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挖掘機到「仿生學」

2021-01-13 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學背景

《骨骼、關節和肌肉》是教科版四年級上冊《我們的身體》單元的第二課。在第一課《身體的結構》中,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了人體的結構,從本課開始進入到人體各大系統的局部觀察之中。授課教師從獨特的愛好「挖掘機」引入,帶學生看挖掘機視頻,玩挖掘機模型,進而遷移到仿生源頭——骨骼、關節和肌肉。等學生充分觀察自身的骨骼、關節和肌肉後,教師組織學生舉啞鈴,並分析各部分的作用。再到最後,給模擬版的挖掘機提出改進建議,推動技術的發展。

本課「仿生學」概念的引入,使學生在關注自己個體的同時,認識到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員,有著極為精密的身體結構和難以複製的功能,從而重新審視人類自身的價值,更加熱愛生命。

•教學實錄

環節一:趣味導入,引出挖掘機

師:給大家上課感到非常親切,我的兒子和你們一樣的年齡,他最喜歡各種車,你們喜歡嗎?

生1:我喜歡賽車,因為它跑起來像獵豹一樣快。

生2:我喜歡跑車,因為它流線型的造型很美。

師:老師也有自己喜歡的車,這款車世界聞名,能適應各種複雜的路況,動力十足。

(學生翹首以待,教師出示挖掘機圖片)

(學生哄堂大笑)

師:看來你們對挖掘機有偏見,我給大家播放一段挖掘機的視頻,看完以後,再來看看你們對挖掘機有什麼不同的印象。

(播放挖掘機視頻)

師:你們發現了挖掘機的什麼優點?

生3:我看到了挖掘機巨大的機械臂。

生4:我看到了挖掘機能在陡峭的山崖間工作。

(設計意圖:教師在趣味的對白和挖掘機令人震撼的視頻中導入學習主題,以挖掘機為載體既符合學生的童趣,更能突出機械的強大能力,為「仿生學」的登場做好鋪墊)

師:我不僅喜歡挖掘機,還對它進行了深入研究(出示自己組裝的簡易挖掘機模型)。

師:別小看這個模型,它還能靈活操控(教師操作模型)。

(學生躍躍欲試)

師:是不是很有趣?我準備了許多這樣的小模型,課堂上認真探究的小組就可以獲得獎勵。

(學生興趣高漲)

師:現在先讓我帶大家認識一下挖掘機的結構(結合圖片,介紹大臂、小臂、鏟鬥、液壓杆和旋轉點)。

師:我們的身體也有類似的結構,你發現了嗎?請說說理由。

生5:大臂、小臂像骨骼,都長長的。

生6:旋轉點像關節,都可以活動。

生7:液壓杆像肌肉,能提供動力。

師:很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

環節二:初步認知上肢的骨骼、關節和肌肉

師:剛才我們說了挖掘機的這些結構很像我們的上肢,那我們就來觀察一下上肢的骨骼、關節和肌肉,找一找它們在哪裡,長什麼樣?

師:伸出左上肢,跟著老師一起用摸的方法觀察自己左上肢裡的骨骼、關節和肌肉。

(學生把觀察到的樣子先在組內口頭交流,再把確定的樣子畫在學習單中)

生1:上臂有一根又粗又長的骨骼,小臂有一根骨骼,骨骼與骨骼之間有一個關節把它們連起來,然後連著手掌,手掌裡有許多小骨骼和小關節。

師:很好,對於這個小組的學習單,其他組還有補充嗎?

生2:小臂這裡是兩根骨骼。

生3:我們組覺得,關節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們更像是兩根骨骼「咬合」在一起。

生4:我們還發現,肌肉是包裹在骨骼的周圍。

師:我們的上肢正像同學們所觀察到的那樣(出示完整的人的上肢輪廓圖)。上臂有一根長長的骨骼,叫肱骨,前臂這裡有兩根骨骼,手掌這裡有許多根小骨,骨與骨之間都有關節,外面都裹著肌肉。

師:下邊請各小組在原來的基礎上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學習單。

(設計意圖:教師用摸和畫的方式,與學生一起觀察自己既陌生又熟悉的上肢,了解骨骼、關節和肌肉的位置及特點,豐富學生認知的細節。慢且安靜,這種專注觀察的方式,既是本節課的需要,更是學生課堂觀察的培養目標。同時,學生體會到,對觀察物體的認識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所以在原有基礎上的修正和完善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

環節三:骨骼、關節和肌肉的運動和功能

師:我們已經了解了它們的基本樣子,那麼在運動中,它們會變化嗎?

