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一直是環境問題中人們最關注的話題,尤其是2020年這一年的發生的事情,更讓人們對全球變暖引發的各種次生災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化石燃料的燃燒一直是溫室氣體產生的最大元兇,然而,這一論斷卻不斷被新的研究所打破。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們對於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化石燃料當仁不讓地成為首選。根據英國石油公司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統計回顧》報告顯示,化石燃料佔201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耗的84%,仍然是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
然而這一能源的弊端,就是源源不斷地產生二氧化碳,致使溫室氣體效應加強,地球溫度不斷升高。提到溫室氣體,每個人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二氧化碳,這也讓二氧化碳幾乎成了溫室氣體的代名詞。
然而,在這個廣泛的概念中,還有甲烷等眾多氣體被包含其中。研究表明,甲烷產生的溫室氣體效應是二氧化碳的30倍,其在陽光下在大氣中的後產物可以放大到84倍二氧化碳當量,因此也有「超級溫室氣體「之稱。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科學家擔心永久凍土層融化,釋放的甲烷氣體會引爆全球變暖。近年來,科學家對於全球變暖的目光逐漸從化石燃料轉向其他方面。之前的畜牧業養殖讓牛羊等反芻型動物排放的甲烷氣體增加就是很好的例子。
這些研究也讓人們開始認為,畜牧業或許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不過,近期在世界著名科學雜誌《自然》上發表的研究顯示,城市垃圾或許才是溫室氣體的最大元兇。研究者通過對加州連續3年的監控數據分析發現,填埋場垃圾佔加利福尼亞主要甲烷排放來源的41%。
相比較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以及乳製品行業的26%,這個比例顯然是非常巨大的。從2016年到2018年,NASA飛機對加利福尼亞州的272,000多個基礎設施元素進行了調查,發現了堆疊的垃圾區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力遠大於石油和天然氣或農業。
多年來,我們都一直在關注城市垃圾對於環境的汙染問題,卻從未看到它對於溫室氣體的貢獻,這或許為我們解決全球變暖開闢一個新的角度,就像當初發現畜牧業養殖在溫室氣體排放中的巨大作用一樣。
不過,這項研究或許只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因為,研究的範圍畢竟有限,僅限於加利福尼亞州。以區域性的研究成果代替全國乃至全球,顯然是不科學的。據公開數據顯示,加州地區2005年,全州自產火電的總功率僅為439MW,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在2014年就退役了。
即使是加州地區最大的發電設施,其總功率也不過2500MW,而且這裡是以天然氣為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相比煤電少了50%。從化石燃料對於溫室氣體的貢獻率來看,顯然不太具有代表性。
我們應該能夠看到,近些年的科學研究已經對於影響溫室氣體的因素了解的越來越多,全球變暖的真兇到底是誰?或許我們離真相會越來越近。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全球變暖的腳步開始加快,情況也開始嚴重,如果我們還停滯不前,可能也等不到真兇的那天!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