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300噸的九龍壁是如何運到故宮的?古代搬運重物技術(圖)

2020-12-07 人民網

原標題:揭秘:300噸的九龍壁是如何運到故宮的?古代搬運重物技術(圖)

故宮九龍壁(資料圖)

故宮是中國歷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如此龐大的建築結構體系不禁使人感慨先人的智慧與建築技巧。11月4日,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李疆、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陳皓生及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教授霍華德·斯通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古代興建故宮時,曾製造人造冰道,並以水為潤滑劑,拖運了重達300噸的巨石,再次以現代科學方法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無窮的智慧。

中國的古人不在冰上拖運巨石?

古老的故宮興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至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曾於1557年至1561年、1597年至1627年由於大火進行兩次大規模重建。據稱最初的建設投入工匠23萬人,民工士兵上百萬,是幾代人勞動的結晶。故宮巧妙的修建技術也吸引著後來無數中外研究者為其傾盡心血。故宮裡使用的巨石多達數萬塊,其中最大的一塊是擺放在保和殿後面的雕有九條遊龍的大石雕,重約300噸。《兩宮鼎建記》曾簡要記載,長石雕是隆冬時節在人工冰道上被拖運來的。

儘管長石雕的拖運過程始終沒有詳盡的記載和科學論證,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李疆卻通過翻看500年前的記載,發現一個相似的情況:在1557年,有一隊勞工通過類似的方式拖運一塊重約123噸的巨石,經過70多公裡的行程將其運到故宮。由此可以對機械工程史上「由於在公元前1500年時中國的車輪已經充分發展,因此中國古代沒有出現以人力在冰上拖運巨石的案例」這一觀點進行補充和修正。

滑動摩擦比滾動摩擦更安全可靠

去年夏天,李疆與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陳皓生帶著第一次到訪中國的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教授霍華德·斯通參觀故宮,討論起大石雕運輸中的潤滑問題。事後他們查閱文獻,卻未發現從現代工程科學角度進行相關分析的研究,因此他們決定一探究竟。

