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杉·瀕危20年③|專家:全國無摸底數據,砍一棵少一棵

2021-01-08 澎湃新聞

【編者按】

在我國江西、浙江、福建等地,集中分布著大量南方紅豆杉群落。然而近年來,野生紅豆杉被頻繁盜伐——作為遇水不腐的高級木材,紅豆杉在家具、雕刻市場上廣受熱捧,價格不斷飆升。

早在1999年,紅豆杉就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非法採伐、運輸、加工、買賣者,都將被處以刑罰。澎湃新聞梳理公開裁判文書發現,近10年來,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判決了此類破壞紅豆杉案件1179起。其中,2014年至2017年這4年間,每年新增案件二三百起。

在雕刻市場發達的福建省,近7年間判處了263起此類案件,其中僅因非法加工一罪,5年來就有48人被判刑。常見涉案物有紅豆杉根雕茶几、矮凳、觀音像、彌勒像、財神像。

科學研究表明,紅豆杉是經過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約有250萬年的生長歷史。其誕世之時,人類進化尚處於早期猿人階段,能直立行走,並製造簡單的礫石工具。而在今日的大量案例中,山民大鋸一響,放倒一棵百年紅豆杉用不了一分鐘。

那麼,被稱為「植物大熊貓」的野生紅豆杉,國內還存有多少?紅豆杉與當地人有著怎樣的故事?人們該如何與紅豆杉和諧共處呢?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此採訪了三位業內專家。

【訪談嘉賓】

錢 華

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鄭 健

江西省科學院副研究員

鄭乃員

紅豆杉保護專家、「馬什國際植物保護獎」獲得者

剛被盜伐的紅豆杉截面一般為鮮紅色,乾枯後逐漸變黑。圖為《江西科學》2014年刊載

【圓桌討論】

澎湃新聞:

我國野生紅豆杉的「家底」摸清了嗎,現存量有多少?這個數量經過了怎樣的變化過程?

錢華:

上世紀90年代,主要是雲南紅豆杉被瘋狂地砍伐,把它皮剝下來作為藥材。雲南紅豆杉的紫杉醇(有抗癌功效)含量比南方紅豆杉的含量高,當時主要是運到過國外去,雲南的基本上都砍完了。

南方紅豆杉主要分布在江西、浙江一帶,這幾年出現被盜伐的現象,主要還是做家具、雕刻,並不是做藥。現在紅豆杉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林業部門抓得緊,森林公安查處得也很嚴厲,也有群眾舉報。

鄭健:

現存野生紅豆杉的種群數量不好說,紅豆杉本身生長在山上,比較分散,一片一片的。我看了下林業部門的材料,好像沒有人去做這個調查,因為調查這個很費時間,還需要有經費、有項目,這幾年好像沒有看到誰立過這個項,去做這個大規模的植物資源或者它的分布調查。

這也會帶來相應的問題。比如這一塊(分布區)離山民居住地近,登記了,重點關照了,它就得到了保護,那再遠的深山裡,又發現一塊更大的野生紅豆杉,但是沒有登記,就可能被盜伐。

現在山場附近的紅豆杉他們一般不太敢弄,宣傳了這麼多年,村民也知道,但是遠離人居的地方,如果有村民上山砍柴發現了,按程序他是要第一時間向林業部門報告的,但現在很多村民不會講。他下山以後就回去找買家,有一些專門收紅豆杉的販子,就會到村裡面轉,兩邊聯繫上之後,村民就會偷偷上山砍,這些人就來運走。林業部門也會路上設卡堵,如果堵到了就抓到了,其實堵不到的很多,抓到的數量遠遠小於賣出去的數量。所以這個野生的數據真不好講,在江西有分布,在其他省份也有,而且這幾年一直砍的比較多,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

