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也幹好事?溫室氣體減排創紀錄,全球變暖要停嗎,專家:非也

2021-01-07 中國氣象愛好者

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範圍內的多個國家迅速擴散並惡化,僅僅是美國一個國家,截止美國東部時間2日23時22分,美國累計確診病例20427780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超過35萬例,達350186例。但肺炎疫情帶來的也不全是壞消息。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全球碳項目2020年12月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因疫情導致人類經濟活動收縮,202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24億噸,較2019年下降7%,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這樣的量大約相當於正常年份印度的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上半年疫情剛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爆發時,全球有大量的人口被迫待在家中——因為封鎖令,這使得原本車水馬龍的道路一夜之間變得空曠,繁華的機場變成了安靜的小鎮,大量商店和餐館關門,各種工廠也隨之停產,因此隨著人類活動的暫停,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迅速減少。

比如通過衛星觀測數據顯示,在1月19日和2月4日我國武漢市區的燈光明顯減少,這是疫情期間戶外活動明顯減少的特徵。

而除了二氧化碳濃度,很多地方也在疫情嚴重期間出現了汙染物排放的明顯下降,比如美國宇航局(NASA)曾披露數據指出,在疫情爆發前的1月上中旬到疫情嚴重的2月,中國中東部二氧化氮濃度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因此,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出現了一個「史詩級」的下降,雖然看起來很多,但對於整個地球大氣層而言,全球排放量降低7%其實還是一個很小的波動,事實上,全球二氧化碳濃度仍在繼續上升,比如監測數據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在6月1日一度達到300萬年來新高百萬分之418.32(418.32ppm)

因此,此前有的網友表示2020年新冠疫情下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減少能阻止全球變暖,但現實情況是,排放量雖然減少了,但全球二氧化碳總量仍在增加,全球二氧化碳濃度仍在繼續走向新高。在過去的一百年裡,唯一對二氧化碳排放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情就是諸如新冠肺炎之類的危機,這些危機破壞了經濟,造成了數以千萬計的人死亡,或破壞了世界的穩定。但是,從歷史上看,這些排放量的下降是十分短暫的,看不到扭轉碳排放上漲的趨勢。

而且,科學家們也公認的一個事實是,即使減少排放也不會停止變暖,因為大氣層內現有的溫室氣體總量很多,它們在大氣層內清除的速度非常緩慢,能產生相當長時間的影響,對於人類而言,能減輕全球變暖的方法只有將排放降低到零,或者是把溫室氣體從大氣層中清理出去,而無論哪種方法,對人類來說都十分困難。

