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物質化學發展趨勢

2020-10-14 科學人文在線

物質是由大量人類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或離子等構成。合成化學是創造新物質最有力的工具和手段之一,化學家們已經運用這一工具巧妙地通過各種元素的組合創造出了數以千萬計的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質,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不同物質之間除了在構成成分上不同外,在立體空間,特別是分子層次或納米尺度的微觀立體空間上,也可能存在著差別。有一類物質,它們有兩種立體空間結構 ( 稱為「對映異構體」,簡稱對映體),相互之間就如同人的左手和右手一樣,看起來完全相同,但是不能重疊,這類物質稱為「手性物質」(chiral material 或 chiral substance)。手性物質可以由手性分子構成,也可以由非手性分子構成。

手性物質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並與我們的生活休戚相關。在漫長的生命形成和演變過程中,手性物質往往只有一種構型受到偏愛。例如,自然界中的糖都是 D 構型,胺基酸都是 L 構型,DNA 的雙螺旋結構都是右手螺旋。正因為如此,自人類誕生以來,手性物質就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和生活,影響著我們的健康。今天我們所使用的藥物多數是手性藥物。此外,手性材料也得到廣泛應用。例如,手性液晶材料為我們提供了更加清晰的視屏;手性傳感材料、手性仿生材料等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憧憬。

手性物質的創造與轉化,以及手性物質的表徵和性能等研究已經形成一門新興的化學學科——手性物質化學(也稱「手性化學」)。手性物質化學往往採用手性原料、手性催化劑等,或者通過不對稱反應、不對稱催化反應及手性拆分等方法合成和構築手性物質。

在手性物質化學研究中,合成和構築手性物質是指得到單一對映異構體或者一種對映異構體過量的具有光學活性的手性物質。由此可見,手性物質的合成和構築除了注重傳統合成化學關注的合成效率和選擇性(化學選擇性、區域選擇性、立體選擇性等)外,更注重獲得單一對映異構體的產物。因此,手性物質的創造難度更大。為了避免「無效」對映異構體的產生,手性物質的合成和構築更加追求精準和環境友好,它代表了合成化學未來的發展趨勢。

經過 100 多年的不懈努力,化學家們已經逐漸了解了手性物質創造的規律。從採用手性源的不對稱合成到酶催化不對稱合成,從手性有機金屬催化不對稱合成到手性有機小分子催化不對稱合成,化學家們已經發展了許許多多的手性試劑、手性催化劑、不對稱合成新反應和新方法,並創造出了許許多多的手性物質,其中包括手性藥物、手性農藥、手性液晶材料等,極大地推動了手性物質化學的發展。目前,手性物質化學已與生命科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空間科學等深度交叉融合,並將在認識自然、詮釋生命起源、呵護人類健康、保護環境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手性物質的性能和應用

手性物質的對映異構體之間在組成上完全相同,物理和化學性質在非手性環境中也完全相同,如具有相同的熔點、沸點、密度、化學反應、溶解度、光譜性質等。但在手性環境中,對映異構體之間在一些物理和化學性質上存在極大的差異,如具有相反的旋光性、不同的氣味等。由於組成生命體的基本物質(如蛋白質、DNA 和糖等)都是光學純的手性物質,所以生命體本身就是一個手性環境。因此,手性藥物的對映異構體在生命體內表現出不同的生理活性也就不足為奇了。

手性藥物是 21 世紀人類的一項重要發現。在古代,人們為了生存,從生活經驗中得知某些天然物質可以治療疾病和傷痛,成為藥物的始源。例如,公元 1 世紀前後我國的《神農本草經》、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那時人類已在不知不覺中用天然的手性化合物治病,如用奎寧、青蒿等治療瘧疾。20 世紀 30 年代,磺胺類藥物的問世,開創了化學治療的新紀元。隨後,許多藥物被合成出來,並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但那時人們對手性藥物的認識不足,不知道手性藥物分子的對映異構體可能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最終導致了「反應停」事件的發生。20 世紀 50 年代,「反應停」(沙利度胺,thalidomide)作為鎮靜藥物,用於減輕孕婦清晨嘔吐反應,結果導致 1.2 萬例胎兒畸形。後來的研究發現,R 構型的沙利度胺具有鎮靜作用,而沒有鎮靜作用的 S 構型的沙利度胺卻是致畸的罪魁禍首。自此以後,手性藥物得到了高度重視。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 年版)為例,手性藥物有約 440 種,其中有明確手性構型要求的有 319 種,佔全部手性藥物的 72.5%。在 2019 年世界暢銷的前 20 種藥物中,手性藥物佔 14 種。目前正在開發的藥物中超過 2/3 的藥物是手性藥物。