砍野生紅豆杉的利潤很大,我們2012年、2013年做調查的時候就發現,當時它的原木切下來以後,已經是按斤賣或者按克賣了,按重量來賣了,不是一棵一棵賣了。

比如說,有一棵(直徑)一米多的大樹下來,他拿來做雕刻,可以賣很多錢,紅豆杉這種樹種它生長緩慢,比較硬,不容易變形,拿來作為雕刻是一個很好的樹種。還有,這個樹種本身會散發一些氣味,有的人比較迷信,說這個氣味放在家裡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好處,所以這個樹種就賣得特別貴,加上大樹又很少,就賣得更貴了。特別是一些福建、浙江一帶的商人,他們拿回去做雕刻,做茶盤,做觀賞的東西等等。

現在有的地方已經開始人工繁育紅豆杉了,而且比較普遍,技術上也不是太難,這個「種」不至於消失,但是野生紅豆杉就是砍一棵少一棵了。它為什麼被列為瀕危樹種?說明它已經快沒有了。

江西永豐縣一株千年紅豆杉根部部分被砍斷。 澎湃新聞記者 王樂 圖

澎湃新聞:近年來,盜伐野生紅豆杉案件高發,原因為何?

鄭乃員:

現在一些林區搞「深山移民」,村民都搬遷走了,樹木也沒有人看管了。以前有人住的地方,紅豆杉是當風水樹來保護的。現在他走了,不但不去看管,甚至還幫外人去砍伐,去搬運。一般本地老百姓,對這些樹木還是有感情的,外地人是沒有感情的,只要老百姓還住在那裡,保護沒有多大問題。

更可悲的是,這些案子破了,資源已經沒有了。這些珍貴樹木,要去恢復是非常困難的,至少要到50年後,甚至到那時都難以恢復。紅豆杉的種植,要兩年才發芽,而且只能長出來幾釐米高。到了第三年,才能長到10釐米。長到一個杯子那麼粗,要二三十年。盜伐是殘忍的,保護是艱難的,從國家到老百姓,都吃了很大的虧。

鄭健:

國家規定了紅豆杉屬於一級保護植物,還有,它的年份如果超過了一百年,就可以列入國家「古樹名木」,作為定級古樹來保護。但是受保護的動植物很多,當地政府對紅豆杉的保護不一定很重視,因為這個樹種它本身分布就不多,再加上現在市場價值大,盜伐的自然就多了。

其實從學術的角度講,對於古樹名木應該掛牌建檔保護,但是實際落實到每一個鄉鎮、山場,它很可能沒有這個財力、物力去做。按說林業部門應該第一個掌握紅豆杉的分布數量等具體情況,林業部門每年有一定資金,就是讓他們去掌握這些受保護的動植物的情況的。但現在真正做下來,能做到百分之五六十就算不錯了,他們沒有那麼多的經費、人力,能維持住他們林業部門現在的基本工作,就已經很不錯了。

錢華:

關鍵是經濟問題。盜伐紅豆杉的情況每個省份都有區別,越窮的地方越會出現這種現象。盜伐紅豆杉的主要是當地農民,只有本地的熟人才知道樹在哪。深山老林裡的管理也相對松一點,加上僥倖心裡,利益驅使,砍一株紅豆杉幾萬,他就容易去做,這種很多。落後地區,村民本來就是靠山吃山,不讓老百姓砍紅豆杉,你得讓他能生活,給他致富的途徑。這是一個大的問題,是整個布局的問題。

在浙江,要是發現了這種千年紅豆杉都高興的不得了,村裡就作為風水樹保護起來了。而且我們現在調查的都已經非常到位了,進行了掛牌、登記。百年以上的紅豆杉,每一株樹在哪裡都有衛星定位的,根本砍伐不了。

所以說每個省份,紅豆杉的管理水平、老百姓的認識水平,都是和經濟是掛鈎的,越落後它的管理就越粗放。

澎湃新聞:野生紅豆杉的「監護人」是誰?他們負有哪些職責?鄭健:

就是應該林業部門來監控的,林業部門它從省一級到市、縣、村,都是一條線下來的,省林業廳、市林業局、縣林業局有保護站,村裡又有護林員,護林員就相當於林業部門的編外職工。它整個體系架構是健全的,不用重新建立,只要把這些東西理順了,它從上到下就可以管理了。

