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從海牛的故事說起吧

2020-11-23 網易

(原標題:讓我們從海牛的故事說起吧)

《假如海洋空蕩蕩》

(美)卡魯姆·羅伯茨

北京大學出版社

「過去50-100年間,也就是相當於一個人的壽命期間,人類耗盡了來自海洋的財富,儘管過度捕撈可以追溯到更早之前。在我們這一代人所成長的年代中,周遭的海岸和海床上有著拖網耙過數千遍後留下的傷疤。原本豐富的海洋變得日益空曠,對我們來說,這一切看起來很正常。」

在《假如海洋空蕩蕩》一書的前言裡,卡魯姆·羅伯茨(Callum Roberts)這樣寫道。卡魯姆是英國約克大學環境系教授,也是一位海洋保護生物學家。他在這本翻譯成中文有36萬字的科普著作裡,不僅幫我們梳理了從11世紀至今,歐洲開始興起的商業性捕撈的歷史過程。更重要的是,給我們敲響警鐘,告訴我們人類在這持續了千年的捕殺中,如何讓海洋物種一個接一個走向崩潰,而最終,這必將懲罰的是人類自己。

那些和海牛一樣消失的物種

人們習慣最信任自己親眼所見的事物,所以或許以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海洋就是過去的海洋,今天我們所食用的來自海洋的食物就是過去人們所食用的來自海洋的食物,抱歉,並非如此。如果人們肯翻閱一些古籍,用歷史的眼光看待問題,就會發現,古籍裡曾經提到的在很久或是不久前充斥著海洋的大魚的那個充滿生命的海洋,並不只是牽強附會的故事。嗨,請不要要再「集體失憶」了。

讓我們從海牛的故事說起吧,這大概是因為在閱讀《島嶼書》的時候,我就愛上了海牛這種動物。

在美屬聖喬治島的外圍,北海牛曾經在這裡生活。1741年,它們開始遭到捕殺,瀕臨滅絕。海牛有著美人魚般的乳房和分叉的尾鰭。厚達幾釐米的皮摸起來就像古老橡樹的年輪;背上無毛,黑黑的,很光滑,脖子上滿是褶兒。

海牛隻在平靜無風的春日夜晚交配,它們會互相擁抱。它們天生溫馴「要是受到重創,它們就會離開岸邊,可過不了多久,它們就壓根忘記這回事,重新回到岸邊。」它們常常離岸太近,人類很容易就能撫摸到它們,也很輕易就能置它們於死地。還有,它們是啞巴,發不出聲音。只有受傷的時候,才會短短嘆息一聲……

而到了1802年,馬丁·索爾在白令海的探險日記中寫道:「白令島上最後一頭大海牛在1768年被殺,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見過大海牛。」

今天,我們從考古挖掘調查中可知,大海牛曾經分布的地方從日本一直延續到加州,白令島是它們最後的根據地。早在白令的航行之前,其他地方的大海牛就已經絕跡了,原因可能是土著過度捕獵,但更可能與它們的棲息地——巨藻森林生態系統的消失有很大關係,人類獵捕海獺是間接造成大海牛棲息地消失的原因。

關於人類的獵捕是如何改變海洋乃至陸地生態系統的事情,我們等一下再說。我們先來繼續說說那些和海牛一樣消失的物種,那些我們這一代人根本連見都沒有見過,只能靠搜索名字和圖片來想像的物種。

比如,大海雀。「這些鳥不會飛,因為它們的翅膀非常短。後來,一些船員整個夏天都在島上生活,已經成為一種慣例,目的僅僅是為了殺死鳥兒,獲取它們的羽毛。」這是喬治·卡特賴特上尉的一篇日記節選。最後一隻大海雀的蹤影出現在1852年,在他寫下這篇日記後的67年。

就像卡魯姆在書中說的,早期的旅行者和定居者對動物幾乎沒有感情,野生動物對他們而言只不過是種種不同的商品。當一位寫作者偶然離題地開始描述其對美麗鳥類或哺乳類的觀察後,接下來的內容往往都是說明該如何捕殺這種動物、這種動物嘗起來味道如何、可以治療多少種疾病!即便提到對動物數量減少的關心,也只是因為能捕抓的動物數量減少了。