農藥對於保護農作物、增加糧食產量是必不可少的。在商品化農藥中,25%以上是手性農藥,但過去這些手性農藥絕大多數是以消旋體形式出售的。與手性藥物一樣,手性農藥往往也只有一種構型有效,其對映異構體不但無效,有時甚至對環境是有害的。因此,從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發展單一構型手性農藥越來越普遍。單一構型手性農藥的使用既保護了植物,增加了糧食產量,又節約了資源,減少了無效異構體對環境的危害。就手性除草劑而言,荷蘭和瑞士已不允許手性苯氧羧酸類除草劑外消旋混合物註冊;一些國家還宣布減少農藥的用量,如荷蘭、瑞典和丹麥已宣布在 10 年內農藥用量要減少 50%。這迫使農藥企業在手性農藥生產中必須生產單一對映異構體。因此,目前國內外農藥企業都在推廣單一對映異構體手性農藥。這無疑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相對於手性藥物、手性農藥等手性物質,手性材料的研究雖然起步也比較早,但由於手性材料的結構相對較複雜,我們對其性能的了解和掌握還極其有限。除了對蛋白質的手性螺旋結構及其生理功能,以及手性液晶材料的液晶性能等有較深入的理解外,其他許多手性材料的潛在性能仍然有待我們去探索和發現。手性材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乃至國防建設中已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中最突出的是手性液晶材料,尤其是藍相液晶材料。藍相液晶材料主要是由強扭曲的手性分子組成的化合物或者混合物構成,其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電場響應時間在微秒級範圍內,是理想的顯示材料,在光計算機和雷射屏蔽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此外,科學家們還通過手性摻雜等方式創造出了手性導電聚合物材料、手性介孔材料、手性納米材料等手性材料。一些手性材料已在信息存儲與處理、吸波、傳感等方面展現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

手性物質化學的發展趨勢與展望

經歷了跨世紀的探索和發展,手性物質化學研究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人類已經能夠通過人工合成的手性催化劑實現手性物質的精準創造。創造出的手性藥物、手性農藥、手性液晶材料等已經造福於人類社會。2001 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在手性物質創造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就是對這個領域發展成就的認可。而今,手性物質化學的研究對象已經從小分子層次拓展到大分子、超分子層次。手性物質的性能研究更加受重視,手性物質在液晶顯示、生物傳感、信息存儲等方面已經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更加精準、高效、可持續地創造手性物質,研究手性物質在生命科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空間科學等學科領域的應用,以及探索手性物質的高效檢測手段和分析方法等正在成為手性物質化學研究的前沿和熱點。

更加精準地創造手性物質已經成為手性物質化學學科的發展趨勢。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特別是最近幾十年的發展,手性物質創造已經有了許多方法。現在,幾乎任何手性化合物的單一對映異構體都能夠合成出來,一些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不但精準,而且高效,並在工業生產上得到了實際應用。然而,這樣的精準反應和方法還非常有限,許多手性化合物的單一對映異構體雖然能夠合成出來,但是效率還很低,沒有實際應用價值。很多手性藥物仍然採用手性拆分方法,而不是用不對稱催化方法來生產;很多手性農藥仍然在以消旋體形式生產。對於手性材料的構築,目前還處於初期研究階段,要實現精準創造還很遙遠。總之,無論是手性藥物、手性農藥等手性分子的合成,還是手性材料的組裝與構築,都需要精準,社會可持續發展也要求物質創造的精準化。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Noyori 在 2001 年就提出:「未來的合成化學必須是經濟的、安全的、環境友好的,以及節省資源和能源的化學,化學家需要為實現『完美的反應化學』而努力,即以 100% 的選擇性和 100% 的產率只生成需要的產物而沒有廢物產生。」 因此,注重發展更加高效、高選擇性的手性試劑和催化劑,不對稱合成新反應、新方法、新概念及新策略,實現手性物質的精準創造是手性物質化學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