林業部門會跟鄉鎮政府、山場籤訂保護責任書,也是層層往下籤。籤到最後,實際操作中它能起多大作用?這個還不好講。因為存在經費問題,人手問題,到了下面很多事情都沒有去做,但是上面都有籤這個責任書,制度上的東西都有,現在就變成這樣一個很奇怪的事情。

真正盜伐的話,我們調查到90%的人都是當地村民,外來的人盜伐那是很少很少的。就是住在那個村上,住在那個山場裡面的村民盜伐的。所以要管理、要保護,一定要落實到村裡面,在村一級去保護它,這才行。

我們之前做調查的時候,就是不出事就沒人管,一旦發現盜伐了,或者有群眾舉報了,才會有人管,才能體現出有這個(管理)體系,有這個(管理)機制,有森林公安等等。但是如果平常沒有抓到人,沒有人舉報,就是沒有人管的狀態。但是真正抓到人的、被舉報的,我估計最多佔被盜伐總量的30%。

大部分(被盜伐的紅豆杉)都已經運出去了,(有的地方)大部分都已經砍完了。我們之前發現那裡有一片紅豆杉,有大樹,隔了兩年再去,那一片已經什麼都沒有了,只有一點小樹,而且也不是新鮮砍的,很早就砍完了。但這片查資料查不到,而且當地森林公安卷宗也沒有記錄說這裡有人盜伐被抓過。這就說明這些紅豆杉已經賣出去了。

錢華:

林業部門、森林公安,他們是主管部門,然後他們發動村裡面,村裡面再設置一個一個的管理員。但這些都要錢,日常監管工要作落實到人,要給他發工資、管理費用,這是很大的一筆開支,沒有這筆開支誰會去管?

紅豆杉幼苗,一般需要3年左右才能長出幾釐米高。澎湃新聞記者 王樂 圖

澎湃新聞:從野生紅豆杉的生長習性來看,如何保護效果更佳?鄭乃員:

保護紅豆杉不僅僅是這棵樹的問題,還有周圍的環境,山水林田湖,其中生活的動物,提倡生物多樣性。有紅豆杉群落的地方,一般周邊都是山環繞的,它不受風雨侵擾。紅豆杉周圍也生長有木荷、楓香這些大樹,才能給它遮陰。

錢華:

紅豆杉不可能獨立形成一個紅豆杉林的,它一般是在其他喬木和針葉林下面,是混交林,和其他落葉林、闊葉林混在一起。所以要成區保護,把它周圍的林木都保護起來,光這幾棵是保護不好的。

設立保護區,首先要有一定的密度,樹木達到一定的數量。浙江省級的保護區,都是幾千畝,像百山祖,整個山區都保護起來了,嵊州也有一千畝的山地都保護起來了。

保區分為邊緣區、核心區、綜合區。老百姓在最外面,核心區是不能進去,也不能動的。保護區有經費,人力物力都是國家配發的。

澎湃新聞:將人工栽培的紅豆杉發展為經濟林木,產業前景如何?

錢華:

浙江人工種植的紅豆杉現在大概有十來萬畝了,有些鄉鎮,像武義、龍泉,幾千畝都有,有的縣市五六萬畝都有。全國從培育到現在也不過就十來年,福建、浙江,都培育的比較多。

前幾年主要是炒作紫杉醇,那些搞苗木的人大量炒作這個概念,說它有什麼保健作用。但是這幾年發現,紅豆杉它進不了城市,進不了街道,一進城,空氣汙染它就死掉了,只能栽在高山裡面。因為紅豆杉在溫度比較低、海拔比較高的地方才能生長。

所以說這幾年人工林前景也不是太好,人工種植的紅豆杉太多了。讓老百姓大量的種植以後,還是沒辦法,現在都還沒怎麼開發,只能少部分種成珍稀苗木,山上去弄,種到城裡來還是不行。市場上也有過賣盆景的,但是房間裡開空調以後,溼度就很低,它肯定種不活。所以從我們觀察,這個產業的前景很尷尬。

