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女士失蹤案,就像「薛丁格的貓」,網友不能輕易下結論

2021-01-15 騰訊網

寫這篇文章之前,一位朋友告訴我:一切懸疑問題,真相揭開那天,往往會讓人大跌眼鏡。

杭州來女士失蹤半月有餘,牽動無數人的心,至今依然杳無音訊。一個大活人在老公眼皮底下憑空消失,半個多月不見蹤影,怎麼看怎麼詭異。

人們的好奇心本就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越是古怪疑難的問題,越是想弄個明白。

各種猜測層出不窮,甚至引起了一些人「細思極恐」的想法。有些說法令人毛骨悚然,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

來女士家人配合小區,抽乾了對面的一條景觀河,沒有找到人影。即便採取是地毯式搜索,動用警犬,挨家挨戶排查,依然一無所獲。各種刑偵領域的高科技手段就更不用說了,肯定用上了,依然沒找到人。

人到底去哪了,莫非憑空消失了不成?

當然不可能憑空消失,世間還沒有這種邏輯。

所以這個問題才透露著詭異的特質。

理論上來說,即便是大卸八塊走下水道,也必然會留下短時內抹不掉的痕跡。哪怕是半滴血被水衝淡,在現代刑偵顯影技術支持下,也能讓它現了形。真是這樣的話倒簡單了,哪裡滴過血一目了然。

況且,人在哪裡躺過,直接就能照出地上的輪廓!手段太多,人死之後曾經躺在哪裡,哪裡就會留下印記,短時間不會消失。

不懂的人,不大可能主動清除這種印記。雖然肉眼看不見,但是刑偵設備以及試劑能顯出來。

中午,我聽一位朋友講過一種技術手段,原理倒也很好理解。人死後血液停止流動,身上至少有8種酶會因失活而改變性質,這個過程會從毛孔揮發出某種物質,能在躺過的地方留下「印記」。只要有一絲一毫的量,就能檢測出來地上的輪廓。

雖然檢測成本極高,但是確定了範圍之後,也就幾間屋。如果猜測屬實,必然早就找到了蛛絲馬跡。

很明顯,這種「走下水道」的猜測經不起推敲,概率不高。無論怎麼算,時間成本以及難度都極高,很難不留下破綻。

那麼有沒有「憑空消失」的客觀要件呢?

有,監控死角是客觀存在的,了解死角位置就能神不知鬼不覺離開小區,坐上別人的車就能出去。走監控死角,這是成本最低的離開方式,只需要一個人配合就行了。

因而來女士「消失」的方式很可能是沿著死角出去的,這的確是大概率事件。

網上有很多議論的聲音,各抒己見。其實網友們能想到的邏輯,專家們早就想到了。

客觀來說,一個大活人沒了,只有3種可能。一種是主動離開,一種是被動離開,一種是出了意外(這種概率很高,但是不至於十幾天不被發現)。

若是主動離開,53歲的女人,已經不太年輕了,有2套屬於自己的回遷房,7位數存款。照理說沒必要拋棄一切去和情人私奔,或者一個人離家出走。但是反過來說,感情的事情,人心的事情本就複雜,誰又知道呢?

若是被動離開,那邏輯就複雜了,被動中被人帶出去的難度極大,越複雜的邏輯越容易出現蛛絲馬跡。

遺憾的是從網上資料來看,依然沒有找到蛛絲馬跡。或者說有些蛛絲馬跡沒有公開,可以理解,怕是打草驚蛇。

很多人主觀認為,來女士的二婚丈夫許先生的嫌疑最大。理由是他在物業上班,了解監控死角,曾經當過偵察兵,心理素質不差。最最重要的是,他們是二婚夫妻。

鄰居們說曾聽到過這對夫妻吵架,還有人說許先生想要來女士的一套房子給自己的兒子當婚房。來女士沒同意,夫妻鬧過矛盾。

所以,很多人認為許先生有動機。

從受益論的角度推論,誰受益誰有動機,這可以理解但是受益論只是概率論中的一種,達不成事件的充要條件

只有動機而沒有過程與細節,一切推論都是抓瞎。就算真懷疑,沒證據又能如何?

想必許先生早已經接受了無數輪問話,如果有破綻的話,早就頂不住而真相大白了。

從目前情況來看,許先生無辜的概率比較大。或者說,有些事情還沒公布。

畢竟在專案組專家們眼中,能做到守口如瓶的人實在是太罕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車輪戰也能耗到他說真話。現代的新手段,不是以前的偵察兵所能應付得了的。

用生活規律反推,他若真有這麼高的智商,也不至於在物業上班,不至於買不起房子。

當然了,這都只是猜測。

有人說應該用測謊儀,其實測謊儀沒用!

