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歸線旁的古老村落:保留了罕見的更樓,古人如何知道時間的?

2021-01-16 珊珊三丫頭

今天繼續在北回歸線邊上古老村落「錢崗古村」的探訪。北回歸線是一條帶有神奇密碼的飄帶,落在地球上北緯23.26度,北回歸線上有許多神奇的現象:最深奧的瑪雅文明、最神奇的金字塔群、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最詭異的百慕達三角……等等,都存在北回歸線上。北回歸線通過我國臺灣、廣東、廣西和雲南四個省,在廣州從化北回歸線周邊,散落了許多歷史悠久的古村落,這些村落通常是以「姓氏」聚居,建築和傳統文化保留非常完好,之前文章介紹過錢崗古村內廣裕樓內暗藏的「珍寶」,以及存在錢崗古村的西更樓的封簷板上「曠世珍寶」的「珠江清明上河圖」,不知是否算得上北回歸線上的神奇?

珊珊三丫頭參觀錢崗古村的西更樓,目標是傳說中的看看「曠世珍寶」的「珠江清明上河圖」,但在見到錢崗古村「更樓」時,也引起了珊珊三丫頭的極大的興趣。更樓在城市裡已幾乎絕跡,不想在這裡遇見一個真實版「更樓」,真的十分罕見。

錢崗古村原來是有四個更樓,分別建在東、南、西、北四個門樓附近。珊珊三丫頭繞著村子走了一圈,南、西兩個更樓沒有找到,東更樓已是殘破,只有西更樓保存最好,可能這是可以在西更樓的封簷板上發現「曠世珍寶」的「珠江清明上河圖」的原因。從外表上西更樓是經過多次翻修,用的是青磚徹成,兩邊有兩個鏤空的窗;裡面有些香火,四周掛著更樓的介紹,整個建築仍保留著古代更樓的建築特色。

更樓主要是通過「打更」為村民報時,還會在盜賊來時「示警」村民,起到維護村子安全的作用。夜裡打更的人,也需要遮風擋雨的地方,就在更樓。看著更樓,不禁生出一個個疑問:古人是如何知道時間?是如何打更的?更樓除打更外還有什麼作用?

從前錢崗村的先人是怎麼判定時間?珊珊三丫頭和村民了解過,有個村民告訴我是用「點香」的方法。珊珊三丫頭查閱資料,村民口中的香,是一種特製的「更香」,香上有刻度,看香燒到什麼刻度,就是什麼時間。所以,更夫工作是挺辛苦的,夜裡必須要看守著香的燃燒。同時,更夫還會定時巡遊敲響木梆,就是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上看到的「打更」: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大約2小時。一更天是19點至21點,二更天是21點至23點,三更天是23點至下半夜1點,四更天是1點至3點,五更天是3點至5點。六更天就沒有人打了。

除了用「更香」知道時間之外,其實古時候計時的工具還有很多,例如漏種、看日晷等。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珊珊三丫頭就曾在廣州商業步行街北京路上看過一個古代銅壺滴漏的複製品,因為北京路這裡曾是原廣州拱北門所在,曾存有中國最大和最完整的古代計時器「銅壺滴漏」,現在這個「銅壺滴漏」原件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廣州博物館也陳列著複製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了解一下古代計時器,同時也可以在廣州博物館參觀從錢崗古村的西更樓拆下的曠世奇珍「珠江清明上河圖「。

參觀完更樓,珊珊三丫頭在錢崗古村的行程也快結束了,走出更樓,看見村民,他們告訴我,更樓除了打更和預示警作用外,在更樓門前有一大塊空地,平時村子裡有人添丁後,會在更樓前擺幾圍酒席,請全村的人來慶祝。還有村裡平時的小事情商議,沒有必要去祠堂,大家都就聚到更樓來。過節有歡慶節目,村民也會來到這裡,可見更樓還是村民之間聯絡感情的地方,一個村也是因為是有這樣的地方,村裡的人就有了維繫的紐帶,才得以和諧的發展。

那麼,你了解過北回歸線現象嗎?你走過哪些北回歸線經過的城市與鄉村?你來過廣州北回歸線邊上的錢崗古村嗎?錢崗古村除了出名的廣裕樓和珠江清明上河圖,你有留意過這裡的更樓嗎?你了解古人的報時嗎?古人的報時與你在電視中了解的一樣嗎?如果有機會來廣州,你是否會有興趣來錢崗古村看看,深入感受北回歸線文化呢?歡迎留言「珊珊三丫頭」分享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作者聯繫,謝謝。

