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蘋果M1 Mac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

2020-12-06 青衫隱灬

隨著全新的 Mac 產品陸續來到用戶手中,評測也陸續公開,M1 晶片的實力已經多方位地展示在了我們面前,新款 M1 Mac 的跑分非常出色,那麼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如何呢?這裡簡單地匯總了一些評測裡的實際應用表現,以供參考。

編譯速度

TechCrunch發現,在Xcodebeta解壓測試中,三款新的Mac耗時相差不大,略超5分鐘;而2019年的13、16英寸MacBookPro耗時分別為11分12秒、7分07秒,而2019年款MacPro耗時為10分19秒。

WebKit編譯測試中,M1Macmini速度最快,耗時19分32秒,搭載M1晶片的MacBookPro耗時20分43秒,M1MacBookAir耗時25分05秒。

相比之下,舊款 Mac 之中速度最快的是 2019 款的 Mac Pro,搭載 12 核英特爾至強晶片,耗時 20 分 11 秒,不敵 M1 Mac mini。

同時,M1MacBook兩款設備的功耗控制也非常不錯,WebKit編譯測試完成後剩餘電量都為91%,而16英寸MacBookPro剩餘電量為61%,13英寸MacBookPro剩餘電量僅為24%。

遊戲性能

TheVerge測試了M1晶片的MacBookAir遊戲性能。這款採用被動散熱的筆記本在1920x1200解析度、低畫質設置下,《古墓麗影:暗影》跑出了38fps的成績,而一般搭載英特爾TigerLake的超極本還很難達到30fps。

據 AnandTech 的測試,M1 Mac mini 在 1366 x 768 解析度中畫下拋出了 73fps,接近於銳龍 2500U 配 RX 560X 獨顯的宏碁 Nitro 5。在 1920 x 1080 解析度高畫質模式下,M1 Mac mini 跑出了 39.6fps,超越了上述這款宏碁筆記本。

