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安託南·阿爾託說:
我們最需要的是生活,是相信使我們活下去的東西。
在生活中獲得幸福感,並不需要擁有太多貴重的物質。
相反,一些精巧的小玩意兒,精緻的做工和精巧的設計,
可以輕鬆提升我們的生活幸福感。
亦或是一件樸素的衣衫,一本愉快的書,
都能讓生活擁有更多的「小確幸」。
今天,就來盤點一些生活中好用不貴,又能大大提升生活品質的小物件。
01一隻白色搪瓷杯
像陽光、空氣和水一般美好的不需要加以修飾,可以用來喝茶喝咖啡,煮奶茶,乾淨而又耐用。
「我隔著背包握住搪瓷杯的把手,覺得可以就這樣住在旅行箱裡,一直遊蕩下去」
02一個白色盤子
可以用來盛放鬆軟的桃子餐包,也可以盛放早午晚的菜餚。
即是實用的器皿,又頗具有觀賞的價值。
留有很多刀叉摩擦痕跡的厚重的白瓷餐盤總是熱熱的,有一點燙手。這是最令人愉悅的部分
03一把銀制勺子
有質感的銀制勺子,精緻小巧,會讓吃東西這件事變得更快樂。
有時整理柜子擦拭灰塵時聽到它們碰撞,銀質餐具特有的空空的脆響,會覺得心軟了一下。
04一個小小的香薰蠟燭
最好是手工製作的白色香薰蠟燭,在雨天的時候點亮,可以貪婪地享受著這份撒發著香氣而又獨屬於自己的「陽光」。
傍晚 5:55,常去的咖啡館按時將燈光調暗,三分鐘後侍應生們會送上蠟燭,黑暗中,玻璃杯裡搖晃著小小的光亮。
05一塊小小的香皂
佔地小,用途多,不像洗手液用過後過於滑膩,暫時不用的也可以存放在衣櫥、抽屜裡,幾天後衣物都會帶著潔淨的香味,穿上這樣的衣服心情會變得更好。
我從一塊香皂開始,簡簡單單、乾乾淨淨地過日子。
06一塊方方正正的桌布
柔軟質地,好看又實用,與白色搪瓷杯,白色盤子放置在一起,美好的相得益彰。
那一刻開始,我努力要在自己的生命裡紮根,像種植不知名的植物或者樹。也不知道成功了沒有,我的生活中開始出現很多用了多年的物品。用了十八年的桌布,寫了十五年的鋼筆,喜歡了十四年的香水,穿了十二年的牛仔褲,聽了十二年的 iPod,出版了十年的小說,用了八年的相機,諸如此類。
07一塊亞麻餐巾
生活中常備一塊亞麻餐巾,質地爽滑,可反覆使用,好看又實用。
一生總該結交幾個亞麻餐巾般的朋友,樸素體貼,老了以後一起喝茶逛街時可以說:我們的友誼也舊得很好看。
08一件樸素的白襯衫
似乎所有場合、所有年齡都很適宜,也寄託著一塵不染的心情。
最喜歡的是關於學校的夢,明亮無人的教室,熱鬧的操場是白襯衫的海洋,整潔的圖書室能聞到書頁的氣息。
09一件棉質毛衣
毛衣一定是這世界上溫暖的存在,一針一線的編織,都封鎖進了愛與綿意。
毛線編織在我心目中,連同我對毛衣的喜愛,以及毛衣給我的柔軟與溫暖感覺一起,始終是個難解的謎題。
10一本精緻的書
一本小開門的卻十分精緻的書籍,作者把生活、物品、情感的各個角度寫進書中,讀者可以通過字裡行間感受到這份愉悅。
這一次,我決定寫一本輕鬆愉悅的書,我用在咖啡館等人的心情寫它,你將用同樣的心情讀完。
有時候,生活中一件不起眼的小物件,就能夠給我們帶來新意,改變自己的心情。
一顆簡單的桃子餐包就可以成為貫穿整個春天的味道。
背包裡的一本書籍就成了靜候時間流逝最好的消遣。
就像陶立夏在《又是愉快的一天》中說的:
我們創造自己的生活,同時生活定義我們:以我們選擇的道路,使用的物品,度過時間的方式。我們是自己生活的圖書管理員,為自己擁有的物品、情緒、時間,尋找著最適宜的位置。
生活中的各種物品都有它的功能和價值,是獨立的存在。
我們每個人也都像這些小物品一樣,需要找到適宜的位置,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神靈在微物之中,對繁忙的現代人而言,生活中的小玩意就是信仰一般的存在了。」
作品推薦
暢銷書作家、譯者、攝影師陶立夏2020全新生活圖文集。
在足不出戶的一年裡,曾經不斷遠行的陶立夏重新回觀自我,把生活、物品、情感的各個角度展示給讀者,並為大家闡述很多不同的結束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