至於用紅豆杉製藥,提取紫杉醇,據說是有的。原來浙江有四家上市公司,想做紅豆杉提純,後來都發現不切實際,停掉了,成本太高。因為它含量太低了,現在南方紅豆杉種起來,紫杉醇含量也就是萬分之二,你想想要多少枝葉?而且它過程很複雜,成本很高很高,所以說這種產業基本上都是不可行的。我們(浙江)這邊現在幾乎沒有做這個行當的。

人工栽培我們搞了十幾年了,感覺沒有什麼好的前景,搞不出來。就把現存的、百年以上的紅豆杉保護好,這是歷史。人工栽培的作為儲備量放在那裡也不錯。儲備一批,慢慢地往山上面移栽,維持現狀就可以了,不要太強調開發產業、栽培,意義不大。

鄭健:

人工繁育紅豆杉的經濟前景是有,只是說它的規模效益有沒有的問題。形成規模化的生產,這個可能不太切實際,它本身的特殊性就決定了它不能迅速地讓企業收回成本。

國內培育紅豆杉、提取紫杉醇的企業好像有,但是都不是規模化的,都是比較小的,應該還是原料的問題。紅豆杉生長周期長,它不是速生樹種,不像種地一樣,今年一種下去,就能成片成片地長出來,明年就可以收割,然後就能拿著做原材料,生產產品,不是這樣的,它整個項目做下來周期很長。

而且大部分的紫杉醇都存在於樹皮裡面,還有樹葉裡。一個樹要長多少年?十年八年的樹徑都很小的,能有多少樹皮,而且把樹皮剝了以後這棵紅豆杉它就要死了。所以這個很特殊,它沒辦法形成工業化的生產,不像種棉花、收棉花,紡紗織布。

大量種植紅豆杉來提取紫杉醇,來製藥,這個思路就是錯的。我們應該把紫杉醇的模版提取出來,然後用化學合成的方式來合成這個模版,之後就可以製藥了。像國外的一些大型製藥公司,像貝爾製藥公司,它們就這樣的。它們到中國找了很多的中草藥,再把這個中草藥能夠治病的化學模版提取出來,然後用工業的方法來合成,它就可以治病,然後就能大規模地工業化生產了。

澎湃新聞:紅豆杉保護與發展困境的癥結何在,可有良方?錢華:

浙江已經把森林旅遊、森林康養和這些大樹掛鈎。要是哪裡有幾棵幾百年的紅豆杉,來旅遊、康養的人很多,它就是搖錢樹了,不會有人去砍的,這就是個很好的良性循環。但是每個省份的發展水平不一樣,有的還是在很原始的水平惡性循環。

現在森林康養從省委到縣委都在提倡,是一個很熱門的行業,誰都想抓手,老百姓也已經深入人心了,群眾的保護積極性很強,縣裡、市裡都很強,他們也有錢把這些村民組織起來發工資、管理。

從大的布局上來看,工業要反哺林業、農業,沒工業沒其他商業,要純粹地把林業保護起來,天方夜譚了。

鄭健:

作為研究人員來說,對野生紅豆杉種群做一個摸底調查,我覺得很有必要。但是作為有關部門或是社會公眾,可能保護它的意義也不是那麼大,因為這給大家帶來的經濟利益、社會效益,似乎不是太大。

所以在看資料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是一個瀕危樹種,也很好,可是大家對它不太關心,因為它不是一個可以解決很多就業、給當地帶來很多財富,或者可以改變一個縣、一個市,這樣的一個東西。它就是一個瀕危樹種,所以很多時候只能從學術上去談。

其實保護紅豆杉,政府投入下去就是純投入,沒有太多回報。做這件事情,保護好了也不會引起多大反響,保護不好,關心的人可能也不是太多。

如果有人做了這件事情,付出了人力、物力成本,那麼政策層面就應該給予一定補償,實行生態補償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造林有補償,他就會願意造林,以後就可以把造林當成一個事業來做,而不是一錘子買賣。形成了體制機制,就是一個良性循環,這不光是針對紅豆杉,還應該提高到對所有野生動植的保護上來。

