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常關注老虎這一動物的朋友來說,或許對這麼一個現象並不陌生,那就是在一些關於虎的論壇,或者是相關文章的評論區裡面,經常會有讀者將西伯利亞虎與東北虎當成兩個物種,比如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東北虎體型的文章,就有讀者留言指出我文章中的「錯誤」,說「最大的虎亞種並不是東北虎,西伯利亞虎才是」,其實這只不過是一種老虎的兩種稱呼罷了。
我國是「老虎大國」,是世界上虎亞種數最多的國家(曾有5種,如今有4種),虎在我國傳統文化裡面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為力量與權力的象徵,得到人們的敬畏,所以從古至今,也誕生了許多以虎為題材的故事、作品等。
雖然虎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都是人盡皆知的動物,但由於如今野生虎已經非常稀少,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對虎的了解其實沒有那麼深入的,那麼出現將西伯利亞虎與東北虎誤認為是兩個亞種的現象,就不奇怪了。
虎亞種的形成
關於老虎的起源,國際上有多種假說,目前支持人數最多的一說是現代虎起源於東亞,大約在300萬年前,地球上生活著一種被稱為「中華古貓」的小型食肉動物,後來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形成了虎的模樣。
由於現代虎出現的地質年代較晚,地球上超大型的捕食者已經消失得差不多了,所以老虎出現以後種群發展速度很快,在東亞地區達到環境容納度飽和之後,便開始向周邊地區擴張。
老虎是一種極具探索行為和高度移動性的貓科動物,它們沿著亞洲森林及河流系統,最終擴散至亞洲絕大多數地區。從老虎的擴散方向來看,大體可以分成兩個方向:
一是沿我國西北方向出發,最終進入亞洲西部、西南部,受限於高加索山脈,沒能進入歐洲;二是沿南方及西南方向,進入東南亞一帶及印度次大陸,最南端到達了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峇里和爪哇等島嶼。在老虎從發源地向亞洲其他地區擴散的過程中,進入朝鮮半島的分支受限於海峽,未能登上日本列島;沿南的一支,無法渡過重洋進入澳洲;向西的一支也因高山的阻擋,無法進入歐洲平原,所以歷史上老虎分布全盛的階段,也僅限於亞洲地區,東起中國及俄羅斯東海岸,西至土耳其,南起印度尼西亞群島,北至寒冷的西伯利亞。
由於長期的地理隔絕,現代虎最終演化為9個亞種,分別是:華南虎、西伯利亞虎、孟加拉虎、印支虎、蘇門答臘虎、馬來虎、裏海虎、巴裡虎、爪哇虎,其中峇里虎、裏海虎、爪哇虎分別於上個世紀的40、70、80年代左右滅絕了,所以如今世界上僅有6個亞種的老虎,華南虎、西伯利亞虎、孟加拉虎及印支虎,在我國有分布。
現代虎體態雄偉,四肢健壯,頭部較圓,爪子極為鋒利且能夠自由伸縮,毛色多為黃色底加深色條紋,但也可見白虎(即白色底加黑色條紋),白虎並不屬於虎的亞種之一,它是孟加拉虎的4種變異之一,同樣的還有純白虎、雪虎和金虎,它們是老虎的無害變異,除了外觀不一樣之外,對身體沒有任何損害。
目前這4種變異只在孟加拉虎的身上觀察到,其他虎亞種雖有傳言出現過變異個體,但資料無法考證。
東北虎即西伯利亞虎
普及了老虎亞種的知識之後,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來,國人口中的東北虎,在國際上被稱為「西伯利亞虎」,不過在西伯利亞虎最主要的分布國家俄羅斯人的口中,它並不叫西伯利亞虎,或是東北虎,而是被稱為「阿穆爾虎」。
關於西伯利亞虎的稱呼,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人的口中,也是不一樣的,除了上述提到的名字之外,滿洲虎、烏蘇里虎、朝鮮虎、遠東虎等均指西伯利亞虎。
雖然西伯利亞虎是這一虎種的學名,但是你知道嗎?無論是歷史時期,還是當今時代,西伯利亞虎都不是它最合適的名字。
在歷史上,這一虎種是我國獨有的,主要分布區域就是整個東北部,即大小興安嶺即長白山脊周邊輻射地帶,那時人們稱其為「滿洲虎」或「東北虎」,即我國東北地區的老虎。後來在1858年的時候,清朝將外東北大部分土地割給了俄國,從此東北虎不再屬於我國獨有。
從名字上看,西伯利亞虎像是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的「特產」似的,但是其實它在俄羅斯的分布僅限於遠東一隅,而更廣袤的西伯利亞內陸地區,根本就沒有一隻老虎生存,所以無論是歷史時期,還是當今時代,西伯利亞虎都不是它最合適的名字。
俄羅斯人稱其為「阿穆爾虎」,倒也很合適,因為這一虎種曾經最主要的分布地區,就是黑龍江流域,而黑龍江在俄羅斯語言裡面,也叫阿穆爾河,虎亞種的命名一般都是根據所生活的地域命名的,所以東北虎在俄國被稱為阿穆爾虎就不奇怪了。
後來西伯利亞虎被人們大肆捕殺,導致數量急劇下降,其分布範圍一再縮小,如今在俄國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錫霍特阿林山脈,即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那為何俄羅斯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還將其稱為「阿穆爾虎」呢?
