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外骨骼幫助人類更好的運動

2021-02-24 醫學新視點

機械外骨骼是很多人類的夢想,可以讓你變得更加強大和有力,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

現在,很多機械外骨骼開始接近普通人的生活。研發人員希望外骨骼可以幫助那些需要長時間走路的人和由於疾病而影響走路功能的人,減輕身體的疲勞。


每一步的踏出都在消耗身體的能量,但是,現有的很多機械外骨骼並不完美,甚至使得穿戴者更加疲勞。

這個問題是雙重的:不但這些剛性外骨骼沉重,而且它們很難與人體關節匹配,使得穿戴者行動扭曲和不自然。

所以,解決方案來了!

一種軟性機械外骨骼穿戴設備也許可以解答目前的兩個難題,輕便而且關節匹配度很高,並且可以成功的將代謝的消耗降低高達23個百分點。

人體進化了行走這個功能系統,需要很多肌肉的支撐和配合。當這個系統在正確的工作時,它是非常高效的。


「當一個人患了某些疾病,例如帕金森、中風或者腦麻痺,他們會發展出一種病理性步態,身體會嘗試調整姿態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行走,」哈佛生物設計實驗室研究生Brendan Quinlivan 指出。

例如中風,很多患者發展為「掉腳」的姿態,他們很難抬起腳。「他們通過另一種姿態作為補償,就是繞圈式擺動他們的足部,來替代正常的直線行走」,Quinlivan說。

仿生設計機器外骨骼的目的是使一個人的身體缺陷得到補償,幫助那些需要協助走路的人群。

「腳踝向下推動需要底層肌肉的力量,」Quinlan說。在生理學中,踝關節的推動稱為背屈。他同他的同事們希望通過外部裝備來模擬這一過程。因而,他們使用鋼索、特殊的靴子和小牛皮帶將使用者的腳踝連接到它們的小腿後面。

但是腳踝僅僅提供力量,一個有效的步幅需要所有熊膝蓋到髖部的肌肉和肌腱來穩定整個下肢。這就是為什麼要加臀帶的原因,每條腿兩個,呈螺旋狀從大腿前面到小腿背面。

作為生物連通性的最後一點,研究者加了傳感器來檢測佩戴者運動的巔峰時刻,這樣系統可以校準輔助設備,在一個完美的時刻發送適當的力量援助。


一旦設計固定下來,研究人員就開始進行試驗了。他們選定了7位健康的受試者,穿戴好裝備在跑步機上進行測試。研究人員通過呼吸面罩測定(測量吸入的氧與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平衡)他們的基礎代謝率。試驗在機械外骨骼提供輔助的4個水平進行,輔助範圍從腳踝每走一步所需力量的10到38%。在最低水平時,外骨骼為穿戴者節約僅4個百分點的代謝消耗。當啟動其他幾個水平的輔助功能時,節約的代謝消耗從4%戲劇性的接近了高達23%的比率。

此類能量節約的裝備還存在一些待進一步改進的問題。其一,穿戴者沒有穿戴發動機和電池來驅動機器。如果佩戴了一個裝了電源的臀包,那麼只有2.2磅的超輕外骨骼就要成為一個有17磅重的負擔。

大家都在等待電池和電機會輕盈起來的同時,研究人員依然致力於弄清楚外骨骼如何能減少代謝。腳踝的支撐可以使穿戴者巧妙的改變他們的行走方式,這可能使得整體動作更高效一些。

「因此,我們不確定代謝的變化是來自步態的改變,還是來自我們的輔助,」哈佛生物設計實驗室的另一名人員Sangjun Lee指出。

一旦他們可以弄清楚機理,確認這項應用可以幫助那些需要輔助的人。

Quinlivan 談道,「其中一個重要的應用是幫助士兵做50-100公裡的負重。我們如何減少他們的代謝消耗、疲勞、肌肉的磨損和撕裂?」

消防員、工人和其他體力勞動者也可以從中獲益。

讓機器外骨骼幫助人類超越自己,引領提高的變革。

參考資料:

[1] Soft Robot Exosuits Will Give You Springier Steps

 About us 

人工智慧引領健康未來

康健新視野 | 藥明康德團隊打造

相關焦點

  • 《極客出發》體驗「機械外骨骼」
    機械外骨骼的出現可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它是一種由鋼鐵框架構成並且可讓人穿戴的機器裝置,這個裝備可以提供額外能量來供四肢運動,能夠幫助體力勞動者減輕十到二十公斤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疲勞作業。來自北京大學和哈佛大學的極客們帶來了兩款機械外骨骼,分別是腰部助力外骨骼和上肢增強外骨骼。
  • 機械外骨骼設計案例
    > 機械外骨骼又稱動力外骨骼
  • 能夠讓你變為超人的十款機械外骨骼
    動力外骨骼,最初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機械及電子設備,是一種能夠增強人體能力的可穿戴機器。它能夠幫助人們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能夠攜帶更多更重的東西,並且幫助穿戴它的人在戰場、建築工地或者其它有危險的地方生存下來。
  • 外骨骼?沒錯你就是鋼鐵俠
    ,與之相反的是人類這樣「內骨骼」的生物。       因此,外骨骼機器人一般是指那些能夠保護自身,並增強人類能力的可穿戴機電設備,從單一的穿戴電子類產品,後續逐漸形成電子、機械、仿生的跨界融合,形成一項面向未來的獨特前沿技術,在應用領域上也發展衍生到包含那些能夠增強(幫助康復)殘疾人的可穿戴設備,主要用於幫助病人做步態康復訓練。
  • 真實世界鋼鐵俠:穿上機械外骨骼,一起「復仇」一起飛
    2000年時,DARPA撥款5000萬美元成立了人類行動強化外骨骼項目(EHPA)。當時,DARPA 從23份提案中選出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薩克羅斯研究所、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以及米倫紐姆噴氣機有限公司作為主承包商,讓這些機構或公司去研究可以增強士兵速度、力量和耐力的機械外骨骼。
  • 這套機械外骨骼可以幫助我們搬運更重的物品
    許多到過日本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日本機場的工作人員會穿機械制服呢?事情要追溯到2014年,一家名為Cyberdyne的衍生公司開始研發名為的機械制服,這套制服可以幫人提重物。一開始這只是一個實驗項目,但自從HAL介紹到機器人世界後,這項技術開始起飛。
  • 夢想照進現實:科幻電影裡的「機械外骨骼」圖鑑
    幾天前的一個新聞,日本一些科技公司正在為老年人研製一種機械外骨骼,協助老人從事大重量體力勞動,進而幫助他們延遲退休。不得不說日本政府為了解決老齡化問題也是拼了。機械外骨骼這東西看似神奇,其實很多年前就已經在各類科幻電影裡出現,未來+硬漢+戰爭+外骨骼,幾乎「等於」一部老少鹹宜的科幻大片。穿上鋼鐵戰衣,就能力大無窮並且刀槍不入,雖千軍萬馬不懼,取敵首級如探囊取物。這樣的幻想源於冷兵器時代,古人的盔甲不就是這個設計初衷嗎?只是在科技尚未到達那個高度之前,人類只能幻想,好在電影能逐步完善咱們的夢想。
  • 不一樣的「終結者」,日本腦電波控外骨骼裝置
    被稱為外骨骼的套裝,關節由小型電動馬達驅動,起到機械肌肉的作用。 真正讓人大開眼界的是:病人能通過腦電波來控制外骨骼套裝。 當索倫森聽說日本機器人專家:三階教授,發明了腦電波控制的外骨骼套裝之後,下決心要試一試。她要在12月份女兒的婚禮上走起來。
  • 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獲重大突破 已進行實地測試
    不久前,有網友放出一張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進行實地測試的照片,在國內國外引發了軒然大波,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更是評價稱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項目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單兵機械外骨骼研發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牛迪科技」研發的機械外骨骼讓你輕鬆搬起上百斤重物
    什麼是機械外骨骼?可能很多人都難以回答這個問題。但如果看過漫威電影,大家對鋼鐵俠一定熟悉。託尼·史塔克穿上他的鋼鐵盔甲後,戰鬥力會瞬間爆棚,不僅舉起巨石毫不費力,甚至還可與強敵搏鬥,而這個鋼鐵盔甲,便就是機械外骨骼。 說的直白一點,機械外骨骼是一種由鋼鐵框架構成的機械式裝置。
  • 美軍曝光「第三隻臂」外骨骼機械臂
    ,可大幅減輕士兵作戰負擔,幫助士兵手持突擊步槍等武器,設計理念和外形都十分接近1986年上映的科幻電影《異形2》中的科幻武器。「軍用外骨骼系統」並非新興事物,但輔助機械臂作為一種簡化版的單兵「外骨骼」系統還是頗有創意,本文就此為您解讀。
  • Tendo AB採用太空技術製造外骨骼,幫助手功能下降者提高生活質量