生1:肌肉鼓起來。

生2:可能變硬。

師:真的有這些變化嗎?我們一起做個動作觀察一下。

(教師邊演示邊介紹)左手拿住啞鈴,慢慢移到胸前,注意眼睛一定要仔細看:骨骼、關節、肌肉有什麼變化?再慢慢伸直,觀察它們又有什麼變化?也可以用右手邊摸邊思考:骨骼、關節和肌肉在剛才的過程中各起什麼作用?

師:實驗效率高的小組,還將另外獲得一份材料,額外完成一個實驗。

(學生動手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將變化和作用記錄在學習單上,完成快的小組獲得一節pvc管,試著用實驗論證:如果骨骼、關節和肌肉中的其中一個不能參與了,會產生什麼後果)

師:它們是怎樣變化的?

生3:我們發現,移動的時候,骨骼的位置跟著啞鈴發生了變化,關節隨著骨骼發生了轉動。

生4:我們發現,啞鈴平舉時,上臂肌肉是平的,彎曲時,肌肉變鼓變硬。

師:同學們對變化的觀察非常仔細,從這些變化中,你們覺得它們各起了什麼作用?

生5:骨骼起到支撐作用,關節幫助轉動,肌肉提供了動力。

師:那麼,假如它們中有一個不能參與了,會怎麼樣?

生6:我們試著把pvc管套在了關節上,就無法完成剛才的動作。

師:是的,不僅是關節,完成動作需要骨骼、關節和肌肉的共同參與、協調配合、缺一不可。

師:其實挖掘機的這些結構就是在仿照我們上肢的骨骼、關節和肌肉,但是只仿了一部分,與我們的上肢比比,你們覺得誰更精密?

生7:手掌比鏟鬥更加靈活。

生8:我們的關節轉動更靈活,而且轉動角度大。

師:所以我們的上肢更加精密,而且這麼精密的骨骼、關節和肌肉不單上肢有,全身各處還有許多。

(出示人體骨骼模型)

師:一個正常的成年人有206塊骨骼,與之相應的骨骼肌有600多塊,經常鍛鍊身體可以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發達,關節更加靈活。

環節四:人體「仿生學」

師:除了挖掘機,生活中還有不少物體也在仿照我們,你能舉例嗎?

生1:檯燈,它仿照了我們的脊柱。

生2:機器人,仿照了我們的許多結構,也能替我們做許多事情。

師:是的,這樣的事例還有許多,科學上還專門把這個領域稱為人體仿生學。但是直到今天,這些機械能完全代替我們人類嗎?

生3:不能。

師:關於我們人體的奧秘還有許多,你們還想繼續研究人體的哪些奧秘?

生4:我想研究馬拉松運動員耐力非常好的秘密。

生5:我想研究人體是如何感到疼痛的。

(設計意圖: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尋找身邊熟悉的物體。通過討論,不僅知道了人體仿生學這門學科,更重要的是激發了他們研究人體奧秘的興趣)

環節五:拓展延伸

師:大家利用老師獎勵的挖掘機模型玩一玩。玩的時候,對照自己的身體結構,想想看,這個模型還能如何改進?

生1:給鏟子加入更多的關節,使它更靈活。

生2:把注射器管子中的水變成油,使它更潤滑。

生3:換更大的注射器,增加力度。

師:每個人將改進的想法記錄在學習單上,並利用課餘時間實踐一下。

•教學反思

《骨骼、關節和肌肉》一課的教材設計思路並不複雜,通過學生摸自己的上肢,引出骨骼、關節和肌肉,並對它們的特點和功能進行了解,然後聯繫生活,找到與骨骼、關節和肌肉具有相似功能的物體或是物體上的某一部位。這樣的設計對於四年級學生而言,優點是容易掌握,缺點是過於淺顯,容易缺少思維含量。

教師在尊重原教材的基礎上,引入新的設計思路,通過對技術的挖掘,激活學生的思維。同時,教師由自製的挖掘機模型引入,介紹機械臂的主要結構,然後追溯技術的源頭,讓學生尋找身體上類似的結構,引出骨骼、關節和肌肉。師生通過觀察和體驗活動,探究骨骼、關節和肌肉的特點及功能,最後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挖掘機的機械臂就是仿照了骨骼、關節和肌肉,引出先進的人體仿生學技術,在交流比較中發現仿生學技術再先進,依然存在著缺陷,於是有了改進挖掘機模型的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