「無數隻信天翁被屠殺,只為取得它們的羽毛;無數隻企鵝被烹煮,只為獲得其身上的油脂。覆蓋著樹木的綠色山坡,曾經受到早期旅行家由衷的讚頌,但卻很快就被人類畜養的山羊和豬過度啃食。」

在那個年代,人們很難去想像假如海洋裡的物種消失不見了會怎麼樣,因為一切看起來都那麼豐富,似乎取之不盡。「我坐在河水的源頭垂釣,花在等魚上鉤上的時間,與我將魚從鉤上取下的時間一樣多。」一名18世紀早期的訪客這樣形容新世界的豐饒。

海牛和大海雀的絕跡並沒有喚起人類的自覺。人類的獵捕選擇是有規律可循的,最先遭到集中捕殺的,會是那些味道鮮美又容易得手的物種,之後會轉變成巨型掠食魚類,之後一步步走向食物鏈的下一層、再下一層……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丹尼爾·保利,是第一個描述「向食物網底層捕撈」的人。他說,我們今天吃的魚,是我們的祖父母拿來作為飼料的魚。他們那個年代被端上桌的魚是吃其他魚類的,而我們現在吃得很多種動物則都是以浮遊生物,或是在海底上刮篩出活的「泥土」為食。

今天我們吃的明蝦、蟹和龍蝦,曾經是飢餓鱈魚的食物。我們把海洋中的沙鰻、毛鱗魚和魷魚一掃而空,略過那些曾經以它們為食的動物,雖然人類過去也曾依序食用過那些動物。當初曾經是視而不見的動物,現在卻開始被人類食用;保利警告說,等到有一天海洋中沒有魚的時候,我們最終將會直接食用浮遊生物。

在過去兩三百年裡,一個接一個的物種在消失或瀕臨滅亡,包括了革龜、鼠海豚、鯨鯊、信天翁……這份死亡名單很長很長。革龜有著長達一億年的演化歷史,而今,我們卻讓它們處於瀕臨滅亡的邊緣。

我們留給海洋物種

的藏身之地越來越少

在最初的商業漁業中,捕撈採用的是最原始的方式,垂釣或是魚叉。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漁網開始出現,之後是專門的捕撈船。今天我們使用的捕撈船越來越龐大也越來越先進,可以測繪出深海的地形圖,可以探測到魚群的聚集地。在這片曾經未知的海洋裡,我們知道得越來越多,我們留給海洋物種的藏身之地越來越少。

很多生長緩慢的魚類成為魚鉤和漁網下的間接犧牲品(漁民可能並沒有打算捕撈它們,因為它們並不具有太多商業價值,但是漁網並不長眼睛):有著駝峰和閃亮研究的庫克笠鱗鯊;有著奇怪獨角的劍吻鯊;可以吞下比自己還大的獵物的囊咽魚;像足球一樣大的巨型單細胞;沒有外殼的有孔蟲;沒有下巴、滴著黏液無頜的盲鰻;用鰭站立的短頭深海狗母魚。許多物種都正在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我們這個星球上,它們的生命即將結束,卻連個訃文或墓志銘都沒有。

根據研究顯示,2005年時人類所捕撈的魚類族群,有29%已經崩潰。1950年以來,65%所有漁業所捕撈的群族都已崩潰。如果繼續這樣下去,2048年,我們目前所捕捉的所有魚類和貝類都將崩潰。

沒有節制的捕撈,不僅引起物種的崩潰或是海洋生物價格的上揚(1930年,舊金山一盤鮑魚的價格換算成2004年的物價水準是7美元,2006年,美國一份鮑魚要價超過80美元)。改變的也不僅僅是我們餐盤裡的食物,而是最整個海洋生態產生不可逆的影響,也會波及到離岸生態系統,甚至更廣泛。

緬因灣中貪婪又影響廣泛的掠食者鱈魚,曾經讓海底峽谷和海溝中無脊椎動物生活在死亡恐懼中。龍蝦、海膽、螃蟹和軟體動物們白天多半要躲在巖石縫隙中,晚上才敢出來覓食。所以當時海藻被啃食的壓力很低,巨藻和其他海藻於是就像是一層厚厚的地毯般披在巖石上,形成了一座搖曳的水中花園。

