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公司推出外骨骼設備 可以幫助老年人工作

2020-12-05 環球網

據NewScientist報導,近日日本Innophys公司推出可穿戴外骨骼產品,可以幫助老年人的工作。

日本目前65歲以上的老人佔到該國總人口的約26%,人口老齡化有可能對各個方面產生不利影響。考慮到這種情況,日本Innophys公司推出可穿戴外骨骼產品,為老年人的工作提供技術方面的幫助。

這款可穿戴外骨骼產品看起來比較像「書包」,重量約為4kg。這款產品通過擠壓手壓泵來充電,內部沒有電池無需電力驅動;只需要擠壓手壓泵30次,加壓空氣泵進入裝置形成「肌肉」,這樣老年人能輕鬆的舉起約25kg的重物。

Innophys發言人Daigo Orihara告訴NewScientist,我們有一個客戶是一家生產和銷售醃製蘿蔔的企業,在工作中需要搬運重物。一位老人已經七十多歲了,本來應該退休的,但他在使用我們的可穿戴外骨骼工作。

NewScientist指出,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預計此類外骨骼的需求將會增加。

相關焦點

  • 不一樣的「終結者」,日本腦電波控外骨骼裝置
    日本應該是世界機器人技術和產業最先進的國家,但日本也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面對著老齡化,少子化造成的勞動力緊缺,日本將機器人技術發揮到一個更高的層次,通過腦電波控制的外骨骼裝置幫助老年人和殘疾人再次動起來。那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 這套機械外骨骼可以幫助我們搬運更重的物品
    許多到過日本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日本機場的工作人員會穿機械制服呢?事情要追溯到2014年,一家名為Cyberdyne的衍生公司開始研發名為的機械制服,這套制服可以幫人提重物。一開始這只是一個實驗項目,但自從HAL介紹到機器人世界後,這項技術開始起飛。
  • 機械外骨骼幫助人類更好的運動
    一種軟性機械外骨骼穿戴設備也許可以解答目前的兩個難題,輕便而且關節匹配度很高,並且可以成功的將代謝的消耗降低高達23個百分點。人體進化了行走這個功能系統,需要很多肌肉的支撐和配合。當這個系統在正確的工作時,它是非常高效的。
  • Tendo AB採用太空技術製造外骨骼,幫助手功能下降者提高生活質量
    Tendo AB是一家年輕的公司,致力於為因脊髓損傷導致的手臂殘疾人開發柔軟而簡約的外骨骼。但是,該概念最初的設計並不是為脊髓損傷的手臂殘疾人設計的,甚至也不是為地球上的人設計的。她的解決方案是在所有工作中提供阻力的手套,這樣即使沒有重力,太空人手中的肌肉也可以保持活動狀態。該產品還可以在太空行走時(例如,將來在火星上著陸)提供幫助。Woge對風溼病有很深的認識。因此對她來說,太空人所遭受的影響與疾病,以及老年人或受傷而失去抓力的人們造成的痛苦,Woge都非常清楚。從隆德大學畢業後,她決定繼續進行此項工作。所以Tendo誕生了。
  • 真實世界鋼鐵俠:穿上機械外骨骼,一起「復仇」一起飛
    2007年公司更名為Berkeley Bionics(2011年又改名為Ekso Bionics),並於2009年推出HULC,同時授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軍事領域對其進行推廣。HULC由背包式外架,金屬腿框架及相應的液壓驅動設備組成,穿戴者攜帶的負荷不會作用在本人身上,而是直接經由機械外骨骼傳至地面。HULC的功能主要包括力量增強和耐力增強兩項。
  • 深度:一文看懂養老機器人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康復機器人可以通過多次訓練數據,最終以報告的形式反饋給醫師,提高康複方案的準確性和康復率。  隨著各國對康復醫療領域的逐漸重視以及消費者對輕型康復醫療設備的巨大需求,可穿戴康復+輔助行走的外骨骼機器人橫空出世。以色列外骨骼機器人公司Rewalk在2012年推出後,2014年便在美股上市。
  • 夢想照進現實:科幻電影裡的「機械外骨骼」圖鑑
    幾天前的一個新聞,日本一些科技公司正在為老年人研製一種機械外骨骼,協助老人從事大重量體力勞動,進而幫助他們延遲退休。不得不說日本政府為了解決老齡化問題也是拼了。卡梅隆對這臺閃著警燈,由液壓系統傳力的機器賦予了極大的想像力,它不僅具備「可穿戴性」,還可以幫助士兵搬運重物,甚至在最後關頭異形侵入人類大本營時,女主角操作它靈巧地完成了人類與異形面對面的力量對抗。試想一下如果它能夠量產,那一定是山東藍翔的必考科目。
  • 能夠讓你變為超人的十款機械外骨骼