如何在學生的認知範疇內,挖掘課的內涵和邊界,豐富課堂的呈現形式,提升學習過程的思維含量,是這堂課引發的思考,也是現代課堂的追求。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小港實驗學校)

《中國教師報》2019年10月23日第5版 

相關焦點

  • 仿生學應用 看外國人的螞蟻概念推土機
    仿生學應用 看外國人的螞蟻概念推土機 2015-08-13 08:
  • 向未來》揭秘自然仿生學
    你知道挖掘機的懸臂,是根據鶴的形態仿生發明的嗎?你知道潛水艇的原理是來自魚鰾嗎?上周日黃金檔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加油!向未來》第二季,節目組以怪力魔術貼實驗為例,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仿生學在人類生活中的妙用。­  魔術貼吊起汽車引發全場尖叫,小小蒼耳卻是其中原理­  一輛重達2.5噸的商用車,六組魔術貼可以將其吊起嗎?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實驗,出現在大型科普節目《加油!
  • 一生致力仿生學研究
    這也是任露泉一生致力於仿生學研究的感悟。1944年,任露泉出生於江蘇銅山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少年時的他除了讀書,就是幫家裡做農活。至今,任露泉還能回憶起第一次看見拖拉機耕作的場景:「小時候,父親在我眼裡力氣最大,可在拖拉機面前卻很渺小。那時候,我隱約認識到這些機器能幫助鄉親們擺脫貧困。」知識改變命運,科技助力發展,任露泉是受益者也是踐行者。
  • 神奇的仿生學原理
    1、神奇的仿生學-想像作文350字仿生學,你們不要小看它,因為我們身邊的一切發明創造都離不開生活,離不開我們的朋友——大自然。
  • 任露泉:一生致力仿生學研究
    這也是任露泉一生致力於仿生學研究的感悟。1944年,任露泉出生於江蘇銅山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少年時的他除了讀書,就是幫家裡做農活。至今,任露泉還能回憶起第一次看見拖拉機耕作的場景:「小時候,父親在我眼裡力氣最大,可在拖拉機面前卻很渺小。那時候,我隱約認識到這些機器能幫助鄉親們擺脫貧困。」任露泉 資料照片知識改變命運,科技助力發展,任露泉是受益者也是踐行者。
  • 【生物學】動物與仿生學
    可舉出的仿生學例子,如將海豚的體形或皮膚結構(遊泳時能使身體表面不產生紊流)應用到潛艇設計原理上。仿生學研究生物體的結構、功能和工作原理,並將這些原理移植於工程技術之中,發明性能優越的儀器、裝置和機器,創造新技術。
  • 為什麼設計師這麼愛搞仿生學設計?盤點8款仿生學家具
    仿生設計學,也叫設計仿生學,它是在仿生學和設計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主要涉及到數學、生物學、電子學、物理學、控制論、資訊理論、人機學、心理學、材料學、機械學、動力學、工程學、經濟學、色彩學、美學、傳播學、倫理學等相關學科。
  • 以壁虎為師:福特要將仿生學應用到汽車上啦!
    福特還將與同樣在仿生學中尋求一系列商業解決方案的寶潔公司合作,共享相關研究發現。福特研究員多年以來通過在車型中採用回收塑料瓶、大豆、洋麻纖維等循環再利用及綠色材料,不斷提升車輛零部件可持續性,打造綠色車輛製造工藝。然而進一步實現車輛可持續性的一大關鍵挑戰在於,用於粘合泡沫與塑料及金屬的粘合劑使得汽車部件幾乎無法拆卸,進而難以實現循環利用。
  • 仿生學與仿真學的區別
    科技發展到今天,其理論僅僅對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有效,人工製造的機械大都是功能單一,即便是高等級的機器人也僅僅是實現幾種功能。
  • 建築仿生學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那麼,建築仿生學是怎麼起源的呢?我們一起去看看!「仿生學」 理念發展的關鍵人物安東尼·高迪儘管 「仿生學」 的概念直到1960年方才出現,但建築師模仿自然界的生物進行設計, 從而為建築物賦予更好的寓意或者使用體驗, 卻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 甚至更為久遠。
  • 仿生學是什麼?未來前景如何
    仿生學是研製新的機械和新技術的一個方向。對於仿生的理解很廣泛,包括機械結構,材料和科技發展。仿生學方向要做到的就是人類在創造創新的過程中帶動物體形態的各種改變。讓你沒有畏懼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研究仿生學只要是真正懂得仿生學理論和實際應用都是有前途的。還有不要神化仿生。
