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島,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2020-11-25 蒼南新聞網

南澳島,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發布時間:2017年07月11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劉文起

  南澳島在廣東的東邊,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它像我們的洞頭縣一樣,是多島縣,但比洞頭小。洞頭是百島縣,南澳是由37個島組成。人口也少,只有7萬多。與洞頭縣不一樣的是,南澳島的地理位置好。離臺灣、香港、廈門都只有100海裡上下,離汕頭只有11.8海裡,是很好的商埠,明朝就有「海上互市」之稱。南澳島又處在北回歸線上,風景優美,亦稱「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南澳島更加吸引我的,是它的歷史遺存。《南澳志》載: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末的少帝趙罡、趙昺,在元兵追趕下曾駐蹕澳前村。並在島上挖「龍井」、「虎井」、「馬井」三口,還留下「太子樓」等遺蹟。島上還有南宋末最後一個丞相陸秀夫的墓。另有寺廟30多處。可謂集海、山、史、廟於一體,融藍天、碧海、金沙、白浪與綠島之優勢於一處的旅遊佳地。因了這些,我們於3月5日來到南澳島作一日之遊。

  車到海邊,我們就被南澳跨海大橋的氣勢給鎮住了。

  跨海大橋如一道長虹橫跨海面,雄偉壯觀。它長11.08公裡,橋梁淨寬11米,設計車速為每小時80公裡。我們坐車過橋,僅需20分鐘。建築澳大橋費時5年,耗資巨大,是廣東省最長的跨海大橋。

  過跨海大橋,我們便行走在環島公路上了。

  一路上,但見路邊綠草蔥鬱,樹蔭蔽日,放眼看去,滿目蒼翠,真真一個綠島。讓人想起臺灣的《綠島小夜曲》:「綠島就像一隻船,在月夜裡搖啊搖……」

  宋井在雲澳海濱,如今僅存「馬井」,傳說中的「龍井」、「虎井」都沒了。「馬井」離海水僅咫尺之遙,但井水卻很清冽,據說喝之甘甜。它時隱時現。儘管隱時井被泥沙湮沒,但一旦恢復,井水仍然甘甜清冽,人稱「神奇宋井」。宋井附近有「太子樓」,據說是南宋末少帝趙昰等人駐島時住的。在宋城的宋室,有少帝趙昰、趙昺和楊太后的雕像。太后和少帝兩邊,還站著丞相陸秀夫和大將軍張世傑。此二人後來都殉國而死。張世傑是翻船而死,陸秀夫卻是舉劍逼妻兒跳海後,自己把少帝趙昺捆在身上跳海死的。據說,後來他的家僮找到陸秀夫的浮屍,把他葬在青澳海灣畔。如今青澳灣有陸秀夫的墳墓,有牌坊有墓道。墓碑上寫著:「宋忠臣左丞相秀夫陸公之墓。」這墓建於元初,明、清和民國都有重建。也有說這只是陸秀夫的衣冠冢的。到底是真是偽?清乾隆二十六年,潮州知府周碩勳在《潮州陸丞相墓辨》中有考的。但此文已失,他是如何考的,現無案可稽了。

  南澳總兵府遺址在深澳鎮大衙口,最早建於明萬曆四(1575)年。當年朝廷怕總兵擁兵自重,特意將南澳島一分為二,由廣東和福建兩省共管,達到互相鉗制的作用。現在總兵府前有大炮兩門,一門重8000斤,一門重6000斤。府衙牆上還嵌著23塊石碑,這些都是歷代遺留下來的文物。從明萬曆年間設立南澳總兵府至清朝滅亡,兩朝共任命了南澳正副總兵157任147人。其中著名的,有戚繼光、俞大猷、鄭成功、劉永福等。總兵府外有一棵「鄭成功招兵樹」,樹旁有碑文說:「1646年,鄭成功背父抗清,而兵將戰艦百無一備。遂與所善陳輝、張進乘二艦從福建來南澳,在此總兵府前榕樹下升旗張榜,招兵舉義,得數千人。」如今此樹的樹幹得數人合圍、已有400多年樹齡了。行走於總兵府前,真有「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之慨。

  我們遊南澳島一天的終點,止於青澳灣。

  青澳灣的弧長3公裡,沙灘開闊,沙細白,水清碧,無淤泥,無汙染,無駭浪,人稱「東方的夏威夷」。沙灘上還有巨石嶙峋,海潮拍打其間,白浪沖天,讓人感覺到海南三亞天涯海角的味道,故遊客如雲。

  青澳灣沙灘盡頭的岸上有一北回歸線廣場,佔地33畝,布滿各種人物的石雕。其主體建筑北回歸線紀念塔,稱「自然之門」。為「門」字造型:兩個高柱頂上夾一銅球。據說每年夏至正午,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日影穿過「門」上方圓球中的圓管,投射到地面,出現「立竿不見影」的天文景象,實為一大奇觀。

