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行業裡面有兩件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有些內在的共性,有必要談一下。
第一件事是某主打陌生人交友的移動 App 公司 IPO 當天傳出來一張照片,公司創始人跟投資人兩個人面對鏡頭豎起了中指。或許是因為上市前公司創始人被前僱主搞了一下,當事人因為處於靜默期,無法正式回應,於是來了這麼一槍。除此之外,還能有別的理由,難道是表達喜悅? 我看不像。
一個相對文明的社會裡,在公開場合向媒體亮出中指,無論如何都是不夠得體的。這個根本就跟個性什麼的沒關係。
另外一件事情,是某餐飲品牌的創始人在某媒體舉辦的企業家年會上面對提問者質疑「牛腩不好吃」的時候,回應是「屌絲們天天吃盒飯,你們的味蕾都還沒打開」。一時間引來不少調侃和質疑。
我倒不是真的覺得「味蕾沒打開」是怎麼冒犯人,而是前面那句「屌絲們天天吃盒飯」聽著不順耳。「屌絲」這個詞本是粗俗的詞彙,私下裡說說也就是了,在公開的會議上去說,甚至帶著羞辱顧客的意思,那就有些不夠禮貌。有趣的是,關於該事件我看到最好的評論形容這是「一場中產階級的屌絲屠殺運動」。又沒繞過屌絲。
這兩件事情的共性是什麼呢? 那就是瀰漫整個行業的粗俗化。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這幾年,我們經常能看到類似「得屌絲者得天下」之類的字眼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媒體上,投資人大談「屌絲經濟」,各種會議也經常能看到演講者把一些以前視為禁忌的詞彙掛在嘴邊,尤其是某些網際網路思維的代言人,哪怕是個女人,在臺上都是這個演講習氣,滿口的「屌絲」「逼格」… 似乎越這樣越是所謂的接地氣?
我以前曾私下裡批評過某以「公司文化」見長的大電商公司「沒文化」,舉的一個例子是這家公司的最高層管理者居然把「又猛又持久」這樣帶有強烈性暗示的口號向整個公司灌輸,也難怪外界總妖魔化這樣的企業,一家真正體面的公司會用這樣的宣傳語麼? 我想不會的吧。
創業者和企業家們在思考創新怎麼盈利怎麼改變世界的時候,也應該留點心思讓自己的語言體系稍微得體一點,這兩年很少看到有企業揮舞飽含政治意味的口號了 - 這在老一代企業家把持的公司裡很常見,新一代企業家崛起,但是低俗話用語倒是多了起來,越來越走下三路。這樣總是不太好吧,即使有些人覺得要拉攏 90 後群體,但也不見得新一代年輕人都你們這樣沒素質。
非常遺憾,因為寫這篇文章,我也不得不用了幾個禁忌詞。我先自我檢討一下。
題圖:Reddit 的 Logo . Reddit 大概是美國網站中最粗俗的一地兒了吧。
嗯,這篇文章開通了評論,你想對這個話題說點什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