相關焦點

  • 神奇的北回歸線,別樣的人文景觀
    而分布於那坡縣北回歸線附近的黑衣壯是壯族的一個支系,用野生植物藍靛染衣,製成黑色服裝,作為族群的標記,古樸典雅,別具風格。這裡的人們崇尚自然,心態平和地守護著自古流傳下來的民族文化,以黑為美。另外,廣西還是北回歸線上「最豐盛的果籃」。
  • 太行山有一原始古村落,封閉了幾百年,至今保留明朝遺風
    太行山裡藏有不少古村落,其中有一座古老原始的小村,從建村到人們走出大山,整整跨越了幾百年的時間。這座古村落建於明朝,原始自然,封閉了幾百年,至今年輕人走出大山,但村子裡仍然保留著明朝遺風。這座古村落叫王家辿村,位於河南鶴壁市,是一個位於太行深處洹水河畔的古老村落。從明朝建村,至今已有600年歷史,當地居民便沒有走出大山,被遺忘了幾百年。他們在深山裡,耕種、放牧,過著自給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民風淳樸,仍然保留著傳統古老的生活習俗。
  • 廣州北回歸線的古村落,宗祠有99道門口和99個門檻,隱藏什麼秘密
    但北回歸線經過中國卻有另一番景象,北回歸線經過雲南、廣西、廣東、臺灣四個省,這一帶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都是林木繁茂,鬱鬱蔥蔥,雨量充沛,物產豐富,被人們稱為「神奇的回歸綠帶」。廣東廣州是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廣州的北回歸線標誌塔位於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油麻埔村三甲子坡地上,是世界上南北回歸線上高度最高、規模最大的一座標誌塔。每年夏至這一天正午12時26分,太陽的直射光經過這裡的一剎那,人站此處,不見影子。標誌塔建成後,由太平劃地28畝,建北回歸線公園。
  • 江蘇正在消失的古村落,到處殘垣斷壁滿目瘡痍,鄉愁該如何安放
    不妨抽個時間,徜徉在一座座古樸的村落中,感受歷史的滄桑與厚重,品味浪漫而獨特的鄉村田園生活。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至今保留著一些傳統古村落,這些古村落傳遞著時光裡的溫馨與惆悵,充滿傳奇又依然鮮活,令人嚮往和探究。古老的建築無言地訴說著當年的美好時光與幾代人的執著。植裡古村位於太湖西山島北部、西山的東村和涵村之間。
  • 《長安十二時辰》,沒有鐘錶、手機,古人如何知道時間?
    日升月落,我們每天都經歷著時間的流逝,在古代,人類是用什麼方法計量時間?通過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劇中向人們展現的那些古人計時的智慧。日晷(圖片來源Veer圖庫)不用光影是不是就沒法知道時間了?
  • 廣州「第二大」的古海岸遺址,在地鐵旁古村落,許多影視劇取景地
    (有興趣了解詳情的朋友,可以翻閱前面的文章《廣州「最低調」的景點,國家一級保護,免費參觀,許多遊客不知道》)。然而,廣州作為一個在遠古時期經歷了「滄海桑田」的城市,當海水退去後,除了留下「七星崗古海岸遺址」之外,其實還有多處的古海岸遺址。今天帶大家探訪廣州「第二大」古海岸遺址:有「南海碣石」之稱的「南灣的古海蝕遺址」。
  • 廣東南雄新田古村,1700多年歷史韶關最古老的村落,航拍下很震撼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保護古村落對研究人類 文明的演進有著積極的意義。 古村落作為文化遺產,承載著傳統文化,保護 古村落有利於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傳播和交流。有利於增強對民族文化 的認同感、凝聚力。能夠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有利於提升我國文化的世界 影響力。讓更多的人記得住鄉愁,增強人民對鄉土的熱愛和保護歷史記憶的 情懷,守住中華民族文明的根。
  • ...山東沂蒙山最古老的村落,藏在蒙山腳下,村民住在百年石屋裡
    山東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山東沂蒙山最古老的村落,藏在蒙山腳下,村民住在百年石屋裡沂蒙山,是山東著名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由沂山和蒙山兩座山脈組成,相比沂山來說世界地質公園蒙山的名氣要更大一些,蒙山地處臨沂西北的沂蒙山區腹地,為山東的第一大山和僅次於泰山的第二高峰
  • 古人是如何知道時間的?他們對月亮的精準判斷,超越人類科技
    然而,隨著人類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更希望知道,人類祖先的一些事情,想知道人類是怎麼來的,人類是如何一點點發展到現在的。 然而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人類是如何超越其它動物而一下成為地球上最為聰明的動物的呢?曾有研究人員猜測,這可能是外星人的傑作,可能有外星人進入地球,在數以億計的動物中選擇了人類。 然後,這些外星人將先進的基因植入了人類的大腦中,才使得人類能在大千世界中脫穎而出,使得人類能夠有如今的成就。
  • 海底意外發現72座村落,保存完整、生活跡象明顯,就藏於我國此處
    具體在海南瓊山市一旁的海底,曾有人意外在此發現了神秘的村落群,更是有多達72個村莊。原本在南海海域就有經常會發現一些古代的沉船,但是像如此大的一處村落群還是比較少見的。像在海底中出現古村落的遺址不禁令人們猜測是否是古人故意修建在此,或是在海底修建墓穴等等,在近些年比較火熱的盜墓小說中就有類似的故事。
