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有這麼一個地方:
這裡,凌晨2點開市、全年365天無休;
這裡,價低質優,置辦年貨時總被大家提起;
這裡,匯集了天南海北的果品,是蘇州人名副其實的「水果倉庫」和「四季果園」。
它就是蘇州最大的果批市場——弘德隆。
弘德隆果批市場佔地約150畝,常年人滿為患,是蘇州人的「水果倉庫」。作為蘇州城內最大的果批市場,一直有著「南區便宜、北區貴」的說法。
了解下來才知道其中緣由:弘德隆南區較多販賣當季時令水果,品種單一但庫存足。而北區大都以精品水果居多的小鋪子為主,品種多樣、包裝精美,且多為進口,價格自然比南區貴一些。
如果你的目的夠明確,記住「當季向南、精品向北」的法則,就不會在150畝的弘德隆果批市場迷路了。
南區
當季的橘柑類佔據了南區的主導地位。蘆柑、粑粑柑、沃柑、橙子...一框框堆得老高,放眼望去晶瑩橙黃,陽光下閃閃發光。
市場裡的果販們各個都有一雙火眼金睛,看到有新鮮面孔,阿姨們就會立刻鎖定,熱情邀約試味。
「小妹,來嘗一口我家的蘆柑,保證甜!」
替大家嘗了味,雖不如剛上市時的蘆柑水分足,但滋味一點都不馬虎。詢問了下價格,1.8-3塊/斤的都有。
阿姨悄悄和我說:「1塊8一斤的嘛,基本都沒什麼水分了,但包上包裝袋,別人也看不出來,通常都是飯店、超市來拿貨的多,如果是自己吃的話,建議你買2塊5或者3塊一斤的。」
「這是市場最後一批蘆柑了,物以稀為貴嘛,等假期過後肯定買不到咯。」
說話間的功夫,阿姨們手上的動作卻一點兒沒停,一個個蘆柑被裹上紅色的塑料外衣,有序整齊地碼置在框中。
隨著天氣轉熱,新鮮上市的西瓜在南區的出鏡率很高,現在熱賣的要數緬甸甜王和雲南的麒麟瓜這兩個品種。
問了一圈下來,每家的價格差異不大,緬甸甜王基本上都在2-2.5元/斤,一箱有倆,想吃到今夏的第一口西瓜,6、70就能搞定。
皮薄汁甜的麒麟瓜,外面水果店要賣5-6元/斤,這裡批發只要3.2元/斤。「最近天氣熱了,西瓜的銷量上來了,一天能賣出7、800斤!」老闆黝黑的臉也藏不住喜悅。
老闆還指著旁邊的蘆柑悄悄給我們使眼色:「現在的蘆柑水分很大,質量不行了,買10個至少有一半是乾癟的,不建議你們買咯。」市場內激烈的競爭可見一斑。
沒有簾門、三面透風,南區僅僅靠著幾根柱子來劃分每家果鋪的區域,雖然粗獷卻格外接地氣,果販們熱情親切,每一個都願意和你聊上幾句,砍價也不是不可以。
北區
相較於南區,北區的架構和菜市場更相像,沒那麼寬敞,卻有遮風避雨之處。
每個商戶各佔一個小鋪子,各式各樣的水果在門口依次排開,讓人挑花眼,框裡的水果也被貼上精緻的標籤,張揚且驕傲。
檸檬、藍莓、樹莓、血橙、蛇果、山竹、百香果、人參果...市面上常見的水果,這裡統統都能尋到。
但老闆們都有自己的原則,如果你不是殺價好手,基本是沒法討價還價的。
弘德隆果批市場不但價格便宜,水果種類也非常齊全,應季的水果自不用說,仔細尋尋,還能買到一些提前上市的水果嘗個鮮。
一盆9斤的草莓,新鮮採摘、個頭碩大,50元就可以端走。
老闆吆喝著:「這一盆草莓早上要賣90多呢,200多盆都賣掉了,現在就剩這幾盆,便宜賣了,賣完就收攤接小孩放學去嘞。」
嘗了一顆,汁甜水足,還帶著點奶油香,比水果店的品質好上一個level。
過年期間被炒得火熱的車釐子倒沒怎麼瞧見,取而代之的是與它外表無異的大櫻桃。
詢問了價格,50塊一斤,一箱8、9斤的大櫻桃330塊能拿貨,老闆還自豪地說上一句「要是在水果店,這個價格可是要翻一番的」。
市場裡瞧見最多的葡萄品種要數夏黑和玫瑰香,夏黑11元一斤,顆顆圓潤飽滿,透著光澤。
玫瑰香15元一斤,紫中透著粉白,店主透露說現在還不是吃玫瑰香的最好時候,7、8月份的玫瑰香才不負其名,到時候價格也會降下來,11、2塊就能拿到貨。
芒果品種也是五花八門:貴妃芒、青皮芒、水仙芒、小臺芒...
