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摩洛哥古村落建於公元8世紀,如今幾個上海人來到了這裡,爬山,曬太陽,拍照片。
去往撒哈拉沙漠的必經之路上,遇見了阿伊特·本·哈杜築壘村,名字相當長的一個地方,讀起來甚至可以考慮在帶點的地方換個氣,讀上去好抑揚頓挫,順當點,否則結結巴巴,實在對不起這樣一個了不起的,被載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地方。
這個村落建於公元8世紀,是摩洛哥柏柏爾人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村落。幾十或幾百人住一道,又因為要抵禦外來侵犯,還建立了軍隊。村落裡有類似山洞一樣的場所,黑咕隆冬,深不可測。所以,這是一個居民和軍人一道生活的具有防禦性的住宅區。都說柏柏爾人戀家,不願意隨便搬遷。那就只能想辦法保護好自己了。這樣的村落很容易讓人想起三毛和荷西生活過的撒哈拉沙漠。離此地不遠的一個地方,也有軍人駐紮著。還記得三毛常常去軍人服務社,買一些吃的用的,又便宜又好,一派軍民魚水情的樣子。
走走看看,還真是很崇拜公元8世紀的柏柏爾人,在建迭個村子的時候是要有多少聰明:村落依山傍水而築,順了山坡的走勢,房子造得盤根錯節,明處四通八達,暗處善於隱藏。明明是順著小道走的,結果,一拐彎就誤闖入了一戶人家,哦喲,院子還不小,裡面居然養著馬。主人看著我們這幫「入侵者」,嘰哩咕嚕說著話,把我們帶回了正道;一不當心,又彎進一間墨墨黑像山洞一樣的房間,一轉頭看到門口暗頭裡烏黜墨黑立著一個人,嚇一跳。假使擺在從前,賊頭賊腦進來一個壞人,會不會一棒頭早就過來了?
山頂最高處,搭了一間瞭望屋,裡面有人值班,可以全天候對山下可疑情況一目了然。值班的人也必須在裡面,非洲沙漠呀,大白天,站在太陽底下真受不了;一到晚上,站在風頭裡又冰骨絲冷,這種牆厚屋高窗子小的房子,擋熱擋風沙,人在裡面不至於熱麼熱煞,冷麼冷煞。小村位於摩洛哥南部阿特拉斯山脈,高峰處常年積雪,白天夜裡溫差蠻大。一條護村河繞村而過,是天然的屏障,也是水源,生活、生產都必不可少。護城河上架座橋,可以想像,當年應該有人把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過了河就是城牆,又是一道防禦。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豺狼來了,迎接他的有獵槍。
滄海桑田。如今村落成了遺址,修修補補,供人遊玩。不遠處的瓦爾扎扎特還有一個摩萊塢,造了假景給人拍電影,也給人遊玩。
2019年春天,幾個上海人勒此地爬山,曬太陽,拍照片;有北京人三口之家立勒大太陽裡開家庭會議,在摩洛哥的黃土地上,聽一口京片子,很有間離效果;還有一群蘇州大媽,頭巾披肩,花枝招展,也不知會不會一高興,就即興來段廣場舞。(沈一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