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故宮修建,百噸巨石究竟如何搬運的?

2020-09-20 夢中白鹿向北逃


據英國媒體報導,早前,科學家最新研究揭曉了建造北京故宮的巨石是如何搬運70公裡的,15世紀中國明代工人利用道路冰面潑水作為潤滑劑,有效地實現巨石搬運。

北京故宮始建於1406年,當時的工人僅使用人造路徑成功地將100多噸巨石從70公裡之外的採礦場搬運至故宮,600年之後,工程師最新研究發現,多口水井和冰凍道路可以在道路上滑動,是最有效的搬運方法。

  北京大學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專家認為,工人在人造路徑上每隔500米挖掘小型水井,便於冬季抽取井水傾倒在冰面上,起到潤滑劑的作用。

  研究小組指出,600年前中國北京的冬季氣溫較低,足以在道路上結成冰,但是寒冰並不能成為水和木製雪撬底部之間的良好潤滑層,尤其是在冰層道路表面搬運巨石。

北京故宮始建於1406年,當時的工人僅使用人造路徑成功地將100多噸巨石從70公裡之外的採礦場搬運至故宮,600年之後,工程師最新研究發現,多口水井和冰凍道路可以在道路上滑動,是最有效的搬運方法。

  研究小組指出,600年前中國北京的冬季氣溫較低,足以在道路上結成冰,但是寒冰並不能成為水和木製雪撬底部之間的良好潤滑層,尤其是在冰層道路表面搬運巨石。工程師評估稱,移動巨石將產生大量的摩擦力,中國明代工人利用了不同搬運方法,其中包括使用滾木,工人曾利用該方法移動大量原石製造古代石碑。

  但是他們計算顯示,在冰面上滑動巨石,並傾倒水起到潤滑,是最有效的搬運方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研究小組指出,他們認為,在冰層上傾倒足夠的熱水,將使冰面保持液態水,並幫助工人很容易在道路上滑動雪橇。