若他說謊,不用測謊儀,不用藥物,正常情況下,簡單對話就能識別真偽。

在類似案件中,測謊儀只是輔助手段之一,唯一的作用就是威懾作用。真到了要動用測謊設備的時候,通常是遇到了對手。這種情況下,測謊儀結果也是不作數的。用與不用,其實都沒有作用,不能當成證據。

因而,網友們的思考方向想錯了。

現實中的刑偵領域有很多模型,比如密室失蹤類,壞人就在身邊。

這種模型很多,通常每一種模型只有一個「最優解」,多一步、少一步,就會留下破綻。嫌疑人只有按照模型來處理,才能不留或少留破綻。從「解題」的角度說,這是一種思路。

看到很多網友說人早就沒了,就怕成為懸案,抓不到兇手。夫妻愛了一場,實在寒心。

我倒覺得,在沒結論之前不能說人沒了。好歹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感性和理性現在是交織狀態,最好還是不要區分。

如同量子力學中「薛丁格的貓」這種模型,在你打開箱子之前,貓永遠有兩種狀態。沒親眼看到,就不能下定論,以免誤會了好人。

我們要相信一個道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機關算盡難逃因果,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這種例子比比皆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如今已經立案,過不了多久就會水落石出,這是所有人的期待。

期待早日破解疑雲,也許真相大白那天你會覺得詫異,原來是這樣啊,大家一直都想錯了方向……

來女士失蹤案,很多人都在等待結果。不能錯怪好人,也不能放過壞人。

這個案例值得深思的地方不僅在於其中的「懸疑」成分,更在於來女士的婚姻成分。她和老公是二婚結合的組合家庭,這是一個被網友們反覆提起的事實。

看到很多人議論,他們本身是二婚夫妻,沒有多少感情,翻臉是很正常的事情。出了事兒,肯定優先懷疑她丈夫。老公是她身邊的人,不懷疑他懷疑誰?

由此可見,在大部分人想像中,二婚夫妻是很難過好的,至少彼此不會像初婚夫妻那麼信任。出了事兒,首先想到另一半。

據來女士前夫的父母所講,曾經來女士借錢給許先生用,許先生還不上錢。

有人說來女士和原配丈夫感情破裂,也許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和前夫離婚之後,來女士嫁給了曾經借自己錢不還的許先生,組成二婚家庭……

這種事情耳熟嗎,眼熟嗎?類似橋段,在不少婚姻案例中似曾相識。夫妻感情變了,婚姻也就破了。心裡有了別人,另一半就不重要了。

那有沒有這種可能呢?既然來女士當初敢於和初婚老公離婚,那如今她是不是也有足夠的相似理由敢於和二婚老公離婚?

一個想離一個不想離,是不是矛盾的要素呢?

