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是達文西最出名的一幅畫,論藝術價值,亦或者是藝術成就。《蒙娜麗莎》遠遠比不上《最後的晚餐》。但是其嘴角一抹神秘的微笑,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朦朧,抓住了所有人的心。所有人都想弄清楚蒙娜麗莎這一抹微笑所代表的意義。
2006年,一位學者在一座古老的圖書館發現了一本古羅馬的書,書中有一段批註是「這一段寫得就像是達文西《蒙娜麗莎》的畫像一樣好」。而這句批註的寫作時間是1503年,所以由此判斷《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創作時間是公元1503年。
但是由此引發了一個問題,1503年《蒙娜麗莎》的創作就開始了。但是達文西一直到1519年才去世,這期間達文西一直將蒙娜麗莎放在身上,而眾所周知的是蒙娜麗莎是一幅還沒有畫完的畫。那麼,一幅肖像足足畫了16年,這不太可能。
拉斐爾當年臨摹的達文西的《蒙娜麗莎》而且現如今還在流傳,這是一張碳筆速寫,可是與如今羅浮宮的《蒙娜麗莎》不一樣的是。這裡的蒙娜麗莎背景中有兩個羅馬柱,而且更顯年輕,還有著眉毛。
如今羅浮宮內的《蒙娜麗莎》與拉斐爾臨摹的完全迥異,沒有眉毛與柱子。但是其第一幅《蒙娜麗莎》的描述種種都對應上了1503年這個時間節點,在文藝復興時期瓦薩裡這位著名的傳記作家筆下,對蒙娜麗莎的描述也與拉斐爾的畫一樣。
但是事實證明,如今流傳的《蒙娜麗莎》是沒有所屬的兩個東西的。那麼只有一個可能,達文西畫了兩幅《蒙娜麗莎》。世界震驚了,所有專門研究《蒙娜麗莎》的學者都幾近瘋狂地想要尋找第一幅《蒙娜麗莎》的蹤跡。
法國一位物理學家將羅浮宮的《蒙娜麗莎》自牆上取下後
用240兆像素的多光譜攝影機進行掃描。隨後對畫像做出層層的「分層放大技術」分析
。最終產生了超過1650幀的圖像。
這位科學家在經歷幾十年的研究之後,發現這幅蒙娜麗莎之下竟然還隱藏著「第二張臉」。並且其特徵均是與傳言中的第一幅畫像相符合。有眉毛,兩根羅馬柱,更顯年輕等等。為一個不同就是第二幅畫的蒙娜麗莎對比第一幅,似是笑容消失了,但是又有那麼一點點的弧度。
原來,我們一直在尋找的第一幅畫像,就在原本的蒙娜麗莎底下。但是這之後,一個新的問題來了。就是《蒙娜麗莎》其實是一幅別人委託他進行創作的委託畫作。達文西在創作完以後就應該將畫作交給委託人。
但是為什麼達文西會帶在身邊16年,不僅沒有交給委託人。還在上面畫下了第二幅肖像,而且,為什麼不是重新起稿再畫一幅,而是在原來的作品上面疊加呢?以及,《蒙娜麗莎》的微笑到底是何含義依舊沒有解決,我們只能期待以後,會有更多的答案了。
世界上還有許多類似於《蒙娜麗莎》一般神秘的事情,等待著你去關注。這本《世界上下五千年》內容優質,價格良心。原價99現價只要68。希望你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