這裡面涉及的問題就比較複雜了,既有歷史原因也有其他的因素,這就像是一些村名、鎮名,一直沿用古代稱呼一樣,無法用三言兩語就解釋清楚的。
東北虎毛髮長且濃密,毛色主要為棕黃色,但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產生略微的差異,比如在冬季的時候,東北虎身上的毛髮會偏淡一些。它的體型十分健壯,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老虎,關於這點,目前存在一些爭議,主要是因為東北虎數量下滑之後導致近親繁殖嚴重,加上食物等問題,體型大不如前了,那麼現代東北虎體型究竟有多大呢?
在2005年的時候,一群美國、印度及俄羅斯的動物學家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裡面提到了現代東北虎與歷史時期的體重數據對比,普遍認為1970年之後東北虎,體重要比20世紀50年代之前的老虎輕許多,詳細的數據為當代雄性野生東北虎平均體重為176.4千克,最大值為222.3千克,當代雌性野生東北虎平均體重為117.9千克;而歷史上雄性東北虎平均體重為215.3千克,雌性平均體重為137.5千克。
東北虎的歷史變遷
歷史上我國是老虎分布最多的國家,不僅亞種最多,數量也最多,但是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由於各地「虎患」嚴重,導致不少老百姓的牲畜受損,甚至是性命都受到了威脅,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老虎都被人們當成是「害獸」而遭到大規模捕殺。
雖然當時的主要目標是華南虎,但東北虎作為我國最主要的老虎之一,同樣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至1977年我國宣布全面禁止狩獵東北虎時,東北虎的數量已經十分稀少了。
其實關於東北虎的歷史變遷,大致可以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對應東北虎在20世紀前半葉及後半葉,分別在俄國、中國的遭遇,這是東北虎大量消失的整個過程。別看現在我國的野生東北虎數量不及俄羅斯的一個零頭,但是在19世紀末時,情況是反過來的,彼時我國有2000隻左右,俄國只有800隻左右。
進入20世紀之後,俄國在西伯利亞一帶修建各種基礎設施,勢必會與野生動物產生衝突,作為頂級猛獸的東北虎,對人類及其財產威脅最大,自然也被當成了首要的清除目標。
當然人們大量捕殺東北虎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老虎對人類有威脅,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於經濟收益方面的考量,老虎的皮毛是上好的毛皮原料,所以不僅僅是民間,當時甚至不少俄國軍人都參與了捕殺東北虎的行列上來。
在20世紀初期時,俄國捕殺東北虎的力度很大,幾乎每年都有150隻被合法捕殺,而偷獵盜獵的數量究竟有多少?就無從考證了。所以在人們大量的捕殺下,俄國東北虎數量下降嚴重,短短30多年間,即到了30年代的時候,樂觀估計俄國的老虎數量也只有20-30隻。
當然在這段時間裡面,俄國消失的東北虎,除了被人們捕殺了之外,還有一大部分是逃亡到了中國的。
1947年,俄國意識到了東北虎的重要性,開始大力保護,意味著東北虎在俄國得到了全面的保護,情況開始好轉。進入20世紀後半部分之後,我國開始大量捕殺老虎,加上棲息地喪失等原因,導致我國東北虎在50-70年代裡面數量銳減,到了世紀末時,數量已經只有兩位數了。
如果說在20世紀上半葉裡面,俄國的老虎大量遷往中國,那麼在20世紀下半葉我國開始大量捕殺老虎時,中國的東北虎則大量遷往俄國,比如在60-70年代間,俄國的野生東北虎增幅很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老虎過去了對他們來說是一個補充。
1977年,對於我國的東北虎來說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在這年裡,我國宣布全面禁止狩獵東北虎,意味著東北虎被大量捕殺的命運結束了,但彼時仍存在少部分偷獵盜獵的現象。
有人說既然我國早在7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對東北虎進行保護了,但為何到現在為止,其數量仍那麼少呢?這裡邊涉及到了多方面原因,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野生虎基數少、繁殖能力低,短時間內種群數量無法大幅度上升。
