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letonics Arrive日本外骨骼機器人:售價將近60萬元

2021-01-10 玩懂手機

能夠操控機器人,想必是很多喜歡機甲的玩友的夢想,不過離夢想成真或許不再遙遠。近日,日本機器外骨骼製作公司 Skeletonics 發布了一款擴張人體功能的外骨骼型機器人「Skeletonics Arrive」,使用者可以通過四肢移動來直接操控機器人的機械臂和機械腿,作出自由度極高的身體動作。外骨骼型機器人可以量身定製,用來適合不同用途。

據Skeletonics公司指出,這款「Skeletonics Arrive」外骨骼型機器人是一個擴充人體機能的機械套件,裝在人體後會有變成巨人的感覺。雖然它看似一個機器人,但手腳並不完全是通過電力來驅動,它使用三次元封閉連結架構的機械零件組成,可執行自由度高的身體動作。使用者的四肢移動會直接反映到機械套件內,就算是這樣體積龐大的機體,都可以作出靈敏的動作與反應。

據介紹,「Skeletonics Arrive」外骨骼型機器人全高2.8米,重量40公斤。廠方稱只要1分鐘就能裝到人體上,而安裝完成後最多可以操作60分鐘。售價方面,量身打造的設備價格由1,000萬日元起(約59萬元人民幣起,未含稅)。廠方指出,可以按照購買者的需要量身定製,共同商討出理想的設計方案後,才會進行開發與製作工序,通過實驗驗證機器人符合用戶需要後,才會正式出貨,整個過程需要最少3個月的時間。