至於財政上,問題不大。財政就是跟著政策走的,不會存在沒有錢的問題,關鍵是政策允不允許,重不重視,在幾十件事情中,保護是必須現在做,還是10年以後才要做。國家大趨勢都在提倡環境保護了,這件事情現在應該靠前放了。

澎湃新聞:對於紅豆杉等野生動植物,我們該如何認識其價值,長久地「友好相處」?鄭健:

野生動植物應該要保護,但花很大的精力、代價去保護它,我覺得也不是很有必要,我們最終是要建立一個系統,從上到下,人人都提高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地搞突擊。

這不是一兩下的事,最起碼要幾十年。對於祖祖輩輩留下來的這些東西,我們就一代一代的把這個體系建立完善,20年、30年、50年,甚至更久,讓大家逐漸都有意識,越到後面保護就會越輕鬆。自然環境是靠人們自覺保護的,而不是說要花大錢把它圍起來,搞很多人天天盯著,這個不是保護。

像日本等發達國家,保護動植物會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從上到下一直到山村,都有。比如日本的小學生,就有專門的保護動植物的課程,必須要讀。這不光是課程的問題,這說明從上到下對保護動植物都很重視,孩子從小就養成習慣,知道怎麼保護。但是反過來看我們的中小學課程裡,好像沒有這種課去告訴孩子你家門的那棵樹快瀕危了。

我們可以從中小學開始宣傳,宣傳經費由林業部門出,還要村莊宣傳、電視宣傳,這個錢其實很少,但這些都是體系中的一個部分。有了體系,有個方法,有了架構,然後延續很多年,慢慢大家就會知道了,保護動植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我經常到山裡面去看,現在全國都在搞新農村建設,農村一天比一天好了。從前沒做好,沒有關係,我們從現在開始,能做多少做多少。不能說它(紅豆杉)過幾年可能沒有了,我們就不做了。可以從最嚴重的地方開始,慢慢輻射到全國,哪怕只從一個山村開始都不要緊,只要你開始就好。

