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千裡大寶機器人發布 可搬運100公斤以上重物
這話或許有一些誇張,但當前主流市場服務型機器人缺乏負重搬運、拖拽重物的能力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是外形已經相當接近人類的Pepper,除了最基本的「端盤子」外,也不具備任何撬動重物的功能,而Relay雖然本身可以把自己的身軀當做儲物間,可你不覺得從一個機器人的身體裡面「取/掏」東西,本身就是一件很詭異的事情嗎?
-
輕鬆搬運重物的小方法
搬家的時候,要搬運或挪動很多打包後的箱子,或者搬運整理好的一摞摞的書籍,那些東西都非常沉重哦,如果家裡的"重勞力"先生不在,又有重物要搬時,還是會令咱們這些家庭主婦比較頭疼的。 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把它們稍微輕鬆的進行搬運呢?
-
重物搬運只能想到起重機? 不! PSK起重工具也能輕鬆實現
VD手拉葫蘆傾情助力 讓起重運輸安全又輕鬆圖:PSK起重工具 VD手拉葫蘆展示作為輕型起重設備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拉葫蘆的運用可以說是相當廣泛了,無論工廠還是礦場,只要是涉及到小型物品的短距離搬運,就少不了它的身影。
-
「牛迪科技」研發的機械外骨骼讓你輕鬆搬起上百斤重物
可能很多人都難以回答這個問題。但如果看過漫威電影,大家對鋼鐵俠一定熟悉。託尼·史塔克穿上他的鋼鐵盔甲後,戰鬥力會瞬間爆棚,不僅舉起巨石毫不費力,甚至還可與強敵搏鬥,而這個鋼鐵盔甲,便就是機械外骨骼。 說的直白一點,機械外骨骼是一種由鋼鐵框架構成的機械式裝置。人們穿上這種裝置,可以為四肢提供額外的能量,促使人的力量和耐力獲得大幅提升。
-
日本一公司推出外骨骼設備 可以幫助老年人工作
據NewScientist報導,近日日本Innophys公司推出可穿戴外骨骼產品,可以幫助老年人的工作。 日本目前65歲以上的老人佔到該國總人口的約26%,人口老齡化有可能對各個方面產生不利影響。考慮到這種情況,日本Innophys公司推出可穿戴外骨骼產品,為老年人的工作提供技術方面的幫助。 這款可穿戴外骨骼產品看起來比較像「書包」,重量約為4kg。這款產品通過擠壓手壓泵來充電,內部沒有電池無需電力驅動;只需要擠壓手壓泵30次,加壓空氣泵進入裝置形成「肌肉」,這樣老年人能輕鬆的舉起約25kg的重物。
-
基於運動學原理的可穿戴下肢助力機器人
基於運動學原理的可穿戴下肢助力機器人 陳鋒、湯敏 發表於 2014-02-18 17:50:02 對可穿戴型助力機器人控制策略進行分析。
-
豐田推出輔助機器人 欲助下肢癱瘓者再次行走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國郵報》英文版4月13日報導,近日,為幫助下肢癱瘓的患者重獲行動能力,日本豐田公司推出了一款機械腿支架Welwalk。裝置上的傳感器能夠監測人的行走狀態,同時進行快速調整。與此同時,還有醫務人員在旁通過觸控螢幕來控制裝置系統的運行。日本一名醫生Eiichi Saito表示,在快速老齡化的日本,因中風而癱瘓的人數與日劇增。相比過去傳統的治療,Welwalk裝置能夠幫助患者更快地康復。
-
世界首款「搬家神器」,一人輕鬆搬運千斤重物,上下樓毫不費力!
世界首款「搬家神器」,一人輕鬆搬運千斤重物,上下樓毫不費力!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世界首款「搬家神器」,一人輕鬆搬運千斤重物
-
可穿戴機器人 讓殘障人士站立行走(圖)
在數十個國家和省區市展館中,主打智能化、科技牌的「四川精品館」成為最吸引眼球的展館之一,來自日本的專業參展商還特意趕來現場考察「四川造」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 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 引來專業參展商考察 翼龍無人機、殲十模型機……上午早上10十點,隨著人流湧進大會展示區,華西都市報記者一眼就看到了「四川精品館」的特色標識。
-
搬運機器人分為_搬運機器人分為哪幾種 - CSDN
產品優勢:通過移動機器人搬運貨架實現「貨到人」,可快速、靈活的部署於倉儲運作的各個環節,有效減少人工,並改善工作環境、降低勞動強度;系統部署時間在1-3個月。投資回報期為2-3年,而且系統可以按需配置、靈活擴展,有效降低投資風險。
-
有感官反饋能抓取本身220倍重物的軟機器人
有感官反饋能抓取本身220倍重物的軟機器人 機器人大講堂 發表於 2020-11-24 18:21:36 當「仿生學習」進入夾爪領域,柔性抓手會發生什麼變化?
