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歸線,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從全球範圍來看,北回歸線經過的區域大部分是沙漠或乾旱區,著名的撒哈拉沙漠就位於北回歸線上。中國北回歸線穿過的地區受夏季風影響,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夏季溫暖溼潤,成為回歸沙漠帶的「綠洲」。
北回歸線穿過佛山18公裡,這裡生長出一片綠洲——三水大南山,它像一塊渾然天成、未經雕琢的碧玉,鑲嵌在佛山最北部。這片近萬畝的山林猶如一座天然氧吧,成為三水最大的「綠肺」,調節著氣候,滋潤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大南山,北回歸線上的生態綠洲,萬畝山林,湖光山色、翠煙繚繞、靜嫻毓秀。
北回歸線上的 萬畝「綠肺」
每年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會出現「立竿無影」的神奇地理現象。另一個地理現象就是,從全球範圍來看,北回歸線穿過的區域大多是荒漠,植被稀少。但在中國,這個鐵律被打破,受所處大陸位置與大氣環流影響,北回歸線中國段形成了很多綠洲。
北回歸線橫穿佛山三水北部。據專家計算,北回歸線經過三水大塘鎮和南山鎮,長約18公裡。沿途有山水輝映的田園風光、神秘的石灰巖溶洞,還有百裡畫廊北江大堤以及恐龍化石所在地赤珠崗。而大南山是北回歸線佛山段唯一的連片山林,森林茂密,是北回歸線上的綠洲。除了大南山,同一緯度上,還有肇慶鼎湖山和惠州南崑山。
大南山位於三水西南街道北26公裡處,東北距原六和鎮政府所在地禾生坑約6公裡,為三水、四會兩地的界山。原名大潭山,因山中有大小五個潭得名。大南山原生林佔到70%,森林覆蓋率達到96%以上,生態環境優越,自然風光旖旎多姿,成為佛山一道生態屏障。主峰天心塘海拔546.9米,為三水第二高峰。
大南山林場佔地近萬畝,是三水面積最大的林場,也是生態保持得最好的林場。「山上的空氣特別好,飽含負氧離子,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是市區的好幾倍。」大南山林場黃少明護林員在山上堅守了近40年,守護著這片「綠肺」是他一生的事業。
大南山森林覆蓋率達96%,生態環境優越,自然風光旖旎多姿,是佛山一道生態屏障。
「南山湧翠」藏深閨
大南山遠離三水中心城區,高速公路的開通縮短了時空距離。2014年12月31日,肇花高速開通,從西南城區到達大南山只需40多分鐘。從西南出發,市民可以開車直接駛上二廣高速,隨後轉肇花高速,在肇慶大旺出高速,沿著位於大旺的縣道X503一路向北,大南山林場就在道路左邊。
上個世紀80年代,三水評選出三水新八景,「南山湧翠」名列第一。大南山逶迤多姿的地形造就了秀美嫵媚的山地風光。「蓊鬱茂盛的高樹矮草裝點出幽然深邃的林區景致……鑲嵌在蒼嶺幽林之間的南山水庫,堤壩如虹,水光瀲灩,猶如明珠增色南山;山上層林疊翠,樹影婆娑,花草搖曳,溪泉淙淙;春秋之交,野生的無花果、野草莓誘人採摘。」在文人的筆下,大南山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這座世外桃源雖然名列三水新八景之首,但名氣不大,藏於深閨。「大南山林場的主要職責是森林防火、森林保育、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黃少明說,出於安全考慮,林場尚未完全對外開放。
獲得林區工作人員的許可後,我們沿著蜿蜒的山路往上行駛。沿途樹木高聳,林子茂密,陽光燦爛,天空湛藍,樹木在彎曲的道路上印下斑駁的影子。打開車窗,任風吹進車內,飽含負氧離子的新鮮空氣飄進車內,沁人心脾。
半山腰一座水庫呈現在眼前,一潭碧綠,湖光山色、翠煙繚繞、靜嫻毓秀,它與山林共生共息,山水滋潤,淡妝明媚,楚楚動人。環湖早已修了道路,可供市民步行。周末的早晨,從三水、四會慕名而來的市民早已爬上了水庫,或環湖漫步、跑步,或單車競速,享受著清淨的周末生活。
水庫而上,可以繼續攀登。順著通往山頂的大路走數百米,有兩條道路可供市民選擇:環山公路或崎嶇山路。大多數登山者會選擇後者,山路沿著山脊向上,這是林場職工巡山踩踏出來的便道,路只能容一人通行,雖然有點陡峭,但沿途風景不錯,時而經過茂密的林區,不一會又來到高處,遠望山林層層疊疊,一片綠海,難怪有「南山湧翠」的美名。
守護大山30年,沒人砍過一棵樹
在大南山這個世外桃源,有一群「守山人」。黃少明就是其中一位。他從1980年開始在面積萬畝的林場當護林員,一晃將近40年,他和林場職工堅守在深山老林,起早貪黑巡山,風餐露宿,蛇咬蜂攻早已是「家常便飯」。
今年60歲的黃少明是「林二代」,他的父親也是林場的一名護林員,父親老了,他便接班當起了第二代護林員。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回憶起剛進山工作的日子,黃少明用一個字概括:「苦!」護林員巡山全靠腳,一個夏天,他要穿壞幾十雙草鞋。早上5時起床,帶著幾個燒餅就上山了,渴了就喝山間的山泉水。一天工作結束,通常已到晚上八九時。雖然早已是林場管理者,年紀已「花甲」,但每當有空,黃少明都會換上衣服、鞋子去巡山,「不去走,永遠都不會知道山裡到底是什麼情況。」
時移勢遷,大南山林場職工人數從鼎盛時近200人縮減至目前的14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黃少明說,回想起過去近40年的經歷,如今他最有成就感的,就是為子孫後代守住了一片綠水青山:這萬畝公益林沒有發生過一起自然火災或重大病蟲害,30年沒人亂砍過一棵樹。
今年年底,黃少明即將退休,對於大南山,他有說不盡的眷戀和不舍。「退休後,我還會經常住在山裡。」黃少明說,看著自己奮鬥了一輩子的地方,「心裡就很安定。」讓黃少明感到欣慰的是,大山的守護者總算後繼有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護林員的行列。林場老職工張沛全的兒子張少峰就決心延續他們守山人的使命,他正攻讀林學管護專業學位,想用現代專業技術,管理好這萬畝大山,做好第三代護林員。
文/佛山日報記者賓水林
圖/南山鎮政府提供
編輯/佛山日報陳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