  離開青澳灣已是傍晚時分,夕陽餘輝四射,映照得沙灘金光閃閃。大海和綠島,也都抹上一層絢麗而神秘的色彩。回想南澳島一天的遊程,耳畔不由得響起宋代詩人楊萬裡寫的詩歌:

  動地驚風起海陬,為人吹散兩眉愁。

  身行島北新春後,眼到天南最盡頭。

  眾水更來何處著,千峰赴此卻回休。

  客間供給能消底,萬裡煙波一白鷗。

相關焦點

  • 汕頭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有我們嚮往的風景
    南澳島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它位置獨特,四面環海,猶如一顆鑲在南海上的明珠。南澳島又處在北回歸線上,風景優美,亦稱「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下了南澳大橋,開始進入南澳環島公路。海絲廣場是南澳島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項目中金澳灣的主體工程,金澳灣的修復延伸了原來南澳的海濱路,也延長了南澳島的觀光帶,受到島民、遊客的一致稱讚。海絲廣場分上、下兩級,建有觀海平臺、觀光亭、觀海引橋、沿海棧道、情景雕塑、大型天然石景、觀光燈柱等旅遊設施。站在廣場上,一眼望去是浩瀚無際的南海,令人心曠神怡。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南澳的生態振興實踐在東經115度、北緯23度之間,中國大陸海岸線與北回歸線交匯處,便是享有「嶺海名邦、海濱鄒魯」美稱的潮汕地區。隸屬於汕頭市的南澳縣,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北回歸線從主島穿過。島上的森林覆蓋率達到72%,擁有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面積9.49萬畝,擁有「全國生態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等稱號,是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得天獨厚的條件使旅遊業逐漸成長為南澳縣的主導產業。
  • 廣東汕頭南澳島北回歸線-自然之門
    北回歸線是指太陽光線能夠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北回歸線是一條重要緯線,大約在北緯23°26′(一般可估算為23.5°)的地方,其是一條具有多學科意義的天文氣候特徵的緯度線。汕頭就是北回歸線上的線市。汕頭南澳島上的「自然之門」北回歸線標誌塔,每年夏至的正午,太陽光直穿而過,立竿無影。
  • 廣東汕頭南澳島,一個位於北回歸線上的小島,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提到南澳島,可能有的朋友會感到陌生。它是位於廣東汕頭的一個小島,也叫南澳縣。由於它四面環海,又是我國北回歸線上穿過的唯一海島。因此這裡的海景顯得特別漂亮,但是之前由於去南澳島旅遊參觀只能坐船過去,所以有的朋友可能聽過這裡,但是覺得過去不方便,也黯然止步於此。
  • 北回歸線上最大的一片綠洲,邀你觀雲海,追夕陽
    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是北回歸線上最大的一片綠洲,擁有大面積原始森林
  • 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片綠洲,盡情領略綺麗的熱帶作物微觀世界
    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片綠洲,置身遍地開花熱情洋溢的西雙版納,與蘊藏神奇植物的大自然親密接觸,步入這座精彩紛呈的熱帶花卉大觀園,色彩斑斕的奇花異草令人目不暇接,聞所未聞的珍稀品種引人駐足欣賞,盡情領略綺麗的熱帶作物微觀世界。
  • 西雙版納,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片綠洲,不經雕琢的綠色翡翠!
    西雙版納,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片綠洲,不經雕琢的綠色翡翠!說到獨特那肯定讓人先想到的就是那篇在國家版圖上一眼望去就鬱鬱蔥蔥如同綠寶石一般的地方,原始森林公園。這裡可以說是一個紀委綜合的生態地帶,不僅是原始的自然風光還有著淳樸的民間風情,在這裡有著保存完好的熱帶景象,以及雨林。
  • 在北回歸線上的南澳島,唯汕頭的美食與美景不可辜負
    汕頭最著名的旅遊勝地非南澳島莫屬。南澳島乃廣東真正意義上的海島。雄踞於海上、長約十公裡的南澳大橋通車後,上島已成易事。大橋採取單向收費。我們一車四人,96元。感覺是賺了。在鄂州,上個梁子湖島,船費加門票,也得一百多,照樣收得理直氣壯,也加厚顏無恥。與南澳相比,不知底氣何在。
  • 廣州被遺忘的公園,被稱為北回歸線的一片綠洲,有廣州第一高山
    當下的廣州是一個地區經濟和旅遊文化實力都很強的省份,雖然在對外的熟悉度上說,更多人是知道廣州的經濟實力更強,但在廣州所發展的產業趨勢上說,旅遊產業的發展和帶動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往往也是更具競爭力,在對廣州的區域發展會帶來更深刻的影響,畢竟在對我國當前的發展內看來,第三產業是主流。