手性物質化學學科在我國起步較晚,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我國科學家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某些研究方向上達到或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例如,在手性配體及催化劑的設計合成,手性物質創造新反應、新方法、新策略、新概念等方面均產生了具有國際影響的研究成果。但與美國、日本等國相比,我國在手性物質化學學科的整體研究水平上還有較大差距。其主要表現為:①我國手性物質化學研究產生的標誌性的、有顯示度的研究成果還不夠多;②我國從事手性物質化學研究的科學家人數較多,但真正有國際影響的研究團隊和學術帶頭人較少;③我國手性物質化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研究方向上,重複研究的現象比較嚴重;④我國擁有的手性技術不多,且沒有得到很好應用,我國企業應用的手性技術寥寥無幾。雖然我國手性物質化學學科還存在以上這些問題,但是其發展勢頭非常好。

物質是人類進步的基礎。創造新物質是合成化學的中心任務,也是新世紀國際創新能力競爭的前沿和焦點。當今方興未艾的信息技術、環境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等均依賴於「先進」物質。而這些「先進」物質往往是自然界不能直接給予我們的,需要經過人工創造。發展精準、高效、環境友好、可持續的手性物質創造方法和技術是獲得手性物質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們更需要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瞄準國家的重大需求,立足學科前沿,加強整體布局,注重以「點」帶「面」,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國手性物質化學學科的創新能力和潛力;群策群力,堅持基礎與前沿並舉,大力推進學科交叉與融合,力爭解決手性物質創造中存在的關鍵科學問題,豐富和發展手性物質創造基礎理論,建立和發展手性物質創造核心技術,發展先進手性物質、建立手性物質分離分析和表徵新方法;強化綠色、可持續物質創造意識,建立手性物質化學學科資源信息共享平臺,極力推進產、學、研的深度融合,使手性物質化學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建設及社會經濟發展,為人類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文摘編自《中國學科發展戰略·手性物質化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7)緒論部分,內容有刪減,標題為編者所加。

內容簡介

手性物質化學是一門研究手性物質的創造、轉化、表徵、性能等的新興化學學科。它與生命科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空間科學等深度交叉融合,在認識自然、詮釋生命起源、呵護人類健康、保護環境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書凝聚了我國數十位化學家的智慧,對手性物質化學的學科地位、對社會的貢獻、學科發展水平及趨勢等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發展建議和對策。

《中國學科發展戰略·手性物質化學》適合高層次的戰略和管理專家、相關領域的高等院校師生、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閱讀,是科技工作者洞悉學科發展規律、把握前沿領域和重點方向的重要指南,也是科技管理部門重要的決策參考,同時也是社會公眾了解手性物質化學學科發展現狀及趨勢的權威讀本。

