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鐵路運輸中,火車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讓成百上千列火車安全有序運行、快而不亂則尤為重要,這需要高超的調車技術。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銀川車站吳忠車間河東機場高鐵站站長陳建國就是一位調車高手。
「在鐵路運輸生產過程中,除列車在車站的到達、出發、通過以及在區間內運行外,凡機車車輛進行一切有目的的移動統稱為調車。」陳建國介紹,為解體和編組列車,摘掛、轉場、整場、調移、取送車輛以及機車的對位、轉線、出入段等目的而使機車車輛在站線或其他線路上移動的作業,是鐵路行車工作的基本內容之一。
1990年,陳建國進入銀川車站運轉車間調車組工作。他從制動員幹起,做過連接員、調車長、調車區長,一直幹到值班站長。
29年來,陳建國的調車工作生涯不僅沒有使他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幹出了味道,幹出了心得。在從事調車工作實踐中,他清醒地認識到,要想保證安全,沒有過硬的業務和技能是絕對不行的。他對自己提出了「上崗高起點、業務高素質、作業高標準、生產高效率、管理高質量」的要求,當班前他會提前30分鐘到車間了解上班作業情況,結合實際做好班前預想預防。他把標準化視為安全重器,對列車運行階段計劃進行仔細查看,對股道佔用、車輛解體和編組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熟悉每個調車組的調車機啟動時間、作業速度,堅持做到心細、眼活、手勤、腿快,杜絕了各類責任事故。
2017年6月的一天,陳建國上班後得知銀川車站剛剛到達的大量空車還沒有配送,於是立即聯繫貨運中心說明了空重車的分布情況,了解到貨場和專運線作業條件有限後,他馬上和調車區長商量編制調車計劃。計劃編制完成後,他迅速趕到專運線,提前檢查車輛,兩個晚上他來來回回跑了5萬多步。因為他的精心調度,班組第一次完成排車280輛,打破了車站的生產任務紀錄。第二次完成排車305輛,超越了自己之前創下的最高紀錄,受到車站領導的表揚和集團公司的嘉獎。
儘管鐵路調度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但人的因素對安全和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陳建國深知這一點,十分重視調動同事的積極性。制動員小宋是陳建國的組員,性格內向倔強,工作中出現問題受到批評,他的倔勁上來就會「撂挑子」。發現這個問題後,陳建國平時工作中儘量多鼓勵少批評,下了班更是像兄長一樣照顧關心他。逢年過節,他專門將小宋接到自己家裡吃飯嘮家常,漸漸地小宋人開朗了,工作越幹越好了。像小宋這樣的青年工人他先後帶出了5名,大都走上了班組長崗位。
通過多年不斷實踐,陳建國逐步摸索出一套較有特色的管理經驗。工作中,他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認真執行標準化作業,加強調車組組員管理,掌控組員上崗狀態。作業前做到「三詢問」,出任務前做到「三檢查」,使作業人員達到良好的上崗狀態;崗上他盯控組員作業流程,作業中堅持「六到」,確保安全關鍵卡控到位;他生產思想兩手抓,對組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加強安全責任意識教育,注重聯控生產協作,生產組織做到「三溝通」,達到小組團結,使作業始終處在連續高效狀態。銀川車站對其經驗加以總結提煉,匯集成《陳建國調車工作法》在全站推廣,並獲得了當年全局「先進操作法」一等獎。
今年臨近退休前,陳建國被抽調到高鐵車間,擔任河東機場高鐵站站長,為接管高鐵做好人員配備。
由於多年來的出色表現,陳建國先後榮獲中國鐵路總公司火車頭獎章、中國鐵路總公司優秀班組黨支部書記、寧夏回族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經濟日報 記者 拓兆兵)
(責任編輯:單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