    Tendo AB是一家年輕的公司,致力於為因脊髓損傷導致的手臂殘疾人開發柔軟而簡約的外骨骼。但是,該概念最初的設計並不是為脊髓損傷的手臂殘疾人設計的,甚至也不是為地球上的人設計的。在合作期間,Woge意識到,儘管太空人在太空中進行大量運動以保持身體健康,但他們卻很少專注於手掌握力和精細的運動動作;這些動作對他們在太空的工作至關重要。她的解決方案是在所有工作中提供阻力的手套,這樣即使沒有重力,太空人手中的肌肉也可以保持活動狀態。該產品還可以在太空行走時(例如,將來在火星上著陸)提供幫助。Woge對風溼病有很深的認識。
  • 國產機械外骨骼批量裝備,探月工程也用到
    隨著原來越多關於著陸場的報導發出,我們驚喜的發現,我們的地面搜索人員,竟然裝備上了機械外骨骼,這樣在搬運物資設備的時候,顯得更加輕鬆,又一項先進的技術被我兔白菜化了!在軍事領域,這種可穿戴式外骨骼可以助力士兵搬運各種物資,在實際應用的過程當中我們也發現了其優勢,不僅可以節省士兵的體力,同時還能對士兵的身體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 原來是在測試外骨骼送餐機器人
    22日,一名外賣騎手身背3個外賣箱的視頻引發熱議,幾個餐箱壘起來足有一人高,只見這個騎手身體微微前傾,全身被幾個「機械外骨骼」一樣的設備支撐著,走起路來就像一個機器人。有網友笑稱,「外賣鋼鐵俠來了!」 原來,這名外賣騎手使用的是一套機械外骨骼設備,該設備經常在科幻作品和遊戲中出現,如今卻被應用到了外賣送餐領域。
  • 超科幻:探秘跨世紀的動力外骨骼
    起源:從插畫中走出的動力外骨骼動力外骨骼(Powered Exoskeleton),顧名思義,它不同於我們在以往的軍事戰爭或科幻電影中所見到的鐵甲洪流,而是附著於人體外部的「人工智慧」:為穿戴者提供保護,並根據人的肢體活動來感應、伺服、驅動機械關節重現動作,用以提供額外的動力,幫助使用者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負重更強。
  • 兵哥穿機械外骨骼搬運報廢武器 全新裝備助力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
    兵哥穿機械外骨骼搬運報廢武器 全新裝備助力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時間:2020-10-19 15:56   來源:演兵場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兵哥穿機械外骨骼搬運報廢武器 全新裝備助力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 東方網演兵場10月19日報導:科幻電影中的外骨骼機甲一直是科學家們的嚮往。
  • 我國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問世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先進機器人應用工程技術中心,突破了人機混合智能的生機電系統協調一體化關鍵技術,建立穿戴外骨骼機器人主動認知智能,形成人機協同混合增強智能,實現了對可外骨骼機器人的直覺控制,秒變「鋼鐵俠」的夢想走進現實。
  • 這種外骨骼設備可以讓你變成鳥,用身體控制無人機飛行
    像鳥兒一樣張開雙臂,控制無人機飛行EPFL(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更好的無人機操控系統,可以讓你拋棄操縱杆,伸開雙臂模擬鳥的動作,更直觀地控制固定翼無人機。首先是直觀,就像小時候張開雙臂跑跳一樣,這是一種本能的控制動作,所以用 FlyJacket 外骨骼控制無人機,要比傳統的操縱杆簡單得多。為了讓你能長時間使用,手臂的力量通過支架下放到了腰部,外骨骼中的傳感器會感應到身體運動,身體的前後彎曲被設置成無人機的俯仰,身體左右轉動則是控制方向。
  • 邁步機器人:瞄準肢體外骨骼康復訓練市場,建設智能康復體系
    聯創&CEO陳功為上海交大(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計算機科學)雙學位學士、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博士後研究員,主要專攻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系統、人-機交互控制、柔性驅動器、腦控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等方向;聯創&CTO葉晶為日本早稻田大學生命理工學博士,師承於日本「機器人之父
  • 俄展示新型機械外骨骼:可背70斤掃雷機器人,行軍9小時不累
    文/鳳凰軍事俄展示新型機械外骨骼:可背70斤掃雷機器人,行軍9小時不累機械外骨骼這種裝置,放到多年前提起,很多人一定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科幻電影,影片中的武裝人員經常會穿戴這種裝備事實上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幻電影中的那些看似遙遠的「黑科技」已經逐漸出現在當今世界了,就比如前面說的機械外骨骼,似乎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世界舞臺了。從外觀上看,機械外骨骼就是一種類似於軀幹護具的裝置,由於是機械,所以還是有一定重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