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6世紀早期著名藝術家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畫肖像以來,蒙娜麗莎的微笑一直引起著人們的興趣。
包括加州大學神經科學家在內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確定,蒙娜麗莎的一半笑容表現出快樂,而另一半則表現為中性,反映出非真實情緒。或者說,由於其不對稱性,她的笑容不真實。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快樂只在左邊表達。根據一些有影響力的情緒神經心理學理論,我們在這裡把蒙娜麗莎不對稱的微笑解釋為不真誠的微笑,這種微笑也被認為發生在說謊的時候。」盧卡·馬西裡說到(Luca Marsili)。
盧卡·馬西裡,醫學博士,加州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和康復醫學講師,同時也是是該論文的第一作者
該研究發表在2019年4月的《大腦皮層》(Cortex)雜誌上。
馬西裡和他的同事讓42個人判斷蒙娜麗莎微笑左右兩邊的兩幅嵌合圖像所表達的六種基本情感中的哪一種。嵌合圖像是一個鏡像,僅能展示微笑的一面。
39人(佔92.8%)表示,左邊的微笑代表快樂。在評估右側微笑時,35人表示微笑是中性的,5人表示厭惡,2人表示悲傷,沒有人表示右邊的微笑代表快樂。
A:蒙娜麗莎(Leonardo da Vinci)(巴黎羅浮宮博物館);B:蒙娜麗莎;C的臉:蒙娜麗莎微笑左側的嵌合圖像
作者還指出,蒙娜麗莎的上面部肌肉也沒有被牽動。真誠的微笑會使眼睛周圍的肌肉收縮,使臉頰向上翹起,而牽動這些地方的肌肉難以用意志控制。
「考慮到一個人不太可能一動不動地坐幾個小時並保持發自內心的微笑,最簡單的解釋是,蒙娜麗莎盡了最大努力,但還是表現出了&39;。」研究人員寫道。
真實微笑被稱為杜興微笑,以19世紀法國神經科學家紀堯姆·杜興(Guillaume Duchenne)命名。這種不對稱的微笑,也被稱為非杜興式微笑,「反映了一種非真實的情感,人們認為這種微笑發生在被試說謊的時候。」
「然而,另一種有趣的可能性是,達文西早在杜興之前就已經知道了不對稱微笑的真正含義,並故意用這種微笑來表達一種『非感覺』的情感。」
如果達文西意識到不對稱微笑的意義,作者推測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能會隱藏神秘的信息,例如,這實際上是一幅自畫像,或者肖像是指一個男人或一個死去的女人。
研究人員總結說:「雖然蒙娜麗莎的笑容繼續引起觀察者的注意,但它傳達的真實信息仍然難以捉摸,許多未解之謎仍有待闡明,可能需要通過情感神經心理學的知識。」