相關焦點

  • 千棵紅豆杉疑遭盜伐 賣紅豆杉家具違法嗎?
    18日,網友@直播雲南 在微博上發布消息舉報稱,當地村民在放牛的路上聽到油鋸砍樹的聲音,循著聲音找過去,發現了砍伐痕跡新鮮的紅豆杉樹樁,但盜伐者已無蹤跡。雲南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告訴雲南網記者,省森林公安已經在調查核實,調查清楚後會向社會發布結果。
  • 紅豆杉·瀕危20年②|江西最大盜伐案判44人,樹王險被砍
    2018年5月20日,澎湃新聞與紅豆杉保護專家、「馬什國際植物保護獎」獲得者鄭乃員等一同實地考察了這株紅豆杉。據鄭乃員估測,這株高30多米、胸徑達118cm的紅豆杉,樹齡超過千年。「以前老表還能容忍,可這棵是全縣最大的紅豆杉,這才引起老表不滿去舉報的。」同行的張啟明稱,「要不是及時阻止了他們砍樹,這棵樹現在可能也死掉了。」
  • 紅豆杉瀕危20年:剝皮挖根屢禁未止 十年判刑逾千起
    近10年來,隨著紅木家具、雕刻的興起,遇水不腐的紅豆杉成了市場新寵。福建、雲南、江西等紅豆杉資源大省,非法盜伐、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案件數量逐年走高。澎湃新聞搜索梳理相關裁判文書發現,僅從公開的判例看,近10年來,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判決了非法盜伐、非法出售紅豆杉等案件1179起。其中,2014年至2017年這4年間最為密集,每年新增案件兩三百起。
  • 世界最「牛」的兩棵樹在中國,一棵驚豔了中國,一棵徵服了全世界
    據專家推測,這棵樹的樹齡在2000年至2500年之間,並且其生命力依然很頑強。整棵樹的高度達到了50米,樹幹的直徑6米,整棵樹造型誇張,遠遠的看上去有一種特殊的氣質。    曾經有很多學者專程到這裡來探訪,全都對這棵柏樹王表示欽佩,這是一棵徵服了全世界的樹。
  • 世界年紀最大的5棵樹,其中一棵已經被砍,最老的已經活了近萬年
    今天就來介紹下世界上年紀最大的幾棵樹。第一棵是在美國國家公園裡面的謝爾曼將軍樹,這棵樹已經在地球上活了2500年了,是一棵非常有歷史的樹,可以說是見證著這片土地上的風風雨雨。這棵2千多歲的樹木佇立在公園裡,十分顯眼,因為它特別的高,比幾十層樓還高,樹幹筆直且比旁邊的樹粗很多,就像一名戰士一樣在這裡站立。第二棵也是美國的,是一棵非常老的樹名叫怡和杜松。
  • 汪清有上千年樹齡的東北紅豆杉,你看過幾棵?
    東北紅豆杉全株有香氣,具有天然防腐作用。葉和莖有毒,可入藥。東北紅豆杉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已有250萬年的歷史,被稱為植物王國裡的「活化石」,有植物界「大熊貓」之稱。它對生態環境要求十分苛刻,在自然條件下生長速度緩慢,世界野生存量極其稀少,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是森林資源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 浙江古樹雌雄同體,壽命長達百年已成瀕危物種,如今世界僅存一棵
    ,發現了一棵特別的鵝耳櫪。這樣的鵝耳櫪在全世界範圍內也僅有一棵。因為其是在普陀山被發現的,因此林業學家鄭萬鈞教授便將其命名為「普陀鵝耳櫪」。,用以製造器具,其果實也經常被人為採摘,直到1932年後才受到特殊的保護,以至於它已經成了瀕危物種。
  • 昆明一小區18棵20多年南洋杉被砍 住戶守樹討說法
    但最近,花園裡的18棵有20多年的南洋杉被砍了,這讓居民們難以接受。被砍斷的南洋杉躺在路邊 都市時報 實習記者 董佳妮  居民:  沒見砍伐證 樹便被砍了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金星小區中心花園,被砍倒的南洋杉樹幹躺在地上,有的直接壓在路邊的花壇裡,地面上殘留著不少泥土。
  • 我國「最珍貴的兩棵樹」,一棵投保1個億,另一棵被24小時守護
    我國「最珍貴的兩棵樹」,一棵投保1個億,另一棵被24小時守護,中國有句古話叫「物依稀為貴」, 世界萬物,只要種類少,一定會強調其價值, 小編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我國最有價值的兩棵樹, 這兩棵樹,一棵被當地政府投了一億個保險,另一棵被警衛24小時保護, 一旦出現問題,專家就會治療它,
  • 一棵雞爪槭20年的成長
    1993年沃爾特在瑞士看到這棵雞爪槭。他說「這棵樹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雖然它在一個大苗圃裡處於被忽視的狀態」。這顆雞爪槭是1980年從日本進口種植在盆景苗圃的。然而它並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由此沃爾特才有機會能夠購買買下它。經過沃爾特多年的培育,這棵樹成為歐洲最著名的樹木盆景之一。