隨著緬因灣鱈魚的過度捕撈,無脊椎動物數量暴增。到了1980年底,海膽聚集在整個新英格蘭海岸的幾乎每一塊巖石上。這些數量龐大的草食動物,不僅清除了巨藻森林,還把原本覆蓋在巖石上的植被啃得一乾二淨。

新英格蘭人很快就看到了這裡潛藏的機會,開始將海膽販賣到亞洲。漁民竭盡所能地採捕,再加上海膽的掠食者,龍蝦,也從被鱈魚捕食的壓力中解脫,結果海膽族數量崩潰。海膽的消失,讓海藻有了恢復的空間。然而,恢復中的海藻族群並非原生的墨角藻和巨藻等海藻,而是入侵緬因灣的外來物種,它們就像野草般迅速蔓延開來。

牡蠣曾經是切薩皮克灣抵抗汙染的主力軍,而這之後,海灣開始走向死亡。如果浮遊植物無止境地生長下去,它們就可能會對河口之類的封閉水體造成嚴重問題。正常情況下,死去的浮遊微生物有機會深入水底,微生物和其他動物會將它們分解,在這個過程中會用到氧氣。但在發生藻華現象時,水中有數量龐大的需要分解的植物而氧氣則來不及補充,就會造成缺氧現象。海灣中的缺氧問題首次被報導出來是在1930年代,之後,這一問題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惡化。19世紀時,由於耙網將牡蠣整個移平,使得水中含氧量過低的問題變得更為嚴重。

我們每呼吸一次,就有超過十個足球場面積區域中的魚和無脊椎動物被掠奪一空。今天海洋是個全然陌生的新生態狀態。從有鰭魚類為主,轉變為無脊椎動物為主。然而,就像陸地上單一作物是不穩定的原理一樣,會出現各種令人擔憂的問題。比如蘇格蘭西部外海,海螯蝦遭到渦鞭藻寄生現象普遍增加,被感染的海螯蝦看起來就像在抽菸一樣,這種疾病俗稱為「抽菸的螃蟹病」。當有鱈魚和其他掠食魚類存在時,受感染的蝦因為行動緩慢很快會被捕食,從而可以限制寄生蟲的傳播,如今,這些調控機制不復存在。

這些狀況被加勒特·哈丁稱為「公有地悲劇」,這一悲劇出現在人人都能使用有限的資源,但這一資源卻不屬於任何人,也沒有人能管控的情況下。

人們很少估計什麼對漁業才是最好的,只是一味地從大海中不停地把魚吸走,不論魚是幼魚還是成魚,也不管魚是否正在產卵,反正死魚就是死魚。這就是規模巨大的工業化漁業。

但如果每個人都自私地使用資源,不為公眾利益著想,最後資源就會耗盡,出現人人皆輸的局面。

科學家保羅·戴頓這樣描述今天的海洋世界——「這就像是在大型食草性動物和肉食性動物都消失後去研究塞倫蓋蒂大草原一樣,人們還是能夠欣賞白蟻和其他小型的草食性動物,只是人們看到的自然,與它本來的面目可謂是相形見絀。在這裡,我們可以研究海藻,但是,它們只是一層薄薄美麗的面紗,在海洋中平靜地起伏,沒有一點蛛絲馬跡,能夠顯現其中原本應該存在的奇妙物種,它們都因人類的貪婪而消失了。」