以上就是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淺談蘋果M1 Mac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蘋果M1 性能詳細分析:一萬字的總結
    雖然在前面 GFXBench 5.0 的跑分測試中,M1 並沒有比 GTX 1650 低多少,但在實際的遊戲表現中,M1 的幀率比 GTX 1650 差不少。可能的原因是,雖然 GPU 性能和是否適配 M1 無關,但遊戲運行和 CPU、GPU 都有關,而該遊戲並沒有適配 M1。
  • 蘋果核補完計劃,iOS終將回歸mac OS?
    在過去幾年時間裡,國內外有越來越多小道消息都在傳蘋果將為新款Mac改用定製設計的ARM處理器:《彭博社》曾報導,蘋果可能於今年開始在 Mac 電腦上改用內部代號為Kalamata的自研處理器;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新近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更是指出蘋果公司將在2021年上半年發布首款搭載ARM處理器的Mac電腦。
  • 蘋果M1 Mac設備無法禁用電池健康管理功能、軟體兼容性怎麼樣?
    最近許多用戶都在使用體驗並親測蘋果M1 處理版的MacBook 系列,我們都知道搭載蘋果 M1 晶片的 Mac 不能通過 Boot Camp 安裝 Windows 作業系統,也不能通過虛擬機安裝 Windows。
  • CrossOver演示讓x86 Windows應用程式在蘋果M1 Mac上運行
    Codeweavers今晚發布了一篇博文和視頻,展示了蘋果M1 MacBook Air上運行的CrossOver。
  • 淺談光纖壓力傳感器FOP-M在礦井測量氣壓中的應用
    打開APP 淺談光纖壓力傳感器FOP-M在礦井測量氣壓中的應用 御風傳感 發表於 2020-11-27 08:55:51 有時把礦山地下開拓中的斜井、豎井、平硐等也稱為礦井。每一個礦井的井田範圍大小、礦井生產能力和服務年限的確定,是礦井自體設計中必須解決好的關鍵問題之一。礦井生產能力一般是指礦井的設計生產能力,以萬t/a表示。有些生產礦井原來的生產能力由於種種原因需要改變,因而要對礦井各生產系統的能力重新核定,核定後的綜合生產能力稱核定生產能力。
  • 蘋果提供修復M1 Mac重裝錯誤的解決方案
    11月23日 消息:在蘋果搭載自家M1晶片的Mac發布後不久,就有用戶反饋,試圖立即在這些設備恢復和重新安裝macOS,可能會導致安裝錯誤,Mac無法使用。具體來說,錯誤消息提示稱:「在準備更新時發生了錯誤。未能個性化軟體更新。請再試一次。」
  • 蘋果M1電腦上還能運行Windows嗎?蘋果:留了路,看微軟
    此次「會晤」的目的非常明確:造出第一臺自己定製設計、基於ARM晶片,且能運行MacOS的蘋果電腦。而就在本周,蘋果終於邁出了這一大步——第一批在蘋果M1晶片上運行的Mac誕生。Mac仍然是我們在工作中使用的一種工具,將我們所學到的一切,應用到核心系統中,顯然是一個長期的抱負,也是一種實現夢想的方式。Joswiak還回憶道,「剛開始知道這個決定的人很少,但他們知道蘋果要走這條路開始,便一直對此面帶微笑」。
  • 蘋果M1 Mac可以運行Windows軟體和遊戲
    原標題:蘋果M1 Mac可以運行Windows軟體和遊戲   我們都知道搭載
  • 三層交換機怎樣設置MAC白名單?只允許指定的MAC地址上網
    在三層交換機環境下,由於三層交換機屏蔽了終端的實際mac地址,上層的上網行為管理在不開啟「MAC地址收集器」的情況下,是檢測不到終端的實際mac地址的。這樣也就不能實現mac地址黑白名單的功能。網絡結構如下圖:1.
  • 蘋果M1 Mac功耗測試:待機4W滿載31W 請注意是整機
    請注意這裡需要強調的是以上測試的數值為整機功耗,也就是安裝了內存、硬碟、鍵盤、滑鼠、顯示器等各種配件後的功耗表現,可見M1的能耗比多麼驚人。蘋果 M1 Mac功耗測試在功耗測試中,Mac mini 通過 HDMI 連接 2560p144Hz 顯示器,連接 Wi-Fi - 6 路由、滑鼠和鍵盤,待機總功率為 4.2W。
  • 蘋果M1晶片:如何開啟一個時代
    不管是發布會上公布的性能提升,還是這幾天關於這幾款機器的實際評測紛紛出爐,M1晶片的性能和功耗完全超出人們預期,用「顛覆」來形容也不為過。今天的文章就來聊聊蘋果的M1晶片。我想從晶片設計的角度,和大家一起看看M1晶片為何如此牛逼的三個主要原因。
  • 部分蘋果M1 Mac用戶抱怨遇到藍牙連接問題
    部分蘋果M1 Mac用戶抱怨遇到藍牙連接問題 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25日 消息:蘋果M1Mac自發布以來,不斷的出現各種小毛病。
  • 網友發現蘋果 M1 Mac 電腦漏洞:密碼、聊天紀錄直接明文了
    來源:快科技 最近幾天,蘋果的 M1 處理器各種刷屏,雖然這只是蘋果第一款自研桌面級 ARM 處理器,但不論 CPU 性能還是 GPU 性能,都足以讓 AMD、Intel 及 NVIDIA 三家擔憂。
  • 蘋果的M1晶片,其實還是活在他的封閉世界
    如果軟硬體是蘋果全家桶,新Mac的性能的確是翻了幾番,但就和電視盒子能流暢播放4k 8k的視頻,甚至1g/2g的內存就能跑安卓系統一樣,這是在那個層面的事情,如果電視盒子的配置拿來做手機,相信不太有人能接受。
  • ON1 Resize 2020 for Mac(圖像調整大小軟體)
    ON1 Resize 2020 Mac中文破解版是Mac平臺上的一款專業的圖像調整大小軟體,ON1 Resize mac破解版具有批量處理、完整的ON1瀏覽、壓縮的Photoshop文件等功能,為您提供了一組旨在幫助您準備好要列印的圖片的工具,幫助你整理和調整圖像大小。
  • 蘋果官方詳解 Mac 首款 SoC 晶片 M1 :CPU 速度提升最高 3.5 倍...
    IT之家 11 月 11 日消息 蘋果今天發布首款自研電腦晶片 M1,蘋果介紹,M1 晶片是 Apple 首款專為 Mac 打造的晶片,擁有格外出色的性能、眾多強大的功能,以及令人驚嘆的能效表現。
  • 淺談氮化鎵GaN充電器中同步整流的應用
    打開APP 淺談氮化鎵GaN充電器中同步整流的應用 eastway88 發表於 2020-07-16 09:24:09 最近,整理了市面上發售的氮化鎵
  • 蘋果M1編譯代碼速度與2019年Mac Pro一樣快,耗電更少
    IT之家 11 月 18 日消息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看到了許多基準測試結果和測評,展示了蘋果新的 M1 晶片在 Mac 上的突破性性能,但如果再加上電池續航指標,其改進就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了。TechCrunch 的 Matthew Panzarino 在多款 Mac 上編譯了 Safari 瀏覽器引擎 WebKit 的開放原始碼,如預期的那樣,基於 M1 的機型比基於英特爾的機型更快地完成了任務。
  • Mac版向日葵8.3發布:支持無密碼遠程控制蘋果電腦
    近日,向日葵遠程控制軟體發布了Mac客戶端8.3,新版本去除系統帳戶的驗證方式,支持無密碼訪問,遠程控制無人值守的蘋果電腦更加方便。使用向日葵遠程控制軟體時,需要在手機應用市場或向日葵官網上下載軟體,在互相控制的設備上分別安裝向日葵控制端和客戶端程序。
  • Mac電腦怎麼投屏電視或投影儀
    Mac電腦怎麼投屏電視或投影儀使用電腦無線投屏到大屏幕上,此前已經介紹了window電腦怎麼投屏,現在來繼續介紹下mac蘋果電腦怎麼投屏到電視,投屏到投影儀。是否也可以採用無線投屏方式?如果你的是智能投影儀,也是一樣的道理,在投影儀裡打開樂播投屏TV版,如果投影儀應用商店沒有樂播投屏可以下載,到樂播投屏官網下載TV版拷貝到U盤,再安裝到電視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