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在北回歸線邊上古老村落「錢崗古村」的探訪。北回歸線是一條帶有神奇密碼的飄帶,落在地球上北緯23.26度,北回歸線上有許多神奇的現象:最深奧的瑪雅文明、最神奇的金字塔群、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最詭異的百慕達三角……等等,都存在北回歸線上。北回歸線通過我國臺灣、廣東、廣西和雲南四個省,在廣州從化北回歸線周邊,散落了許多歷史悠久的古村落,這些村落通常是以「姓氏」聚居,建築和傳統文化保留非常完好,之前文章介紹過錢崗古村內廣裕樓內暗藏的「珍寶」,以及存在錢崗古村的西更樓的封簷板上「曠世珍寶」的「珠江清明上河圖」,不知是否算得上北回歸線上的神奇?
珊珊三丫頭參觀錢崗古村的西更樓,目標是傳說中的看看「曠世珍寶」的「珠江清明上河圖」,但在見到錢崗古村「更樓」時,也引起了珊珊三丫頭的極大的興趣。更樓在城市裡已幾乎絕跡,不想在這裡遇見一個真實版「更樓」,真的十分罕見。
錢崗古村原來是有四個更樓,分別建在東、南、西、北四個門樓附近。珊珊三丫頭繞著村子走了一圈,南、西兩個更樓沒有找到,東更樓已是殘破,只有西更樓保存最好,可能這是可以在西更樓的封簷板上發現「曠世珍寶」的「珠江清明上河圖」的原因。從外表上西更樓是經過多次翻修,用的是青磚徹成,兩邊有兩個鏤空的窗;裡面有些香火,四周掛著更樓的介紹,整個建築仍保留著古代更樓的建築特色。
更樓主要是通過「打更」為村民報時,還會在盜賊來時「示警」村民,起到維護村子安全的作用。夜裡打更的人,也需要遮風擋雨的地方,就在更樓。看著更樓,不禁生出一個個疑問:古人是如何知道時間?是如何打更的?更樓除打更外還有什麼作用?
從前錢崗村的先人是怎麼判定時間?珊珊三丫頭和村民了解過,有個村民告訴我是用「點香」的方法。珊珊三丫頭查閱資料,村民口中的香,是一種特製的「更香」,香上有刻度,看香燒到什麼刻度,就是什麼時間。所以,更夫工作是挺辛苦的,夜裡必須要看守著香的燃燒。同時,更夫還會定時巡遊敲響木梆,就是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上看到的「打更」: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大約2小時。一更天是19點至21點,二更天是21點至23點,三更天是23點至下半夜1點,四更天是1點至3點,五更天是3點至5點。六更天就沒有人打了。
除了用「更香」知道時間之外,其實古時候計時的工具還有很多,例如漏種、看日晷等。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珊珊三丫頭就曾在廣州商業步行街北京路上看過一個古代銅壺滴漏的複製品,因為北京路這裡曾是原廣州拱北門所在,曾存有中國最大和最完整的古代計時器「銅壺滴漏」,現在這個「銅壺滴漏」原件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廣州博物館也陳列著複製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了解一下古代計時器,同時也可以在廣州博物館參觀從錢崗古村的西更樓拆下的曠世奇珍「珠江清明上河圖「。
參觀完更樓,珊珊三丫頭在錢崗古村的行程也快結束了,走出更樓,看見村民,他們告訴我,更樓除了打更和預示警作用外,在更樓門前有一大塊空地,平時村子裡有人添丁後,會在更樓前擺幾圍酒席,請全村的人來慶祝。還有村裡平時的小事情商議,沒有必要去祠堂,大家都就聚到更樓來。過節有歡慶節目,村民也會來到這裡,可見更樓還是村民之間聯絡感情的地方,一個村也是因為是有這樣的地方,村裡的人就有了維繫的紐帶,才得以和諧的發展。
那麼,你了解過北回歸線現象嗎?你走過哪些北回歸線經過的城市與鄉村?你來過廣州北回歸線邊上的錢崗古村嗎?錢崗古村除了出名的廣裕樓和珠江清明上河圖,你有留意過這裡的更樓嗎?你了解古人的報時嗎?古人的報時與你在電視中了解的一樣嗎?如果有機會來廣州,你是否會有興趣來錢崗古村看看,深入感受北回歸線文化呢?歡迎留言「珊珊三丫頭」分享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作者聯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