  • 夏至| 沿著北回歸線從東到西,你能在中國看見什麼?
    ▲ 廣東省南澳島北回歸線標誌。製圖/程遠北回歸線穿過的地方,有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大沙漠、印度塔爾大沙漠,乾旱炎熱,滿目荒蕪。等到它一路東行進入中國,穿越雲南、廣西、廣東、臺灣四省區,則是另一番景象。受季風影響,這裡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從各個意義上來看,都是中國最多彩的一片土地。
  • 中國唯一被北回歸線穿越的城市,神秘的熱帶綠洲,美得一塌糊塗
    神秘的北回歸線穿城而過,把這個小城市分成熱帶和溫帶,所以成了一片「你在溫帶,我在熱帶」的綠洲。有「站起來連影子都看不見」的天文奇觀,也有1800年神秘的雙胞胎水井。據說,如果喝下井水,就會懷上雙胞胎。這就是被稱為「綠寶石」的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普洱市的一個自治縣。
  • 廣東省資訊|世界上最高的北回歸線標誌建築,不在北極,就在廣東!
    說到北回歸線的標誌建築,想必熱愛天體學的朋友並不陌生,那我們簡單的敘述一下北回歸線是什麼,北回歸線是指地球上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北緯23°26′的緯線圈,可別小瞧它,北回歸線在天文、地理、土壤、生物、氣候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粵東南澳島相思樹開花引兩岸同胞共賞
    此時正是臺灣相思樹開花的季節,黃色的花兒點綴在滿山的綠葉中,顯得分外特別,有時海風吹過,吹動了一片黃色的花海。  背著長槍短炮,忙著記錄下相思樹花兒風採的臺灣遊客黃偉仁先生告訴記者,他在臺灣見過這種相思樹,沒想到此次來到南澳也能看到,倍感親切。新婚的黃先生,這次隨著祖輩南澳籍的嶽父母和妻子回到南澳,覺得南澳氣候、人文都與臺灣類似。
  • 廣東藏了個「綠寶石」,是北回歸線上唯一的綠洲,四季都美成仙境
    大千世界有萬萬綠洲,你有沒有聽說過北回歸線上唯一的綠洲?沒錯,這座「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就是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境東北部的鼎湖山。鼎湖山總共由10多座山組成,面積有11.33平方公裡。作為嶺南四大名山之一,它的主峰雞籠山海拔高達1000米,成為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最高峰。
  • 北回歸線 穿越汕頭直至雲南
    前往南澳島的渡輪10點準時開出,在海上行駛40分鐘後抵達南澳島的長山尾碼頭。出了檢票口,街上恰好有專線旅遊巴士前往青澳灣。青澳灣是廣東省僅有的兩個A級沐浴海灘之一,遠眺過去,海灣像一泓彎月,沙白浪細,沙灘平緩,是個日出觀海、月夜聽潮的好地方,難怪廣東的很多遊客都喜歡自駕車來這裡小憩上幾天。
  • 30年不砍一棵樹的萬畝林場,就在佛山北回歸線上……
    北回歸線,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從全球範圍來看,北回歸線經過的區域大部分是沙漠或乾旱區,著名的撒哈拉沙漠就位於北回歸線上。中國北回歸線穿過的地區受夏季風影響,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夏季溫暖溼潤,成為回歸沙漠帶的「綠洲」。北回歸線穿過佛山18公裡,這裡生長出一片綠洲——三水大南山,它像一塊渾然天成、未經雕琢的碧玉,鑲嵌在佛山最北部。
  • 科學家發現廣東省南澳島曾經存在高度文明,宋朝時被大海嘯毀滅
    南澳島位於廣東省,是南海之中的一片綠洲,生長著茂密的熱帶植物,很多野生動物棲息在此,是一個美麗的島嶼。古往今來,南澳島是東南沿海通商的中轉站,素有「潮汕屏障、閩粵咽喉」之稱。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孫立廣、謝周清教授,率領科學研究組對南澳島的海岸沉積剖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研究發現:南澳島在將近一千年前,曾經遭受過巨大海嘯的襲擊。研究組對南澳島進行地質勘察時,在島嶼東南方宋井附近的澳前村,和島嶼東側的九溪澳、青澳灣的海岸沉積中,發現含有大量貝殼碎片和宋代陶瓷器殘片的層位。
  • 廣東北回歸線標誌塔
    北回歸線(Tropic of Cancer),是指太陽光線能夠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
  • 別具一格的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北回歸線標誌塔
    我國第一座北回歸線標誌塔一封開北回歸線標誌塔,位於肇慶市封開縣城江口鎮西江北岸江濱公園內。北回歸線所經過的世界16個國家和地區,大多是海洋、沙漠地帶,而經過我國廣東的肇慶鼎湖山和封開黑石頂卻是一片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