相關焦點

  • 解密:故宮修建,百噸巨石究竟如何搬運的?
    據英國媒體報導,早前,科學家最新研究揭曉了建造北京故宮的巨石是如何搬運70公裡的,15世紀中國明代工人利用道路冰面潑水作為潤滑劑,有效地實現巨石搬運。1406年,當時的工人僅使用人造路徑成功地將100多噸巨石從70公裡之外的採礦場搬運至故宮,600年之後,工程師最新研究發現,多口水井和冰凍道路可以在道路上滑動,是最有效的搬運方法。
  • 重物搬不動怎麼辦?試試這個搬運神器,絕對讓你瞬間變大力士
    導語:重物搬不動怎麼辦?試試這個搬運神器,絕對讓你瞬間變大力士很多的年輕人因為工作的原因遠離父母,尤其是在中國這種現象更加多。而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體力也逐漸的衰退,面對很多的重活就沒那麼輕鬆自如了。
  • 重物搬運只能想到起重機? 不! PSK起重工具也能輕鬆實現
    起重設備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建築工地上鋼筋水泥的搬運,到日常生活中事故車輛的起吊,起重設備早已成為了人們實現高效率運輸的「絕佳幫手」。可是,每當提到起重工具,人們腦海裡首先湧現的便是「龐然大物」——起重機,但其實在搬運過程中,輕型起重設備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 故宮首次公開回應「靈異事件」:揭秘」鬧鬼「事件 4噸重大石佛哭臉...
    原標題:故宮首次公開回應「靈異事件」:揭秘」鬧鬼「事件 4噸重大石佛哭臉變笑臉(圖) 原標題:故宮回應靈異事件:揭秘故宮靈異事件故宮鬧鬼事件(圖)(10) 故宮回應靈異事件:揭秘故宮靈異事件故宮鬧鬼事件 首次展出毛澤東在故宮照片 本次新開放的展覽中,首次展出了一張毛澤東在故宮的照片。
  • 輕鬆搬運重物的小方法
    搬家的時候,要搬運或挪動很多打包後的箱子,或者搬運整理好的一摞摞的書籍,那些東西都非常沉重哦,如果家裡的"重勞力"先生不在,又有重物要搬時,還是會令咱們這些家庭主婦比較頭疼的。  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把它們稍微輕鬆的進行搬運呢?
  • 盤點遠古時期3個奇怪的巨石工程,當時用什麼方法搬運的?
    世界上有一些遠古時期的建築使用的石料非常巨大,至今並不明白數千年前的古人是用的什麼方法搬運和製作的,一些重達上千噸的石料即便用現在的設備搬運也是一件困難的事,下面來看看有哪些未解開的古代巨石工程。1、最大的方尖碑方尖碑是古埃及時期法老的王權標誌性建築,目前已知最大的方尖碑卻是埃及亞斯文地區的一個古代採石場裡發現的,這座未完工的方尖碑長達42米重達1200噸,在即將完工時卻突然停工被遺棄,事實上人們更關心的當時有什麼方法能搬運如此巨大的方尖碑並豎立起來,即便是藉助現代設備要搬運
  • 保千裡大寶機器人發布 可搬運100公斤以上重物
    這話或許有一些誇張,但當前主流市場服務型機器人缺乏負重搬運、拖拽重物的能力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是外形已經相當接近人類的Pepper,除了最基本的「端盤子」外,也不具備任何撬動重物的功能,而Relay雖然本身可以把自己的身軀當做儲物間,可你不覺得從一個機器人的身體裡面「取/掏」東西,本身就是一件很詭異的事情嗎?
  • 日本推出可穿戴式機器人 助人輕鬆搬運重物(圖)
    圖為人們用該機器人搬運重物。中新網7月2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一家知名廠商將於今年9月推出一款可輔助重物裝卸等作業的可穿戴式機器人「Assist Suite」。最先問世的是可減輕腰部負擔的機型,主要面向物流公司和建築商等客戶進行銷售。
  • 以楠木代假琉璃瓦,瑰麗輝煌的九龍壁背後,是一個動人心魄的故事
    如果算起來,迄今為止,我已經四次進故宮參觀,可是回憶起來,卻沒有什麼印象,好像逛了個寂寞。就說故宮知名的九龍壁,有一塊琉璃瓦竟然是假的,我都不知道!看來參觀故宮,如果不提前做做功課,還真有可能只是走馬觀花,看個熱鬧。
  • 重物搬運與猜重體驗,安全技能不能忘
    建築項目施工中,靠體力的勞動非常多,比如搬運東西,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發生工傷事件,那麼在工地中搬運重物時應該注意什麼呢?在搬運重物時,要特別小心周邊及地面情況,特別是工作檯、斜坡、臺階以及易滑倒的地方,以防撞傷、擦傷或摔倒;搬運重物前,要做好自身防護,戴好防護手套以及穿上勞保鞋;搬運重物前,要檢查物體上是否有釘子和尖片等物,避免造成損傷;搬運重物時,要用手掌掌握物體,不可只用手指,避免物體脫落。
  • 古人用一生活用品,能搬動100多噸的巨石,這種東西人們是必需品