(原標題:讓我們從海牛的故事說起吧)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瀕危生存故事之 海牛
    1967年,巴迪·鮑威爾幫助完成了第一次集中針對海牛的生態學研究。此後的幾年裡,巴迪·鮑威爾都在西非進行海牛的前沿研究。現在,他在佛羅裡達和貝里斯城進行科學研究和動物保護工作,目的是把海牛從滅絕的邊緣挽救回來。 巴迪·鮑威爾12歲就和海牛一起暢遊海底。海牛對人類的興趣也使他著迷。
  • 《英雄聯盟》英雄故事,皇子險被厄加特處死,海牛卻被狼人吃掉
    英雄聯盟中的142個英雄,大家對於他其中每個英雄背景故事都有稍微了解嗎?相信只有很多玩本命英雄的玩家才會去了解他的英雄的背景故事是關於什麼的,也有熱愛英雄聯盟小故事的玩家才會去細心的發現這些。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說一個小彩蛋,是關於嘉文四世和未登場的海牛的故事。嘉文四世是德瑪西亞的皇子,這也是大家對於她的最基本的了解。像蓋倫也是對於皇子是非常的崇拜所以蓋倫和嘉文的關係非常好,以及德邦總管,他們三個被稱為德瑪西亞「三兄弟」。
  • 我們都愛「美人魚」---海牛還是儒艮傻傻分不清楚
    在找尋資料的時候發現原本眼裡「都長一樣」的海牛照片為什麼一下子叫Manatee、一下子又是Dugong,仔細深入研究才發現,什麼!!原來Manatee和Dugong不一樣!而且他們也長得不一樣!Manatee中文俗名叫海牛,Dugong中文俗名是儒艮,今天來說說這兩個美人魚到底有什麼一樣跟不一樣的地方吧!
  • 毀童年系列插畫,迪士尼公主變海牛,你還想當王子嗎?
    迪士尼公主變海牛,這麼醜的公主有人喜歡嗎?迪士尼公主一向是各路英豪喜歡調侃的對象,這不今天就有一個壞壞的畫師,把公主們惡搞成了海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搖身一變成為了海牛的公主們,哪一個更漂亮吧。
  • 海牛漫畫 |如果荒謬讓你沮喪,那你就也讓它沮喪沮喪吧
    海牛漫畫 |如果荒謬讓你沮喪,那你就也讓它沮喪沮喪吧 2020-08-12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沒有成為英雄的小海牛,擁有最悲慘的故事,被殺害後直接刪除
    設計英雄是一件非常耗費頭髮的事情,英雄聯盟的設計師,在設計英雄的時候,也有過失敗案例,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小海牛,這個英雄,老玩家基本上都是知道的,但是,你們知道小海牛的悲慘經歷嗎?小海牛屬於海牛一族的族人,它們的族群崇尚和平主義,而小海牛URF,卻非常崇拜英雄聯盟裡面的強大英雄,小海牛最崇拜的就是賈克斯,因為賈克斯是迫使競技場修改規則最多的人,而且賈克斯在競技場中152連勝的驚人紀錄,讓小海牛深受觸動,後來賈克斯被限制的只能使用「非常規」武器,以此來抑制他強大的力量,玩家熟知的就是路燈、釣竿,小海牛為了表達對賈克斯的敬意,選用的武器是一條大魚
  • 美人魚的原型竟是體態臃腫的海牛!為何美人魚會和海牛扯上關係?
    美人魚的故事,一直流傳於水手之中。在故事中,這是一種美麗、多情、性感的生物。可是根據一些資料顯示,美人魚的原型竟是看起來體態臃腫的海牛!這反差未免也太大了……為何美人魚會和海牛扯上關係呢? 1.美人魚的傳說關于美人魚的傳說,各地有不同的版本。但歐洲航海故事中的算是比較流行的一種。
  • 【漲姿勢】海牛:就讓我做一條安靜的「美人魚」
    它動作緩慢,體態優美,有著海洋「美人魚」的稱號,它就是海洋王國的超萌呆寶寶——海牛!想對「美人魚」海牛有更深入了解?看下去,告訴你!海牛(manatee)屬於海牛目哺乳綱的其中一目,通稱海牛。它的外形就像一個圓粗圓粗的紡錘,乍一看你會以為它是小鯨,但有短頸,與鯨不同。
  • 《LOL》海牛幽靈頭像如何獲取 海牛幽靈頭像獲取方法介紹
    在英雄聯盟LOL遊戲中不少小夥伴們都非常喜歡海牛幽靈頭像,那麼LOL海牛幽靈頭像怎麼獲得呢?不少小夥伴們都還不知道,那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LOL海牛幽靈頭像獲取方法介紹,去看看吧。  LOL海牛幽靈頭像獲取方法介紹  LOL海牛幽靈頭像怎麼獲得?海牛幽靈頭像獲取攻略。不少玩家都想知道,LOL無限亂鬥海牛幽靈頭像怎麼才能拿到?
  • 西非海牛:「愛哭」的溫泉愛好者了解一下
    8月19日,50天大的西非海牛寶寶「菲菲」在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正式跟遊客見面。據珠海長隆海洋動物專家鍾逸甫介紹,此次「菲菲」的誕生,創造了新的奇蹟和紀錄:珍稀西非海牛低生育率的繁育難題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提起西非海牛,你可能很陌生;但你肯定聽過美人魚的故事吧。