品種不同,價格在4.5-7元/斤之間上下起伏。品質上乘,基本沒有黑斑,芒果愛好者可以放心來。
愛它的人死心塌地、恨它的人避之不及,水果之王榴槤為弘德隆添了些許」臭「味。
不過榴槤個頭飽滿,想來裡面的果肉也肯定肥美。了解了一下,價格在11元/斤左右,個頭小的7、80就能抱走。
除了常見的水果外,往裡走走,卻意外發現東山枇杷和荔枝已經提前上市了,安靜地躺在水果攤上,等著哪只小饞貓把他們領回家。
購買的時候千萬記得要仔細檢查果品質量,留個心眼。這不,隨意拿起一盒藍莓,發現已經有流汁發黴的跡象了。
根據產地、運輸等方面的問題,弘德隆每日的果品價格也會隨之浮動,以上價格僅供參考
如何少踩雷?弘德隆水果購買Tips請收好!
凌晨2點,城中人才剛入夢,弘德隆的果販們為了生計,就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直到早上7點,一刻不得歇。
雖然到達時已是下午,錯過了早市的黃金時段,但此刻的弘德隆果批市場依舊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滬A、魯G、浙F...穿梭於各個城市的貨車,運載著一箱箱新鮮水果,最終在弘德隆相聚。
不算寬敞的市場入口,被車輛擠得無法通行,負責維護秩序的執勤大哥不斷指揮,鳴笛聲、倒車聲、吆喝聲,打破午後的沉悶和平靜。
市場裡訂貨的商戶們,眼瞅著貨來,趕忙騎著電動三輪車無縫對接。
卸貨再裝貨,果販們動作利落,從貨車到三輪車,再從三輪車運到攤位,似乎打了雞血、不知疲憊。
往市場深處走,相比於入口處的忙碌,這裡多了幾分悠閒和餘裕。
趁著沒什麼客人,埋在果箱中的商戶,手指在計算器上起舞,清算著一上午的收穫。
剛搬完貨的小夫妻,終於吃上了今天的第一頓飯。擺上桌板,開一罐啤酒,簡單的饅頭配小菜,粗茶淡飯中藏著甜蜜的滋味。
手機似乎成了攤主們唯一的放鬆方式。手裡的活忙完了,找個椅子坐下來,滑滑手機、看看視頻,和家裡人打一通電話,享受短暫的休憩時刻。
和菜市場一樣,弘德隆果批市場有自己的煙火氣,但也有「臭」味。或許是施工的原因,市場雖佔地150畝,但現場的環境著實讓人有些無從下腳——
地上的果箱紙屑被雨水衝刷,和暗灰的地面融為一體。
滿地都是果販隨意丟棄的水果,有的甚至已經被貨車碾成泥漿狀,隨著溫度的升高慢慢腐爛。
夏天還沒到,就隱約能聞到水果發酵的酸臭味,燻得人難受。
儘管如此,這裡卻是無數果販的謀生地和築夢所。
離開弘德隆,附近的施工聲不絕於耳,風吹,塵起,為遠處的弘德隆蒙上了一層灰。果販透露說:明年四五月份,弘德隆就要搬遷到甪直,新建的現代化農產品物流園,而這裡,也要重建了。
城市會重建,但記憶不會。
對弘德隆的記憶,是果販們開著車運來的一箱箱蘋果;是筐子堆得老高、散發著新鮮水靈氣的柑橘;是市場裡飄著的久久不散的水果香。
弘德隆水果批發市場
園區312國道楊東路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