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世紀末科學家發現人類活動導致地球變暖以後,很多人都非常著急,因為我們知道溫室效應的後果很嚴重,不僅僅只是溫度變化一點那麼簡單,還會融化兩極冰川,造成海平面上升,到時候會有很多人類居住的陸地被淹沒,會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但是最近又有科學家發現,全球變暖似乎已經停止了,全球的溫度近幾年已經趨於穩定,難道是人類的環境治理有了成效,人類不用再擔心全球變暖了?答案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全球變暖停止的說法是不靠譜的,我們仔細想一下就能得出結論,近些年來人類雖然一直喊著低碳減排,但實際上排放的二氧化碳數量並沒有減少,人類還是該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雖然有些國家和中國一樣在植樹造林,但是樹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數量是有限的,更不用說還有去年亞馬遜森林大火事件,大火燒了足足16天,燒毀了4920平方千米的樹木,這裡被稱為「地球之肺」,全球五分之一的氧氣都產生於這裡,燒毀的面積需要150年甚至200年以上才能恢復,所以僅僅靠氣溫來判斷溫室效應停止了,未免太過樂觀和片面。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溫室效應還在繼續,但是這些導致溫室效應的能量沒有作用於氣溫上,那它們去了哪裡呢?最有可能去的地方,也是它們唯一能去的地方,只有海洋了。通過對近幾年海洋溫度的測量這證明這一猜測是正確的,自1970年以來,最深的海洋表層溫度已經升高了0.11攝氏度,別小看這個數據,海洋的面積太大了,幾十年就能升高這些溫度已經足夠快,並且還有越來越快的趨勢,科學家做了一個比喻,過去25年海洋變暖的速度,相當於每秒朝著海洋扔五個原子彈。
大家不要覺得海洋的溫度升高和陸地上居住的我們沒有關係,海水溫度升高會容易造成颱風、熱帶風暴,對人類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而且海水溫度升高同樣會引起海平年上升,因為熱的海水比冷的海水佔地面積要大。
海水溫度的升高還會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尤其是珊瑚,它們對海水溫度的變化極為敏感,馬爾地夫周邊海域的珊瑚礁就因為海水溫度升高減少了90%,其他海洋生物也會因為海水溫度的身高受到影響,海洋生態鏈會遭到很多的破壞,時間一長甚至可能會崩潰,而海洋與陸地息息相關,要是真的有一天海洋生態系統徹底崩潰了,你認為陸地上的生態系統還能維持多久?人類又還能生存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