  • 「仿生學」給汽車工業發展帶來了什麼?
    某些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製造的機械都優越得多,仿生學就是要在工程上實現並有效地應用生物功能的一門學科。例如關於信息接受(感覺功能)、信息傳遞(神經功能)、自動控制系統等,這種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在機械設計方面給了很大啟發。可舉出的仿生學例子,如將海豚的體形或皮膚結構(遊泳時能使身體表面不產生紊流)應用到潛艇設計原理上。
  • 仿生學和風水有何關係
    【易者馨文說易】第 10 篇 原創 本篇內容提要:①仿生學概念②風水和仿生學有何關係    仿生學一詞是1960年由美國斯蒂爾根據拉丁文「bios(生命方式的意思)」和字尾「nlc(『.具有……的性質』的意思)」構成的。這個詞語大約從1961年才開始使用。
  • 點亮人類生活——有趣的海洋生物仿生學
    《墨子·魯問》也曾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等等,仿生學的例子數不勝數,直到今天,我們的科學家們依然能夠從大自然中汲取源源不斷地靈感。對於海洋地探索是近現代開始地浩大工程,仿生學也隨著進入海洋領域變得更加奇特了起來,那麼,關於海洋生物地仿生學,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聊一聊那些點亮人類世界地海洋仿生學科技。
  • 挖掘機執行機構-挖掘機-工程機械動態-中國路面機械網
    其中的直動臂結構簡單質量輕製造方便,主要用於懸掛式挖掘機,但它不能使挖掘機獲得較大的挖掘深度不適用於通用挖掘機;彎動臂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結構形式,與通常所見的直動臂相比可使挖掘機有較大的挖掘深度,但降低了卸土高度,這正符合挖掘機反鏟作業的要求。2.組合式動臂組合式動臂有輔助連杆(或液壓缸)或螺栓連接而成。
  • 新裝置實現人工光合作用 仿生學發展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這項技術聽起來和去年在業內引起不小轟動的「人造樹葉」效果雷同,但是其原理與製造成本卻有所差異,而從商業應用以及產品推廣的角度來看,這項技術由於涉及到的材料更加穩定、更適合生產,因此更具有運用前景。並且一旦成功投入使用,這項技術或將打開新能源以及清潔能源應用的新方向。
  • 模擬挖掘機真實駕駛
    一款安卓版挖掘機模擬駕駛學習應用。玩家在應用中可以選擇鏟車和挖掘,進行模擬駕駛體驗,應用擁有相當不錯的真實度,挖掘機每個部件的移動和擺動都很真實,畫面也非常精緻。通過控制挖掘機操作臂和鏟鬥的移動完成指定的施工作業,就能成功過關!在遊戲中還能學習到挖掘機技術,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馬上一起下載親自體驗吧!兩得應用特點:1.高清的畫面品質。
  • 仿生學,向大自然學習最優秀的解決方案
    就這樣,自然界的生物成了人類的老師,它們為人類提供了許多自然界中最優秀的解決方案,啟發人們把這些應用到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去。人類從自然界吸取靈感,向生物學習的學科,就是神奇的仿生學。仿生學,顧名思義,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學。
  • 挖掘機操作及維修人員的崗位能力要求-挖掘機-工程機械動態-中國...
    ; 挖掘機推薦相關資訊 事故經過利用液壓挖掘機鏟鬥處的吊鉤將管道(約1.2t)吊到溝(深度4.7m)的下面,想要進行埋設管道作業。準備用液壓掘機將其吊起來,通過大臂迴轉動作,再裝到後側的拖車上去。 2021-01-19 事故經過在寬度為4.1m的道路上,挖掘用於埋設水管的溝槽。在挖掘一個200kg左右的石塊時,欲使用翻鬥汽車裝運該石塊。
  • 像蛇像魚又像甲蟲,想不到的汽車仿生學
    當然,研究中還誕生了一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仿生學。仿生學可以說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簡單來理解,就是在工程上有效地應用生物功能的一門學科。它體現在生活中各個地方,比如飛機便是對鳥類飛行的仿生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