    ,那紅牆綠瓦無一不訴說著昨日的輝煌與寂寥,那盤著龍的石柱也在時時刻刻體現著古代皇帝的威嚴與霸氣,除此之外,想必還有一處令大家印象深刻,那就是文武百官上朝時踏過的巨石,上面刻有九條遊龍,五座浮山,有著九五之尊的寓意,位於保和殿後,不過這塊巨石總重123噸,長16米,如此龐然大物,工人們是如何將其搬運到紫禁城中的呢?
  • 花果園微型消防站組織開展搬運60斤重物折返跑訓練 第一名53秒65!
    為進一步提高花果園專職消防隊隊員的身體素質,夯實體能基礎,近日,花果園微型消防站1站、2站、17站及20站的隊員們在花果園一期內組織開展了搬運60斤重物折返跑的訓練。訓練開始,隊員們熱情高漲。在本次訓練中,以53″65的成績取得第一名的隊員王子健說,針對此項訓練,平日裡隊員們平均用時均保持在50秒左右,彼此間的差距並不大,但因為手上所提的重物超過60斤,跑動時需要一定技巧,需要多加鍛鍊。預備開始,隊員準備就緒。
  • 世界首款「搬家神器」,一人輕鬆搬運千斤重物,上下樓毫不費力!
    世界首款「搬家神器」,一人輕鬆搬運千斤重物,上下樓毫不費力!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世界首款「搬家神器」,一人輕鬆搬運千斤重物
  • 每日好物:一個人也能輕鬆搬運500kg重物,搬家、打掃必備挪物神器推薦
    如果你有以上困擾,今天的神器推薦一定對你有用——重物移動器,有了它女生一個人也能輕輕鬆鬆挪走500kg重物。它的原理和行李箱是一樣的,就是先靠一個杆把家具翹起來,在四角塞上帶滑輪的託盤,然後就可以直接推走了。這個小東西在網上一般都是4個一組再加一個撬杆,價格從20-100元不等,主要差距其實就在承重上。承重輕的體積小,大多為方形,底部帶4或8個滑輪。
  • 注塑機設備搬運一站式_深圳創興源吊裝
    注塑機設備搬運一站式, 廠房搬運設備如:剪板機、折彎機、壓力機、衝床、搖臂鑽、注塑機、印刷機、高壓氟等,我們可提供搬運、吊裝、運輸、就位等一條龍服務。吊裝搬運機械出租:500噸吊車、400噸吊車 、350噸吊車、240噸吊車、130噸吊車、70噸吊車、50噸吊車、25噸吊車、8噸吊車、8噸叉車、5噸叉車、3噸叉車、各種升降車、搬運車出租。各種洗衣機、乾洗機吊裝搬運就位服務。
  • 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3》鄧倫、聶遠、何穗探尋紫禁城的金榜題名...
    今日20:3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五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聶遠、何穗,將共同探索紫禁城中與金榜題名相關的歷史印記。圖: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聶遠、何穗古代公務員考試有多難?
  • 六旬翁致信李嵐清 自稱破解金字塔建造之謎(圖)
    他曾經發明了一個原始的搬運機,藉助這個搬運機,兩三個人就可以搬動幾噸重的物體。他說,利用這個原理,甚至可以再現埃及金字塔的建造過程。當時的宜春市科委領導在看了他的論文觀點後,也認為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他真的能破解埃及金字塔的建造之謎?近日,記者採訪了曾懷民。
  • 故宮幹了件大事,驚呆整個收藏圈
    郵票收藏愛好者們都知道,故宮到現在只發行過兩次郵票:1985年和2015年。按照推算,下一次的發行時間可能會在十幾年後......但是今年是紫禁城600周年,為了給紫禁城慶生,故宮聯合中國郵政提前發行了郵票!樂壞了無數的郵票收藏愛好者們!
  • 琳琅滿目,故宮珍寶館裡看奇珍
    故宮御花園旁邊,順著皇宮圍牆有一條松蔭滿地的平整通道,通往東北面另一片宮殿建築,這片獨立建築群是乾隆皇帝建造的太上皇宮殿——寧壽全宮,與故宮整體建築隔著一條長長的甬道,如今就是故宮珍寶館的所在。寧壽全宮建成後,乾隆皇帝卻始終未到此居住過;但是曾在80壽辰時在此舉辦過有名的「千叟宴」。光緒年間對寧壽宮重加修飾,慈禧晚年居住在這裡,共計十九年。
  • 北京故宮,中國人一定要去的景點,一天時間怎麼遊玩
    來北京旅遊,故宮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景點,故宮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面積很大,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想要一天時間就把紫禁城全部逛完基本上不可能的,畢竟故宮裡有太多的故事,如果你只有一天的時間逛故宮的話,那就聽聽小編的這條攻略,保準適合你。大家可以選擇早上觀看升旗儀式,之後從午門進入,記得要早點在網上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