相關焦點

  • 手性物質化學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丨中國學科發展戰略
    由此可見,手性物質的合成和構築除了注重傳統合成化學關注的合成效率和選擇性(化學選擇性、區域選擇性、立體選擇性等)外,更注重獲得單一對映異構體的產物。因此,手性物質的創造難度更大。為了避免「無效」對映異構體的產生,手性物質的合成和構築更加追求精準和環境友好,它代表了合成化學未來的發展趨勢。經過 100 多年的不懈努力,化學家們已經逐漸了解了手性物質創造的規律。
  • 從悲劇到功臣,手性化學的進階之路
    ——法國化學家 巴斯頓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特性,從天文學到地球科學,從化學到生物學,幾乎處處都有手性的身影。本文將從化學的角度出發,談一談手性在化學上的發展歷程,手性化學又是如何走上進階之路的。)、以及日本化學家野依良治(R.Noyori),以表彰他們對「手性催化反應」的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
  • 從悲劇到功臣,手性化學的進階之路
    ——法國化學家 巴斯頓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特性,從天文學到地球科學,從化學到生物學,幾乎處處都有手性的身影。本文將從化學的角度出發,談一談手性在化學上的發展歷程,手性化學又是如何走上進階之路的。何為「手性」?
  • 手性技術開掘分子合成新路
    □科學時報記者 黃辛 張建成    自然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體構成的,手性是自然界的普遍特徵。構成自然界物質中的一些手性活性分子雖然從原子組成來看是一模一樣,但其空間結構完全不同,它們構成了實物和鏡像的關係,和人照鏡子一樣,也可以比作左右手的關係,所以叫手性分子。
  • 關於手性化合物的檢測
    總之,遇到具有手性的藥物要特別小心謹慎,尤其是那種有嚴重不良反應的手性藥物,檢測手性純度顯得尤為重要。一般可通過從天然產物中提取、外消旋體拆分法獲取手性藥物,近年來,隨著合成法的發展和先進分析技術的出現, 越來越多的手性化合物可通過化學合成法得到不對稱合成己成為獲取手性物質的重要手段,與此同時,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生物技術與有機化學的交叉融合也使得生物合成成為手性藥物生產取得突破的關鍵技術。
  • 化學所在仿生伯胺催化高效構建手性季碳中心方面獲系列進展
    手性季碳中心廣泛存在於藥物、天然產物等生物活性化合物中, 在生物醫學、藥學領域具有重要地位,其合成一直是不對稱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具有極大挑戰性。最近,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分子識別與功能重點實驗室羅三中課題組研究人員依託仿生催化理念,開發了系列伯胺催化的高效不對稱反應,實現了多種手性季碳中心的構築(圖1)。為手性醫藥中間體、生物活性分子的便捷合成提供了新的策略。
  • 長篇回顧:手性催化劑推動產學變革|諾貝爾化學獎野依良治
    像這樣,我們把物體特別是分子具有的這種和鏡像不能完全重合的性質叫做「手性」,把這種有鏡像關係的兩個分子叫做「手性異構體」。在自然界各種各樣的衡量尺度裡,某種物質是否具有手性是經常會被問到的重要屬性。比如,這個屬性對構成生物體的蛋白質和胺基酸就具有重大的意義。把胺基酸和糖等按照RS表示以單純的規則來進行分類的方法。
  • 生命不息,「手性」不止?漫談有機化學中「手性」的起源
    哈哈~你的右手掌與他/她的左手掌不能舒適地握合,這是因為手是具有非重疊鏡像的手性物體。「手性」一詞也是來源於此。所有的物體(objects)均有一個鏡像(吸血怪除外,哈哈),但是只有當物體本身與其鏡像不重疊時才稱之為手性的。若物體本身與鏡像可以發生重疊,這意味著如果能把物體在鏡子後面的圖像「拽出」,那麼兩者完全一致。因此,任何的三維對象要麼具有手性,要麼不具有。
  • 手性化合物絕對構型的確定方法
    近年來發展了一些間接方法,藉助NMR法,通過手性樣品的衍生物來測定對映異構體的絕對構型。在應用NMR法測定手性化合物絕對構型的方法中,以Mosher 法最為常用。即通過將樣品衍生化為非對映異構體或類似於非對映體,測定樣品分子與手性試劑反應後產物的1H-NMR 或13C-NMR 位移數據,得到其化學位移的差值並與模型比較,最後推定底物分子手性中心的絕對構型。
  • 上海有機所手性核磁共振「色譜」技術研究獲進展
    手性分子廣泛應用於醫藥、材料及生命等領域,快速確定手性樣品的組成對手性相關科學的發展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手性色譜分析技術基於分離,相對耗時,難於滿足高通量手性分析的需求。基於光譜方法(如圓二色光譜)可以避免分離,實現原位快速分析,但分析準確性易受微量雜質的幹擾。
  • 受限導致手性活性物質的振蕩集體運動
    由自驅動單元組成的活性物質,例如細菌溶液和自驅動膠體,是一類重要的軟物質系統。由於其固有的非平衡特性,活性物質經常表現出奇特的行為,並在微器件與智能材料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當前,探索由自旋活性粒子組成的手性活性物質(破缺宇稱和時間反演對稱性),並理解其反常的物理行為,是軟物質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
