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預報圖「火」了 這篇科普推文能不能火就看你們了。
分享到
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今天的天氣預報只有兩句,不騙你,真的只有兩句。
①未來幾天升溫來勢洶洶,北方不少地方氣溫將陸續刷新今年來新高,河南、山東多地甚至出現35℃高溫天,夏天的暖熱撲面而來,感受下氣溫預報圖的「火熱」。
②南方大部雨水停歇,但云南一帶雨水仍頻繁「打卡」。
昨天的日暈科普意外收穫不少小夥伴誇獎,在收割讚美之餘,天星兒又策劃了一期科普又去騷擾了我們的氣象分析師。下面這些問題雖然「老生常談」,但最近仍有可愛的同學跑來詢問,所以天星兒決定,再給泥萌科普加深印象~~~
「天氣問診室」繼續開診!
為何別人家都熱「紅」了東北等地還涼?
東北主要受緯度因素影響,大氣熱量的來源是太陽輻射,在高緯度地區,獲得太陽輻射能量少,氣溫較低。
青海一帶主要受地形地勢因素,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就降低0.6℃。西藏、青海地處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海拔在3000~5000米之間,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PS影響氣溫的因素不止緯度和海拔,還有海陸位置、植被狀況、洋流等等。
降水預報圖上的「鋸齒紅線」到底是啥
降水預報圖上由曲線和鋸齒組成的線,它的學名叫「霜凍線」,是指地表溫度為0℃的一條曲線。
別看彎彎曲曲的,它可是劃分霜凍區域的標誌。霜凍線每年秋季開始由北向南不斷推進,一般在每年10月1日至次年5月1日的降水預報圖上,你都會看到它。在這段時間裡,預報員要謹慎而專注,讓「筆下的線」畫得更加準確。
鋸齒朝向的一面說明地表溫度低於0℃,而沒有鋸齒的一面則表示地表溫度高於0℃。
不過位於鋸齒一面的地區並不一定會出現霜凍,還需當地具備一定的水汽條件。當低溫和水汽結合凝結成白霜附著在農作物上,就會出現霜凍災害。
當然,霜凍線有時也會「放飛」自我,走出不一樣的「形狀」。比如2019年12月2日18時發布的預報圖中,南昌附近被霜凍線圍出了個小心心。大致翻譯一下:南昌(及附近)周圍都冷到霜凍了,就南昌(及附近)不怎麼冷,被「冷氣」完美避開。
※PS廣東、廣西、雲南的南部以及海南等地,全年都不會出現霜凍。
強對流天氣突襲 我該如何提前預判?
推薦一款查看短時臨近預報「利器」——雷達圖,就算是突發強對流天氣仍然可以預測。
看雷達圖主要分四步:看時間,即降水觀測的時間;識地圖,查找自己關心所在地;辨顏色,根據顏色辨別降水分布、範圍、強度;觀動畫,判斷降水系統的移動和變化。時間、地點、動畫就不多解釋了,重點說說顏色。
雷達圖上的「顏色」代表回波強度,從小到大(0-70dBZ)用藍色到紫色表示,顏色越深,降水(or強對流)強度越強。
前幾天海南遭遇的颮(biao,一聲),22日下午16點48分,雷達回波上看就是一條紅紅的線,多個雷暴單體聚合在一起,說明當時強對流很強。
顏色實在記不住的話,可以這樣想像:一鍋西紅柿雞蛋湯,裡面有菠菜、蛋花、番茄和紫菜。
颱風離我有多遠?
每年汛期一個「難搞」角色——颱風就要登場,廣東、福建、海南、浙江等地最「招風」。許多小夥伴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颱風到哪了,會不會影響我家。
天星兒給你們推薦一款超級好用的「颱風路徑查詢產品」,可以隨時隨地看到颱風距離你有多遠。
趕快存起來吧,留著颱風來的時候用,隨時get颱風位置和路徑。
黃淮、江淮、江南、江漢到底指哪裡?
這個問題總有人問,解答了不少回,但是過後依然有很多小夥伴搞不懂,簡稱「嘴會了,腦袋還沒跟上」。所以再來解釋一遍…
一大坨文字「警告」,對,沒圖!估計天星兒解釋完了,你更暈了,有圖也暈…因為連天星兒也有點暈…
黃淮地區:黃河至淮河間所含的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四省地區
江淮地區:淮河至長江間所含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四省地區
江南地區:長江至南嶺間所含的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北部(從南嶺向東延伸)、浙江、安徽、江蘇和上海等地
江漢地區:江淮、黃淮以西的河南、湖北其餘地區
為了更簡單記住,天星兒這邊有個建議呢——泥萌只要記得自己關心的地方屬於哪裡就OK啦~
查天氣 關注 「中國天氣網」 微信公眾號、「天氣管家」APP安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