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郊外的這個古村落,視覺上真的是相當具有震撼力。怎麼說呢?在我走過嶺南地區許多古村落中,真的很難再找到一座能與這座古村落相提並論的,或具同等視覺震撼力的古村落了。
走進這個古村落,就能看到的是連綿不盡的祠堂、書舍,而在每一座祠堂和書舍後面又對應著一列又一列古民居,整體感覺是氣勢恢宏,所有建築都能讓人感受到年輪流轉,生生不息。
穿梭在祠堂、書室、書院和古民居中,還有讓人目不暇給的古井、古橋、牌坊、門樓、接旨亭、旗杆夾、巷道……古村落周邊是魚塘、荷塘、稻田、菜地、果林、古樹……如果那些經營的小擋口,還有穿著現代服裝的村民和遊客,總會有那麼一刻,以為自己穿越回到了古代。
廣州效外的這個古村落是一個「黃」姓聚居的村落。黃姓,以吳回(祝融)之子陸終為得姓始祖。周代時,周武五時曾被封於黃地,建立了黃國(今天河南潢川)。後來被楚國吞併,子孫以國為姓,並尊陸終為其得姓始祖。
入粵黃氏派系眾多,最早是南海松柏系和疊滘的始祖黃濟成,他原籍福建邵武,唐昭宗時任南雄刺史。嶺南黃姓大多以福建莆田的黃居正為始福,其長子黃源深,宋孝宗淳熙八年進士,歷任徐州知府、浙江都漕運史,晚年從南雄遷岡州杜院(今江門杜阮鎮),裔分各地。
廣州郊外的這個」黃「姓聚居的古村落,開村始祖是一個養鴨高手,然,卻又尊學重教,文風蔚然。在明清時期,成這嶺南地區「罕見」的進士村。現村中的族譜中還記載全村曾科考及第的秀才名單:其中有27名(含以後晉升的舉人、進士),舉人19名(含以後晉升的進士),進士14名。這種書香之家眾多的古村,在廣州,甚到在在廣東估計都是非常罕見的。
接下來,我帶大家走進這個古村落,將分上集、下集介紹這個氣勢宏大的古村落,同時,試圖從拋開被旅遊「景點」的概念去品味這座古村落,去尋找和發掘一些原本屬於這個古村的東西。
「最實際」的「族譜」
要認識一個古村落,首先從他們的族譜開始。在嶺南地區,不少地方的族譜都有認先朝名人為遠祖的習慣,但這個古村是實事求是的記錄,與浮誇的「族譜」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