不難想像,如果將來這類人類駕駛的操控型外骨骼機器人量產的話,那麼離實現動漫中的高達等駕駛型機甲也就不遠了。

相關焦點

  • 滑雪外骨骼機器人將上市 售價超1萬元
    一家名為Roam Robotics的公司推出了一款機器的滑雪外骨骼裝備,可以專門減輕化學時對膝蓋的負擔。外骨骼上有傳感器可以專門檢測使用者的意圖,並且通過氣囊和織物來自動調整膝蓋部位的扭矩。當然,如果你已經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動作,還可以手動進行調整。這款機械裝備主要的目的是為年長的滑雪愛好者提供幫助,尤其是那些容易出現肌肉疲勞和膝蓋問題的人。
  • 不一樣的「終結者」,日本腦電波控外骨骼裝置
    日本應該是世界機器人技術和產業最先進的國家,但日本也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面對著老齡化,少子化造成的勞動力緊缺,日本將機器人技術發揮到一個更高的層次,通過腦電波控制的外骨骼裝置幫助老年人和殘疾人再次動起來。那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 外骨骼機器人的普及之路還有多遠?
    對於機器人來說,在我們的腦海中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種鋼鐵機身、力大無窮的模樣,可是隨著科技發展,機器人不再限定於單純的機器,一種可穿戴的外骨骼機器人進入到大眾的視線中。外骨骼機器人並不是為代替人力,而是與人結合,賦予勞動者更多的能力、力量。
  • 邁步機器人:瞄準肢體外骨骼康復訓練市場,建設智能康復體系
    聯創&CEO陳功為上海交大(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計算機科學)雙學位學士、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博士後研究員,主要專攻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系統、人-機交互控制、柔性驅動器、腦控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等方向;聯創&CTO葉晶為日本早稻田大學生命理工學博士,師承於日本「機器人之父
  • 我國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問世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先進機器人應用工程技術中心,突破了人機混合智能的生機電系統協調一體化關鍵技術,建立穿戴外骨骼機器人主動認知智能,形成人機協同混合增強智能,實現了對可外骨骼機器人的直覺控制,秒變「鋼鐵俠」的夢想走進現實。
  • 中國智造再創佳績 悠行外骨骼機器人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
    」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悠行外骨骼機器人的推出,標誌著中國首款適用於截癱、偏癱患者康復訓練的外骨骼機器人設備正式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打響了「中國智造」的品牌。人人都夢想著擁有「鋼鐵俠」一般的外骨骼戰甲,增強自身的肌肉和行動,還可以幫助下肢不便甚至癱瘓的人重獲行走能力。近些年科技的飛速發展,讓這項外骨骼技術已經走進了我們真實的生活。
  • 像這樣的機器人外骨骼正變得越來越實用
    當你想像外骨骼時,它可能看起來有點像Sarcos Robotics的Guardian XO。XO實際上是一個你戴著的機器人。太空衣的動力四肢可以感知你的動作,並在很短的時間內與你的姿勢匹配,給你毫不費力的超級力量和耐力——舉重200磅的感覺就像10磅。
  • 「我們站起來了」 外骨骼機器人讓癱瘓殘疾人重拾信心
    12月3日,由省殘聯指導,四川肢殘協會和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省殘聯、四川大學和成都、眉山的20餘名肢體殘疾人及志願者參加體驗活動,藉助外骨骼機器人,部分截癱殘疾人從輪椅上重新站了起來。
  • 原來是在測試外骨骼送餐機器人
    22日,一名外賣騎手身背3個外賣箱的視頻引發熱議,幾個餐箱壘起來足有一人高,只見這個騎手身體微微前傾,全身被幾個「機械外骨骼」一樣的設備支撐著,走起路來就像一個機器人。有網友笑稱,「外賣鋼鐵俠來了!」 原來,這名外賣騎手使用的是一套機械外骨骼設備,該設備經常在科幻作品和遊戲中出現,如今卻被應用到了外賣送餐領域。
  • 下肢機器人關節_外骨骼機器人系統中人體下肢關節力矩動態解算...
    1.相關綜述柔性助力機器人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和避免助力外骨骼存在的人機關節難以對齊、附加質量大、步態不一致等問題 [16] .
  • 36氪首發|康復需求增長帶動外骨骼機器人市場,「邁步機器人」獲數...
    邁步機器人位於深圳南山科技園,公司專注於外骨骼機器人及人機互動技術的研發,打造智能康復體系,通過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提升康復醫療的效率和效果。邁步機器人產品矩陣截至目前,基於其柔性驅動器的人機互動技術,邁步團隊已相繼推出了下肢康復外骨骼機器人、下肢助行外骨骼機器人、手部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等多款醫療外骨骼機器人產品;最近,邁步團隊還發布了在日常生活場景下出行使用的助行機器人,用於輔助髖關節力量不足的人群行走。
  • 日本「仿真妻子」機器人,售價10萬遭瘋搶,內部結構是亮點
    日本「仿真妻子」機器人,售價10萬遭瘋搶,內部結構是亮點看過好萊塢科幻電影的朋友對於機器人一定不會陌生,在好萊塢大電影中,人工智慧一定佔據很大一部分,而隨著AI技術和科學水平的逐漸提高,機器人技術也有了突破性進展,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有了它們的身影,但你知道嗎,最近日本某公司研發出了一款取名為妻子的仿真機器人
  • 腔鏡手術機器人、腦控外骨骼康復系統、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
    念通智能——腦控外骨骼康復系統上海念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專注於智能康復設備的研發和生產。目前,其核心產品主要是一款針對腦卒中患者的主動式康復設備——Econ-Hand腦控外骨骼。據悉,基於神經交互技術和穿戴式外骨骼技術,該設備能輔助腦卒中患者通過腦電波控制外骨骼機械手,完成特定的抓取任務,從而實現主動式肢體康復訓練,其核心亮點有二:1)基於腦電的新型人機接口:研製出適用於中風患者上肢康復的腦電頭盔,記錄10通道腦電波信號,通過人工智慧算法實時計算用戶的運動意圖,將解析出的運動指令無線發送至外骨骼機械手,實現自主意念控制;2)可攜式康復外骨骼:設計了可攜式外骨骼康復機械手
  • 從「外骨骼」到「人造人」|到底什麼算機甲?
    然而,「MOBILE SUIT」並不等同於「動力外骨骼」,《機動戰士敢達》也毋庸置疑地一直被劃入「機器人動畫」範疇,這是因為「MOBILE SUIT」其實是受原生於美國科幻作品中的「動力外骨骼」靈感啟發,而衍生出的日本獨有機械概念
  • 四川殘疾人體驗外骨骼機器人
    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12月3日,由四川省殘聯指導,四川肢殘協會和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四川省殘聯、四川大學和成都、眉山的20餘名肢體殘疾人及志願者參加體驗活動。
  • 外骨骼、人造皮膚、行走助力器 日本新技術助殘疾人行走
    在日本,外骨骼等新技術不斷出現。  日本筑波大學教授發出過一種叫做機器服混合輔助肢體的新技術,它是模仿著人體工學的設計,看上去很像人體的外骨骼,穿戴以後就可以探測肌肉的著力點,強化人體的肌肉力量,輔助人體完成它的肢體動作。所以在這個設計之下,我們看到在機器人服裝的幫助之下,曾經雙腿癱瘓的日本人內田靖史就登上了瑞士的阿爾卑斯山,達到海拔400多米的一個山峰。
  • 超科幻:探秘跨世紀的動力外骨骼
    在美軍TALOS項目(輕型戰術突襲操作服)尚未完全實現前,可以說HULC是目前性能最強的單兵動力外骨骼裝置,現已在美國軍方全面展開試驗。日本:轉型醫療領域 民用裝備興起除了美國,在其他國家中我們也不難覓得動力外骨骼的身影。只不過由於特定的政治、信仰或技術原因,這些外骨骼的功能特點往往面向民用。
  • 「牛迪科技」研發的機械外骨骼讓你輕鬆搬起上百斤重物
    在機械外骨骼的幫助下,人類可以舉起超過人類極限的重量,從而提升人的工作效率,保護人的身體。 近期,36氪重慶接觸到一家專注機械外骨骼研究的公司——重慶市牛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面簡稱「牛迪科技」)。該公司研製的第一款產品「普力負重外骨骼」,是一種穿戴在人體外部,幫助人體負重的無源助力外骨骼。
  • 機械外骨骼設計案例
    機械外骨骼又稱動力外骨骼
  • 腔鏡手術機器人、腦控外骨骼康復系統、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這裡...
    念通智能——腦控外骨骼康復系統 據悉,基於神經交互技術和穿戴式外骨骼技術,該設備能輔助腦卒中患者通過腦電波控制外骨骼機械手,完成特定的抓取任務,從而實現主動式肢體康復訓練,其核心亮點有二: 截至目前,該設備已完成小批量試產,並與華山醫院、新華醫院等機構開展了廣泛合作,已完成50餘例的臨床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