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據龍江森工集團新聞中心訊,近期,地處長白山脈老爺嶺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綏陽局監測人員在整理年初時的遠紅外相機數據時,分別在4個不同的監測點5次發現一隻母虎帶著三隻幼虎「溜達」的畫面。
野生東北虎家族種群活動影像 綏陽林業局供圖
東北虎一窩一般產仔2-4隻,受野外自然環境限制,能存活3隻幼虎的情況非常少見。通過視頻鑑定,黑龍江省野生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周紹春判斷,3隻幼虎應該在半歲左右,身體非常健康。利用本次監測獲得的視頻與前期研究多次拍到的影像資料進行虎個體花紋比對,確定這隻攜帶3隻幼崽的母虎是該地區多次拍攝到的3隻定居虎之一。
2017年,黑龍江省森工系統的綏陽林業局、東京城林業局、穆稜林業局部分施業區被劃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據工作人員介紹,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綏陽局園區內已發現至少10隻東北虎出沒,而在10年前綏陽局及周邊區域僅分布有4-5隻東北虎。
經專家鑑定,這是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黑龍江省首次在野外拍攝到東北虎家族,畫面中大虎,二虎,三虎,三隻小虎緊緊跟在媽媽身邊,從鏡頭散著碎步走過,場面著實可愛。
延伸閱讀: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虎豹在中國實現穩定繁衍生息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29日發布消息稱,兩年來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成效顯著,東北虎豹在中國境內實現了穩定的繁衍生息。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跨吉林、黑龍江兩省,與俄羅斯、朝鮮接壤,總面積146.12萬公頃。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張陝寧表示,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恢復棲息地環境,確保東北虎豹安全。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東寧分局不斷加強野外科學監測,並於2018年10月拍攝到東北三省20年沒有發現的野生斑羚實體影像,表明該區域生態環境正不斷向好。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汪清分局通過全面將SMART系統用於森林資源管護,推行「局、場、站、點」四級管護運行機制,建立鹿種源救護繁育中心等措施,使得虎蹤豹影頻現。
「(我們)架設的315部紅外相機共拍攝虎豹視頻千餘次。」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汪清分局局長胡立平說。
回顧兩年來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張陝寧表示,該局各分局在虎豹等野生動物保護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為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創新積累了諸多寶貴經驗。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穆稜分局則將反盜獵工作常態化,並建立8處冬季補飼點,保障東北虎豹食物鏈充足。
2018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琿春分局受理了152起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案件,為緩解虎豹保護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提供了範例。
上述舉措與探索,使得東北虎豹在中國境內實現了穩定的繁衍生息。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監測結果顯示,目前試點區範圍內東北虎豹繁殖種群均達到或超過歷史記錄最高水平。
張陝寧說,未來該局將進一步提升野生動物救助應急處置能力,確保虎豹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麗新家園闖出新路子。
來源:綜合新華網、中國新聞網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