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鉗出品
圖 1 科學家們,在太平洋海底的深海地貌中,發現了四個新物種和兩個新屬
克拉裡昂-克利珀頓區是太平洋中部一個巨大的凹陷斷裂區,面積約為450萬平方公裡(170萬平方英裡) ,由於沿海床沉積的多金屬結核中含有豐富的貴重金屬和稀土礦物,被視為採礦業的一項「藏寶地」。
然而,古老的礦物並不是這裡唯一令人驚奇的東西。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報告發現了一些以前科學界不知道的深海生物,它們生活在海洋表面以下5公裡(3.1英裡)深的地方。
這些實例被稱為是「Xenophyophorea」,是一種巨大的單細胞原生動物的分支,屬於有孔蟲門。
圖 2 有孔蟲門生物的藝術圖
「Xenophyophorea」是克拉裡昂-克利珀頓區深海斷裂區中最常見的「大型」生命形式之一,雖然從19世紀末就有人發現並記載,但我們對它們的了解並不多,主要是由於它們居住的深度極深。
圖 3 海底的半圓形「摩納米娜 」
來自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的海洋生態學家安德魯·古迪說: 「這四個新物種和兩個新屬已經將克拉裡昂-克利珀頓區深淵中已知的『Xenophyophorea』數量增加到了17個(佔全球總數的22%) ,還有更多已知的『Xenophyophorea』,但尚未被詳細的記載。」
太平洋的這一領域顯然是多樣性的「Xenophyophorea」存在的熱點地區。
在這些新發現中,還有一種叫做 「Abyssalia」(音譯:阿比薩利亞)的新物種,它是以其「潛伏所在」的深淵而命名的。 在2018年的一次考察中,研究人員通過海洋學研究船 RV Kilo Moana (基洛·莫阿納)號,在克拉裡昂-克利珀頓區西部,發現了兩種阿比薩利亞物種: 一種是葉狀動物,另一種是球狀動物。
這些有孔蟲體表覆蓋著被稱為「Tests」,(在生物學中,test專指球形海洋生物的外殼)的硬殼,它們由粘在一起的微小粒子組成。 就阿比薩利亞這種物種而言,這些貝殼是由均勻的網狀海綿骨針組成,沒有明顯的表層。
這些球形的,看起來有點類似雜亂的蒲公英,而葉形的,則是扁平的,像葉子的形狀。
另一個新發現的屬——Moanammina(音譯:摩納米娜)——它的名字來源於「Moana/莫阿納」,在夏威夷語、毛利語和其他玻里尼西亞語言語中意為海洋。
球形的,類似有點雜亂的蒲公英,而葉形的,則是扁平的,像葉子的形狀。
圖 4 尚未確認物種的「泥球狀」Xenophyophorea
半圓形摩納米娜(Moanammina semi ircularis)有一種柄狀、扇形的「外殼」,而另一新種,屬於毛米納屬的綿米納(Psammina tenuis)有一種精緻、薄、盤狀的「外殼」。
研究人員還發現,他們認為可能是一種新型的球形「泥球」形狀的有孔蟲進化分支,但不幸的是,在詳細的檢查能夠確認其真實身份之前,這種類似泥球的成分已經瓦解。
「我們在海底到處都能看到它們,形狀和大小各異。 它們顯然是生活在克拉裡昂-克利珀頓區的豐富生物群落中非常重要的成員,」夏威夷大學的海洋學家克雷格 · 史密斯說,他是基洛-莫阿納號考察船的首席科學家。
「除其他外,它們為其他生物提供了微生境和潛在的食物來源。 如果我們想要充分了解海底採礦對這些海底生物的影響,我們就需要更多地了解這些異形原生生物的生態。」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歐洲原生生物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