這是一個普遍的猜測,處處透露著婚姻的現實特點,二婚的確需要謹慎。對於不少重組家庭而言,二婚夫妻吵一次架,在周圍人的印象中往往比原配夫妻吵十次架的印象還深刻。

世間沒有空穴來風,只能說二婚比一婚更現實。婚姻感情什麼的,不如初婚真誠。

當然了,關於感情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由選擇。既然雙方都願意,倒也無可厚非。

文章就寫到這裡,來女士失蹤案猜測可以,但是結果出來之前不能下定論。

唯一可以定論的是,這個案件折射出了婚姻的現實問題,二婚的確要謹慎。很多人不看好二婚,是一個普遍的事實,也是千錘百鍊的道理。

相關焦點

  • 有趣的薛丁格把妹,宏觀了解量子物理學,網友:黃油貓是搞笑的吧
    薛丁格與他盒子裡裝的貓永遠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文學家。以及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的思想實驗,這樣的思想實驗到現在已經延伸出了平心宇宙等物理問題以及哲學爭議的話題了。有關貓的生死通常被認為量子理論認為。這就是當年威廉·莎士比亞寫的臺詞,那麼知道貓的生死之後意味著什麼呢?當貓的生死疊加狀態停止的時候,微觀的名字叫做「波函數坍縮」,這個微觀的數學原理需要一個準確的公式。但是物理學中卻沒有一個公式能夠描述這種坍縮。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查一下資料。你只要知道這個思想實驗違反了薛丁格的方程,這也就可以證明薛丁格為什麼一直對盒子裡的貓一直研究的津津有味了。
  • 薛丁格方程及薛丁格的貓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萌萌說說說,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薛丁格方程及薛丁格的貓。薛丁格方程埃爾溫·薛丁格為量子力學作出了最寶貴的貢獻。他在意識到粒子表現出波動性後,提出了一個波動方程來描述亞原子粒子的運動。
  • 我就是薛丁格的貓
    但這種解釋很多人不敢苟同,愛因斯坦詼諧地說:上帝在擲色子;薛丁格更是對波恩大喊:波恩,你胡扯!我的方程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要想駁倒別人的觀點是不能靠嘴皮功夫的,薛丁格便設計出了一個至今仍困擾物理學界的被後人稱為薛丁格的貓的理想試驗。
  • 藝術家對「薛丁格的貓」的13種理解
    薛丁格是個聰明人,但就算如此也不能成為他殺死一隻貓的藉口。哪怕這只是個假想中的實驗,貓咪愛好者和溫和派科學家們對他的意見也不小,Mike Jacobsen設計的這件T恤上就可以體現出這一點。另一個維度薛丁格提出「薛丁格的貓」原本只是為了說明一個觀點,但這個思想實驗一直流傳了下來,可能是因為人人都喜歡貓,不希望貓死去,或許也是因為一隻「既活又死的貓」極大地激發了我們的思考和想像,就像進入了另一個維度的空間一樣。
  • 「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這個詞常常被網友們來拿說,但是其具體意思卻沒多少人去深究,歸根結底,薛丁格的貓還是比較費解的。薛丁格的貓是量子物理學的一個理論,大致意思是說當沒有人能看到盒子裡面的一隻50%概率死掉情況下的貓時,這隻貓既可以是活的,也可以是死的,叫做「量子疊加態」,也可以說是「薛丁格貓態」。
  • 豈能這樣來解釋「薛丁格的貓」
    而在量子力學的科普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薛丁格的貓」(英語:Schrdinger"s Cat),這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目的是用這一思想實驗來討論「EPR佯謬」的。而「EPR佯謬」是以愛因斯坦為首的三個物理學家,針對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質疑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的。
  • 薛丁格的貓與新量子力學
    這隻惱人的貓一直在量子物理學家們的眼前晃來晃去,使科學家們不得不對自己的理論反覆思索,這就是人們常常提到的「薛丁格的貓」(Schrödinger's Cat)。更奇特的是「不確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就像羅大佑唱的:「丟一個銅板輕輕地蓋著猜猜她愛我不愛,那是我所不能了解的事……」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告訴人們,我們無法通過測量而精確得到一個微觀粒子的位置和動量,不確定性原理並不是給出人們測量粒子位置精度的極限,而是重新定義了「位置」這個概念在物理學中的意義(超出測量最大精度的「位置」是沒有意義的)。
  • 《薛丁格的貓》先導預告 網友:寒冬裡的小清新
    作為國內首部青春校園音樂網劇,《薛丁格的貓》結合了音樂、青春、奇幻、穿越等元素。此次曝光的首支預告以穿越元素為主線,預告中出現的那部可以向過去發送信息的手機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同時,劇中腦洞大開的穿越情節和熱血的音樂逐夢青春的碰撞融合更是點燃觀眾好奇心,其新穎的劇情和輕快的節奏也獲得網友點讚:「預告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寒冬裡的小清新挺有趣!」
  • 薛丁格的貓
