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發現肉食性海綿動物新物種
鳳凰科技訊北京時間2014年4月22日消息,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近日科學家們宣布在北美太平洋海岸的深水域裡發現了四個肉食性海綿動物新物種,它們主要以端足目動物和其它小型動物為食。雖然這類動物沒有令人害怕的爪子,但那看上去類似小細枝的海綿其實暗藏殺機。
大多數海綿動物是濾食動物,它們有一種名為環細胞的特殊細胞,後者長有的小型尾巴能夠吸入周圍水域裡的細菌和單細胞生物。然而肉食性海綿動物缺少這些水流動細胞,但卻有著誘捕獵物的另一種策略。
「環細胞像鞭子一樣的尾巴在擊打過程中會耗費大量能量,」研究作者、美國蒙特利海灣海洋生物研究所(MBARI)生物學家倫尼·倫德森(Lonny Lundsten)這樣表示。「在深海裡獲得食物並非易事。因此這些海綿動物會利用美麗精密的微型鉤子誘捕更大、更富含營養的生物體,例如端足目動物。」在數小時之內,肉食性動物會逐漸消化獵物,最終剩下的只是一張空殼。
倫德森和同事利用遙控深潛器(ROVs)發現了這四個肉食性海綿生物,ROV拍攝了這些生物,並利用機械手臂獲得了海底的樣本。其中一個物種Asbestopluma monticola首次於2006年發現於美國加州外海的戴維森海山(Davidson Seamount)。這個物種生活在一個由珊瑚、海綿動物和棘皮動物(這個家族的生物包括海星和海膽)組成的群體裡。
另外三個新物種主要發現於以化學合成為主的棲息地,在那裡光線非常少,氧氣稀缺。光合作用是利用太陽的能量創造有機物,而化學合成則是利用分子——例如甲烷——的氧化形成無機化合物,例如硫化氫過程中的能量來產生支持生命存在的有機物。
另一個新物種Asbestopluma rickettsi發現於美國南加州海岸蛤蚌和管蟲群落附近,管蟲會利用甲烷氧化菌從海底滲漏的天然氣裡獲得營養物質。第三個海綿動物Cladorhiza caillieti發現於溫哥華島嶼胡安·德·富卡洋中脊(Juan de Fuca Ridge)的巖漿流裡。第四個物種Cladorhiza evae則發現於加利福尼亞半島名為Alarcon Rise的海底火山熱液噴口區。
科學家們於20年前首次發現肉食性海綿動物。在太平洋東北部已經發現了另外7個肉食性海綿動物物種,其中包括一個看起來豎琴的怪異物種。這項研究被發表在4月9日的期刊《動物分類學》上。(編譯/嚴炎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