    動力外骨骼,最初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機械及電子設備,是一種能夠增強人體能力的可穿戴機器。它能夠幫助人們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能夠攜帶更多更重的東西,並且幫助穿戴它的人在戰場、建築工地或者其它有危險的地方生存下來。
  • 這種外骨骼設備可以讓你變成鳥,用身體控制無人機飛行
    這是一套叫做「FlyJacket」的外骨骼設備,穿上它就可以像鳥一樣張開雙臂,戴上 VR 眼鏡模擬真實的無人機視角,你可以通過身體的前傾後仰控制無人機俯仰,轉動身體控制無人機拐彎。所有的體驗就像人真的飛在空中一樣。這樣的控制系統有什麼好處?
  • 超科幻:探秘跨世紀的動力外骨骼
    ▲影視作品中的外骨骼(圖片來自海上電影)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動力外骨骼也不同於《阿凡達》中頻頻出鏡的AMP外骨骼機甲。理想狀態下,動力外骨骼足夠輕便,不僅能夠用於軍事,還可以幫助殘疾人起身行走。因此,我們可以將它定義為可穿戴設備領域最特別,也是最有望軍民兩用化的品類。
  • 我軍以裝備,外骨骼時代要來了?
    在這次「嫦娥五號」返回艙回收過程中,我們又看到兩名搜索隊員,在搬運外骨骼的幫助下1890年,俄羅斯工程師尼古拉斯·雅格設計出一種輔助步行裝置,它由壓縮氣體和木製彈力骨架提供回彈助力,幫助穿戴者在行走時節省力氣,加快速度。
  • 「老年人酒館」 一家專為日本老年人提供服務的酒館
    旅行鴨日韓資訊/知識分享/娛樂指南首先介紹一下酒館的位置,群馬縣位於日本關東平原西北部,是東京都市圈的組成部分。乘坐新幹線從東京站出發50分鐘可以達到。現在開始講一下這家老年人酒館「Go to Heaven」這家店是在2019年1月才開業的,主要提供護理服務的老年人小酒館,從高崎站步行15分鐘就可以到。開張之後,每天有很多老年人光顧,店內布置裝飾也是老年人風格的。「Go to Heaven」每周營業3天,18:00到21:00,老闆還專門親自設計了T恤和運動服,用於售賣或作為禮物。
  • 像這樣的機器人外骨骼正變得越來越實用
    當你想像外骨骼時,它可能看起來有點像Sarcos Robotics的Guardian XO。XO實際上是一個你戴著的機器人。太空衣的動力四肢可以感知你的動作,並在很短的時間內與你的姿勢匹配,給你毫不費力的超級力量和耐力——舉重200磅的感覺就像10磅。
  • 邁步機器人:瞄準肢體外骨骼康復訓練市場,建設智能康復體系
    隨著科技智能化的演進,人們逐漸摒棄了「重治療輕康復」的傳統觀念,由此,具備助殘行走、康復治療等功能的康復機器人順勢成為剛需,被稱為特殊環境下的「可穿戴設備」。據統計,在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中,康復機器人所佔份額達40%。
  • Skeletonics Arrive日本外骨骼機器人:售價將近60萬元
    近日,日本機器外骨骼製作公司 Skeletonics 發布了一款擴張人體功能的外骨骼型機器人「Skeletonics Arrive」,使用者可以通過四肢移動來直接操控機器人的機械臂和機械腿,作出自由度極高的身體動作。外骨骼型機器人可以量身定製,用來適合不同用途。
  • 機械外骨骼設計案例
    機械外骨骼又稱動力外骨骼
  • 科學家研發新型柔性外骨骼手套僅重148g
    機器人外骨骼手套可以協助手部失能的人,為他們提供一些抓握能力從而幫助他們獨立生活。近來研究者們也推出了幾款經典的外骨骼手套,然而對於大多數設計來說,安全,用戶友好,並且集成強大而精細的輔助抓握能力的外骨骼手套還是一個挑戰。
  • 「牛迪科技」研發的機械外骨骼讓你輕鬆搬起上百斤重物
    人們穿上這種裝置,可以為四肢提供額外的能量,促使人的力量和耐力獲得大幅提升。在機械外骨骼的幫助下,人類可以舉起超過人類極限的重量,從而提升人的工作效率,保護人的身體。 近期,36氪重慶接觸到一家專注機械外骨骼研究的公司——重慶市牛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面簡稱「牛迪科技」)。
  • 幫助殘疾人「恢復」行走!「行走輔助器」亮相日本國際機器人展
    Suncall帶來了一款醫療輔助機器,專門為走路不便或有腿部疾病的人設計。日本Suncall公司醫療設備開發科科長高橋:希望他們能走出門去,過上自由的生活,希望輔助器能有所幫助,我們想要幫助那些走路不便的人,打破他們出門的障礙。
  • 滑雪外骨骼機器人將上市 售價超1萬元
    一家名為Roam Robotics的公司推出了一款機器的滑雪外骨骼裝備,可以專門減輕化學時對膝蓋的負擔。外骨骼上有傳感器可以專門檢測使用者的意圖,並且通過氣囊和織物來自動調整膝蓋部位的扭矩。當然,如果你已經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動作,還可以手動進行調整。這款機械裝備主要的目的是為年長的滑雪愛好者提供幫助,尤其是那些容易出現肌肉疲勞和膝蓋問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