東北虎的生存現狀
去年「世界老虎日」的時候,國內一則新聞讓許多人都感到驚訝,27隻!是我國野生東北虎的數量,很多人認為這不是我國權威部門發出的數據,所以不可靠,那麼是不是真的不準呢?恰恰相反,27雖然不能精確反映出我國野生東北虎的數量,但從其調查統計手段和過程來看,還是極具參考意義的。
這個數據是研究者們綜合了多種計算方法,參考了我國東北虎主要分布區近65年的森林經營數據,也參考了國家林業草原局最近15年的數據,所以即便不是權威部門給出的,但可信度還是相當大的。
我們都知道,目前俄羅斯是東北虎最主要的分布國家,那麼俄國的野生虎數量究竟有多少呢?根據俄羅斯官方發布的信息來看,2005年,整個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野生東北虎數量為331-393隻,其中成年個體為250隻。
由於保護措施得到,所以在往後的十年間,俄羅斯的老虎趨於穩定,到了2015年,人們首次對俄羅斯地區的野生東北虎進行普查時,發現個體數量已經增長為480-540隻了,其中包括了100隻幼崽。後來人們再次進行了更為詳細的普查,結果顯示俄羅斯有562隻野生東北虎。
目前來說,不管是中國還是俄羅斯方面,由於這些年的努力,威脅東北虎的外在因素基本上都沒有了,所以在短時間內,東北虎的數量雖然不會大幅度上升,但也不用太過擔心會滅絕。
對於國人來說,最關心的話題還是我國的東北虎數量能不能恢復?其實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就已經開始大力保護東北虎了,不僅積極打擊盜獵,同時對棲息地的改善也做了許多工作。
老虎是森林生態系統下的旗艦物種,體型巨大,對環境和獵物豐度的要求很高,為了打造能夠滿足東北虎生存所需的棲息地,我國陸陸續續向東北老虎棲息地投放了有蹄類動物。
截止目前為止,第一批投放的梅花鹿已經很好地適應了野外環境,並且繁殖開來形成種群了,加上野豬、狍子等野生有蹄類動物數量的增多,可以說目前我國東北地區的老虎棲息地,早已具備了老虎生存所需的各種條件。
縱觀歷史其實不難發現,東北虎一共經歷了兩次較大規模的遷徙,其中20世紀上半葉是從俄國遷往我國,後半葉是從我國遷往俄國,而目前東北虎正在經歷第三次遷徙,即從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遷往我國東北森林。
去年4月份的時候,就拍攝到了這樣一段畫面:一隻雌性東北虎帶著它的三隻幼崽從俄國來到了我國,這極具代表意義,因為母虎,尤其是帶崽母虎的到來,本身就是對我國東北虎棲息地環境上的肯定,同時也表明了俄羅斯濱海邊疆區老虎幾乎達到了環境容納飽和度的現狀,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我國對東北虎保護工作的繼續落實,未來還會有源源不斷的東北虎從俄國流向我國。
很多人說為何俄羅斯的東北虎會向我國流動,而不是向更為廣袤的西伯利亞內陸地區流動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西伯利亞內陸地區不適合東北虎生存,厚厚的積雪加上較為單調的野生有蹄類動物,這樣的生活環境與內東北地區是無法相比的,這點從歷史上東北虎的分布來看,就足以證明了,因為即便是東北虎分布範圍最廣的階段裡面,它們也未曾涉足更北的西伯利亞內陸地區。
知識延伸:如何區分各個虎亞種?
談及東北虎,我們來做一個知識延伸,那就是如何老虎亞種。由於全世界的老虎在外形上極為相似,所以分辨起來難度較大,但是對它們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會發現其實也沒有那麼難。
由於生活地區的不一樣,所以基本上每一種虎,都有一些屬於它們獨有的特徵,普通人區分老虎亞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體型大小及外在特徵,簡單來說,內陸地區的老虎普遍比海島上面的老虎體型大,即東北虎、華南虎、裏海虎、孟加拉虎、印支虎的體型,是要大於馬來虎、蘇門答臘虎、巴裡虎及爪哇虎的。
外在特徵方面,華南虎腦大且圓,身上的條紋偏窄,數量也多,條紋邊緣十分清晰;東北虎體態更為健壯圓潤,毛髮略顯蒼白,條紋是褐色的;孟加拉虎體毛短而顏色明亮,身上的條紋又細又長,但條紋邊緣有些模糊;印支虎頭骨較小,身上的色澤偏暗,條紋短而窄;馬來虎與印支虎相似,但體型較小,身上的條紋較細,條紋間的間隔很窄;蘇門答臘虎是現存最小的老虎亞種,身上的條紋較寬的,但在末端會逐漸融成斑點,這是它最大的特徵。
(喜歡請給個贊,關注我,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