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變暖問題嚴峻 各國力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據日媒報導,日本環境省在2016年12月6日發布2015年度國內溫室氣體排放量初步數據,換算為二氧化碳為13.21億噸,較2014年度減少3.0%,連續兩年減少。報導稱,這一數值較2005年度減少了5.2%,已經完成了2020年度較2005年度減排3.8%的短期目標。然而,其中也存在冬暖夏涼的天氣使得空調減少使用的暫時性因素,今後仍需繼續為減排而努力。
-
歐盟已經實現了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0%的目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國際能源署(IEA)一份能源政策報告稱,歐盟目前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增長。《世界能源展望特別報告》(World Energy Outlook Special Report)發現,歐盟2019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了23%,這意味著歐盟已經實現了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0%的目標。清潔電力是減排背後的主要推動因素,目前歐洲發電的碳排放強度「遠低於」世界大多數地區。
-
2015年全球塑料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高達17億噸
2019年4月16日,《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發表的題為《減少全球塑料碳足跡的戰略》
-
日本達成《京都議定書》溫室氣體減排指標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4月15日報導,日本環境省15日發布最新數據稱,日本2012年度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13.43億噸,較1990年增加了6.5%。增加原因主要是因福島核電站事故導致日本更加依賴火力發電。
-
2019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2.1%
原標題:2019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2.1%隨著燃煤電廠關閉,2019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8年有所下降。1月7日,獨立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在一份報告中表示,2019年,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上年下降2.1%,主要是由於電力行業排放量減少。碳排放下降反映出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支持化石燃料政策的局限性。
-
印尼批准《巴黎協定》 允許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10月19日援引法新社報導,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之一的印尼於當地時間10月19日加入其他國家的行列,批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氣候協議,即《巴黎協定》。印尼國會同意替2015年12月在法國首都巴黎達成的《巴黎協定》背書,承諾將於2030年前,藉由加強保護森林和發展再生能源部門,來降低至少29%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
2015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首次下降:中國立大功
2015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將下降此前,全球溫室氣體曾經有過下降記錄,但彼時是在2007年開始的金融危機(經濟衰退)期間。當然,該文章作者也警示,這種下降有可能是暫時的,為了避免全球變暖的危險,各國依舊需要實現從石化能源向清潔能源的轉型。
-
日本宣布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發表就任後首次施政演說。他強調,將堅決防止疫情暴發,並在此基礎上重啟社會經濟活動,推動日本經濟早日復甦。菅義偉還宣布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應對氣候變化不再是經濟增長的制約因素。」
-
日本溫室氣體減排步履維艱 核電受創政府難協調
原標題:日本溫室氣體減排步履維艱 核電受創政府難協調 中新網4月9日電 據日媒報導,圍繞溫室氣體減排的問題,日本政府近日正在探討提出至2030年使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超過20%的目標。據國際能源機構(IEA)公布的推算數據顯示,日本可減排24%的二氧化碳。然而,日本政府內部卻對此分歧明顯,預計協調之路艱難。
-
歐盟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到30年來最低水平
據天然氣新聞2020年11月30日倫敦報導,歐盟委員會(EC)11月30日表示,去年歐盟經濟系統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了3.7%,下降到了30年來的最低水平。
-
數據顯示巴西201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0年來最低
據巴西《聖保羅頁報》網站11月7日報導,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巴西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為20年來最低值,約14.8億噸。而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亞馬遜雨林植被砍伐量的下降。 在1990年到2012年期間,巴西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上升了7%,而全世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了37%,創下了520億噸的新紀錄。
-
AMD:用我最新Carrizo APU 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0%
AMD今天宣布,通過對其第六代Carrizo APU處理器開展的碳足跡分析表明,相比於上一代Kaveri APU,新一代能減少5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該研究結果基於公認的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所制定的溫室氣體協議(GHGP)。
-
青海能源工業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速下降明顯
孫睿 攝中新網西寧6月23日電 (孫睿)記者23日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隨著近年來青海省實施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能源結構低碳化成效顯著,能源工業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速下降明顯。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處工作人員介紹,為摸清青海全省溫室氣體排放量、結構及趨勢,有效支撐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青海省按照國家發布的《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國家溫室氣體清單通用報告表格等技術規範和要求,對全省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活動、廢棄物處理、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五大領域持續開展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
-
稻田秸稈還田溫室氣體排放量被高估50%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作物耕作與生態創新團隊,揭示了稻田秸稈長期還田對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甲烷(CH4)排放的影響及其機制,發現秸稈對甲烷的增排效應隨還田年限延長而呈極顯著減弱趨勢,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對秸稈還田的甲烷排放量高估了近50%。
-
繼中國之後,日本政府將宣布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據《日經亞洲評論》援引政府消息來源報導,繼中國宣布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後,日本政府很快將宣布到2050年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零的計劃。 目前科學定義的造成全球變暖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等,而其中佔比最大的又是二氧化碳。
-
研究表明肥胖與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有關
根據肥胖學會旗艦期刊《肥胖》上的一項新研究,地球上人口平均體型增大及全球人口增加可能對減少人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挑戰。 地球上所有的氧依賴性生物都會因為維持生命必需的新陳代謝過程而產生二氧化碳。任何物種產生的全部二氧化碳都與平均代謝率、平均體型和物種個體全部數量相關。 肥胖人群比起正常體重人群產生更多二氧化碳。
-
研究顯示:今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點
據《今日美國》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全球變暖的主要元兇:二氧化碳的排放,在2018年達到歷史最高值。這是史丹福大學全球碳排放項目的研究成果,該項目的發起人羅布傑克遜表示,目前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數百萬年來都要高」。
-
日本環境省稱日本難以實現溫室氣體削減目標
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據日本NHK電視臺5月24日消息,圍繞核電站事故發生後防止氣候變暖的對策,日本環境省審議會公布的估算結果顯示,即使將核能發電在總發電量中所佔比例設定為最高值,2020年溫室氣體削減率最大也僅能達到19%,這意味著日本將難以實現向國際社會承諾的削減25%的目標。
-
為減少海運溫室氣體排放 國際海事組織籤署協議
為減少海運溫室氣體排放 國際海事組織籤署協議 2018-04-14 14:24: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美國城市低報溫室氣體排放量 |《自然-通訊》論文
《自然-通訊》本周發表的一項研究Under-reporting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U.S. cities發現,美國城市可能平均低報了18.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