 曾經去過的小夥伴們說,在這裡一個星期不停歇,也是根本看不完的。 而且在大多數博物館中,你能找到的,主要是當地的歷史與文化。而在大英博物館——埃及的羅塞塔石碑、亞述的雕像、南美的復活節島雕塑、古希臘古羅馬的雕像、以及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東南亞、伊斯蘭藝術……都在這裡匯集。
  • 世界博物館日,推薦給你20件大英博物館藏品
    >國際博物館日(5月18日)今天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本刊推薦給你20件大英博物館藏品。40號展廳劉易斯西洋棋一共有78枚,發現於赫布裡底群島中的劉易斯島,一間掩埋在沙丘中的小石屋中。如今,其中67枚藏於大英博物館,其餘11枚藏於蘇格蘭國家博物館。這套棋子由殘缺的幾套拼湊而成,比常見的棋子略大,大部分用海象牙雕成,少數為鯨齒。其中有一些顏色一度為紅色,日久褪色為淺棕色。
  • 大英博物館:行走於百科全書的多重迷宮中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大英博物館,大概非「浩瀚」莫屬。這座百科全書式的博物館建立於1753年,館內有700萬件藏品,覆蓋地球七大洲的文明和人類200萬年的歷史。它的館牆構成了容納漫長歷史和遼闊地理的容器邊界。如何穿越這迷宮般的被彎曲的時間和錯落的空間?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其實,不單單是中國的文物被英國掠奪,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埃及,目前大英博物館中的藏品中,真正屬於英國歷史的佔比不足10%,而最多的則是中國和埃及的文物,細數大英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我們就會發現,其中中國文物就佔了3件,而真正屬於英國的只有1件鎮館之寶——埃及木乃伊大英博物館62號-63號展廳展示的是埃及木乃伊,這兩個展廳是大部分遊客參觀的必經之處,這裡展出的木乃伊數量甚至遠遠超過了埃及博物館
  • 關於大英博物館你(可能)不知道的19件事
    西恩·託古德(Sian Toogood)在電影中擔任廣播經理,他曾回憶說:「大英博物館內部有很多限制,所以福克斯公司只在這裡拍攝了三個晚上,從博物館每天關閉到次日7時向公眾開放之前。攝製團隊在現場有200名工作人員,一臺40噸重的起重機,巨大的氦氣球燈,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燈、攝像機和支架。特效組還對博物館空間和很多展品進行了3D掃描,補充電影的視覺素材。當時博物館外面有很多馬,裡面還有猴子。」
  • 快來「打卡」新疆自然博物館
    700餘種新疆地衣中,你又見過哪些……有這樣一家博物館,它就像一座自然寶藏,又猶如一把打開自然奧秘的鑰匙,帶你領略天山南北大自然的深厚承載,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2020年末開館的新疆自然博物館,位於烏魯木齊市北京路科學院附近,是一座集新疆生態學、地理學、生物學等多門類於一體的科普場館。
  • 上海終於舉辦董其昌大展了!上博2018展覽計劃今晚公布
    作為中國書畫史上承前啟後、影響巨大的一代書畫大師,晚明時期的董其昌(1555-1636)是上海松江人,然而上海乃至中國大陸卻一直沒有舉辦過一次真正的董其昌大展,而在前兩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東京國立博物館都曾舉辦過與董其昌相關的大展,美國的相關博物館則早在1992年即舉辦過董其昌大展。但在2018年,上海將舉辦一次規模前所未有的董其昌書畫大展。
  • 大英博物館蟬聯英國最受歡迎旅遊景點
    人民網倫敦3月16日電 沒有參觀大英博物館,就好像沒有到過英國一樣——根據英國主要旅遊景點協會公布的排名,大英博物館繼續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除了旅遊和不斷更新的文化活動之外,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也是大英博物館持續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小學生們每一年都會根據不同的學習主題組織前往大英博物館參觀。
  • 探訪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秀英語,51Talk學員靠什麼?
    還作為小小雙語解說員,亮相歷史感深厚的大英博物館,為前來參觀的中外朋友作雙語解讀,51Talk小學員地道的英語口語、到位的知識點翻譯解析,頻頻獲得中外遊客的稱讚。在大英博物館時,這群51Talk小使者們更是賺足了眼球!他們搖身一變,成了館內的小小解說員。大英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館藏十分豐富,匯聚了來自東西方的各類文物,其中中國的文物就多達2.3萬件。大英博物館所有展館展品包括中國館,全部為英文介紹,小使者們一面參觀,一面用雙語為中外遊客翻譯、講解珍貴文物的由來,可見平時用心做足了功課!
  • 大英博物館展木乃伊新發現:公元700年女人有文身
    大英博物館展木乃伊新發現:公元700年女人有文身   英國大英博物館將舉辦一場名為「古代生活:新發現」的木乃伊展覽。與先前木乃伊展不同,這次展覽讓觀眾更了解了古人的生活——他們和現代人一樣會患高血壓和心臟病,也有各種口腔問題,甚至還有非常時髦的文身。展覽將從5月22日持續到11月30日。  展覽共展出8具木乃伊。這些木乃伊中最古老的曾生活在5500年前,最新的距今也有1300年。最「年輕」的去世時只有2歲,而最老的活到50多歲。
  • 在大英博物館做雙語解說員!51Talk小學員輕鬆勝任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之一,位於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但,如果無法看懂展品的英文標註,未嘗不是一件憾事。9月2日,作為中華少年說文化小使者來到倫敦的8位51Talk小學員,在歷史感厚重的大英博物館,變身小小的雙語解說員,為來往的中外遊人做通俗、有趣的展品翻譯和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