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科學論壇」現場 主辦方供圖
2020年嶺南科學論壇系列活動之一「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科學論壇」於10月24日至25日在廣東珠海舉辦。論壇主題是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
本次論壇由廣東省科協、廣東省科技廳主辦,廣東省計算機學會、廣東科技新聞工作者協會承辦,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趙春江等院士專家作學術報告,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社會中未來發展方向把握脈絡,出謀劃策。
陳國良作題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主題報告。他從人類文明社會發展歷程及其標誌性技術講起,引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華彩樂章。「大家不要認為大數據是顛覆性的概念,其實我們很多技術除非是原創的原理,基本上是從原有基礎的發展和演變中而來的。」陳國良說。
陳國良是並行算法、高性能計算專家。他認為大數據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我們現在研究大數據,知道『是什麼』比知道『為什麼』重要,『為什麼』可以後期慢慢研究。」陳國良認為,計算機事業永遠是年輕人的天下,大數據對年輕的一代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無限風光在險峰」!
鄔賀銓在題為《5G2B上雲融智》的報告中說,從1G到5G,基本上每十年將移動通信峰值提高1000倍。未來,5G+人工智慧將帶來無限可能。他指出,5G助力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騰雲駕物融智驅動產業數位化轉型,賦能數位化和產業化,成為數字經濟的新引擎。
趙春江在題為《農業人工智慧展望》的報告中表示,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著誰來種地、怎樣把地種好的重大問題。他從「農業是人工智慧的重要應用領域、農業人工智慧技術、大力發展農業人工智慧」三方面進行闡述指出,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必須大力發展智能農業機械和設備,最大限度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
據介紹,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具有科技含量高、聯動效應強等特點,往往涉及材料、能源、交通、信息、自動化等多個產業的交叉領域,是促進產業升級、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其中,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構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系統體系,奠定了其技術龍頭產業的地位。
目前,廣東已基本形成以產業應用為引導、以技術攻關為核心、以基礎軟硬體為支撐的較為完整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條,基礎軟硬體支撐實力較強,擁有高水平的雲計算支撐平臺,廣州、深圳、珠海三大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智能傳感器技術水平居全國前列。
專家預測,到2025年,廣東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將有望突破7萬億元,其中電子信息製造業總產值達到6萬億元,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超過1.8萬億元。
本次論壇還同時舉行了多個專題分論壇,特邀行業著名學者與成功實踐者,從宏觀層面解讀相關政策,分析行業動向,交流高端技術。(朱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