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能源革命讓人類社會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隨之帶來的氣候問題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嚴重。全球變暖的話題每年都提,但是每年的成效似乎都微乎其微。這回全球變暖的鍋又甩給了中國。
環保組織WildAid(野生救援)曾向中國人發出呼籲:少吃豬肉,保護地球。原因是,中國消耗的肉食比其他國家都多,其中豬肉消耗量佔據全球豬肉消耗總量的一半。
同樣的言論也曾在2014年出現在英國的《經濟學人》當中,他們認定中國人養豬、吃豬肉大概率造成了全球變暖的事實。
是什麼讓國外有了如此的看法,到底是科學推理還是另有陰謀?這一切還得從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和全球變暖的關係說起。
我們一直認為溫室氣體就是二氧化碳,其實這並不準確。有一種氣體能夠產生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溫室效應,那就是甲烷。它所能產生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2倍。
儘管甲烷屬於燃料,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空氣中的甲烷含量也已經開始增長。我們常吃的牛羊等這些反芻動物放的屁中就存在甲烷。
多年來,學界除了關注化石燃料引發的氣候變暖外,也慢慢注意到畜牧業對於環境的破壞以及在全球變暖中扮演的角色。
研究證明,牲畜在飼養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甲烷氣體。在畜牧業中,來自牲畜腸道發酵的溫室氣體更是達到39%。據調查,每生產1公斤牛肉就會產生32.49千克的二氧化碳當量的甲烷氣體。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也在報告指出,全球約18%的溫室氣體排放源自飼養牲畜,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國際專家甚至建議「多吃菜少吃肉」來對抗全球變暖。
不過這些就能稱為甩鍋中國的證據嗎?這確實是國外某些媒體的武斷,甚至有些陰謀論的成分。
首先,儘管畜牧業對於全球變暖的影響已經有多項研究證實,但是人類消費的肉類卻不止豬肉一種。從數據來看,豬肉都不及其他肉類總和的一半。
如果真的要按吃肉來算,中國也不算人均吃肉最多的國家。根據FAO的數據,世界上人均年消費肉類最高的前5個國家分別是紐西蘭(126.9kg),澳大利亞(121.2kg)千克,美國(117.6kg),奧地利(106.4kg),以色列(102kg),根本看不到中國的身影。
其實在聯合國的報告中,科學家們除了提倡多吃菜少吃肉,還指出要合理利用土地,多植樹造林,並且減少人類對樹木的砍伐,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讓其吸收人畜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以對抗全球變暖。
但是國外媒體卻截取部分結果片面理解,同時對於歐美等國家常吃的牛肉更是隻字不提。因為,總體衡量,生產同等數量的牛肉,比生產豬肉要多排放11~15倍的溫室氣體。
吃豬肉導致全球變暖的這個鍋,我們真的不背。國外不應當只拿豬說事,也不能只拿中國說事,而是需要意識到全球所有國家都應團結一致,為節能減排這一共同目標行動。
往期回顧:
地球氣候正墜入不可逆臨界點,聯合國警告:「氣候難民」或將誕生
意念時代來了?馬斯克:腦機接口一年內植入人腦,大腦或能被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