  • 鱷魚與海牛的忘年交
    海牛是一種大型動物,以其友好和悠閒的性格而聞名。然而,海牛在溫暖的水中遊泳,那裡通常充滿了像鱷魚這樣的捕食者。正因為如此,有些人可能會懷疑鱷魚是否吃海牛。下面你會發現更多關於海牛的信息,以及它們與這種爬行動物驚人的關係。鱷魚吃海牛嗎?
  • LOL:小海牛阿福的故事他到底是被誰殺害的呢?小魚人還是狼人?
    哈嘍大家好我是星辰想看更多的電競文章就關注我吧!今天小編帶大家來回憶一下同樣和小魚人一樣是海底生物的一個英雄那他叫什麼名字呢?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就是海牛阿福。他為什麼會在出生後又夭折呢?又為什麼聯盟中還可以發現他的聲影呢?小編今天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
  • 海牛是美人魚嗎?關於海牛你不知道的趣事
    戳上面的水族圈關注我們哦!
  • 生物關於海牛的15個冷知識
    海牛是海洋中的溫柔巨獸。得益於多年的保護,西印度海牛最近已經從瀕危物種名單中被去除。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關於海牛的冷知識:1.世界上只有三種海牛全世界目前中發現了三種海牛:亞馬遜海牛(Trichechus inunguis)、西非海牛(Trichechus senegalensis)和西印度海牛(Trichechus manatus)。
  • 這款15萬藍色精萃的狼人皮膚,海牛狼人和披著海牛的狼有什麼區別?
    海牛狼人 披著海牛的狼是一款普通皮膚,在國服也是很常見的,但是它在國外卻是非常稀有,而且也有很多故事因為開始的時候說要出個海牛英雄,也就是海牛阿福,但是後來沒有發行阿福,據說是海牛阿福被狼人吃掉了,狼人吃掉了還把海牛的皮披在身上。所以只發行了披著海牛的狼的皮膚,但後來由於玩家普遍反映,這個設定過於殘忍了,以及對海牛這種超萌動物的喜愛,所以最後將披著海牛的狼的皮膚下架。
  • 「美人魚」健康檢查 雄海牛喊痛雌海牛淚奔(圖)
    這對兒海牛一年半沒洗澡了,由於長時間生活在海水裡,海牛的皮膚附著一些藻類,這些暗綠色的水藻像一塊塊大塊的老年斑,黑黢黢的,工作人員拿著大海綿開始給海牛「搓澡」,只見黑色水漬順著海牛身體往下淌。「這也是為了讓它身體保持溼潤,防止體檢這段時間海牛脫水。」鍾成福說。
  • 4隻海牛抵青島 "美人魚"落戶海昌極地海洋世界
        8月21日,從喀麥隆乘坐專機,經歷了近50小時的專機,又經歷了12小時的專車,4隻「美人魚」——海牛終於安全到達青島海昌極地海洋世界。8名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其中一個裝有海牛的箱子抬下車,將裹有海牛的擔架抬出,放置地面。
  • 關於海牛的15個冷知識 憋氣大師
    得益於多年的保護,西印度海牛最近已經從瀕危物種名單中被去除。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關於海牛的冷知識:  1.世界上只有三種海牛  全世界目前中發現了三種海牛:亞馬遜海牛(Trichechus inunguis)、西非海牛(Trichechus senegalensis)和西印度海牛(Trichechus manatus)。
  • 新英雄海牛阿福的前世今生:未上線就夭折,如今只能活在皮膚裡
    那麼「海牛」到底是誰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關於他的故事。2013年3月末,拳頭公司像往常公布新英雄的程序一樣,公布了即將加入英雄聯盟的一個新英雄,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海牛阿福。不光放出了他的人物模型,還放出了他的技能介紹和背景故事。就在人們都以為英雄聯盟大家庭要有一位新的成員加入的時候,在2013年4月1號的愚人節,整個事情發生了巨大轉變。
  • 海牛是如何交配的?慵懶的海牛在水中卻格外優雅
    &nbsp&nbsp&nbsp&nbsp儘管海牛的身形看起來慵懶笨重,但是它們在水中卻表現的格外優雅。但是這些傢伙的交配行為是否依然保持著優雅的泳姿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般來說,海牛屬於獨居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