  • 廣州郊外古村落:始祖是養鴨高手,卻成嶺南「罕見」的「進士村」
    廣州郊外的這個古村落,視覺上真的是相當具有震撼力。怎麼說呢?在我走過嶺南地區許多古村落中,真的很難再找到一座能與這座古村落相提並論的,或具同等視覺震撼力的古村落了。走進這個古村落,就能看到的是連綿不盡的祠堂、書舍,而在每一座祠堂和書舍後面又對應著一列又一列古民居,整體感覺是氣勢恢宏,所有建築都能讓人感受到年輪流轉,生生不息。
  • 雲南冬季最暖和的地方,也是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塊綠洲
    位於雲南省的最南端,是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塊綠洲。這裡大部分居住的是傣族,也是中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環境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地區。一直以為,西雙版納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可是今天,我終於踏上了這方紅色的熱土。有人說,西雙版納,是夢開始的地方,那麼,讓我的夢,從這裡出發吧!
  • 北回歸線為徒步愛好者準備了廣州花都100KM四天三夜徒步挑戰賽
    午餐後合照留影活動結束DAY1:(起點)北跡露營①號-榕樹窩-吊谷上棚-茅輋農場(站點)-【北跡露營①號】(起點)【北跡露營①號】於廣州花都芙蓉嶂的桃花湖畔旁,這裡佔地面積約100畝,配套設施完善,負離子濃度高達6000/m,綠水青山,美不勝收
  • 號稱中國最後的原始村落,成了網紅旅遊景點,小孩的零食是蟲子
    提起原始部落,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 一定是非洲,這裡經濟不發達, 社會發展也比較落後,有不少的原始部落保留了下來,近年來隨著國際上的交流越來越緊密,人們也發展了不少原始部落,也有一些喜歡探險的人前去遊玩。
  • 古人沒有手錶,是如何準確判斷時間的?
    因為伴隨自我意識而來的,還有一個更駭人的發現:時間。這是人類獨一無二的發現。時間的這個概念具體是由誰提出來的,我們無從考究。中國在五千年前就有了曆法,而古埃及在七千年前就有了曆法。但是我知道最初意識到時間的人,一定突然發現自己是孤身一人,在時間的長河上無依無靠地飄蕩。但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從意識到時間這一刻開始,人類發生了巨變,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變得有了意義。
  • 蘇州島嶼古村落,深邃巷道成就悽美,鎮村三寶齊聚村頭
    蘇州不愧為我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人間天堂,優秀旅遊城市,市內旅遊資源豐富,園林方面的獅子林、拙政園等,古街老巷的平江路,寺廟的寒山寺等等,一個個獨具特色的知名景點散落在古老蘇州的大街小巷,加上豐厚的底蘊,使得蘇州城區成為一幅美妙的畫卷。
  • 北回歸線上最大的一片綠洲,邀你觀雲海,追夕陽
    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是北回歸線上最大的一片綠洲,擁有大面積原始森林 景區內的石坑崆是廣東最高峰,海拔1902米,空氣負離子含量是廣東省之最,國內罕見。
  • 南澳島,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南澳島,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發布時間:2017年07月11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南澳島又處在北回歸線上,風景優美,亦稱「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南澳島更加吸引我的,是它的歷史遺存。《南澳志》載: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末的少帝趙罡、趙昺,在元兵追趕下曾駐蹕澳前村。並在島上挖「龍井」、「虎井」、「馬井」三口,還留下「太子樓」等遺蹟。島上還有南宋末最後一個丞相陸秀夫的墓。另有寺廟30多處。
  • 「霸王級」寒潮:中國北回歸線以南地區災情嚴重
    譚凱興 攝  中新網南寧1月28日電 (朱柳融 鍾建珊)至1月28日17時,廣西北海暴雨已持續了56個小時,冬季罕見的降雨讓北海市區變「海」,3人墜入井坑,幸被救起。  「霸王級」寒潮橫掃中國北回歸線以南地區近一周,多地出現歷史罕見降雪、低溫、降雨,受災嚴重。  北回歸線(北緯23°26′線)橫穿中國大陸的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
  • 中國最隱蔽村落,全村人都生活在地底,網友:他們是穴居人嗎?
    不知道大家見過最奇怪的地方是哪裡呢?在我國的北方,就有這樣一個奇特的村落,它被稱之為全中國最隱蔽的村落,因為這裡的人並不是生活在地面之上,而是生活在地底的,很多網友見到了這一幕也不禁發出好奇,他們是穴居人嗎?還真別說,雖然網友的調侃意外要比較重,但是這個村子真的跟穴居人的歷史是有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