  工程師計算顯示,不使用熱水,一塊重123噸、9.3米長的巨石需要338人搬運,但是使用熱水潤滑冰面道路,僅需要46人便能將同樣重量的巨石移動。

相關焦點

  • 揭秘:300噸的九龍壁是如何運到故宮的?古代搬運重物技術(圖)
    原標題:揭秘:300噸的九龍壁是如何運到故宮的?古代搬運重物技術(圖) 故宮九龍壁(資料圖) 故宮是中國歷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如此龐大的建築結構體系不禁使人感慨先人的智慧與建築技巧 古老的故宮興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至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曾於1557年至1561年、1597年至1627年由於大火進行兩次大規模重建。據稱最初的建設投入工匠23萬人,民工士兵上百萬,是幾代人勞動的結晶。故宮巧妙的修建技術也吸引著後來無數中外研究者為其傾盡心血。
  • 盤點遠古時期3個奇怪的巨石工程,當時用什麼方法搬運的?
    世界上有一些遠古時期的建築使用的石料非常巨大,至今並不明白數千年前的古人是用的什麼方法搬運和製作的,一些重達上千噸的石料即便用現在的設備搬運也是一件困難的事,下面來看看有哪些未解開的古代巨石工程。1、最大的方尖碑方尖碑是古埃及時期法老的王權標誌性建築,目前已知最大的方尖碑卻是埃及亞斯文地區的一個古代採石場裡發現的,這座未完工的方尖碑長達42米重達1200噸,在即將完工時卻突然停工被遺棄,事實上人們更關心的當時有什麼方法能搬運如此巨大的方尖碑並豎立起來,即便是藉助現代設備要搬運
  • 古人用一生活用品,能搬動100多噸的巨石,這種東西人們是必需品
    ,那紅牆綠瓦無一不訴說著昨日的輝煌與寂寥,那盤著龍的石柱也在時時刻刻體現著古代皇帝的威嚴與霸氣,除此之外,想必還有一處令大家印象深刻,那就是文武百官上朝時踏過的巨石,上面刻有九條遊龍,五座浮山,有著九五之尊的寓意,位於保和殿後,不過這塊巨石總重123噸,長16米,如此龐然大物,工人們是如何將其搬運到紫禁城中的呢?
  • 盤點5個神秘的遠古巨石遺蹟,古人搬運巨石的技術失傳了?
    ,形狀各不相同的石頭如同搭積木般緊密地碼在一起,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縫隙連刀片也插不進,有人認為這些火山巖石是經過打磨後才拼起來的,然而其中最大的石塊有361噸的重量,古印加人在沒有機械幫助下是怎麼搬運這些巨石的還不得而知,而且還要讓所有的石頭完美地搭成一座城堡,放到現代也會是一件極其複雜的工程。
  • 科學家通過18位男子實地搬運, 揭開復活節島巨石像移動之謎
    目前,一項富有爭議的最新研究解釋了復活節島巨石像是如何運輸的,這些巨石像可能曾經「行走」式搬運,類似於搬運冰箱。而之前研究人員曾認為將巨石像平放在原木,進行滾動式運輸。最新實驗顯示如何搬運復活節島巨石像,證實巨石像的「行走」式搬運,這與人們搬運電冰箱有類似之處
  • 金字塔修建之謎可能要解開了!無意中被發現的斜坡竟是關鍵
    不過,考古學家們意外發現的一段斜坡,卻可能是解開金字塔修建之謎的關鍵,幫助人們了解用於建造金字塔的巨大石塊究竟是如何被一層層堆砌起來的。據英國《衛報》網站11月6日報導,考古學家們2017年9月在研究古埃及碑文時,偶然間發現了這段有臺階的斜坡以及分布在兩側的數個柱坑。
  • 故宮修建幾百年,抗住222次地震,哪些黑科技讓故宮如此堅挺?
    我們知道,哪怕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依然沒有辦法準確地預測地震,那麼生活在古代的人們,是如何防震和抗震的呢?經過參考資料和研究發現,原來故宮建造的時候用了這麼多黑科技,正是這些黑科技,讓故宮抗住222次地震,過了幾百年依然堅挺。
  • 英國巨石陣巨石來源被發現
    這些巍峨巨石呈環形排列,屹立在綠色曠野間,成為英倫三島最著名、最神秘的史前遺蹟之一。       之前人們一直不能確定這些巨大的巖石究竟來源於何處,最近考古學家通過一種螢光測試的新技術,終於明確了這些巖石來源於離巨石陣25公裡外的威爾特郡西伍茲。       這一謎團得以解開,也有助於人們了解古代建造者是如何搬運巨石,以及推測他們搬運巨石的大致路線。
  • 埃及金字塔的巨石,據說是依靠水力提升到頂,而且還有一定的道理
    我們都知道一個常識:堆壘金字塔時,塔頂的構建完全靠人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一個人能爬到40層樓高的高度都很難,更別提還要搬著巨石了,那這著名的胡夫金字塔究竟是怎麼搭建的呢?想試著解決這個難題,我們需要先從巨石上做研究。據古籍記載,胡夫金字塔所用的巨石,來自今天埃及南部的亞斯文地區,這裡的石塊品質上乘,十分堅硬不易變形。
  • 巴勒貝克神廟眾神的住所,這些巨石是「巨人」搬運的麼?
    尤其是北圍牆邊的三塊巨石對於考古學家來說更是個謎團。這些巨石長約20米,高4米,寬3.6米。它們位於朱能特神廟西北角6米高的平臺上。按照專家的估計,這些基石每塊重達775噸,難怪自古以來,它們都被當做世界奇蹟。它們是人類有史以來創造的最大的建築用石。在神廟之外的地面上還有一塊更大的方石,它紀念物被稱為「南方石」。
  • 修建在巨石懸崖上的中國城堡,沒有修葺依舊保留千年前的模樣
    巨石危巖上的古堡古人建房築城很講究風水,丙安古堡就選址於丙安溝和赤水河交會的「金帶纏腰」之地,以圖為城中的人們帶來財運。丙安古堡修建在高懸於河面三十多米的巨石之上,面向兩河,背靠高山。古堡民居均是在這巨石上一字排開且緊密相連的幹欄式臨崖吊腳樓。
  • 常見的人工搬運裝卸輔助工具
    在搬運裝卸任務當中,根據不同類型的貨物和不同地理環境會使用到一些人工搬運裝卸輔助工具,合理的使用一些輔助工具會大大減輕搬運裝卸人員的勞動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為企業減輕了用工成本。說了這麼多,那麼最常見的人工搬運裝卸輔助工具又有哪些呢?
  • 揭古埃及人如何搬運巨大石塊建造金字塔之謎
    揭古埃及人如何搬運巨大石塊建造金字塔之謎時間:2015-10-09 09:0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古埃及人如何搬運巨大石塊建造金字塔之謎 導讀:科學家現已揭曉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未解之謎。
  • 未解之謎:復活節島神秘的巨石人像
    1723年羅格文回到國內,將發現神秘的巨石人像的消息公諸於世,之後世界各國的人類學家、民俗學家、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紛紛踏上這個小島考察。他們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得出了「復活節島曾存在一段失落的文明」的結論。使世人讚嘆不已的石像已經成為這個天涯孤島的象徵。但在驚嘆之餘,人們不禁要問,這些雕像淵源於何時?島民們如何搬運、豎起這些龐然大物?他們雕刻這些人像的動機又是什麼?
  • 孝感產百噸級支架整體搬運車通過鑑定 載重噸位和整體式設計全球首創
    鑑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成果運行穩定可靠,搬運效率高、駕駛舒適性好,經濟社會效益顯著,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鑑定!該項目由航天重工2017年研發成功,項目包括100噸整體框架式支架搬運車和100噸蓄電池鏟板搬運車,載重噸位和整體式設計均屬全球首創,並創新設計了百噸級支架整體搬運車U型框架結構,研發應用了高可靠性的輪邊驅動系統,解決了煤礦百噸級大採高重型支架和採煤設備搬運的難題。全球最大100噸液壓防爆支架搬運車長這樣
  • 他們究竟是誰?把巨石搬到3700米高處,離開時還想毀滅證據
    搬運巨石之謎千百年來,科學家一直很困擾古埃及人是如何從這麼遠的地方,把巨石塊運過來搭建這麼高的金字塔的。雖然有學者提出是利用尼羅河水的浮力來運送金字塔的巨石的,但這個方法對位於海拔3700多米高的普瑪彭古巨石一點也不奏效。因為巨石附近沒有河流,只有一望無際的山脈。
  • [消息]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3》鄧倫、魏晨、張雪迎探尋紫禁城中...
    故宮西六宮的神秘雙闕蘊藏著皇家怎樣的母子情深?景福宮四面四景又包含了乾隆皇帝的何種理想?本周六20:3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六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張雪迎,將通過隱藏在紫禁城文物中的數字密碼「雙闕、四面、六合」,深度了解乾隆皇帝的精神世界。
  • 京華物語丨故宮裡究竟藏有多少寶貝?
    提及故宮的藏品,經常最糾結的兩個問題是:故宮裡究竟有多少寶貝?故宮與臺北故宮博物院到底誰的寶貝更多?故宮究竟有多少藏品?一直以來的說法是近100萬件,直到2004年故宮才進行了建院79年以來最徹底的文物清理,經過7年的時間,階段性的數字是180萬件。這之後,在2013年1月1日故宮博物院正式公布的藏品總目裡,給出了更為精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