相關焦點

  • 日本討論溫室氣體減排長期措施 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中國網7月5日訊 據共同社月5日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5日召開了旨在討論溫室氣體減排長期措施的專家會議。為了在確保經濟增長的同時採取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舉措,會議將制定促進可再生能源和節能領域投資及技術革新的措施。會議成員以經團聯和日本商工會議所等工商界和研究人員為主,最晚將在明年春季匯總意見。
  • 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是全球變暖主因
    世界氣象組織6日發布報告說,無論在陸地還是海洋,過去四年的變暖程度都非同尋常。「這是持續長期氣候變化的一個明顯跡象,而持續長期氣候變化與創紀錄的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相關。」美國航天局、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和英國氣象局同日發布的報告,以及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美國伯克利地球研究所此前發布的報告,都得出了類似結論。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基於英美兩國氣象機構採集的數據。
  • 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
    很多人認為溫室氣體零排放就能阻止全球變暖,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近日,挪威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或並非溫室氣體!
    一直以來,導致全球變暖最主要的原因都被認為是因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其中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所以許多科學家們都呼籲我們要節能減排,使用清潔能源的產品,要低碳生活,從生活的各個方面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全球變暖即將再提速?英國專家警告:溫室氣體「正反饋」啟動!
    這種變化是因為科學家們通過模擬估計了自然溼地和永久凍土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尤其是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產生的影響。天然溼地是非常潮溼的地區,在這些地區,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機物能排放出甲烷,這是一種溫室氣體,相同質量的甲烷造成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而在較溫暖的土壤中,甲烷排放量會變得更大,因此在氣候變暖時,甲烷排放量會顯著增加。
  • 我國溫室氣體清單11年未更新,非CO₂氣體減排面臨壓力
    然而,對於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減排,同樣將面臨巨大挑戰。8月1日,世界資源研究所在北京發布《全面減排 邁向淨零排放目標——中國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潛力研究》工作論文,論文指出中國已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CO₂減排政策以期兌現2030年或更早實現碳排放達峰的承諾,然而卻對《京都議定書》所涵蓋的其餘六種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關注相對較少。
  • 溫室氣體與大氣汙染如何協同減排成環境部新任務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世昕) 在近日舉行的「中日環境高級別圓桌對話會」上,中日生態環境領域的官員和專家都對中國機構改革後如何實現大氣汙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減排,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事實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此前曾多次表示,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將在汙染物治理領域實現若干打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打通就是汙染物一氧化碳和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協同減排。而機構改革之前,大氣汙染物與溫室氣體的減排分別由不同的部門負責,而這輪機構方案將溫室氣體的減排職責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劃至生態環境部。
  • 即使現在減排溫室氣體,地球溫度也要在幾十年後才會下降
    Samset,研究的題目是《減排後全球溫度反應的延遲出現(Delayed emergence of a global temperature response after emission mitigation)》。我們知道,由於我們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地球正在變暖。科學家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模擬氣候變暖的進程,它將會產生什麼影響,以及我們如何減輕這些影響。
  • 全球變暖是因為吃豬肉?溫室氣體排放量到底和豬肉有沒有關係?
    這一切還得從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和全球變暖的關係說起。我們一直認為溫室氣體就是二氧化碳,其實這並不準確。有一種氣體能夠產生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溫室效應,那就是甲烷。它所能產生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2倍。儘管甲烷屬於燃料,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空氣中的甲烷含量也已經開始增長。我們常吃的牛羊等這些反芻動物放的屁中就存在甲烷。
  • 溫室氣體排放的停止可能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僅僅停止排放可能不再足以阻止全球變暖。最新研究認為,現在是投資積極的碳捕獲的時候了。  根據近日發表在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關於1850年至2500年之間全球氣候覆雜性的簡化模型,即使人類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減少到零,全球溫度仍可能在之後的幾個世紀裡繼續上升。
  • 研究顯示: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
    抽乾泥炭地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在全球範圍內增加。圖片來源:Taavi Pae近日,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全球變暖問題嚴峻 各國力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原料,但同時,它又是具有溫室效應的氣體,對地球熱量平衡有重要影響。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會引起全球氣溫上升。而氣溫升高將導致兩極冰蓋縮小,融化的雪水可使海平面上升20~140cm,對海岸城市會有嚴重危害。
  • 全球碳減排注入強心劑,東亞三國宣布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時間表
    全球碳減排注入強心劑,東亞三國宣布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時間表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2020-10-28 22:00 來源:
  • 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新聞—科學網
    抽乾泥炭地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在全球範圍內增加圖片來源:Taavi Pae 近日,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相關論文刊登於《科學報告》。
  • 如果沒有人類排放溫室氣體,地球會不會發生「全球變暖」現象?
    全球變暖問題的公眾了解程度如此之高,不僅僅是因為該問題是全球性的,而更多是因為全球變暖問題的背後存在著眾多國際勢力的博弈。目前,普遍認為全球變暖的原因是人類大量排放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導致大氣的保溫作用增強,從而使得全球溫度升高。
  • 日本達成《京都議定書》溫室氣體減排指標
    而2012年度日本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大幅增加的原因是,受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影響,日本在2012年度基本沒有使用核能發電,並且對火力發電的依存度加大,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增加。相關數據顯示,日本2012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與2011年度數值同比增長了2.8%,與1990年相比則增長了6.5%。
  • 海外最新研究:即使溫室氣體零排放 全球變暖或仍繼續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科研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使用減複雜度模型進行的模擬顯示,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國際最新研究:即使溫室氣體零排放 全球變暖或仍繼續
    ,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論文作者、挪威奧斯陸BI挪威商學院Jorgen Randers和Ulrich Goluke用一個減複雜度地球系統模型(ESCIMO)模擬了不同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並對全球氣溫和海平面上升幅度進行了預測。他們鼓勵其他研究者用不同模型,對「結束溫室氣體排放或許不能阻止全球變暖」這一研究結果進行探索。
  • 國際最新研究:即使溫室氣體零排放 全球變暖或仍繼續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科研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使用減複雜度模型進行的模擬顯示,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應對氣候變暖 少排溫室氣體:中國努力兌現承諾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記者 顧瑞珍)氣候變暖正成為全球共同關心的話題。我國正同世界各國一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統籌考慮節能和汙染物減排的各項措施,為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努力兌現承諾。    溫室氣體以吸收地球對外放出的長波輻射,重新向地表放出紅外輻射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