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一千 首發百家號|聚焦「第一手」資料,深度解析科學、科技知識!
目錄
大氣層可能被改造溫室效應用得好,便是寶利用戴森球攔截所有恆星能量宇宙的哈勃距離約為138億光年,在這個範圍內,可觀測的宇宙部分,包含超過1000億個星系,星系中恆星的數量從1000萬到1萬億不等。茫茫的宇宙中,一顆顆恆星表示一個個能量來源,在圍繞恆星運轉的行星上,極有可能因為長時間的光子照射而產生生命。
我們所在的銀河系,直徑在100,000光年至180,000光年,一光年等於9460730472581千米。對於人類目前的宇宙探測技術而言,可以用無邊無際來形容銀河系。
在這廣闊的銀河系中,大約擁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而類似太陽系的星系也有一兩千億個。
如此茫茫星海中,類似地球的行星估計也會有很多,那類似人類文明,甚至比人類文明還發達的文明也會不少,那他們為何沒有來尋找人類呢?
上面的提問,費米也曾提出過,被稱作費米悖論。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費米認為:如果銀河系存在更加先進的文明,那他們在哪呢?既然那麼先進,他們應該早就探測到了地球,並跟地球人接觸,但現在卻連可靠的證據都不存在,那外星人到底存在嗎?
被動地等待外星人來,是希望渺茫的事情了,我們不如主動出擊,利用現有技術手段探測外星人。假設外星人存在,外星人的科技會是怎樣的呢?
美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弗蘭克·維爾澤克提出,可以根據異常天文現象,來尋找外星人。那這些新方法到底有沒有用呢?
註:弗蘭克·維爾澤克曾於200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大氣層可能被改造?
太空探索公司CEO埃隆馬斯克希望:人類未來成為跨星球物種,能夠移民火星。對外星人來說,可能有個外星人和馬斯克想的一樣,並且早就實現了星際移民的目標。
要居住在其他星球,可靠的手段是改造該星球的大氣層,通過改造大氣層,營造適合本星球生命存在的環境。我們可以通過探測其他星系中,不同行星的大氣,來探測外星科技。比如天文觀測發現,星球之間大氣構成相似,但理論上不應該相似,說明可能被外星人改造過。
溫室效應用得好,便是寶?
溫室效應用的好,就跟地球一樣,用不好,就跟金星一樣。
金星地表溫度高達462攝氏度,是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比離太陽最近的水星溫度還高。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金星的大氣層比地球還厚,而且其中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研究表明在幾十億年前,金星表面有很多液態水,但因溫室效應,水分都蒸發了。
而地球的溫室效應恰到好處,即不蒸發和凍結水分,又維持了適宜的晝夜溫差。
晝夜溫差過大,也不會出現生命。比如月球,由於沒有大氣層,白天表面可高達127攝氏度,夜晚低至零下183攝氏度。冰火兩重天,怎麼可能產生生命啊!
外星文明要移民到附近星球上,成為跨星球物種,必須控制住溫室效應,比如控制構成大氣層中的各個化學成分的比例。而這種控制,會形成非自然的大氣層。通過探測這種非自然形成的大氣,便可以發現外星人。
利用戴森球攔截所有恆星能量?
美國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設想了戴森球的存在,戴森球是一層在恆星表面建立的殼體,用來攔截恆星所發射的能量,比如太陽光。
被攔截的能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假如完全把恆星覆蓋起來,則可以在戴森球表面建立基地,百分之百的利用恆星能量。
此時恆星完全被戴森球殼體包裹,發不出一絲太陽光,我們可以探測這種異常天文現象,從而推斷,可能是外星人幹的。
但真的找到了外星人,會對人類是好事嗎?如果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是真的呢?
估計此時,真正擁有以上三種科技文明的外星人,也會採取手段,掩蓋文明跡象,避免被其他文明觀測到,減少自己被毀滅的可能性。
黑暗森林法則即每個文明都會隱藏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因為暴露位置後,會被當成獵物殺掉。因為宇宙中時刻存在著其他獵人,只要獵物暴露,就會被當成潛在的威脅消滅掉。
於其尋找虛無縹緲的地外文明,不如大力發展人類科技。真正地先讓人類實現外星球殖民,實現可控的溫室效應,解決能源問題,對我們才是重要的,我們也能一直抱著尋找外星人的想像而延續下去。
或許等人類強大起來了,外星人就會主動找上門了,說:以前是你們太low,所以沒有和你們交流的價值。但現實也許會超乎想像,誰知道50年後,又是一番什麼光景呢?
本文由腦動力TV頻道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