  • 歷時20年,發現手性螺環催化劑,將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至新高度...
    近期,新華網走進南開校園,近距離感受周其林研究團隊,如何用嚴謹、勤奮催化出化學之美。高效且應用廣泛的「周氏催化劑」手性是指物體與其鏡像不能重疊的現象,如同人的左右手。從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到宏觀物質世界,手性現象普遍存在。
  • 北理工在手性活性物質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由於其固有的非平衡特性,活性物質經常表現出奇特的行為,並在微器件與智能材料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當前,探索由自旋活性粒子組成的手性活性物質(破缺宇稱和時間反演對稱性),並理解其反常的物理行為,是軟物質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手性活性物質的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是:它在受限條件下可以出現自發的單向集體邊緣流,這種邊緣流甚至是受拓撲保護的,具有穩定的物料輸運能力。
  • 福建物構所等發表超分子分析化學研究綜述
    將超分子化學和分析化學完美結合起來的超分子分析化學近年來備受關注。該領域研究受體和分析物的作用、組裝以及分析物誘導的信號傳導和調控,在環境監測、疾病診斷、藥物篩選、手性分析分離等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 盤點歷屆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獎者,猜猜2020誰將折桂?
    2016年至今,共有7位科學家獲得物質科學獎,他們均是在物質科學、物理、天文、化學等基礎及應用領域成就極為卓著的科學家。今天就讓我們藉由這篇盤點,帶你一同回顧歷屆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獎人。馬大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以胺基酸銅的絡合物為催化劑實現了碳–氮鍵的高效構築,為含苯胺片段的藥物及材料的合成提供了一種簡便、實用的方法。他的成果在工業上產生了上噸級的應用,足以改寫化學教科書。
  • 南科大何川團隊在構建雜原子中心手性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副教授何川課題組在「構建雜原子中心手性」領域取得了兩項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分別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ACS催化》(ACS Catalysis)。
  • 確定分子手性有了新方法
    原標題:確定分子手性有了新方法  科技日報多倫多9月17日電 (記者馮衛東)分子就像手套一樣,也有所謂的左手和右手手性。但到目前為止,要確定某一分子具有左手還是右手手性是很困難的。  最為人熟知的分子手性現象體現在酸奶中,細菌培養物會產生左旋或右旋乳酸。在這兩種類型中,左旋乳酸要比右旋乳酸對腸道菌群產生更有益的影響。在其他物質中,右旋手性危害性更大,如左旋手性的青黴胺可有效對抗關節炎,而其鏡像形式則有毒。  但如何確定分子是左手還是右手手性?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使用X射線分析法,僅能在固態晶體物質中直接確定手性。
  • 手性方法開發小知識
    前  言無論是新藥還是仿製藥中,手性化合物可謂使形影不離我們藥物研發的整個過程,互為對映異構體的兩個化合物往往在藥理,藥效的實驗過程中,會表現出對生命體徵的明顯差異,因此在藥物的質量標準中,確定單一有效構型的含量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對其異構體進行準確的定量,涉及到手性物質的方法開發,手性物質的方法開發和有關物質的方法開發略有差異,表現在分離原理,色譜柱選擇,流動體系的選擇上面
  • 雅本化學:子公司是達蘆那韋關鍵中間體手性環氧物的主要供應商
    雅本化學:子公司是達蘆那韋關鍵中間體手性環氧物的主要供應商   證券時報e公司訊,連續三日漲停的雅本化學(300261)2月7日晚間公告,2月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宣布,阿比朵爾及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 化學所在二維手性Kagome結構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及手性結構形成示意圖(f)。Ed., 2003, 42, 2747-2751),最近他們以磺化硫雜杯[4]芳烴(thiacalix[4]arene tetrasulfonate, TCAS)分子為基元,在Au(111)表面成功構築了Kagome網格結構,並在該類結構中發現了手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