-
逼真到讓人震驚的德國仿生機器人!好怕有天人類會被幹掉...
Pleurobo蠑螈機器人它能像兩棲動物一樣爬行、扭動這個只有「白骨」的設計不讓人毛骨悚然才怪呢Festo的強項在於逼真感和精美的製作,而波士頓動力則是集結了各種黑科技,讓人嘆為觀止。來瞅瞅它研究出的幾款仿生機器人吧。Festo第一款仿生動物誕生於2006年是一條名叫Airacuda的仿生魚
-
重物搬不動怎麼辦?試試這個搬運神器,絕對讓你瞬間變大力士
導語:重物搬不動怎麼辦?試試這個搬運神器,絕對讓你瞬間變大力士很多的年輕人因為工作的原因遠離父母,尤其是在中國這種現象更加多。而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體力也逐漸的衰退,面對很多的重活就沒那麼輕鬆自如了。
-
25斤重可穿戴機器人助殘障人士獨立行走
美國科學家發明「可穿戴機器人」,能夠幫助殘障人士重新行走。難能可貴的是,這是同類產品中重量最輕的。 這款「可穿戴機器人」是由電力推動的外骨骼,人稱「電子腿」,可以幫助腿部殘疾的人士獨立行走。它只有27磅重(約合25斤),和笨重的輪椅相比,可謂輕巧。
-
重物搬運與猜重體驗,安全技能不能忘
建築項目施工中,靠體力的勞動非常多,比如搬運東西,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發生工傷事件,那麼在工地中搬運重物時應該注意什麼呢?在搬運重物時,要特別小心周邊及地面情況,特別是工作檯、斜坡、臺階以及易滑倒的地方,以防撞傷、擦傷或摔倒;搬運重物前,要做好自身防護,戴好防護手套以及穿上勞保鞋;搬運重物前,要檢查物體上是否有釘子和尖片等物,避免造成損傷;搬運重物時,要用手掌掌握物體,不可只用手指,避免物體脫落。
-
下肢機器人關節_外骨骼機器人系統中人體下肢關節力矩動態解算...
與外骨骼式助力機器人相比 , 柔性助力機器人從人因工程學角度出發 , 採用柔性材料 ( 布帶、氣動肌肉等 ), 穿戴及包覆在下肢周圍 , 人體骨骼作為支撐構件 , 可實現與下肢生物力學更好的人機相容性和穿戴舒適性 [23] , 在助力裝置本體中 , 沒有剛性連杆和機械關節的設計 , 不需要人機關節軸線精確對齊 , 對人體關節自由度影響較小 , 穿戴者可在緊急情況下執行避險動作 , 避免了因人機運動學不相容導致的與助力無關的附加力
-
RT:英國將開發微創手術用可穿戴式機器人設備★科學家試圖教會機器人感覺疼痛以保護人類
★英國將開發微創手術用可穿戴式機器人設備3月15,新華社消息,英國布里斯托大學14日宣布,包括該校研究人員在內的一個聯合研究團隊將開發用於微創手術的可穿戴式機器人設備,以幫助醫生更高效地完成外科手術。
-
工博會|MiR機器人:搬運自動化大熱,工業外應用潛力大
首次亮相工博會的MiR500同許多傳統AGV機器人一樣,主要功能是在室內環境下自動搬運物料,解放人的雙腿。在此基礎之上,MiR500的特色之處在於能夠自動收集、運輸和交付託盤,如同一臺叉車一般自主完成從升產線到成品倉庫的運輸工作。這意味著,使用者能夠省去為AGV機器人裝卸物料的環節,徹底從搬運工作中解放出來。
-
外國設計「搬運神器」!輕鬆搬運冰箱洗衣機,最大載重500斤!
相信各位小夥伴最開心的事情應該就是住進自己剛買的新房子吧,那最煩惱的事情應該也是住進自己的新房子,畢竟搬家可是一個力氣活啊,尤其是再搬運一些比較大的物件的時候,比如冰箱、冰櫃、洗衣機等,如果是再商場買還好說,如果是從舊房子搬可就麻煩死了。
-
像背包一樣的可穿戴機器人,讓老人和殘疾人再也不會摔倒!
拐杖,助行器,拐杖和扶手會改變姿勢,並防止在開門,購物或接聽電話等活動中使用手。同樣,更複雜的工具(例如移動體重支持系統或機器人步態訓練器)體積龐大,或者只能在特定環境中使用。由Heike Vallery教授領導的TU Delft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人員Andrew Berry,Daniel Lemus和Saher Jabeen開發了一種背包式可穿戴機器人,可在康復期間提供平衡支撐。GyBAR。陀螺致動器完全容納在背包中,該陀螺致動器可通過電動機重新定位,可在多種活動和環境中提供免提平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