    原題設計者把它叫薛丁格的貓。下面這一段是從百度上摘下來的介紹(註:本來不想加這段,但公眾號規定文章必須夠300字才可以發,所以摘一段貓的介紹。已經知道這個概念的可以跳過這段,沒有新內容。沒有聽說過這個概念的人,如果讀了這段,而且搞懂了,或許這是你今天上網的最大收穫)。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薛丁格的貓來源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薛丁格的貓被稱為史上最著名十大思想實驗之一,其提出和實驗過程對人類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與推動意義。
  • 薛丁格,不只有他的貓,還有他難以啟齒的婚姻關係
    要說起現在最火的神獸——草泥馬,也就是羊駝,可能逐漸都要被這位仁兄的貓給擠下去了,可為什麼說一隻貓是神獸呢?那我們還得從它的主人——薛丁格說起。或許在平常在我們刷一些電視劇的時候,往往都會看到彈幕上或者是評論區裡出現「薛丁格的貓」,在翻看了各種各樣的量子力學解釋之後,以現在網友的具體形容和表達方式,它大約意思就是指一種存在或者是不存在的狀態。相當於薛丁格的貓,也可以說成是你頭頂上的飛機,只要他在飛行便有可能會砸中你,而你有沒有被砸中,那麼就是這個理論的玄妙之處了。那麼薛丁格的貓是怎麼誕生的呢?
  • 薛丁格的貓——既死又活的貓
    當時剛提出來量子力學還算是比較容易讓人接受,但是隨著不確定原理、疊加態和波函數等概念提出來後,就連愛因斯坦都不能再認可了,愛因斯坦到死都沒能認可量子力學。為什麼這些概念的提出後,大家都不能認可或者理解呢?
  • 量子數學研究的是自由粒子的確定性,就像薛丁格的貓問題
    因為我們的模型的確不能很好描述虛粒子的行為,甚至沒有考慮描述對稱性破缺對虛粒子行為的影響,因此他們的預言永遠在微不足道的研究工作之中,很難反映真實的行為。物理學沒有必要發展到能夠預測一切的地步。比如相對論對於幾乎一切物體都沒有意義。。人類認識世界的極限不在於尺度,而在於變量。當人類能夠猜測和預言萬物運行規律時,宇宙的所有物質都是人類的研究對象,就像愛因斯坦設想的黑洞。
  • 著名薛丁格的貓
    奧地利有一個物理學家,他的名字叫做埃爾溫·薛丁格。薛丁格有一隻貓,可他卻把貓關進一個盒子裡。更可怕的是,這個盒子裡除了貓,還安裝著一個毒氣機關。貓能不能活下來,就取決於這個毒氣機關。 是不是很為薛丁格的貓感到擔憂?但你不必擔心,這只是薛丁格的一個想像實驗,並沒有真的小貓被放進毒氣盒子中,薛丁格不過是用這個實驗來研究量子力學而已。量子力學研究什麼?它研究的是微觀世界,一個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世界。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通俗解釋
    薛丁格的貓這句話真的是比較火的,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不太清楚這到底是個啥意思,來看看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比喻一件事如果你不去做,它就可能有兩個結果,而一旦你去做了,最後結果就只能有一個,你的參與也直接幹預了結果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怎樣一隻貓?為何它如此出名?
    我們在網絡上經常會看見有人會說「薛丁格的貓」,這是一隻怎樣的貓,為何如此的出名?同樣是小貓,為何自己家的貓就一生平平……要想了解這隻貓,我們不妨先從它的「主人」說起吧。聽到薛丁格這個名字,不少網友都會認為他是中國人吧,有名有姓,還挺有內涵的名字,也許就是那個地方的網紅,順帶把自家小貓帶火了。如果你起初也是和大臉君這樣想的,那就大錯特錯了。薛丁格其實叫埃爾溫·薛丁格,英文名Erwin Schroding,他是一位奧地利的物理學家。
  • 薛丁格的什麼貓?
    在這個過程中,薛丁格的貓從攻擊哥本哈根詮釋的武器,變成了物理學家和其他所有人認識量子世界的最簡潔的切入點。其既死又活的狀態也不再是謬論,反而體現了量子世界的本質特性。從科普的角度說,薛丁格的貓通過展示自身的怪誕,向人們傳達了這樣的信息:量子概念很難與宏觀直覺對應起來,如果用視覺常識來理解量子概念,可能產生諸多誤解困惑。
  • 從薛丁格方程到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這兩件東西顛覆了整個世界
    量子講堂第十三期:從薛丁格方程到薛丁格的貓,薛丁格親手創建的這兩件東西,第一件東西顛覆了經典物理學,第二件東西則顛覆了整個宏觀世界說起薛丁格,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隻讓整個世界都為之瘋狂的薛丁格的貓,但薛丁格的貓僅僅是一個思想實驗而已。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什麼?
    薛丁格是個聰明的人,他沒有任何理由去殺死一隻貓。儘管這只是一個假想實驗,薛丁格依然受到了那些愛貓人士和部分略顯尖銳的科學家的猛烈抨擊,看看邁克·雅各布森(Mike Jacobsen)設計的一款意為「薛丁格的賭注」的T恤,諷刺意味讓人一目了然。
  • 薛丁格提出「薛丁格的貓」,竟是為了推翻量子力學?
    薛丁格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1926年,他提出了波函數和薛丁格方程,構建了量子力學的一種數學形式——波動力學,奠定了近代量子力學的基礎。但是,他在1935年卻提出一個怪異的思想實驗——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構建了一隻看上去處於「死」和「活」的疊加態的貓,讓人們感覺量子力學十分荒謬。一隻既死了又活著的貓,這還不夠荒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