  • 砍了鄰居兩棵銀杏樹 四川一男子被判刑
    四川省達州萬源的李某挖損了鄰居張某種植的草果,為了報復,張某持彎刀將李某種植的兩棵銀杏樹攔腰砍毀。然而,張某怎麼也沒想到,他砍毀鄰居兩棵樹的報復行為,竟然觸犯了法律。因為這個事,張某不僅吃了官司,還被法院判了刑。6月1日,達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這起典型案例。
  • 金山銀山不如養棵紅豆杉,家中養紅豆杉,要給它做好這幾件事
    俗話說「金山銀山不如養棵紅豆杉」,紅豆杉是一種非常珍稀的名貴樹種,甚至有「黃金樹」之稱。紅豆杉不僅是名貴的中藥材,具有抗癌功效,它的枝葉優美,四季常綠,還能結出滿樹小紅豆,當果實成熟後,紅豆與綠葉相映成趣,觀賞性也極高,所以現在被大量的人工繁殖育苗,作為園藝花卉來觀賞。
  • 全球最「異乎尋常」的5棵樹,第一棵能夠住人,最後一棵投保1億
    天使橡樹天使橡樹位於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是一顆有著450年歷史的老樹了光是一棵樹就給當地提供了多達17200平方英尺的綠蔭,大家足以想像這棵樹的大小吧。>紫藤樹紫藤樹位於日本,可能對於日本大家只知道櫻花樹,可實際上這棵紫藤樹可是也有著
  • 「植物大熊貓」紅豆杉
    千裡來尋紅豆杉,追夢一個鳥蟲叫醒你的地方。從穆稜鎮出發驅車100公裡,便來到穆稜林業局東北紅豆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紅豆杉又名赤柏松、紫杉,國家一級瀕危保護樹種,因富含紫杉醇和24小時釋放氧氣被廣泛關注,被譽為植物界的「活化石」「植物王國的大熊貓」。
  • 中國最珍貴的兩棵樹,一棵警衛全天把守,另一棵全球獨一無二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我們的歷史也是源遠流長的,五千多年的歷史也是我們最珍貴的財富了,不少建築物都是很有年代了,不僅如此,也有許許多多的文物依舊完好無損地保存到現在,這對古代歷史的研究很有幫助,除了這些東西,就連大樹也是很有價值的,有一些珍貴的樹木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在我們國內就有兩棵非常出名的大樹,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我們引以為傲的兩棵樹吧!
  • 中國最貴的三棵樹,一棵配有警衛,一棵投保1個億,還有一棵……
    世界上僅存的幾株武夷母樹大紅袍是全國最富盛名的茶之一,名氣不亞於龍井、普洱等。 自古以來,這幾棵樹每年生產的茶葉都是直接上貢國家,民國時期還有士兵看守。 03年的時候,政府更是為它投保了1億元人民幣!
  • 瀏陽:非法採伐59株野生紅豆杉 違法農民被刑拘
    中國園林網8月20日消息:瀏陽市小河鄉嚴坪村人彭某因貪圖暴利,竟鋌而走險,非法採伐移植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南方紅豆杉59株,並致使這些珍貴樹木大多死亡。記者今天從瀏陽市公安局獲悉,8月18日,瀏陽市森林公安局以彭某涉嫌非法採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依法將其刑亊拘留。
  • 南湖公園20多棵大樹被砍,市民直呼心痛!公園方回應了
    有市民表示,這些樹被砍太心痛。11月21日,在南湖公園遊樂場後面的區域,園林工人正在對砍伐後的樹枝和樹根進行清理。▲樹木砍伐現場。黃妙妮攝施工現場附近,豎著一塊施工告示,向遊客告知施工內容。▲公園方在施工現場旁,豎起施工告示。黃妙妮攝為何要砍伐這些樹呢?
  • 松陽玉巖有株全國最大的南方紅豆杉
    一個藏於深山、鮮為世人所知的偏遠山村,建在被譽為全國最大的南方紅豆杉下而得名。小小的村莊,坐擁三棵樹齡在1000年以上的南方紅豆杉,靠的可不是機緣巧合,而是歷代大樹村村民的愛樹護樹傳統。  從全村護樹到拒絕古樹換路,再到未來的南方紅豆杉公園,大樹村的人樹情緣仍在續寫。
  • 4種清香小樹,家裡養一棵,清新空氣還能吃果子
    開花散發淡淡的清香,養花養膩了,就跟著花花一塊來看看有哪些盆栽的小樹苗能在家裡養吧~1、紅豆杉首先花花要說的就是紅豆杉這種小樹苗,紅豆杉本身會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有些小飛蟲就不是很喜歡這種味道,所以紅豆杉一般不會生病蟲害。養過紅豆杉的都知道,要想讓紅豆杉結果子,還是要耗費上不少時間的,而且紅豆杉只有雌株才結果子。所以要想讓紅豆杉結果,最好是養兩棵苗,一棵雌的,一棵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